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学佛要福慧双修

发布时间:2024-07-30 04:04:47作者:佛心网
学佛要福慧双修

福慧双修,原指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现指有福气又聪敏。语出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福慧,就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佛陀两足尊,就是智慧资粮圆满具足,福德资粮圆满具足。于智慧上增长,于福德上积聚,就是福慧双修。

福慧双修是佛教的根本教法

《涅槃经》卷27云:“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华严五教章》卷二云:“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中也曾经指出:“真正所谓成佛,必具二要素:一智慧,以智慧力故,体察谛理断诸烦恼。二福德,以福德力故,庄严国土,洁净身心。佛之所以成佛,即由此二力圆满无缺故。”佛教之“福慧双修”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生智慧,无论是对世俗人生还是寻求解脱、超越者,都有很多启发之处。

首先,“福慧双修”有权有实。所谓“权”即权宜之义,指为时之需所设之方便;所谓“实”,即“真实不虚”之义,系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福慧双修”之“权法”,指的是佛教对于世间的财富与智慧亦持有一种肯定态度,因为这是属于“世间”善法之一。但其“实法”,是在出世之“福慧”,以及其实践“六度万行”上。对于世间“福慧”之肯定,如《善生经》中佛陀对善生之教诫云:

“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一食知知足,二修业匆怠,三当先储积,以拟于空乏,四耕田商贾,泽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业,善修勿失时。如是修业者,则家无损减。财宝日滋长,如海吞众流。”

分析一下这段经文可以看出,对于世间财富之获得,佛陀建议用一种合理合法、勤恳积极的态度与方式(智慧)去获得财富,这种“智慧”在《杂阿含经》(经48)中又称为“黠慧”,而对于财富之守护,佛陀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如“不信奸邪人,及诸悭吝者”等,尽管谋财方式古今迥异,其精神实质还是一样的。但世间这“福慧”是“有漏”的,除了能给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外,并不能解决真正的人生问题,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由于烦恼所生之过失、苦果,而在迷妄世界中流转小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此为人生之根本问题。欲解决此问题,“福慧双修”之权法是力所不逮的。

其次,“福慧双修”有先有后。就世间与出世间的福慧而言,应是“世间”为先。《大般若经》中认为,如果一个人世间福慧不够,那么出世间的福慧更是无法企及的,更无法领略佛法般若的真实意义:“有愚痴人为魔所使,未种善根,福慧薄劣,……自于般若波罗蜜多,不能听闻乃至演说。”故佛教有“修道资粮”一说,因为世间的“福慧”是成就出世间“道业”的必要条件与基础。这就提醒我们,如果只是志存“超越”、“解脱”,而不顾世间善法的修行,那就是“地基”没有打好,恐怕也不太容易取得出世间的成就。

就“福慧”自身修习顺序而言,则应该是“福”先。关于“福慧”积累,佛教有“六度”之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六度”针对的是不同方面,但其顺序却是不容紊乱的,即先由“布施”、“持戒”入手“修行”。盖“布施”、“持戒”通乎“世间”、“出世间”,前者是一种“积极”的利他行为,后者则是一种“消极”的利他行为。从此入手,如爬楼梯,如登高山,拾级而上,方能成就智慧。另外如在《佛说吉祥经》中,佛陀提出的忠告也是先从“远避愚痴者、亲近智慧人”入手,渐次谈到“居住适宜地”、“广学长技艺”、“善能养父母”、“帮助众亲眷”、“邪行须禁止”等世间善法,进而进入“参访众沙门、适时论信仰”、“克己净生活、觉知四圣谛”、“了悟于涅槃、世事不动摇”的出世间“福慧”善法。从这点上来看,佛教是重“实行”而非“玄想”、重“利世”而非仅“自利”、重渐次修行而非一蹴而就、躐等而行的。

