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落实真信切愿,契合阿弥陀佛的十念必生愿
发布时间:2024-09-30 04:04:02作者:佛心网
问:《无量寿经》里四十八大愿的第十八愿应该怎么理解?
答:为了方便我把此段贴一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因为同修问的这个版本,我们就拿这个版本来聊。
简单粗暴地翻译一下:如果我要做佛了,十方世界的所有有情众生,如果能至诚恳切地相信并愿意,想要往生我的佛国土来,哪怕只十念我的名号,如果不能得生我的国土,我就不成就为佛。但是要除去造作五逆重罪和诽谤佛法的情况。
第十八愿可以说是净土法门的核心支柱,若学净土不可不知这是往生的根本接引愿。我读经文是比较不看重科注,什么是科注?比如把经文的某段分出来叫一个什么名字,把段略大意抽出来,总结贴上一个什么名词。这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文,可是却又形成了一种新的阻碍,就是我们要去理解科注到底在表达什么,再去理解经文表达什么,虽有方便,但也会产生阻碍。当然到中后期的时候科注的帮助作用就更大了,毕竟我们单独从经文中攫取义理的能力可能会走到瓶颈期,需要更多的立场和角度。
把阿弥陀佛昔日所发大愿拆分为四十八愿,这个拆分本身也是属于科注产物。早些和大家在群里分享了阿弥陀佛大愿的《弥陀愿海》,也是逐条地说了这四十八大愿。
这一条十念必接愿是净土法门对我们这群苦难众生的根本接引愿,可是各位千万千万要晓得:阿弥陀佛接引的众生不仅是六道众生,还有罗汉菩萨,所以不能说这一条就是净土的全部接引内容,这是不准确,也不完善的。只不过我们是六道众生,这一条完全针对了我们的情况,契合了我们的状态,所以这一条接引愿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是根本接引愿。
有科注称这条为“十念必生愿”,当然我更习惯叫做“十念必接愿”,或许在群里待的久的同修会发现这个微细的差别。“十念必接”和“十念必生”差别在哪里?“必生”这是强调了结果,一定可以往生;而“必接”是强调了佛陀的承诺,佛陀必来接引,至于能不能接引走,暂时不做界定。我为什么做了这样的强调呢?是因为净土法门从隋朝明确建立到现在1500多年,虽然往生极乐者众,可是说实话却并非万修万人去,和“必生”确实是有些不搭。当我们更多地强调“必生”而忽略了一个很现实的情况: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往生?有的人念佛不可以往生?其中不得不说“必生”这个词语产生了麻痹作用,而忽略了此一愿中强调再三的个人要求的部分。
【设我得佛(阿弥陀佛成佛,所以这句可以忽略),十方众生(被接引的范围众生),至心(1)信(2)乐(3),欲生我国,乃至十念(4),若不生者(假设不能得生),不取正觉(不成佛)。唯除(两类特例除外)五逆,诽谤正法。】
这样一拆分我们就能把这一愿很清晰得看明白了,在假设如果这样做的众生不能往生的前面最少有四个条件性内容:
1、你要至心,麻烦了!啥是至心?怎么做才是至心?
2、信,信啥?信了什么?信到什么程度,算是信?
3、乐,这个乐是欢喜的意思。不能说没地方去了我勉强去极乐吧,你别勉强,极乐不是你勉强去的地方;你但凡内心有点不愉快,不愿意,不情投意合,极乐都不必去的,所以乐就解释了欲生我国的愿。可能因为我们比较粗鄙,所以这个愿里唯一的重复强调的点就在这个欲生和乐上,都是一个意思,欲生更直白点。
4、乃至十念。乃至这个词本身就有哪怕的意思,也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条件要求了,哪怕就十念也够用了。
如上这四个条件,第四条行为要求本身就是很模糊的,所以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想获得没有不生的结果,前面的条件就必须看得到,如果只是关注到“哪怕十念”,就是舍本逐末了,重点强调的内容没看到,就看支端末节了。就像一台机器的使用说明要有几步才能开启机器,但是我们不去仔细看,就看到了按开关,那么当我们想去使用的时候按开关真的可以获得功用吗?
