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学习戒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4-08-04 04:05:22作者:佛心网

  自唐代禅宗盛行以来,清规几乎取代了戒律。宋元明清的佛教每况愈下,时至今日,清规也有名无实了。以至现在有许多僧尼,既不懂得清规,也不知戒律,行为无所适从,僧团不如法的事层出不穷。要想正法久住,必须提倡戒律。所以本文将着重谈一谈学习戒律的意义。

  一、戒律的名称和含义  戒律二字各有独立意思。梵语尸罗,汉译曰戒,又曰清凉,《大乘义章》卷一说:    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以具有防非止恶功能曰戒;由能远离身心热恼曰清凉。    梵语毗尼,汉译曰律,又曰调伏。《大乘义章》卷一说:    禁制之法,名之为律,律犹法也。    佛教戒律,好比世间法律,能够规范行为,判定是非。《行事钞资持记》卷一说:    律者,梵语毗尼,华言称律,今约戒疏,统括诸文,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二云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也。又云教相所诠四字斯尽,谓犯不犯,轻与重也。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滥,有同气候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这里用世间的法、律吕、笔三事,来解释律,显示了律具有衡量是非,辨析轻重和临事判决的功能。清净的律仪能调伏六根,能调伏三业,所以律又称曰调伏。   戒律通常又称为波罗提木叉,汉译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大乘义章》卷一说:   木叉者,此名解脱。戒律名为解脱,有其二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者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七众所受律仪能别别解脱口七支恶业,称为解脱;由此正行能得解脱果报,名为解脱。    戒律还有许多名称。《行事钞资持记》卷三说:    尸罗言冷,无破戒热故,及三恶道热;亦名善梦,持者常得善梦故;亦名为习,由善习戒法故:亦名为定,若住戒者,心易定故;亦名为池,群圣所浴故;亦名缨络,老少中服常好故;亦名为镜,由戒净故,无我像现;又名威势,如来住世有威力,是尸罗之力故。    这是根据戒律的作用与功能,安立种种名相,从而也可以了解到戒律在修学佛法中之殊胜功德。  二、受戒必须学戒  一个人受了戒后,首先要学戒,《十诵律》说:    佛制比丘夏巳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辨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    佛陀规定比丘在受戒后的五年里专心学习戒律,明白了僧尼行为准则,能在僧团中独立生活之后,才能学习经论。《十诵律》又说:    诸比丘废学毗尼,便读诵修多罗,阿毗昙,世尊种种呵责,乃至由有毗尼佛法住世。    受戒后要先学戒律,如果先学经论,就会废弃戒律,所以世尊呵责这种行为。学习戒律,才懂得如何持戒,也不会违犯所受的戒法。社会上不懂法律的人称为法盲;在佛教中不懂戒律是戒盲。一个人尽管不懂法律,但如果犯法,照样要受到法律制裁;不懂戒律而犯戒,同样会受到因果的报应。如《四分戒本》说: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我今始知是法是戒经,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若犯罪者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大德!汝无利得不善,汝说戒时,不一心思念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这条戒是九十波逸提中的第七十三条,称为恐举先言戒。一个比丘耽心被别人举罪,申言自己对戒律无知,以为不知者不为过,其实不然。对戒律无知除了清算戒罪,还要加上一重无知罪。有的出家人受戒后,不但自己不学戒持戒,对别人修学戒律,也持反对态度,这也是犯戒的。《四分戒本》说:    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言:大德!我今不学比丘,乃至有智慧持戒律者,我当难问,波逸提。欲求解者,应当难问。    这条戒是九十波逸提中第七十一条,曰拒劝学戒。有的比丘不学戒律,人家劝导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指责劝导者。《四分戒本》又说: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何用说此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呵戒故,波逸提。    这条戒是波逸提中第七十条,曰:毁谤别人学戒说戒,是犯戒的。  三、戒律是僧伽判别是非标准  记得在佛学院读书时,有同学来京做客,和另外同学同睡一床,被法师遇见,法师指责曰:犯戒!那个同学就问:犯什么戒?结果法师说不清楚。一个没有学过戒律的人是无法辨别是非,因为他不知道僧伽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僧团中,由于人们对戒律的无知,许多事情都是不如法的,这里我只想略举几例说明:  1、使用净人问题:净人指服务在寺院中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是照顾僧尼衣食。