再次,“福慧成就”有主有次。无论是世间福慧还是出世间福慧,都是以“智慧”为主导的。

“出世间福慧”讲究“空慧”,“世间福慧”讲究“黠慧”。后者要以种种善巧方便带来财富的积累。从相关经典看,佛教是反对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一夜暴富的,所以屡屡劝人要有“营生之业”,要“始学功巧业”。即便是想要成就世间的“福业”,那也必须遵循“正道”才可以,否则只是成就“财业”,自己并不能享受此财富带来的“福报”、生活的便利、社会的声誉等。遵循“正道”求财需要智慧抉择,其实质终究是和出世间的“福慧”一样,都是以成就无偏无执之利他道德行为归宿的。

特别是在积累了一定的世间“福业”之后,如果不以佛教提倡的出世间智慧为主导,不以精神、道德之追求为终极,则鲜有不骄奢淫逸、败德丧家者,这大概是古今中外的通例。如基督新教卫斯理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曾经说过:“当财富增加的时候,傲慢、情欲,各种各样的俗世之爱也会随之而增强。……凡是财富增加的地方,宗教信仰的精粹就会相同比例地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宗教的出世智慧(如佛教的“空观去执”之智)作为主导,那么所积累的世间“福慧”恰恰会变成“一间像钢铁一般坚硬的牢笼”(马克斯·韦伯语)。人生活在其中,安全、方便是有了,但终究是没有终极智慧的声色沉迷之徒,在佛教看来,这样的人生还是蛮可怜的。综上所述,佛教所提倡的“福慧双修”内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对于今天的人们还是不乏启示、教育意义的。

憨山大师:福慧双修如何修

佛言。汝等比丘。每于辰朝当自摩头。此语最为亲切。老人每每思之。吾佛慈悲。痛彻骨髓。常谓末法比丘。多所受用。安居四事种种供养。各各自谓所应得者。更不思我是何人。物从何来。为何而受。所以知恩者希。而报恩者少。特未一摩其头耳。苟回光一摩其头。则不觉自惊曰。吾为何剃除须发。不与俗人为伍耶。苟知形与俗异。则居不敢近俗。身不敢入俗。心不敢念俗。如此则乐远离行。不待知识之教。而自发勇猛。入山唯恐不深矣。又安忍混从市俗。纵浪身心。为无惭人。作无益行耶。

自觉禅人。向住人闲。来匡山。礼老人。愿枯心住山。修出世行。老人因示之以福慧双修之行。

修慧在乎观心。修福在乎万行。观心以念佛为最。万行以供养为先。是二者。乃为总持。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然众生所以贫穷无福慧者。由生生世世。未尝一念供养三宝。以求福德。直为生死苦身。念念贪求五欲之乐。以资苦本。今以贪求一己之心。转而供养三宝。以有限之身命。随心量力。供养十方。乃至一香一华。粒米茎菜。则如滴水入沧溟。一尘落大地。纵海有枯而地有尽。其福无穷。故感佛果华藏庄严。为己将来自受用地。舍此则无成佛妙行矣。禅人如生疲厌。当自摩头。则自发无量勇猛也。

——《憨山老人梦游集》之示自觉智禅人

嘎玛仁波切:从六度中福慧双修

皈依之后,要学习发出殊胜的菩提心。大乘的根本,就是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不算是大乘佛教徒,也无法成为修习密法的根器。愿菩提心,可以通过学习“自他平等”、“自他交换”及“他比自重”逐渐生长,这需要我们努力地实践。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偶尔放下那个自私自利的“我”,牺牲一点自己的所谓利益,慢慢就能从无私付出中,生起菩提心。

懂得了发出愿菩提心,就要去实践行菩提心。追随具德上师闻思修佛法,从最容易开展的布施开始,学会约束自己、持戒;学会忍辱、忍受与忍耐;学会努力不懈怠,精进前行;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让思维不要繁杂混乱、胡思乱想,这就叫禅修。我们还必须要有因缘福报能去闻思佛法,才能不断生起智慧。萨迦班智达曾说过:“没有闻、思,就没有修行。就好像一个没有双手的人,要去攀爬悬崖,那是不可能的事。”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佛教的六度法门,“度”梵语是“Pāramitā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个度到彼岸的殊胜妙法。六度,在我们闻思修佛法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在。如果用心去领悟,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将成为修行的殊胜对境。

