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该得多少钱有个定数,贪污受贿是愚蠢至极的做法
发布时间:2024-10-06 04:05:34作者:佛心网
受贿的人,翻船的原因,也是所得超过了他的福报。超过越多,灾祸越大。拿自己该拿的那份钱,才能睡得安稳、活得平安。 天意吗
但凡进牢房的人,少数后悔做过的错事,大多数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佳、或哪一步没把握好。所以二进宫、三进宫的人数不胜数。出来后再犯事,总结上次失手的经验教训,再设计得周密一点,再小心一点,总是认为自己这一次一定能把握好,一定不会失手。 实际上,这些不是原因。受牢狱之灾的真正原因是业力。只要造了恶业,一旦恶业成熟,灾祸立至;或所得超过了福报,引来奇祸。不管设计得多好,总是有个差错在等着他,阴差阳错间,让他阴沟翻船。办案的警-察不是神仙,他们也是在找你的漏洞,你的业力决定了你一定要留下这样或那样的差错,一定会让你有一个疏漏之处。不管怎么算,你算来算去算得过天意吗
前几天听一位经销商讲,为了一个不大的项目的设备入围,请项目单位一位主管领导吃饭,让那位领导自己找地方、点菜。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城市,一顿饭竟吃掉他2万多元。事情成不成还不一定,项目又不大,能挣几个钱也说不清楚。这样做事,就是不近人情;这样的奢侈,就是在快速消耗他的福报,这种人的官是当不长的,他的福会很快耗尽的。 我认识一位实权人物,也是这样,在歌舞厅叫骗子,别人点一个骗子陪唱歌,他一次点四个骗子回酒店房间。日日酒会,夜夜弦歌,最高档的娱乐场所,最奢华的消费,花起客户的钱来如同流水。疯玩了两年,第三年因为机构变革,正当年华,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将他的福报快速消耗掉了。估计他能找出无数个原因,但一辈子也找不到这个根本原因所在
世间很多人都想当官,然后贪污受贿,不知道这是愚蠢至极的做法。即使是自己本该有的福报,如果享用太过,都容易招灾,何况是不义之财?
他失去的福报、得到的灾祸比得到的不义之财不知要多多少倍!简直不可想象!所以,真正的聪明人是绝对不会去干贪污这种愚蠢的事情的。
现在大多数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赚钱、享乐而展开的。要知道:吃苦就是吃苦,享福就是消福。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一切的不顺就会显现。
小偷也罢,贪官也罢,如果前世布施相当于一斤黄金的财富,等于存在银行里了。今世用定期存折来提取而已。人家存了一斤,再加上利息,提取十斤黄金,挥霍也是花的自己的钱
偷抢贪只是得钱的方式不同而已,,他们命中该得多少钱,那也有个定数
因果很复杂,因缘也是个人不同.
他有这个机会,也是算他有福报,但哪部分应是他,哪部分不应是他的,他不知道. 他贪污是出于贪念贪欲占有,不是遁因果拿回应属于他的东西,他也看不到前因后果.仍是在无明造业,因贪嗔痴而造恶业.
那些钱其实从正当途径也是可以得到的,只是因缘还不具足。凡人不知道因果,就以为那些钱是要用手段才能获得的,殊不知因果不空,自己造的业还要自己偿。该享受的钱财享受光了,福报也挥霍尽了,就只剩下偿债了。不见很多贪官污吏此生的结果非常可怜么?有的横死,有的恶疾,死都死的不安生
真正明白因果的人,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做小偷,偷来的钱是他命里有的,命里头没有,你去偷,看你能不能偷得到?你偷不到。为什么偷不到?命里没有。偷来的钱、抢来的钱、用任何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全是命里头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
命里头没有,你用尽任何方法,一分钱也得不到。命里有的,他用这些非法、不正当的手段得来,这是讲缘。他如果不用这个手段,他这个钱财大概过个十年、二十年之后,他发了,他统统得到了,几千万、几亿万,他会发了。他现在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想得到,是把那个一、二十年以后的那个财现在就发了,现在一发发光了,后头没有了,所以麻烦就来了,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佛法里面常讲,禄尽人亡,禄是什么?你一生当中的享受。如果说你命里头有一百年的享受、受用,你自己不知道节俭,把它浪费掉,可能你五十年就用光,用光了,你寿命还有,你有一百岁的寿命,但是你的生活没有了,换句话说,你五十岁也要死,那个死不是命注定的,是禄尽人亡,是你把你的福报糟蹋掉,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所以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做非分之想,决定不取非义之财,这不是命里有的,你得不到的。既然命里头有的,何必用非法的手段来取得?那个就大错特错了!有福为什么不晓得慢慢的享?何必一天把它享完?那叫愚痴!所以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决定是善法,决定是与法相应之法。