现在有的男众寺院使用大量女净人,有的女众寺院使用男净人。如果从戒律标准去看,显然是不如法。《僧祗律》说:    僧得女净人不合受,尼得男净人亦尔。僧寺不能用女净人,尼寺不能用男净人。    灵裕法师《寺诰》说:    僧寺不得蓄女净人,坏僧梵行,设使现在不犯,令未离欲者,还著女色。经有明证,隔壁闻声,心染净戒,何况终身奉给,必成犯重,此一向不合。    不能使用异性在寺院中工作,因为有许多僧尼还没有离欲,对于一个没有离欲的人来说,接触异性时间长了,未免会染著,乃至因此还俗破戒。  2、剃度问题:在现在的僧团中,有许许多多的女众依止男众剃度出家,从戒律来看这是不行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说:    比丘只能剃度沙弥,而不得剃度沙弥尼,因为佛也未亲自度过一个女人出家,佛亲自度过许多的比丘,亲自度过两个沙弥--难提及耶奢,但未亲度一个女众(《萨婆多论》卷二)。    这在律中有明文记载,尼众最初是由八敬法而出家,后来即由尼众剃度尼众,所以沙弥尼戒文中说:    自非罗汉菩萨,不可度尼。女人可以在佛法中出家,但为防止渐染,杜绝讥嫌,不许比丘剃度女人出家。    比丘不能剃度沙弥尼,沙弥尼必须依止比丘尼出家。除杜绝讥嫌,也为了防止染著。  3、受戒舍戒问题:受戒之后可以舍戒,舍戒之后又可以再度受戒。这个道理很多僧尼大概都会知道,其实这仅仅适合于男众,尼众舍了戒后,是永远没有当比丘尼的资格了,《四分律》说:    若不乐梵行者,听舍戒还家,若复欲于佛法修净行,还听出家受大戒。    羡慕五欲之乐,不甘于梵行生活者,可以舍戒还俗,之后觉得还是出家清净闲适自在,还可以受戒。《十诵律》说:    尼无舍戒,更不得重受。    尼众舍戒后,不能重受,原因是尼众最初出家就是方便开设的。    在现前的僧团中,不如法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戒律的无知,也只有学了戒之后,才能知道这些事情的如法与不如法。  四、学戒后才能成办僧伽事务  一个不懂戒律的人在僧团里是不能独立生活的,更没有资格承办僧伽事务,因为戒律是僧尼行为的准则,不懂戒律,行为就失去依据。学了戒之后,才能成办僧伽事务。  1、化导信徒。僧尼除了自修自学,就是弘扬佛法。弘扬佛法的内容不外乎两大类:一方面宣讲佛法,一方面传授皈戒。以授三皈来说: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道宣律师的《行事钞资持记》认为,受三皈要先忏悔,之后正受三皈三结,也就完了。《行事钞》南宋之后便失传了,近代以来,都是依据明末见月律师的《三皈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出的,共分八个项目:敷座请师、开导、请圣、忏悔、受皈、发愿、显益劝嘱、回向,可谓隆重之至。三种受皈法,详略相差甚远,但各有意义,一个学了戒律的人自然知道选择,在哪种情形下应该用简略法,哪能种情况下应该用详细作法。  2、管理寺院。住持寺院的僧尼,必须懂得戒律,否则会错乱因果。比如对僧物的处理,僧物有四种不同:一、常住常住:是众僧厨库寺舍众具,华果树木园储畜等重物,体通十方,不可分用;二、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但唯局本处受用;三、现前现前:像施主供养当寺僧人的衣药房具等,人局现数,物据即分;四、十方现前:如五众亡人物,虽然分给大众,但人无定限。没有学过戒律,对僧物是分不清楚的。    一个寺院的领导还要主持许多僧团事务,比如羯磨、说戒、结界、安居、自恣等。这些作法都各有详细规定。只有明白了这些作法,才能如理如法地承办。  3、作师授戒。作师授戒是续佛慧命,但也不是任何僧尼都有资格的。根据《四分律藏受戒犍度法》提出三个条件:一、十夏以上,要有十年的戒腊;二、知法:即通达二部律;三、能勤教授:即能认真负责教诫弟子。这三个条件中,知法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条,倘若师父不知法,自已都需要依止别人,又何以为人作师授戒呢?  五、戒能成就种种功德  戒律在个人修学佛法上尤为重要,一切功德的成就都要以戒律为基础,由清净的律仪才能成就种种功德。  1、成就善法:戒律如大地,大地能生长万物,同样的,持戒能成就种种善法。《遗教经》说:   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    没有清净的律仪,一切善法功德都不可能生起。《大智度论》说:   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又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    世间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学佛了生死,成就菩提,要想成就这样的善法就要持戒。《明了论》说:   戒能生种种胜利,谓引生世出世间善法。世出世间善法的生起,都要以持戒为基础。  2、相好庄严,名闻十方:许多人都希望自已具有一副庄严相貌,他们想尽办法,用各种装饰品去庄严,其实这都不是最根本的办法。你要想天生具有庄严相貌,就要持戒。《萨遮尼乾子经》说:    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得功德之身。    一个不能持戒的人,势必要堕落,即使丑陋下贱的人身都得不到,何况庄严相好之身呢?《地持经》说:    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报。    