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必须慎重对待佛化婚礼 和尚证婚违背比丘本分

发布时间:2024-05-03 04:01:14作者:佛心网
必须慎重对待佛化婚礼 和尚证婚违背比丘本分

法师主持佛化婚礼需谨慎

佛化婚礼,从我们现在来看,确实是有很大的教化作用。比如对佛弟子家庭承担责任的那种坚定心,还有各种化民导俗这方面的作用,这些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的就是,一件事情是好的,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去做。

因为每个人社会分工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究竟出家人能不能够帮着举行,是要顾及到很多方面的,我们必须要从各个层面分析这件事情。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佛化婚礼对社会、对人心乃至对佛教,确实是有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些已经取得共识的部分暂时放下。我们将佛化婚礼与佛教的传统进行比较和分析,来看看它有没有跟经典,或者是相关的要求有一定违背,或者说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分析。

首先,我们先以圣言量为依据。佛教里讲一切都要以经典,以佛陀所说的规定为依据,这个是佛教信仰的第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从圣言量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几乎在佛教的经典里面,看不到佛在世的时候,存在着到寺庙去举行婚礼的事情,也没有看到相关的经典里面记载,佛陀或者佛的弟子们充当过谁的证婚人。

我们可以看到佛在经典里面,有鼓励敦伦尽分的内容,即作为一个父亲,要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应该怎么尽赡养家庭的责任,好妻子应该怎么做。像《善生经》里面都有这样的一些开示,但它并不是特定在结婚的时候对这个家庭的要求,它是对大家一贯的、所有的日常生活的一个标准规范。我们要明确的是,佛化婚礼是在近代才出现的,在太虚大师之前,没有见到过任何这方面的记载。

佛化婚礼是近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才刚刚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我们要对主持这个佛化婚礼的人的身份,做一些简介。比如说,我们现在一般都是出家的,都是大法师、老法师、一些大德们来主持,但是无论他们年多高,德多重,他们的根本身份是比丘。

比丘这个词,有三个意思:怖魔,就是他发心修道会让魔王很恐怖;然后还有乞士,乞就是乞丐的乞,它是上向诸佛乞法食来滋养法身,下向众生乞饭食,就是我们说的衣食,这些能够滋养我们色身。只有这样子,才能够让我们养活自己,在这里,比丘也叫沙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剃发染衣,要离家弃欲。这可以说是当年印度的乃至现在的出家人,他们的共同标志。剃发就要剃去、剃除须发,就是说头发不能够超过一寸,这个不是说要绝对剃得那么油光铮亮,但是它有一定的长度规定,就是你超过一寸,那就犯戒。当然,你在一寸之内是可以的,此其一。

第二,要舍家弃欲。出家的这个 家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首先是指出我们这个世途之家,就是他脱离了世途生活,而且要求住在阿兰若处。阿兰若就是寺院,在佛教里面它是指那个远离处,也叫离寂处、寂静处,就是远离世俗。但它不能太远,不是说都要建在山里。它最核心的标志就是一个清静离俗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要叫阿兰若呢?就是希望我们在这样一个清净离俗的道场里面,清洗自己的身心,达到、趋向解脱道。你离开了这些基本的要求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所以我们说,作为一个比丘,他一定是要剃发,要染衣,穿这个袈裟或者是跟俗服有区别的服装,并且他要住在寺院里面,不能够住在俗家,还有离欲,终身不能结婚。那么,这是对比丘的一个身份的鉴定。

在佛教的戒律里面,有见做随喜,就是看到人家做,心里生随喜之心。如果是好事,你得到的善的、乐的报,是跟那个做的人是一样的。如果人家干一件坏事,你见到人家做,产生随喜的心的话,感得的这个果报,跟那个做坏事的人的恶报也是一样的。所以说,你让出家的法师在一个婚礼上,他们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这个对他们来说我觉得是有点为难,随喜你,似乎跟我的身份不合适,但是我确实又要发自内心地来祝福你,这个我觉得作为沙门是有点为难,这是其一。

其二,佛教的戒律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一些特别的规定的。当年从太虚大师那个时代,包括到今天印顺法师、圣严法师涉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共同地谈到,说在佛教的戒律里面是有一条很重的戒。