诸法因缘生”,前世有福报是一个重要的缘,但“法不孤起”,要想得到财富还要其他缘分的配合,如果用正当手段促成缘分,比如勤劳、节俭、念佛、布施等等,即可享用无碍;如果用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比如贪污、受贿、偷盗、赌博,不仅迅速消福,而且种下恶业祸根
俗话说 吃亏是福 。吃了亏之后,比如说被人冤枉,被人诽谤,要是心里很坦然,不起怨恨,则是消了业,就是福报。要是怨恨不平,则又造了业。
我们的民族有惜福、积福的传统,比如吃饭要吃干净,不要浪费,不然会折损福报;上物不要下用,下物不要上用。比如水桶用旧了不要用作粪桶,袜子用破了不要用来抹桌子,帽子不要用来垫坐;要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佛像佛经要放在较高的、干净的地方。而相反,如果长辈溺爱孩子,会很快地消耗掉孩子的福报。
很多地方的人喜欢给小孩或老人做寿,大办酒席,殊不知这样也非常折损福报。很可能老人可以活十年,给人这一拜,只能活五年。况且做寿时一般都要杀生,这些命债除了杀生的人和指使的人之外,自然也要他本人来承担。如果亲人死的时候这样做,则是直接把亡人往恶道火坑里推
前些年某地来了一个术士,有人请他测一个人,他问这个人有没有当官?人家问当官怎么讲?没当官怎么讲?他说:如果没当官,则他还活着,如果当了官,则他已经死了。果然,此人是一个小电站的站长,刚刚死。因为他的福报小,当一个小官就把福报折损完了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我们通常说一个人:别的领导坐在这个位置上都很和谐,很太平,为什么你这个领导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单位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内部也不和谐呢?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领导的福报不够。什么是福报?德性就是福报,一个人的德性够了,福报就够了。可是,我们宁愿承认自己的福报不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德不配位。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我们通常说一个人:别的领导坐在这个位置上都很和谐,很太平,为什么你这个领导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单位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内部也不和谐呢?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领导的福报不够。什么是福报?德性就是福报,一个人的德性够了,福报就够了。可是,我们宁愿承认自己的福报不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德不配位。
有些领导带着他的团队干得很开心,团队很和谐,大家的收入很不错,工作量也不大。即便工作量大,大家也不抱怨。换了一个领导,他一心想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且不让大家累着、饿着、渴着。可是为什么大家却不愿意跟着他干,很多人还想造他的反呢?还是他的德性不够,德不配位。如果他的德性够,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定是内部和谐,外界平安。
在民间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发了大财,结果生了大病,或者家人生了大病。某个人升了大官,结果家人去世了,或者家人生了大病。我们都说这是福报不够。实际上就是德性不够,德不配位。一个人敢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而不是福报不够,再通过一种方法修德,当德性提升到一定高度,就配位了。如果德性不够,坐在一个高位上,不仅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手下的团队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彼此都坐卧不安。
一个人的德性从哪方面体现出来呢?如何证明他的德性呢?一个德性够的人首先一定量大。量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为自己考虑,不以自我为中心,他考虑的是大家的利益、大家的感受。我们佛门里说的“无我”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达到了无我,他的心量、他的胸襟自然就大。胸襟够了,才能容纳万物。既然胸中包含了万物,需要什么时,自然就会拥有。