三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认的贵人相,也可以说是完美的相貌。一个人通过持戒,就能招感得三十二相。另外,如果要得到美好的声誉也要持戒。《大智度论》说: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所愿皆得。    持戒的人即使没有地位财富,他的名声也能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  3、人天之因: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以五戒为通往人天的护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则,而具足戒是完善人格的基础。《四分戒本》说: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有清净律仪,不犯戒,将来才能保持人身或生到天上。《善生经》说:    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    护持净戒,才能投生到天道,享受福报。  4、解脱之要:持戒具有生天的果报,但出家人持戒并不是为了生天,而是为了解脱。持戒又是解脱之本,《遗教经》说:    依因此戒,得有定慧。    戒定慧是佛教的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烦恼,才能解脱。《涅槃经》说:    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    坚持净戒才能见佛性,证大涅槃。《华严经》说:    戒是无上菩提本。    无上菩提就是佛果,持戒才能成就佛果。   六、能令正法久住  在《四分律》中,说明佛陀制戒有十利,最后一点便是令正法久住。由于有戒律,才有清净比丘;由于有戒律,才有和谐僧团;由于有戒律,佛教在社会上才有良好的形象。所以说,戒律能令正法久法。佛陀最初制戒因缘,便是为令正法久住。如《大集经》说:    十方世界菩萨,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如余佛土,为法久住故,佛后许之,便制禁戒。“十方世界菩萨请佛制戒,原因是为能令正法久住。    要想令正法长期住世,僧尼应该严持净戒如理如法。《十诵律》说:佛法几时住世?“佛答言:随清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名法住世,乃至三世佛亦尔。    佛法住世时间的长短,是取决于戒律的弘扬情况,僧尼的持戒程度。《善见论》说:    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以戒为师如法学戒,持戒,依戒行事,佛法才能久住。《萨婆多论》说:    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三善道)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缨络,能庄严佛法。    佛子依戒而住,戒能庄严佛法,能令正法久住世间。 七、违戒过失  比丘持戒能令正法久住,相反的,违戒破戒,没有清净律仪,僧尼就缺乏高尚的人格;没有清净律仪,就没有和谐的僧团,没有清净律仪,佛教在社会上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形象。僧尼如果都与戒律背道而行,佛教必定要提前毁灭。僧尼违背戒律,能使正法疾灭。《十诵律》说:    像法时有五灭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谓已圣;二、白衣生天,出家人下地狱;三、有人舍世间业,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罗汉亦被打骂。    有人舍去了世间业,而出家又不能持戒;在佛教界,无戒、破戒比丘却居高位,道貌岸然,受人礼拜供养,有修有德的僧尼反受压制,能使佛法久住世间吗?《四分律》说:    五种疾灭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诵律,喜忘文句,复教他人,文既不具,其义有阙;二、为僧中胜人上座,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持不善,后生仿习,放舍戒行;三、有比丘持法持律待摩夷而不教道俗,即便命终,令法断灭;四、有比丘难可教授,不受善言,余善比丘舍置;五、互相骂詈,互求长短,疾灭正法。    律中所说这些现象,现在的教界似乎都存在,像这样下去真令人耽心佛法还能住世多长时间。    僧尼违背戒律,不依戒行事,对自已来说后果不堪设想的。《中阿含经》说:    犯戒有五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衰耗;三、众不敬爱;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    破戒的人现世名声不好,未来要招感无穷的地狱果报。  八、结 说  综上所述,可知弘扬戒律在今天的重要意义。但戒律毕竟是二千多年前制订的,所以有许多人一提到戒律就有一种过时感觉。我们不否认戒律有他的过时成份,因为佛陀制戒是随着因缘。但是戒律翻译到中国后,尤其是经过南山律师根据中土国情所作的整理,许多内容都是可行的,也只有根据这些戒律,佛法才能得以延续。因此,作为现代的僧伽,有责任继承它、弘扬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