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S1线和燕房线站名的由来 你途径的每一站都有一个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25 04:05:35作者:佛心网2017年12月30日,北京又开通了3条地铁新线s1线、燕房线和西郊线。自1971年1月15日北京第一条地铁线路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到现在,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已达22条,运营里程已达608公里。其中,新开通的轨道交通S1线是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而燕房线则是北京首条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读者在乘坐这两条地铁新线、感受快节奏的交通时,不妨探寻一下站名都有掌故……
苹果园站--因明代设有御果园得名
苹果园初称“苹果村”,始于明代。《石景山文史》载: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从山西等地移民至京畿,由此形成许多村落。这些村庄由“四署”统辖,即蕃育署、嘉蔬署、良牧署、林衡署。京西的移民专门负责果树的栽种,谓之“果户”,由林衡署管辖。朱棣曾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下诏:严禁无干(关)人等私入御果园内。无论是皇亲国戚、勋官重臣,敢有以身试法者,每人一律罚交九匹马、九副马鞍、九连猎鹰、九只猎犬,还要罚缴一百两白银,一万贯宝钞。果农由于不堪重压,大多返回山西老家。明朝灭亡后,苹果树被砍伐殆尽,果园一度成为清八旗兵的演武场,康熙皇帝曾在此举行阅兵仪式。《康熙起居注》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在石景山举行阅兵仪式,场面极其宏大。民国时期,这里逐渐形成“苹果园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首钢公司在此兴建宿舍区。(苹果园站暂缓开通)
金安桥站--因地处金顶街与北辛安之间得名
金安桥始建于1970年,曾称北辛安立交桥,是通往京西门头沟等地的交通咽喉之地。后来在修建阜石路时,该桥扩建,因处于金顶街西南、北辛安西北,故各取两个地名的一字得名“金安桥”。
金顶街因邻近金顶山得名,金顶山原名狼山,清初礼亲王代善和后来的康亲王崇安、礼亲王永恩等均葬于此,其墓为竖井悬葬,谓之“金井御葬”,狼山被改为“金井山”,后谐音为“金顶山”。另外一种说法是,其山有寺,殿顶覆黄瓦,金碧辉煌,遂命山为“金顶山”。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附近建成大面积的首钢居民区,取名“金顶街”。“北辛安”之名源自金元时期,该地原有田薛两村,并开凿有一条人工河。元至元四年(1267年)第一次开河时,为祈祥瑞,改河北“薛村”为“北辛安”,河南“田村”为“南辛安”。元至正二年(1342年)第二次开河时,因坡度大,河流湍急,将南辛安冲毁,故今只有“北辛安”。
四道桥站--因四条沟渠上各建一座桥得名
四道桥村最初的得名是缘于永定河引水渠在村边分流为四条支渠,每条支渠各架桥一座,故称四道桥。这一带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水源丰沛,曾为京西粮食产地。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故有“西山稻乡”之称。《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称:“四道桥村,西铺、复兴庄是其曾用名……稻地古称下滩,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原是潭柘寺一个重要的产稻庄子,为潭柘寺庙产租地,是稻地两大庄园之一,周围有不高的围墙。昔时四道桥村原有永定河灌渠在村边分流四条支渠,每条支渠各架小桥一座,故此村得名四道桥。村落建于清代。”
四道桥村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的南北大道和进京大道均由该村经过,明清时设多家商铺、旅舍。因地处西山脚下,被誉为“西山第一驿站”。
桥户营站--因历史上“桥户”聚居而得名
关于桥户营的村名,有几种说法。一说,昔时村东永定河上有一座木桥,被称为善桥,是潭柘寺出资修建的。这里为管护桥梁的桥户人家聚居地,故得名桥户营;二说,永定河畔曾经有一位会划船、会划笸箩的人,叫孟长腿,见该村就有几户人,却有村无名,便起名叫桥户营;三说,该村原来四面多沟,要想进村必须过桥,不过桥是无法进村的,故称桥户营;桥户营有十户十姓,阎安侯李张,崔冯史程王,后来剩下了七户七个姓,故村子又叫七户营。此外,这里曾有一座药王庙重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据其文字所记载村名则叫桥古营。历史上桥户营以种植业为主,今属永定镇,但村落已整村拆迁。
上岸站--因上安村谐音得名
上岸村明代曾称上安村,村民多为山西移民,因地势较低,永定河水泛滥时常溢到村边,故又称上岸。另传,此地历史上曾是永定河的一个渡口,过往渡河的香客、僧侣离船上岸却不知道该地名,便称呼该地为上岸。村中有一条古街名曰“上岸街”,随着村落的发展又出现了中街、南街、北后街、鬼街、新街等街区。
明代,上岸村隶属宛平县京西乡,清代隶属卢沟桥巡检司,为卢沟桥镇所辖。早年间,永定镇内有十三个村庄,俗称“外十三”,上岸村地处“外十三”的中心位置,村民以安姓为主,还有祁、程两大姓。
