蛤蜊观音典故
发布时间:2020-05-19 17:59:33作者:佛心网整理蛤蜊观音是三十三观音其中一种,观音菩萨我们都是非常清楚的,因为它是非常厉害的,法门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向它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要多去了解蛤蜊观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蛤蜊观音的典故吧!
《普陀山志》、《高僧传·三集》、《观音慈林集》卷下载:「唐文宗一向极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一些贪官污吏以进贡为口实,大加收括民财,于是乘此机会榨取劳力,图利豪夺。人民不胜其扰,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观音闻知后为解救众生,变为蛤蜊,示现于皇宫的厨房。一日,御厨在挑选渔民所进贡的蛤蜊当中,发现其中有只蛤蜊特别肥大,但使尽各种方法,都无法噼开。于是,透过御厨总监,将此巨蛤,呈献予皇帝,并如实禀报。唐文宗和满朝大臣,皆感讶异,有人不信,当场以手掰之,以剑砍之,或刀噼之…用尽力气,绞尽脑汁,皆徒劳无功,只好放弃。文宗皇帝因此更加好奇,急召来恆正禅师问之。恆正禅师,端视了一会儿,便请皇帝,以手扣之。说也奇怪,当文宗接过巨蛤,只用手指轻轻弹扣,那巨蛤竟然自动张开,并从蛤壳里,放射出万道光彩。文宗和大臣们,急仔细端详,赫然发现巨蛤当中,有尊观音菩萨梵相。君臣皆同声赞叹菩萨妙相庄严,清淨自在。皇帝立刻命人以金饰檀香盒,将观音像收藏起来。然后向终南山恆正禅师问其缘由。
禅师回答说:「这是菩萨欲开启圣上智慧,增加圣上侍奉菩萨之信心,以节用爱人也。佛经上说,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今天果然印证了这段经文。」
文宗皇帝说:「朕虽见菩萨身矣,但未闻其对朕开示,禅师对此有何解释?」
禅师答说:「暂不解释。但愿闻陛下信否?」
帝即答说:「事实俱在,焉敢不信。」
禅师说:「既然如此,陛下已闻其说法矣!」
文宗皇帝闻言,乃知观音化现教示,大悦,即时开悟。于是起誓,即下旨停罢贡蛤蜊,永戒食蛤,并下诏天下各寺院,建观音殿,奉立观音像。此后,东南沿海地区渔民,不再为进贡蛤蜊,而深受其害也。从此,沿海区渔民百姓,亦额手称庆,家家奉供观音像,称之为「蛤蜊观音」。」
有人认为,蛤蜊观音是源自《原化记》中的「白田螺」故事传记,演变而成的。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唐代常州义兴县有位名叫吴堪的小吏。自幼双亲早逝,也无亲人,独自住在荆溪旁。吴堪甚喜荆溪的清澈,为防止杂物侵入清溪,便在上游处,做了一道栅栏。每天从衙门回家,一定会到该处,清除脏乱。有一天,他在栅栏旁,捡到一只白色的大田螺,就将祂带回家,置放于大水缸中饲养。第二天,吴堪回到家里,看见桌上已摆好饭菜,起初认为是邻人所为。但连续数日,皆是如此。他就到邻家致以谢意,可是左邻右舍,却不肯承认。使他如堕入五里雾中。翌日,吴堪假意出门,却又悄悄潜回住家附近,想一探究竟。此时,从水缸中,忽然出现一位美女,她东张西望,见四下无人,方从缸中出来,为吴堪整理家务,并亲自下厨,准备饭菜。吴堪又惊又喜,情不自禁,破门而入。那美女见到吴堪,并不惊恐,反而落落大方地向他行礼,说「妾乃河神派来服侍你的,河神对你每天清理荆溪之事,甚为宽慰,知你没钱娶妻,所以令我前来与你结成连理。」于是,他们就成为正式夫妻。男欢女爱,羡煞了不少人。吴堪娶了大美人的事,很快传到了义兴县县令的耳里。县令是位好色之徒,听说吴堪的妻子,是位大美人,因此起了色心,三番两次地刁难吴堪,以逼迫他让出妻子。但却为白田螺所化的美女,一一破解。最后,白田螺施展法力,重重惩罚了县令。即与吴堪双双消失世间,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