举个实在点的例子:比如用滚筒洗衣机洗衣服。你想使用要插电,还要保障电路电源都没问题,别没电;你还要接上进水管和出水管,都要能通畅达到使用标准;还要放进合适重量的待洗衣物和对应洗涤剂;然后关好门,如果门关不严也不好使;然后开启电源;调整洗涤模式,最后才是按下启动。如果这一套里有一个没做好,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洗个衣服尚且要如此的步骤,而且要逐条完善才能保障洗涤效果,那么往生极乐这样大的事情,就光看启动的“十念”是不是太唐突草率了?
如何算是至心?怎么才算是真的信?什么样的愿才是乐?这三个问题就是埋藏在十念必接愿中的三个大沟,净土学人不得不查,不得不知。你不知道释迦佛是谁都没问题,如果不知道这一条愿里的关隘,那就是死罪啊!
后代的祖师大德为了简化和方便,把这三个又做了整合,总结出二个基本条件要求,就是把至心融化到信和愿中,形成了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真信切愿”的提法。真信就是至心的信,切愿就是至心的愿,这样的提法更清晰准确地凸显了“十念必接”的核心点,但是也有忽略乐的部分内涵。
“真信切愿”这四个字是“十念必生”的根,这四个字落实好十念必生,落实不好,没弄明白,结果怎么样就难说难猜了。因为这一层关系,所以我称这一愿为“十念必接”,佛肯定是接,至于接走与否是有条件要求的,达到的自然没问题。
什么样的信是真信?我们真的很难很难达到真信,在信上也就是勉强信吧。如果真信,简略举二个例子:一信极乐,二信阿弥陀佛。这二个好信吗?极乐的种种美好,我们当神话听当然没问题,真的能信吗?极乐国土人民可以兜着花在一个早晨,来往于十万亿个佛国土去供养彼佛!怎么信啊?所以更多是我愿意相信,不是真的信;怎么实现如果都不能理解,说信这不就是迷信吗?
极乐的种种殊胜那就更难信了,如果真的理解不了这些,说信是没有根基的。所以大家看现在多少学佛人是拿迷信当正信在学,学不出个名堂,学得七扭八歪都是极其正常的,不这样才不正常,因为信的基础就是错的啊。
第二个,你信阿弥陀佛吗?佛陀慈悲我们,把阿弥陀佛的佛光拆分出十二大块来,看看都是什么?比如无碍光,这个佛光遍照十方世界无所遮止,没有什么可以阻碍和遮蔽的,所以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那么照到我们没?自己扪心自问照到了没?如果没照到,这是啥情况?粗暴刚性严肃地说:没照到是因为我没真信。
佛光中还有触光安乐,触光柔软这样的内容;还有接触佛光自然饱满的意思,再深说就麻烦了,真信吗?接触佛光就自然饱满了,饱满只是安乐的一小部分啊,我的天啊,为什么我还要吃饭、还要喝水、还要睡觉?没饱满对不对?没饱满,说我信佛光遍照,这是一个谎言;说信佛光有如此的功能作用,这是第二个谎言。一个微细的反应已经十足地说明我们真的没信、没真信、没深信、没正信,所以我不怎么强调这个内容,可是这个内容各位必须清晰了然,不要当自己的信力有多强劲。
知道自己的信力有缺陷起码算是有点自知者明,当然我也不是强迫把这个不真信佛的帽子扣给各位,所以当某些人自己飘得很高,建议看看《楞严经-五十五位菩提路》的前十信都是什么境界状态,看一看就知道我们自己是一信没一信,说信也是闹着玩的水平,爱好者的水平。所以你想真的信佛必然要达到智信,而不是迷信的那个层面,这个事情本身就已经很难了,我姑且口无遮拦:学佛几十年也未必是真信佛的人!我们说的信更多是我愿意信,而不是我相信,这里的大沟是我们这些凡夫众生的天堑。
我在群里叨咕叨咕的,有的时候我也挺诧异,各位到底缺什么呢?最后发现就是缺苦、缺累、缺遭罪,别的都不缺;就是苦没吃够,别的都不差;苦吃够了,死马出现了,才能真地按佛教的道理去做。而现在很多人自己给自己打折扣,当超市是自己家的了。我们去超市随便打折都不可得,往生极乐这样大的事情能靠各种自我打折就实现了?这是谁说的道理?谁灌的迷魂汤?