上岸村处于古道、香道、商道之上。大道由石厂、何各庄,经上岸村穿越永定河,过石景山向东而去,是一条运输本地区青石、煤炭等物资的进出京城的大道。而从卢沟桥、长辛店经卧龙岗、石龙沟到上岸,从西庙,去桥户营、葡萄嘴东侧,北去妙峰山则是一条进香大道。
栗园庄站--因历史上广植栗树得名
栗园庄原属潭柘寺佃户庄村,村西古庙(奉福寺)原为潭柘寺的下院,庙旁多栗树,故称栗园庄。据《宛署杂记》记载,明万历年间这里即已成村。
栗园庄以盛产石板而知名,村内有丰富的石板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品种多,是当地特产。开采石板是栗园庄祖祖辈辈的主要生财之道,其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已形成一整套石板开采及制作工艺,还形成了与石板开采有关的地方的民俗。栗园庄村北有京剧名家谭鑫培墓。谭鑫培颇谙佛理,曾于光绪年间在戒台寺受戒。晚年向当时的戒台寺住持妙老人提出:“愿借寺中一席之地,永作伴城,以便百年之后也能得到禅宗的恩护”,故长眠于此。2010年因S1线和长安街西延工程建设需要,该村已整村拆迁。
小园站--因明代开辟小菜园得名
小园明代成村,明沈榜编撰的《宛署杂记》记载:“万寿戒坛寺,在小园村,辽清宁中建,名大慧聚寺……”大慧聚寺为戒台寺的始称之名。辽清宁年间(1055年至1064年)法均大师来到慧聚寺,带领僧众广募资财,在寺内“肇建戒坛”。辽咸雍六年(1070年)四月戒坛寺建成,法均大师“开坛演戒”,一时名声大噪,香火繁盛。当时的僧俗民众、皇亲国戚纷纷前来戒台寺听法均大师讲经。为了招待前来“听经求戒”的高官富贾,便在小园开辟菜园,种植蔬菜。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菜农的人数越来越多,后来菜农们便在此娶妻生子居住下来,逐渐成村,遂称这里为“小园”,一直延续至今。
石厂站--因明代设有采石厂得名
石厂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前就已成村。因附近山上盛产石板和石料,设有采石厂,得村名“石厂”。据《宛署杂记》记载:“石景山之左径八里曰曹哥庄……又二里曰何各庄,又二里曰石厂。”石厂东过街楼的青石门额中有“石厂东栅栏”五个大字,右边竖排镌有两行小字:“万历庚辰岁孟秋重盖造。”这比《宛署杂记》问世时间早了十三年,况且又为重建,所以石厂始建年代应更早。石厂村北的“马鞍山石厂四至记”碑所载的建碑时间为“大明永乐年”,是迄今发现记述石厂年代最早的文字记载。
石厂村素有皇家采石基地之称,村北依山,蕴藏有丰富的石资源,为历代古建工程必须之物。这里的青石坚硬细腻、韧性强、抗风化、耐腐蚀、质地纯正,被誉为“天下之极品”。历史上石厂村曾是两条古道交会处。一条由石厂村经上岸村,向东至京城的阜成门,以运送西山所产石材、煤炭等物资为主;一条自京城而来,从庞村渡口过河,穿石厂村、经西峰寺到达潭柘寺。
地铁燕房线站名是怎么来的
阎村东站--因紧邻阎村得名
阎村也称闫村、沿村。《名镇阎村史话》称:“明初这里为永丰里屯,永乐年间有涿州八户阎姓人家来此定居,遂称阎村。”阎村东约一里许是现在的良乡地域,再向东即房山区政府驻地。良乡过去又称盐沟,因村附近有盐沟而得名。
后来,阎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村落的扩展蔓延,逐渐变成了“前阎村”、“后阎村”。阎村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是因早年间村中有一条很宽的河沟,村落因位于沟沿两侧而称“沿村”,以后村子被析为三部分,位于南侧的称“前沿村”,位于北侧的称“后沿村”,位于东北侧的称“东沿村”,又因阎姓始居于此而称“前阎村”、“后阎村”和“东阎村”,曾同为大紫草坞乡自然村,今属阎村镇。
紫草坞站--因历史上盛产紫草得名
紫草坞村于辽代成村,因出产中药紫草而得名。该村村名曾几度变化,初名紫草村,金代称大紫草房,明代称紫草务、紫草坞,清代称子曹务。 “务”是古代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宋辽时期州县多置“务”。“坞”乃土堡、小城,或指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
随着人口增多,村落不断扩大,紫草坞村又分为大紫草坞村和小紫草坞村,沿袭至今。大紫草坞村地处平原,地有沟坎,早年间紫草繁盛。紫草别名山紫草、紫丹、紫芙、地血、鸦衔草等,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每至秋后便有房山、良乡及附近村落的药铺派人到此采收。
阎村站--因临近阎村镇政府得名
历史上阎村镇原属良乡县,仅西部数村属原房山县。50万年以前,镇西南10余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已有人类栖居,周初开始设置行政建制,镇东南5公里的琉璃河所辖的董家林一带成为燕国始封地的都城,古称燕中都。元、明、清、民国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隶属良乡。1949年以后,房山、良乡两县均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8年两县合并为周口店区,良乡由县改镇,1960年周口店区改名房山县,归属北京市。1958年成立良乡人民公社时,下设大紫草坞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紫草坞人民公社,因驻地为大紫草坞得名。1983年又改大紫草坞乡。1995年撤销大紫草坞乡,成立阎村镇,因镇域有阎村而得名。