中国沿海地区,也流传类似相同的故事。其大意说,从前有位渔夫,在海边拾获一个蛤蜊,便将它带回家中。放于水缸饲养。从此,渔夫每天捕鱼回家,饭桌上已摆好热腾腾的饭菜,而感到百思不解。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有一天,渔夫就躲在厨房的柴堆里,偷窥家中的一举一动。突然,他见到水缸中的蛤蜊,裂了开来,从壳中走出一位美女,为他整理家务。渔夫既惊又喜,乘着美女不注意时,偷偷将蛤蜊壳藏了起来。然后,走到美女身后,将她紧紧抱住。美女又欲迎还拒。但一时之间找不到蛤蜊壳,只好嫁予渔夫为妻,并为他生了一位儿子。过了三年,有天渔夫回家,见儿子手中握着蛤蜊壳,正在戏耍,他急忙上前,夺了下来,想将壳重新藏起。不料儿子啼哭声,惊动了在厨房料理家务的妻子。妻子见到蛤蜊壳,就对渔夫说:「妾本是龙女,三年前出海遨游,不巧为君撞见,急化成蛤蜊。才有今日。现壳重现人间,表示你我缘份已尽。妾也该重返大海。望君自重,好好养育儿子。」说完,手捧蛤蜊壳,奔向海边,一接触海水,美女迅速进入壳中,随后即不见身影。从此,消失无踪。
此外,据说在宋朝时,有位名叫俞单集的人,曾任地方官。在他的辖区内,有条大河,盛产蚌蛤。当地商人,为了生意,经常请渔夫下河捞取,做成佳肴,以迎合对方的胃口。俞单集心生不忍,常便命属下,将蚌蛤买来放生。有一天,他亲到河边,见到商人正提着一桶又肥又大的蚌蛤,正要下锅。于是,他连忙制止,欲以高价收购放生。可是,却慢了半拍。只见那商人,已将整桶蚌蛤,倒进热滚滚的大锅中。俞单集心生慈悲不忍见之,随即合上双眼,口诵观音菩萨名号。突然,从锅中,发出一声巨响,接着光焰四射。众人吓得浑身颤抖,不知所措。过了一会,众人中有胆子较大的,走到炉灶旁,将锅盖掀了起来。大家眼睛随之一亮,只见一只巨蚌裂开,壳中立现出一尊观音佛像来,其妙相庄严,身后长有绿竹。细看之下,全都是珠宝、金玉凋琢而成。众人方知此乃是观音菩萨,为度化世人,而显现的法相。故不约而同地,同声忏悔。并将此事广为流传,后人乃将此形象,赞叹而尊称为「蛤蜊观音」。
虽然,有认为蛤蜊观音,乃三十三体观音之变化身。但仅以见到观音凋像而已,却未闻观音变身,入蛤蜊中为众生说法之事迹。菩萨的变化身,并不拘泥于任何形象,也不一定非开口说法不可,在各种场合中,以当时的时空环境,适时以不同的形象示现。有时,不启金口,使人心领神会,其教化功效反而愈为彰显。
希腊女神阿芙罗黛,其形象类似中国的蛤蜊观音。祂是站立在扇贝上的。在罗马的神话中,阿芙罗黛的名字,是叫「维那斯」,扮演着爱神的角色。这与中国所崇拜的观世音菩萨之大慈大悲(大爱),寓言相彷,同受欢迎。
以上就是对蛤蜊观音的典故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生活中要坚持不断用心去念诵佛经,在念诵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念诵的注意事项,这样能够更好的去理解经文中的含义,然后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让自己可以更加轻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