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如何看待“和尚不事生育、生产”?

发布时间:2024-09-04 04:02:33作者:佛心网

如何看待“和尚不事生育、生产”?

寄生虫的存在也不全是坏事。为什么一看到寄生虫这个词语就觉得很糟糕?

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物链,每个链条中的物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人类社会也有自己的链条。

佛曰众生平等。

不论是哪个宗教的相关人员,他们的存在都是有其因缘的。很多人出家前已经在世俗社会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当然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他们的坚持,他们不易,他们的难处都是说着题主给出的描述的人看不到的。既然人家没看到,这么说也并不奇怪,人不知而不愠吧。

反正你修行,又不是做给人看的?

面对质疑正好修忍辱。

你要既然准备出家了,就要多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家,为什么修行,好好静下心来学习。至于外界的舆论暂且先放一放吧?否则你还没度众生,就先被众生度了。

一定要超越对立的习惯去看待问题。要用缘起性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放下心中对立的习惯和争辩的习惯。用慈悲的心去看待众生。这个需要慢慢来。加油!

作为一个佛教僧人,我们也有生存的压力。

过去的大德早已提倡一日不耕一日不食。

现在教内也有人提出一日不商一日不食的提倡。

但仅仅是提倡和少数的声音。教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其根本矛盾在于,修行是需要条件的,没有一定物质基础,还在为生存担忧是很难静下心来修行的,哪怕是修苦行,也不能断食对吧?

那么,如果出家人像社会大众一样开工厂、开商店、开诊所等等。社会上的民众又该怎么想呢?

一定又有人提问类似“如何看待出家人还从事商业活动”之类的问题。

如果永远停留在这种思辨中那你只能离三宝越来越远。

我希望大家都能彼此尊重,永远相信自己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而且是不全面的表面。

施主,当下,放下吧。

问:那么古代僧人务农,开辟一亩三分地自种粮食自给自足应该不会引起社会上的质疑和反感了吧?那为何还是不事生产?(不要拿个例反驳。我知道古代肯定有僧人这么做,但肯定比例极少)在现代,种地自给自足也不是办不到吧?

答:佛教僧人应遵守的戒律中有明文规定,不可以种地不可以买卖。不可以牵线做媒甚至不可以手拿金钱等。所以,之前的僧人们劳作(特指务农)其实是不可以的。只不过南传佛教托钵弘化的形式在中国僧人的实践中发现不符合国情,行不通。于是才开始种地,变得“自给自足”。但是作为出家人,应当是尽力去避免的。所以一旦可以不种地那么就最好不去种地。其实是不能随便和大家谈戒律。但是问题发展到这里似乎实在是绕不过去了那就简单说两句。您要感兴趣也可以自行搜索。

在古代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里,说这些概念(比如不种地、不生孩子)可能老百姓很难理解。但是现如今我们再讨论这些议题其实就不算难题了。还是说生产,又不仅仅农业才创造价值。

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都是在创造价值。僧人的产出说的流行一点就是文化产业。古代僧人翻译佛经,研究书法、雕刻、建筑、医药、农业等等前沿课题。(不胜枚举,可百度之。现在来看这都是最烧钱最急不得的事业了,对不对?要是这些人都去种地,那也太浪费资源了是不是?他们大多数出家前本来就是社会精英人士。)而当今的僧人虽然没有古代僧人那么“精英化”。你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在弘扬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等。还有一些僧人在做类似心理咨询和殡葬业的事务。还有的僧人在著书立说搞学术研究。而在古代国家是提供经费的。现在恰恰相反。

结论与我们的猜想并不相符——坦然的说,僧人的工作和劳动有很大价值。在这个社会中他们不是吃白食的寄生虫。(我一直没有明确说明,因为总觉得有自吹自擂之感。)

说起来实在是我国历史跌宕起伏,让当今整个佛教出现了断代和断层。使得过去的精英已然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寄生虫”。这一切的恢复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僧人自己的努力。

面对题主的问题我当初实在不想展开太多。说的多了真像是在辩解。同时也与他自身的困惑,与他的修行关系不大。

从古至今,在佛教领域,从出家人到护法居士群体已然形成了一个比较巩固的生态圈。而这个圈子,遗憾地,用今天的话说,它是一个上层的文化圈,是普通务农尤其是不识字的百姓难以进入的。

所以中国佛教才一次次的改革变得更加接地气。为什么改革?无外乎希望佛教在灭亡之前能尽可能的长久住世多度化一些众生。虽然形式在变,虽然历史在不停的反复。我们还是希望佛教可以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茁壮成长。可惜的是,越来越全民的改革也使得佛教僧人的出家门槛随之变得越来越低。自然外界也会看到一些不好的面向。

问:至于你说从事生产会难静下心修行,这句话更是有问题。禅宗说劈柴是修禅,挑水也是修禅(不是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禅宗是佛教的一部分吧?劳动怎么和修行有冲突了?佛教要兴盛,要发展,就有必要改变一些陋俗,让更多人理解而不是反感和质疑。不事生产就是一个让社会上很多民众反感和质疑之处,如果一味地辩解,反而显得虚伪。 有不敬之处,还望海涵。

答:我并没有说从事生产会难以修行。我是在强调修行也需要必要的物质保障。修行可以不吃不喝吗?在中国可以不穿衣服搞裸体修行吗?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吗?(呵呵)玩笑归玩笑,回到主题,毕竟修行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做到“行也禅动也禅,行住坐卧体安然”的。

所以,佛陀为什么不主张出家人务农经商做世俗的事务?

一来僧俗要有别。如果僧人都去做在家人做的事的话,整个生态圈就变了,乱了。会僧俗不分,加速灭亡!不是危言耸听,古代僧人地产房产多了吧?于是被灭了。现如今类似的乱象也日趋严重。譬如有一些僧人去大搞传统文化(全身心的投入且不几乎不修行佛法)、心理咨询、有机蔬菜种植(这下种地了吧?)什么的。相反,一些在家居士又开始搞佛教培训班、买卖住持寺庙、甚至自创教派实则在做传销或者发展成邪教。完全是本末倒置秩序错乱。后果很严重!最后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无辜的信众和佛教的名誉!

因此,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其纯正性、精英性、神圣非世俗性其实是很重要的。只是……

不过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不能代表全体佛教。我大约算是传统派吧。

二来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全部的身心和精力。应尽量不被分心。况且还要对自己的弟子和居士信众负责,一丝不可以大意!

一个和尚在修行的时候还在想今年会不会下雨收成会不会好。或者在想今天的股市会不会跌。这幅画面太美我是不敢想。

所以我很感恩佛教界前辈们的无私付出,为我们营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也很感恩居士的护持,为我们提供了条件。也很感恩社会大众的监督,不管是非议也好议论也罢其实都是一面考察我们自身修行的镜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