一个有德性的人一定能忍辱负重,不能忍辱负重,说明他的德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个有德的人做事肯定不会从自我出发,而是从大局着想。比如你是一个部门经理,你首先考虑的是你这个部门员工的利益和感受。你是一个总经理,你会考虑整个企业所有员工的利益。只有处处考虑大家的利益和感受,大家才会接纳你,拥护你。至于个别人不理解你,不接纳你,那也在所难免。一个团体里如果有三分之一人说你的过错,那说明你真有这方面的过错。
我们如何完善自己的德性呢?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否则我们的德性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也不可能完善。如果一个人的德性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位置和影响力,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单凭我们的能力是很难让大众信服的。别人即便所谓的服你,也是带着不屑一顾、贡高我慢的心态,是不得不服你。古人说如果你以能力服人,别人会造你的反;如果以德服人,别人绝对不会造你的反,甚至会效忠你,为你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当你做事不顺心,遇到逆缘的时候,如果你抱怨,你不仅没有进德,而且还在失德。无论何时遇到逆缘,都要反省自己以前没有站在大众的立场,伤害了大众,所以现在做事才会遇上逆缘。有些人很有才华,但是到处漂流,不被重用。社会上并不缺乏有才华的人,尤其是我们中国最不缺人才。中国的人口占了世界的五分之一,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可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怀才不遇,不被重用呢?因为别人不信任你,不敢重用你。他所谓的用你,只不过是利用你,或者是看着用你,绝对不会对你敞开,把舞台、空间完全交给你。只有当你把内在的德性展露出来,让人家确信你的德性过关了,人家才会把舞台完全交给你。
一个人被人喜欢,或者不被人喜欢,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喜欢一个人或者不喜欢一个人,也是有原因的。在座的可以问一问自己:老板为什么不喜欢我?或者老板为什么喜欢我?老板不喜欢你,你可能会说:“老板有眼无珠,老板偏心。”老板为什么会偏心呢?实际上没有一个老板是傻子,每个老板对属下都很了解,只不过不说而已。凡是能达到一定层次的老板,他的心量比一般人都会大一些。有时候你不认可你的老板,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他的缺点,没有看到他的优点。如果你的老板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他不可能坐在那个位置上。如果你真的像你所说的那么有能耐,为什么会久居人下,没有坐在某个位置上,而且还一直在抱怨呢?
一个人才一定有德性,只有有德性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单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能称之为人才的。尤其是只有专业知识技能、没有德性的人绝对不能用,他的破坏性和杀伤力是非常大的。德性比学识、能力、技能更重要。你有学识,有能力,有专业技能,没有德性,永远也找不到立足的空间。一个人凭知识、能力、智慧可以征服某个人、某个空间,但是很快就会被否定,被推翻。除非他先以德立足,在立德的基础上把才华、能力施展出来。
我们崇拜伟大的人物是崇拜他们什么呢?就是他们的责任心。如果伟大的人没有责任心,只有智慧、能力,我们会崇拜他们,仰慕他们吗?是因为他们在肯负责任的基础上有智慧,有能力,有德方配位。在社会上做事,很多人是凭手段,用心计,这些只能逞强一时,最终都会被识破,被推翻。
德性不够,想有好的身体、好的人脉关系也是不可能的;德性不够,再好的环境,你也住不进去;即便住进去了,你也会浑身不自在,睡不着觉,做恶梦,生病。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往往会说是自己的福报不够。刚才我说得很清楚,何为福报?德就是福报。因为你没有胆量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所以宁愿说自己的福报不够。你找原因没有找到根上,所以你怎么修福报也修不起来,福报永远都不够。如果你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再去修福报为大众为人民,福报很快就会修起来,人民大众看到你都生欢喜心,都认可你,都愿意与你相处。
为什么有些人一见面就让人不喜欢,不接受呢?我们通常说与他无缘。什么是缘?还是你的德性不够。如果你的德性够,为什么和众生没有善缘呢?善缘也是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纵观古今历史,很多人位高权重,显赫一时,但下场都很惨,这就是德不配位。很多人有知识、有学问、有能力、有头脑、有手段,通过这些爬到了一定高度。高位置容易爬上去,但是你坐在上面是否舒服呢?你面对的是和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你受到的是八面来风的攻击,还是八方来朝?
