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4集

发布时间:2024-11-21 04:05:21作者: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4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十二页。

《弥陀疏钞》是一部大经,这个经文虽然不长,莲池大师将他一生修学的心得,都在这一本经里面发挥出来了。不仅如此,我们从《疏钞》的内容去看,他老人家实际上将世出世间法完全贯摄在这部经典之中。所以蕅益大师赞叹它博大精深,这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佛法不仅仅是在现前这个时代,实际上来说,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开始,佛教我们什么?虽然说的是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那都是不得已而说的,善巧方便而说的,真实说只有一门,就是念佛法门。《华严经》上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是什么?老实念佛就是一乘法。也许有一些同修听了不服气,以为我们念佛的人自己夸大,可是你细细的去推敲,无论是中国、外国,古代或是现世,没有不尊重《华严经》的。《华严经》是根本法轮,一乘圆教,这是古今中外所公认的。《华严》里面讲什么?跟诸位说,就是讲的念佛,念什么佛?念阿弥陀佛。你们要不相信,你把《华严经》展开来看,讲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教你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一乘圆教的秘密的法门,原来如此。

仔细再看看经典里面的内容,善财童子是修行的榜样,从文殊菩萨会下奠定的根基,什么根基?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信心。文殊在华严会上表信,《华严》里面分的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文殊表信。换句话说,我们对这个法门能够信得过,那就是文殊会上毕业了。出去参学,第一位老师是德云比丘,教念佛法门,最后一个老师是普贤菩萨,不但教你念佛,劝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开头与结束都是念佛。

我们要问一问,善财童子参访了五十一位善知识,他修什么法门?这一点一定要明了,他修的是念阿弥陀佛的法门。念阿弥陀佛法门,为什么还要参访五十一位善知识?其实五十一位善知识是代表八万四千法门,代表无量法门。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无量无边的法门现在你面前,自己怎么样呢?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如如不动,还是一句弥陀念到底,这就是华严的秘诀,我们对这个一定要认识清楚。所以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这部经是第一经。我们大家在此地这一会是最殊胜的第一会,这个因缘实实在在不容易,我们应当要珍惜。

至於讲到往生,最近我又看到一个例子。我在洛杉矶住了一天,遇到一个同修告诉我:台中莲社老莲友史宏熹居士往生了。他预知时至,无疾而终,念佛成功了。所以台中李老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欢喜。这个老居士七十七岁,往生的头一天,告诉他太太,说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他太太骂他胡说八道,因为人很正常,没病!到第二天也很正常,早晨一样吃早饭,中午听说还吃了一碗白木耳,十一点半钟走的;还写了遗嘱走的,你看看多自在!没害病。史居士往生,我相信对洛杉矶的佛教有莫大的影响。这是念佛人,这么殊胜,走得这么自在,这么好的瑞相,这就是像基督教里面讲的见证,他给我们做了证明,这一生他就没有空过了。

所以念佛一定要懂理论、方法,要晓得境界。我们这一生把这桩事情当作第一桩大事,其余都是小事,吃得饱、穿得暖就够了,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世界,不但要生西方世界,还希望品位高高在上,这才好!你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部《弥陀疏钞》就是最好的门径,莲池大师当导游,让我们先对西方境界熟悉、向往,努力的来修学。

请看序文,第二别叹:

序【然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念佛有事念、有理念。我劝诸位不要学理念,学事念。但是理要明了,理明了有什么好处?容易破执著,我执破才能证事一心不乱,法执破可以证理一心不乱;不明理,执著不容易打破。所以,理一定要明。事念,纵然两种执著不能突破,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带业往生,所以说『不虚入品之功』,品就是品位,最低的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他入了品。换句话说,『著事而念能相继』,这个人决定能往生。

如果你『执理而心实未明』,没有达到明心见性,你的成就不如下品下生的人。人家下品下生,你落空了,这就真正可惜!

演【相继,谓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续。】

『一字一字分明』,我们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念四字「阿弥陀佛」,字字清楚。也许同修要问,我们到底是念四个字还是念六个字?我们这个注解是莲池大师著的,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记载,他说那个时候,有人请教他:您老人家如何教人念佛?他说:我教人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人家问:您老人家自己怎么念?他说:我念阿弥陀佛,不加南无。「南无」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恭敬、皈依的意思。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於是人家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

他老人家说:我自己来生不想再轮回,这一生决定要往生,所以念四个字,客气话免了。《弥陀经》里面讲执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执持名号就对了。为什么劝别人加上南无?因为别人对娑婆世界还有留恋,还不想往生,所以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加个皈依,加个恭敬。