这个是在四波罗夷,就是佛教的比丘戒里面,意思是你犯了之后就立刻丧失比丘身份,叫波罗夷,这就像断头一样,你立刻死掉了,你的法身慧命没有,你的身份立刻丧失。除了这个以外的,第二等的严重罪过叫僧伽婆尸沙,也叫僧残。犯了这个戒,虽然没立刻砍掉脑袋,还残留一口气,但是你必须要到清净僧团里面去忏悔,才能恢复身份。这个相对来说也是很严重,那么在这僧残比丘十三条戒里面,它在第五条。也就是说在整个比丘戒的第九条就明确规定说,有一个不能为人家做媒嫁戒。这个戒条的原文是, 若比丘行媒嫁法。持女意语男。持男意语女。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事。乃至一会时。僧伽婆尸沙。 ( 若比丘行媒嫁法 ,如果有比丘做了给人家说媒、撮合婚嫁的事情; 持女意语男 ,把女人的心意和想法告诉给男人; 持男意语女 ,把男人的心意想法告诉女人; 若为成妇事 ,就是如果为了别人娶了老婆,成妇事; 若为私通事 ,有的人还不是为了结婚,就是为了私通,那么你这个出家人跑去帮他撮合 乃至一会 ,甚至是私会、牵线、牵牵线让你们幽会一下, 僧伽婆尸沙 ,全部犯了僧残罪。)

所以说佛在这条里面,讲的是如果比丘做了媒嫁的、帮人撮合媒嫁,像这样的事情乃至幽会,全部是僧伽婆尸沙。他说: 媒法者,受他语往来。 说什么叫媒法呢?即什么叫说媒呢?这个在戒律里面叫受他语往来,即我听了你的话以后去传话,传给别人,这个就叫媒法。那像这样子解释以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里面发现有几个重点,比如说我们一再强调我们没做媒,我们没有撮合。但是所有的这个证婚的佛化婚礼的仪式,他们模仿西方的婚礼,都有重要的一条,都有一个问男女说,你会不会什么一直到老死,承担这种家庭责任,你爱她永远啊?你会不会抚养这个家庭的责任,怎么怎么样你会不会?他有这样一系列的问话。当时太虚大师他们都有拟过这样一个仪式,现在包括台湾的昭慧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都有这个婚礼的仪式,都包含有问彼此能否承担对对方的责任。那么我请问,这算不算是 受他语往来 呢?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嫌疑:是因为你变相地把男人的心意传达给她呢?就是因为你在问,然后那个男人说我愿意,然后那个旁边的女人听了就说我明白。

将男意语女,将女意语男。 可能大家会说,这个是不是我们太过于苛责,或者追究文字。但是从事实的戒律条文上来说的话,把两个人的意思来做沟通,这个就是在行媒嫁戒。刚才我们强调了很多东西,其实一直是在理清一些层次,理清一些层次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各种不同的情况都要做一些分析,才能够再来说我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包括我刚才举的这个佛教戒律的意思,它的最终的一个用意,是帮助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多一些理解,或者是有多一些的解读方式。因为在我们今天来看,大部分大德们都在提倡这个佛化婚姻,那么我们觉得就有必要拿一些可能跟他们的主张有一定距离的一些反例,来证明还有另外一个声音。

我们不大主张出家人过多地参与到这些世俗的事情中间去,究竟该如何看待佛化婚礼,其中要参考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跟出家人的身份是否相符。我们并不是反对婚姻,因为我们没有说大家都不要结婚,这是第一个。

我们不反对佛化婚姻,应该说佛化婚礼是非常好的形式。比如圣严法师提倡的佛化婚礼,是他的六大环保理念里面的 礼仪环保 的一个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尊重他的意见,而且觉得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现在能否有一些其他的建议,比如说我们不要在出家人的道场举行佛化婚礼,因为道场本来就是一个离欲、离俗寂静的地方,我们改在一些素菜馆,或者在户外,有一些专门的场所去做。这是一个考虑、建议。

第二个建议,我们是不是对主持婚礼的法师,做一些限定和要求?比如说一些德高望重、修行解脱道都达到一定的境界的法师,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能做到心无挂碍了,能够像菩萨一样去度化众生,在世俗没有牵绊,他们来做可能比较合适。而我们的一些小法师、年纪轻的法师们,可能就不要过多涉足这些世俗的事情,这样是不是对他们修道,包括增长他们的出离心,更有好处呢?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此外,佛化婚礼究竟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仪式,中间如何避免一些跟佛教的戒律相冲突、可能冲突的地方,让它既有化民导俗的作用,又不跟佛教的传统相冲突。如果方方面面我们顾及到的话,那这个佛化婚礼不是说不可以做。

还有一个,我觉得值得我们提出的,就是明海大和尚在世界佛教论坛的发言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而且应该强调的,就是我们不应当把佛化婚礼赋予过多的法律或者政治的色彩。在一些天主教国家,或者其他的一些宗教国家,就是由教堂的神父、牧师来见证婚礼。佛教应该远离政治,跟法律应该说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必须要澄清,法律婚姻才是社会公认的,而不是单纯地以这样一个事实的仪式的宣告为标准。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出家人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自己,不要把自己这个角色在这个上面卷入过深,我觉得必须慎重。

作者简介:宗舜法师,中国佛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