将佛法的六度浓缩起来,一个是善巧(慈悲),一个是智慧。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属于慈悲的部分;智慧,可以让我们理解胜义空性境界,圆满所有的善巧,又称为“般若”。用前五度的善巧,可以累积福德方面的资粮;依靠六度中的智慧,可以累积智慧方面的资粮。一切如来具足圆满悲智双运,而我们现在的能力有限,所能涉及的范围也有限,但是从点点滴滴中实修六度,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福慧双修”。

从对身边的父母亲朋无私奉献,到对周边的有缘众生无私付出,慢慢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应用到遍布法界虚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一般,人们坐在佛堂里,去思维为了众生我要念经拜佛、积德行善,这很简单。难的是日常生活的每个当下,都能记得如是愿、如是行。

我们可以培养自己早中晚进行发菩提心的功课,早上发愿后,一天的工作生活都会有积极意义,然后努力去践行;中午再次强化这种菩提心愿行的力量,增强信心;晚上再进行忏悔洗心,以大菩提心回向十方众生。如此,训练的时间可以延伸到一天的任何时刻,训练的地点可以随缘而定,依靠众生的力量,我们的罪业才能不断清净。

这样天天洗心,心上的污垢会越变越薄,当面对生命的终点时,心已经很干净了。摄善法戒,就是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尽心尽力去恶行善,努力善念善行,培养善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觉醒法师: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曾有师兄弟两个修行人,虽然一起跟着师父修道,但各自的修行方式则不同。师兄听说修福的人,将来会有很大福报,于是专门修福,而不重视智慧;师弟听说修慧的人,会很有智慧,于是专门修慧,而不重视福德。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修行,两人互不干扰。

很多年之后,师兄因为专注修福,不看经典,不求智慧,到了老年之后,对各种道理不明,好坏也不分,像一个呆头呆脑的木头人,更不用说证得什么果位了。而他的师弟,认为智慧很重要,把智慧比成像人的眼睛一样。认为一个失去眼睛的人,走起路来一定很危险。修行的人,假如没有智慧,往往会走错了方向。由于他一心一意只勤求智慧,所以就把修福德的事放到了一边。到了最后,因为他的精进修持,结果证得了罗汉果。这个时候,他的师兄已经年老死去了,只剩下他一个,所以他就离开修行的地方,准备进城去,在人群中教化众生。

可是修慧而不修福的他,在城市中走了很多地方,饥饿时想向人化缘,却没有一个人肯供养他。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证得了罗汉果位,却没有人供养自己呢?他于是向城中众人宣说自己是已经证果的罗汉,但是大家依然都不理他。

师弟虽然是证果的罗汉,但是肚子饥饿时,心里对于众人都不肯供养他的事,就有些怨怪。因而,他便想去责问国王,为什么他的臣民,连证果的罗汉都不知供养。

当他来到王宫时,在辉煌的宫殿门口,忽然看到一只白象。象身上披戴着很多璎珞和宝珠,叮叮当当地响着,而大象在宫殿门口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很安然。可当师弟入定观察以后,才发现这头大象原来是他那位专修福德的师兄转世的。由于师兄过去专修福而不修慧的缘故,所以,今生虽然托生于王宫,但也只是一头无知的大象而已。

已证得罗汉果的师弟,看到这种情形,若有所悟地感叹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学佛的人,既要修福,同时也要修慧,所谓:“福慧双修”,然后可以成就圆满无缺,正觉、幸福、快乐的人生。否则,有福德没有智慧;或有智慧而没有福德,都是人生的缺陷。因为,一个只拥有福气而没有智慧的人,虽然生活如意富足,但不会为人处世,会被人疏远。反之,只拥有智慧而没有福气的人,虽然明白人生的意义,可是生活穷困,衣食不足,无以利己利人。因此,只有福慧双修,才能不断完善人格,福利大众,乃至觉悟成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