由此可知,如果我们真正决心这一生要求生西方世界,来生不愿意再到人间,你就可以学莲池大师,四个字,字字分明、句句继续不断。心里面这一句佛号不要叫它断了,念念相续,这叫做功夫;如果断了,这就不叫功夫。这个佛门里面的功夫,不是少林寺的武功,就是这一句佛号相继不断,这叫功夫。也许有人要问:我们要办事,我们要考虑问题,或者谈话当中答覆别人的话,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把佛号放下,专心去办事,事情办完之后,佛号马上提起,这就行了。

可见得这个法门真的是像《华严经》一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说得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你要不相信,试试看,你看看你这个佛号会不会中断?一定会断掉。这一断掉怎么样?妄念就起来,就打妄想了。有了佛号,就没有妄想;佛号一断,妄想就起来。所以必须有人提醒你,这就是从前大家念佛要共修,共修就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的提携,所以才有念佛堂。能到念佛堂念佛,那是有大福报!前世修的有福,才有这个机缘入念佛堂。我们今天没有念佛堂,换句话说,没有福报。可是话又说回来,大家没有福报,你个人还是有福报,问题就在你个人会不会享福,你能不能享受这个福报?

何以说这个人有福报?譬如,我们这里每个星期天都有个念佛会,大家在一起共修。我们共修的时候,这个地方有录音,录成一个录音带,这个录音带你拿回家里放就等於我们在一块共修。尤其是现在那个小的录音机,随身听,装在口袋的,放一个耳机在那里,你二六时中都不间断;而且这个录音带自动回转,多方便!这不是你的福报吗?所以你个人有福,你口袋放个随身听,放一个耳机在这个耳朵里面,自动来回,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你的福报大!你跟在念佛堂里头没有两样,而且不防碍你的工作,不耽误你的时间。可见得现代人要是会利用,你的福报比古人大,古人离开念佛堂,佛号就没有了;现在离开念佛堂,走在马路上,一面走著佛号都不间断,甚至睡了大觉,那佛号也不间断,这个福报比古人大得多!你要会用,要会利用。换句话说,你要会享,现在你有福报,你会不会享?你要不会享,那就没法子。你要是会享,人人都有大福报,人人在一生当中决定可以往生,就是你肯不肯享这个福?这就是说明净念相继。

演【不虚入品者,谓但能念念接续,无有间断,则已能伏妄。】

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心里头念念是阿弥陀佛,自然就没有妄念,就没有妄想。佛号一没有了,叫失念。失念之后两个现象:一个是增长邪见,打妄想,想东想西;另外一个,虽然是什么念头都没有,增长无明。你看,不是掉在邪见里,就是掉在无明里。邪见跟无明是生死根本,六道轮回的根本。你怎么能不轮回?你怎么能不生死?要想超越轮回,了断生死,唯一的妙法就是佛号相继,不要叫它中断;念念相继,所以它能伏妄。

演【得少分净,可成末品。】

『净』就是清净心,虽然你这个心没有到真正的清净,佛号在的时候,你这个心是清净的,你这个佛号一分钟不间断,你得一分钟的清净;一小时不间断,你得一小时的清净;你一天不间断,你得一天的清净,要努力!这叫修净业。所以少分的清净『可成末品』,末品就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诸位要是念佛往生,绝对不在下品下生,你们的地位不会这么低,比这个要高得多。

演【又或此人夙有灵根,即於此时顿明谛理,随其浅深,或中或上,俱不可知,故曰不虚。】

这几句话一补充,意思就非常圆满。人确实有夙根,我们这一生发心学佛,或者发心还没几天,是刚刚学佛的,在这里听上一个半钟点,听得很有兴趣,听了还想听,那就证明你学佛不是这一生,你已经多生多世都学佛了。不但学佛,而且修的是这个法门,这就叫你有夙根,你过去世曾经修学过。过去世既然修学,为什么没能往生?刚才讲,你那个功夫间断,没有能够相续。换句话说,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清净的时候少,打妄想的时候多,昏沉的时候多,所以你没能去得成。

往生西方世界唯一的条件,保持你的清净心,心净则土净。所以你要晓得,二十四小时,你那个清净心要超过十二个小时;如果十二小时清净、十二个小时不清净,你的机会是一半一半,靠不住。假如一天只有二、三个小时清净,还有二十一、二个小时不清净,那要等来生了,这一生没办法,你考试不及格。我们生生世世都念佛,考试都不及格,没有达到六十分。所以这一生碰到了,继续再干,希望这一生能及格,也许过去生中因缘不足,随身听还没有发明,这一生有了这个机会,大家好好去利用它。所以我劝同修,别的钱可以省,买随身听的钱决定不能省;这就是我们的善知识,它替我们助念,它提醒我们佛号。如果你的家人不反对,你就在家里放录音带给大家听;如果家人反对,你就一个人听,不要妨碍别人。