信上,如果我们不能走到智信,就根本没可能企及到所谓正信,也就不用说真信和至心的信了。智信不学习能得到吗?各位佛教道理那么深,不学习,一天晃悠悠各处转发这个贴子,哪个文章,走心了吗?真的去思维了吗?真的能理解接受吗?如果你理解了,自然可以转述和表达出来,哪怕十分之一,也是理解了才能做到的;如果你表达的东西风马牛不相及,说理解了,是你自我打折后的结果?
这是大根大本的问题,我们没有这个力量,且承认也行的,起码不是自己骗自己,知道自己半斤八两,也就能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用的资源了。就像下棋中的残局,你必须知道能用什么资源;你必须知道面临了什么局面,这都不清晰,一步错就满盘输。智信,不学习、不深入、不走心、不去扎实地推进教义,这个智信是不可得的。没有智信就是迷信啊,想一想迷信能当成真信吗?这不是自己要玩死自己的节奏吗?所以这个部分我言语激烈点,各位担待吧。
至心的愿。刚刚说到乐是开心欢愉的意思,是喜欢去,希望去,没有勉强的意思,没有强迫在其中,没有半点芥蒂地希望往生极乐,这里面是全纯净的,完全是正能量的部分。所以我也说过多次,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没地方去了要去极乐避难,你没地方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带了这样的情绪和极乐相应吗?我们真的愿去吗?到底因为什么才愿去啊?深挖一下你到底因为什么才愿意去极乐?这就完全把往生的动机暴露出来了。我去可以长生不死;我去因为一切具足、快乐圆满?可以的,但这是小乘心,这是要在莲花里待很久才能出的。真切地愿生极乐,那么愿生的动机,往生的目的,这就必然暴露出来了,所以各位扪心自问这个点上有没有必须的、光明的、充分的理由能说服我们自己呢?
古人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把这个往生目的清晰了然地弄明白,你说给别人往生极乐好,他就必然能得利益往生极乐去吗?所以我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大乘的内容,融合在净土中,融合在行做里,并非这是在抬举我。我是草根,自己知道,因为我是草根所以也不乐意接受赞美,分享那么多大乘的内容其实就是在以更大范围的可能性激发大家往生极乐的愿罢了。可是这个门槛也可能高了一点,所以又回头到《地藏经》里,我们要通过阅读《地藏经》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局面,知道自己是地狱客轮回种了,肯出轮回,愿出轮回,急切迫切地想出轮回的心,各位有吗?没有这样的心,离苦得乐的愿能是真实的吗?都不想离开痛苦,求生极乐的愿能是真切的吗?所以我们用三步走并非是我喜欢多事,或者搞发明创造,而是这些实在是基础之基础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看到基础,而不能在基础上有所作为,基础就是泡沫做的,可以瞬间崩塌。
所以学佛了千万不要拿泡沫做基础
,不管磊多高泡沫终究是不堪重任,不堪风雨的,以这种水平的基础咱们如何得学佛利益?还怪我们迟迟不进吗?还怪我们总是遇不到所谓的提点吗?还怪我们总是努力没有理想收获吗?基础没弄明白,事做了也很可能就是白做,做完了安慰自己,说自己尽力了,你这是玩啥呢?希望各位深读《地藏经》目的很清晰,我已经说过无数遍了,必须看得到《地藏经》里描述自己将面临什么?真得懂了,愿离娑婆的心勉强算是真的,往生极乐的愿也就勉强可以有点力量,再配合阿弥陀佛的接引愿力,往生的事情还是有保障的。如果自己面临什么都不清晰,说我愿往生极乐,愿此一生为最后一生,这都是美好的希望,和真实能实现的结果可以不同的。
信愿二字说来简单,可是真要获得其力确实需要努力一翻。要把信愿二个字打造成真信切愿,打造成至心的信和乐愿,这就满足了十念必生的前三个基础条件,随后行做上十念足以,这就是四个条件都具足了。余下就是避免和消除二种特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满地契合阿弥陀佛的“十念必接愿”,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这是“十念必生”。
如上说的也不完整不圆满不清晰,各位担待。如果没啥事就多看几遍,再看几遍,再看几遍,这个内容不清晰对净土学佛人来说就是死罪,就像不知道家门向哪开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