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三无性的解析
发布时间:2020-07-28 16:26:25作者:佛心网整理佛教中的内容都蕴含着一定的深意,在理解时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师兄在理解三性三无性的意思时不要着急,可以慢慢来,这样才能知道其中的含义。若师兄想对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那师兄可以看看关于三性三无性的解析,这样会让自己有更多收获。那下面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吧!
佛陀入寂之后,佛学在印度发展的焦点仍然是循着此一路向演化向前的。在破妄的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小乘和大乘中观、瑜伽几个阶段。如何对待空有,什么是了义、非了义,便是在长期破妄执的不同阶段诸大论师勇于追求和献身真理的辩论过程中出现的佛家哲学的根本命题。这在印度佛学的最后发展上,就很自然地归结到三性与三无性的命题上。
三性说是印度著名佛学论师无著、世亲学说的显著特点,由此必将导归出唯识。无著《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认为三性来源于般若。安慧论师在唯识学上有相当的建树,但仍保留有中观影响的痕迹,尚存不了义的成分。护法、玄奘二师对三性、唯识的义理阐释得比以前彻底,在去除佛学根本旨趣上人们的迷蒙成分使真如张显的还灭途中,他们做了大量的铺路和指明正确途径、避免走弯路的工作。
如何对待般若会上“一切皆空”的“空”?空的是什么?如何是空?肯切地说,这是佛学发展到最后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广言之,哲学意义上的空、有,存在、不存在的核心问题在其原初的思维上乃至最终的归趣处都不外此基本命题。
对此空、有诸命题,三性与三无性可以提供圆满、确当的答案。要想寻觅、弄清这个答案,必须具备精通汉藏两方面唯识经论的文字能力以及对佛教哲学的思慧。
《摄论》所谓“有见意言”,即指此外实无如名言所诠的真实义,只有“似义显现”。一般认为,能、所诠的关系是相应的、相属的、唯识学则径直指出能、所诠的关系是疏远而非密切的,如给某物取某名(能诠),又依名而取义便是如此。实际上,事物没有绝对的规定性,不如名言所诠义那样。
但,通常是取一个名就把事物的性质固定下来,陈陈相因,积非成是,极易把一切幻相当作实体,执为我、法,智者察之,不过是外境在妄情上的似义显现罢了,如龟毛兔角,毕竟空无。实则诸法都在刹那生灭,相似相续的流转,且是众因缘所生,无法来固定,只有相对的善巧方便。
一般地,常常从执有外境(以为这样才能有所认识)或执名言能诠实义处入手,是为大谬。唯识所以与三性有密切关系,关键与此逆向,直契如实。诚如《深密》所言“无有少法能取少法”,所诠所对的境的意象都是各自识相的显现,此外毫无所有,本性空。
世亲论师晚年所作《唯识三十论》(下简称《三十论》)阐明诸法唯识义。“唯”遮外境,显其非有(只遮外境,不遣相应);“识”表内心,显其非无,故名唯识。如此,既离增益执,又离损减执,不增不减,妙契中道。三性三无性就是阐明宇宙万有实相的中道观,不离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