所以,在此奉劝大家一句:当你碰到别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不要抱怨。你越抱怨,他越不会喜欢你,久而久之,你没办法接受他,他也没办法接受你。当你碰到你不喜欢的人或者他不喜欢你的时候,你除了在心中虔诚地、默默地向他鞠躬、忏悔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以改变你们之间的逆缘。学佛的人都相信轮回,我们今天见面一定是前世有缘。可是见面之后,结果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是善缘,有的是恶缘,有的是无记性的缘。何谓无记性的缘?彼此见面以后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如果碰到这种缘,你可以主动向对方示好,把内心向他敞开,接受他,这就叫做当下结善缘。
当你碰到逆缘,与对方无法沟通时,回到家里,在心里默默地反思反省。当我们的头脑无法彼此沟通时,就要用我们的心灵与对方的心灵沟通,这是一种化解恶缘的方法。如果你和他有机缘一起共事,你就不要处处把你的智慧、能力、才学显露出来,而要想办法把你的德培养起来,让你的德自然地流露出来。但绝不是炫耀你的德,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做事的定力不够,很容易被动摇。比如在这里大家都认可我刚才讲的观点,也愿意这样去做。但是一到社会上,又不由自主地被所见所闻的现象所转了,当你发现别人骗了你,心里很不平衡,也要想办法骗回来,把今晚我所讲的都忘到九霄云外了。
别人骗你可以,但你千万不要去骗别人;别人陷害你可以,但你千万不要去报复别人。否则,彼此的恶缘永远没完没了。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前途一帆风顺,都渴望出门遇贵人。
实际上我们的前途、我们的贵人都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万能的主宰者,这个主宰者就是我们自己。今天的果是昨天的因,今天的因又是明天的果。你今天的五官、今天的命运,和你的起心动念有密切的关系;你未来的结果和你现在的起心动念也密切相关。我们每生起一个念头,都会在宇宙中留下一个烙印。这个烙印会落在哪里呢,被谁接收到呢?当我们生起念头时,有时是有针对性的,有时没有针对性,只是内心自然地生起一个念头,比如:我想发财。我们并没有把这个念头锁定在某个人身上,或者锁定在某个区域内。当这个念头生起以后,就会在虚空中自由地飘荡。如果我们是想与某个人合作发财,或者想做某件事发财,这个念头就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
第一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刚开始都是好的,但做着做着就变成了恶的,通常就是因为彼此的起心动念没有针对性。第二种有针对性的起心动念。比如你与某个人合作,你们之间是善缘,那么从始至终都是善缘;如果是恶缘,则从始至终都是恶缘。因为你们彼此的起心动念是有针对性的,在这重逢时,看似无缘,实则有缘在先。所以,所有的结果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打造的。
既然结果是自己一手打造的,我们就有一个不可更改的理念: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必须是善念,不能起恶念。当你意识到自己刚才起了恶念,马上就要反省。如果不反省,这个恶念就会在虚空中飘荡,一旦被谁碰上,这个人就会被影响。我们每个人既是发射器,也是接收器。每一个念头投射到宇宙中,都会被不同的人接收到。我们起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影响到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所以我们的和谐不是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内心和谐,那么整个地球、整个宇宙都会很和谐。
人有两套系统,一套是身体,一套灵性。灵性这套系统是不需要睡眠的,从古至今无论过多少年,它都是苏醒的,宇宙有坏,它不会坏。而身体这套系统百年就要轮换一次,它健康与否,庄严与否,听话与否,取决于心灵这套系统。两套系统彼此关联又互相影响。当我们的耳朵听到不如意的话,眼睛看到不如意的事,如果我们没有智慧,心量不够,就无法接受,无法容忍,就会生烦恼,生嗔恨心。这时候受伤害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也会深受其害。
有一种人很有能力,做成了很多事,却遭到了同行的嫉妒、毁谤和陷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把精力都放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没有放在修德上。其实当你把德修好了,自然会有能力、智慧。即便没有能力、智慧,也会有,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会向你靠拢,变成你的能力和智慧。所以你也不需要专门去修能力,修智慧。有德就拥有一切。无德,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会失去;即便你通过自己的智慧、能力、手段、计谋把想要的拿到手,你也没办法永久地拥有,没办法独享。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微妙:你不想要的东西,大家都给你;你想要的东西,大家都不给你。
德体现在哪里呢?就是胸襟广大,能忍辱负重,能牺牲自己,奉献自己,能抛开自我来考虑问题,来做事。什么是道德?道是体,德是用。其实,真正的德才是智慧和能力。
智慧、手段、知识、能力,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德性。如果不在德性上下功夫,而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可以说就是舍本逐末。其他东西你抓得越多,你越狂妄,越浮躁。只有抓住了德,在你的身上才会体现出宁静、柔和、宽广,否则体现出来的都是斗志昂扬,极端自我。
按理说一个人关起门来默默无闻地做自己的事情,不应该遭来外界的非议。可是为什么很多闭门造车的人最终还是失败了呢?我们会说这个人不善于搞外交关系,只会待在自己家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干活。何为外交?搞外交用的不是手段手腕,也不仅是靠学识、能力、智慧,这不叫外交,真正的外交靠的是德性,是慈悲,是奉献,是无私。如果你的外交不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是很危险的。在某个范围内,可能能力、学识、智慧很管用。可是到了一定高度,靠的就不再是知识、能力、技巧了。这时候如果你没有超然的德性,别说你坐不住这个位置,就是坐在这个位置上,无数个大众用心灵发射过来的冷箭也把你射死了!
