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般若波罗蜜
发布时间:2024-04-16 04:01:19作者:佛心网
《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般若、就是慧。不要在名相上作解,分照住、照见。照见就是见到五蕴皆空。《心经》讲得很直接,当见到五蕴皆空以后,就可度一切苦厄,在这当中是没有次第的,这才是般若、是慧。有些人觉得学佛后脑筋变得比较灵光,比较会跟人家搞人情,他就觉得自己智慧有增加。若说有开智慧,请问你照见五蕴皆空了吗?没有。所以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辩聪,只会增益邪心,不能出离生死大难,还会招致生死轮回。
佛法讲的智慧,是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色阴」本如来藏,「受、想、行、识」皆本如来藏。六根、六尘、十二处、六入、十八界、七大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这才是照见五蕴皆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即如来藏。「如来藏」本就是真心本性,虽是众生本具,但众生迷了不识得,所以叫意识。
如来藏是形容真心是众生本具的,众生身中有如来的不生灭性含藏其中,所以叫如来藏性。所以告诉你「阴、入、处、界」,阴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八界就是根尘识,六入就六根,十二处就六根对六尘而有,六根对六尘不离地、水、火、风、空、根、识这七大;七大皆如来藏。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所谓「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意思是:作同样的动作,佛是海印发光,众生却是尘劳先起。从前有人问祖师:「为什么佛按指是海印发光,众生是尘劳先起呢?」祖师说:「把释迦老子捉来打三十棒」,意思是把释迦牟尼佛捉过来修理,因为其实都是海印发光,根本没有所谓尘劳先起的问题。这就是禅,直指人心!
你千万不要告诉我:「生活就是禅」。凡夫的生活每天都在苦恼中,整天在打妄想,怎么会是「禅」?那是缠缚的「缠」,完全束缚你。佛与众生都是海印发光,即使你在烦恼当中,也是海印发光、也是五蕴皆空。只是你坐实有,因此空不掉。所以要假修成,「假」是藉由。「修」是修行、修证。南岳怀让禅师讲:「修证即不无」,虽不无修证。「染污即不得」,但是真心本性确实是染污不得,根本没有办法染污它。真心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骊珠一样,独耀于沧海,「骊珠」就是太阳;「桂轮」就是月亮,孤朗于中天。就如同太阳、月亮,日月是不可磨灭,也不因明暗而消灭,这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佛性不从心外而得。所以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般若?有了这智慧,就到彼岸了。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学了佛,要会修菩萨行。绝不要说:「我要去修菩萨行」。结果是跑去搞世间事、虽帮助众生,但满心执着,认为这样就叫「菩萨」,那是讲好听话,根本名不符实!菩萨是能照见五蕴皆空,你能照见五蕴皆空吗?你能「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吗?如果不行,那就要赶紧用功。做到「照见五蕴皆空」,真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在正道上精进不退,才符合「精进定慧六波罗」的义趣。
这是大乘佛法,法藏比丘懂这道理。有些人自以为很客观,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哪有大、小乘的分别?那又是谁告诉你没有分别的?大、小乘的分别就是释迦牟尼佛分出来的。也是祖师大德分科判教判出来的,确实是有。经文中讲:「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还有「远超声闻辟支佛地」这就是不着小乘,不然什么是声闻缘觉!还有《药师经》的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这里就告诉你大乘法圆满,你修小乘声闻独觉法,药师佛要以大乘法帮你提升,你说谁分?是佛分的!《维摩诘经》中讲:「乐小法者」就是小乘,都是佛判的。《法华经》的〈化城喻品〉里也有讲到小乘,小乘境界不是究竟,小乘是有余涅盘,不是真正的无余涅盘,所以佛告诉弟子:小乘只是暂止的化城而已,并不是真的菩提宝所。
所以不要看那些所谓的学者专家好像很客观地分析,其实几乎都很主观,而且无知者居多,这种无知的客观是不能听的。在末法时期,破坏大乘佛法的人特别多,因为他们不是实修,都是自己臆测妄想,全是知见。只要会查数据、写论文就有学位可拿,所以不要被他的学位给迷惑了。当然,更不要被他的师承给迷惑,无论他的师承是谁都不要紧,重点是他有没有依着经典而讲?
或许他说他有依经,那要看这经是不是了义经典?在了义经典当中,他又是不是依智说,而不是依识;识会变,智不变。弥勒菩萨讲:会变者生轮回,不变者它的作用是出离,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这是拣别意识跟智慧,佛教你依智不依识。当智起作用的时候,前五识叫「成所作智」,能成就一切功德,对境不分别,不随境转,成就功德。第六意识本来是分别,但是转为妙观察智。第七意识是我执,转为平等性智,没有自、他二相。第八意识本是含藏异熟种子,习气熏发鼓动,转成大圆镜智以圆照法界。以上是转八识成四智,学佛修行要依智不依识,这才是波罗蜜,法藏比丘都懂。
后面经文是:「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这是法藏比丘的愿望。让没有得度的有情众生,皆令得度,也就是要众生皆成佛。大家已经在修行,这就是已度。「已度之者」就要让他真正圆满成就。还没有得度的,要让他来学。这是大开方便之门,普摄一切根机。净土法门之所以能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就是法藏比丘在因地时如此发心,所以在果地上就直接显现出来。
法藏比丘发了愿,也知道怎么修正因,法藏比丘没有学《弟子规》、《感应篇》,更没有学世间法,他成佛用的是佛法。也因为末法的众生根器特别差,所以更不能接触或使用世间法,更应当直接学佛法,这样就能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叫你用世间法的人,正是你的障道因缘。法藏比丘「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既能发愿,又有定力,能断烦恼,使自己的道心坚固不动,精进修行,没有人能超过他,他修行用功一切依佛所教。可是现代人不懂,在佛门中倒说经律。大家就是因为贪着世间才轮回的,所以不需要再用世间法做基础学起。千万不要把「不了义法」回为己解,更别把不了义法认为是了义法的基础,这样修行不会有成就。
看过经典就知道,法藏比丘发愿修行成佛的过程中,并没有搞世间法。经上云:「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他统统不执着,全部放下。他绝不会想要回去再孝顺一下父母,再使家庭和乐一下。他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就是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大家若知道他是发什么样的愿?是怎么修行而成就的?就不会被外界错误言论所迷惑了。所以推荐大家跟法藏比丘这位大善知识学,他已经成佛,不会指错路,绝对没有问题。
不会像现在有些人为你开邪方便,引你绕远路。而且这善知识已经成佛。「今现在说法」,就是现身说法,让大家来学习。虽「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却是「一念即到,不隔毫端」,距离我们很近,这「一念」是哪一念?其实就是愿意放下自己贪瞋痴的这一念。这一念可破十万亿,因此根本不远。原本要发心出家修行的人,因为怕人家讲他对社会国家没贡献,就拿着信众要供养三宝的钱去做世间的好事,既是堵人家的嘴,也是为自己搏得美名。其实,就因世间人不懂修行这件事,更应该要去教化他,让他们明白修行是怎么一回事?出家人又是要做什么。在世间当老师要先上师范大学,在还没有毕业前是需要自我学习的。等到有能力时才正式当老师,世间老师要领薪水,佛门的法师却是随信众发心而受供,当然,订价钱收费的不在我说的范围,这里所说的是如法的出家人。身虽出家,却因为不懂如何修行,如何讲经,就把善事讲成菩萨行,把做法会讲成度众生,既误导广大群众,更用来美化自己。
希望大家看了法藏比丘的因地菩萨行,能够一改之前对菩萨道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