星城站--因燕化居民区得名
星城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燕化居民区,北部紧邻大董村。大董村早在唐代就已成村,名为董村,因姓氏而得名。后分为大董村和小董村两个村。因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历史上以农业为主。
星城是为解决燕山石化原住宅区与生产装置区交错、安全隐患严重、居民必须搬迁而建设的住宅小区。始建于1993年10月,选址于房山区大紫草坞乡(今阎村镇)南梨园和开古庄区域,后改称“燕化星城”。1996年12月成立星城街道办事处,此后这一地区泛称“星城”。
马各庄站--因初为马姓人家定居得名
马各庄村隶属房山区城关街道,明以前成村,最早因马姓人家定居而得名。西北是羊头岗,东北为大董村,西面为饶乐府,南邻瓜市村。据传最初的村民为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移民而来。村落地处大石河西岸平原,呈长方形。西有小马各庄,原与马各庄为一村,后因丁家洼河洪水泛滥,村子被淹,一部分村民搬迁河西,原来仍称马各庄,后称小马各庄。如今村落已拆迁,村民回迁至新建小区。
大石河东站--因地处大石河畔得名
大石河是房山区贯穿南北的第一大河,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发源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西北,先后汇聚了诸多泉水及河流,流经房山平原地区8个乡镇,沿河两岸有村庄近60个,流域面积达12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战国时期大石河称“绳水”,西汉时改称“圣水”,隋代因其流径防(房)山脚下遂改称“防水”,唐代复称“圣水”,五代时改称“石子河”,金代以龙泉为其源头之一改名“龙泉河”,至清代未变。民国时期,改称“大石河”。因系琉璃河的上游,所以也泛称“琉璃河”,故清代《日下旧闻考》称:“大石河自宛平(县)柳林入房山境长草(操)村,东南归琉璃河。”
千百年来,大石河不仅滋润了两岸的肥田沃土,还为水上行船、漕运货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故有房山“母亲河”之称。
饶乐府站--因“土地富饶”村民“安居乐业”得名
饶乐府村元代前已成村落,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因这里土地富饶肥沃,村民安居乐业,故名“饶乐府”。其二是与唐代塞外饶乐都督府侨治于此有关。《房山史话》称:今“饶乐府”之名来源于唐朝的饶乐都督府,或为唐政府在奚人争斗时,撤回安置了饶乐都督府的人员于现地,故名之,简称“饶乐府”。或为来唐贸易的奚部商人把驻地叫做家乡的官府,称之为“饶乐府”。饶乐府东邻马各庄,东南为瓜市村,西南为北市村,北邻丁家洼,村域呈长方形,主街东西向,上世纪九十年代有600余户,以农业生产为主,属房山区城关街道。
房山城关站--因地处北城关旧址得名
房山城最早叫万宁城,金大定年间为奉山陵,始析良乡、范阳、宛平三县边地,置万宁县。遂建万宁城,原是土城,城墙高丈余,四周长四里有余。四面各有城门一座:东门称“朝曦”;南门称“迎恩”;西门曰“仰止”;北门曰“拱极”。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万宁县为奉先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奉先”改称“房山”,并在原基础上扩建。《房山城垣沿革纪略》记载,“西门额曰‘揽秀’”,或许是改后的名称。明弘治年间城墙又增高加厚,然仍是土墙。明隆庆年间因“房山为京师首善之区,宜缮城以卫之”,故将土城改建成石城。到了清代,房山城又几度修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山西人毋配坤任房山县令,曾捐出俸银百余两,并号召全县绅商捐资,百姓出力,修葺城墙一百二十丈。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县令李图复修城垣,并增筑城门瓮城。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起,城垣陆续拆除。到九十年代完全消失,城关也名存实无。1998年11月房山区治所由该城迁到良乡,其故址被称为老城区。
燕山站--因地处燕山脚下而得名
燕山站初名“燕化站”,“燕化”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简称,始建于1967年,初称“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因地处燕山脚下,1979年更今名。
从地理角度来说,燕山有大小燕山之分。所谓“大燕山”即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脉,命名较晚。从潮白河谷一带向东延伸成一弧形,一直可达渤海之滨,是东北和华北的天然屏障,北京的军都山即为燕山山脉。而所谓的“小燕山”,也称“古燕山”,位于房山城关街道与燕山办事处西北,亦即大房山,“燕化”之名即由此而来。据《古今燕山》记载:“周武王封召公奭于北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名取焉。北燕位于董家林村一带,这一带的山只有大房山。所谓‘燕山之野’,就是‘大房山下的平原’……燕山为房山之本名。”可见,“燕化”所倚临的大房山古代即称“燕山”。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