你们看诅咒的“咒”字,上面两个“口”,下面一个“几”,几是无数次的意思,两个口,一个是心的口,一个是口齿的口,内外两个口不停地念叨就是咒。当大家都向你投递善念,你的能量体就增大了;如果大家都带着恶念,带着抱怨向你投射,你的能量体就越来越小。如何让众生都带着善念向你投射,而不是带着恶念向你投射呢?除非你的德性修为到位了,这时候听到你的众生不会毁谤你,见到你的众生也不会藐视你,大家都会赞叹你,仰慕你。
想有一定高度,需要的是德性,而不是知识、能力。必须加强自身的德性修为。德性修为不够,不仅上不去,就算你到了那个高度还会出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呢?就是古今中外数千年来大家都讲的一句话——德不配位。
一般人从来不会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只有当不好的果出现时,才会后悔,才会反省,才会忏悔。果来的时候能反省,能忏悔,也还算是个明智的人。可是更多的人是果来的时候,都是抱怨、愤怒、抵触。
学术争论是很正常的。你可以阐述你的观点,我可以阐述我的观点,学术从来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尤其在当今这个世界,全球政治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唯独全球文化是多元化,百花齐放,万家争鸣。学术观点不同,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你可以发表你的观点,我可以发表我的观点,他可以发表他的观点,为什么非得要求你我他对一件事情的观点是相同的呢?难道你和我的观点不同,我和他的观点不同,我们彼此就要互相诋毁吗?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流行一言堂了!今天这个时代在学术上就流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
一个人的作风没有问题,你不需要诋毁他;他的经济没有问题,也不需要诋毁他;他在政治上没有问题,你也不需要诋毁他。政治有问题,有党组织会处理他;作风有问题,他的内部会处理他;经济有问题,他的领导会处理他。学术观点不同,能叫有问题吗?所以在座的将来出去弘法,如果别人的观点和你的不一致,你不需要诋毁他,你可以谈你的观点,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诋毁他人上。
比如今天在座的吃了同样一个苹果,有的人说这个苹果是酸的,有的人说是甜的,有的人说是涩的。为什么大家的感受会不一样呢?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偏爱不一样,所以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说的都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言、个人之言。
你越诋毁他人,你的嗔恨心就越重,你的灵魂受到的伤害就越深,你不喜欢的东西、你不认可的东西,别人未必不喜欢,不认可。想在学术上搞一言堂是永远行不通的,想在学术上搞垄断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学术上永远都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张嘴,就有多少观点。如果没有一部分人把心放在学术上,大家都把心放在政治上、经济上,这个社会会和谐吗?会稳定吗?会太平吗?你们可以想象这个世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可怕不可怕呀!
只是因为你的观点与他的不一致就诋毁你,这是什么行为呢?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缘分,不同的空间,属于你的缘分给别人也拿不去,不属于你的,给你,你也接不住。
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会碰到竞争对手。刚开始竞争靠的是价格、质量、服务、信用。竞争到最后靠什么呢?也就是最后的服务与信用是什么呢?就是人品,就是德性。没有过硬的德性,世间的竞争你无法立足,出世间的修道你也无法得道。而且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团队。如何才能把一个优秀的团队凝聚在你的麾下呢?靠手段技巧只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有用,过了这个时间空间就没有用了。但是有了德,在任何时间,到天下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用。
不同的人你讲同样一句话,讲同样一个道理给他们听。有的人听完了感激涕零,痛改前非;有的人听完了觉得有道理,但不去落实;有的人听完了生嗔恨心,在心里骂;有的人听完了马上跑了,你说一句话,十个人听了有十种不同的理解、十种不同的感受、十种不同的结果。也许你说这句话只有一个用意,但是十个人理解为你有十个用意。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每个人听起来感觉都不一样呢?因为每个人的偏爱不一样,素质修养不一样,修为层次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不要紧,价值观不同不要紧,能力不同不要紧,智慧有高低之差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正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管我们的素质、价值观、能力、学识、智慧都不同,我们仍然能走在一起。既然我们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本位上就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企业管理上有一个理念:员工的价值观不统一没有关系,能力素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也没有关系,但是大家的愿景,也就是最终的目标必须一致,否则这个企业、这个团体无法管理,无法生存,无法持续发展。
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要工作,都要付出,都要被约束。到任何地方,只要你付出了,也都会有收获。但是到任何地方你想要完全地自由自在,那是不可能的。当初造化在造人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个体,需要另外一些因缘的辅助才能发挥十分的作用,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发挥五分六分、七分八分的作用。万事都要因缘具足才能发挥十分的作用。我们所修所行都是把因缘聚集在一起,当因缘具足了,你的理想、他的理想、我的理想都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