「夙根」也有深浅不相同,有的人夙根深厚,一接触就『顿明谛理』。「顿」是一刹那之间,「明」是明了,「谛理」是真理,用佛法术语来讲,苦集灭道的真谛,你一下就觉悟了。头一个觉悟,这个世间苦,真苦!人生百岁,也是一弹指就过去。年轻的同修对於这桩事情还不会感觉得到,过了五十岁以上的人,对於这个就相当敏感,什么敏感?无常!年轻同修听了也不要得意,为什么?黄泉路上无老少!你到殡仪馆、公墓去看看,年轻人多少!十几、二十岁死的,很多!人命无常,生死事大。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那我们就不必谈了。既然可以解决、可以超脱,我们为什么不干?世间因果明白了,出世间的灭道二谛(出世间因果)也明白了,可以能够顿悟了。顿悟是一桩事情,最殊胜的是顿证。悟有两种,有解悟、有证悟。如果顿证,那就是这个经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得上品上生;如果是解悟,那就是中品,就不是在上品。

『或中或上』,西方世界有四土,每一土都有三辈九品,四乘九是三十六,大分三十六个等级。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哪一个等级,要靠你自己努力,决定能成就。所以说『不虚』,决定能成功。记住,要字字分明、念念相继。

下面这一段讲理,执理,最怕就是这个事情,这是一种误会。

演【明谓於自本心忽然契合,即所谓一发一切发也。】

执理而心实未明,「明」是什么意思?『谓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一发一切发』,这个发是举一个例子,其实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种句子太抽象,我们不容易明了,所以这个地方举一桩事情。「发」就是发心,举一桩事情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禅宗里面就是「明心见性」。而明心见性那个境界,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你看他就是「本心忽然契合」,这就叫做见性,就叫做大彻大悟。「忽然契合」,契合什么?怎么契合法?《起信论》讲「始觉合本觉」,就是契合。我们现在的清净心,用这个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是始觉,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始觉,我们的真如本性是本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始觉,念念始觉,一下要与本觉相契合,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境界,六祖说得好,「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圆圆满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见性,这就是一发一切发。

「发」也可以当作发明讲,就是一切明了。一桩事情明了通达了,一切都明了,一切都通达了,世出世间一切事理统统没有障碍,这个叫「发」,发明。这行!到这种境界可以,这种境界念佛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是觉,觉而不迷;念是真,真而不妄。我们真性现前,我们觉性现前,没有杂念,没有妄念,这就叫念佛。如果心地非常清净,一个忘念都没有,虽然这个佛号不念,那也是念。念佛是为了清净心,心清净就是念佛。到这种地步可以不念,不念就是念,行!如果没有到这个境界,你要说无念就是念,我一天到晚不念就是念,『反受落空之祸』,那就坏了。

其实,真正到了这个功夫,他念不念佛?他还念。为什么还要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他还念,绝对不会说不念。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菩萨,他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还是念。由此可知,等觉菩萨虽然证到圆满之理,仍执持名号;他明理,依旧不废事。我们不明理就把事废掉,当然要落空。

演【反受祸者,谓若是修行人,则堕邪外。】

『邪外』是邪门外道,这是说佛门里面的外道。佛法以外的外道,容易辨别;佛门之内的外道,不容易辨别。

演【若凡夫外道,则福尽受轮。】

这是两种人,一种是修行人,修行人堕在邪见变成外道,他这一生不能成就。如果是凡夫或者外道,他福报受尽,依旧要受轮回。我们要问,前面那个修行人堕邪外,他福报尽了,他要不要轮回?还是一样要轮回。怎么晓得一样要轮回?因为我们前生就是这样的人,现在又轮回转来了。如果我们前生不是这样的人,你早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到此地来,你不在我这里听经,你在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所以咱们前生就是受落空之祸,念头错了。

演【若口口谈空,步步行有者,则径堕三途,无有休息,故云受祸。】

『口口谈空』是讲空理,谈玄说妙。『步步行有』,行的是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这个「有」就是三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那你怎么不堕三途?这叫『受祸』,这个祸是大祸,反受落空之祸。

疏【上文双揭二病。】

『上文』就是别叹,『双揭二病』,两种病。

疏【今於二病,别举其尤。】

二病,一个是著事,一个是著理。『尤』,两种病里头最重的。执著就是病,两种都是执著,都是病。著空的病,要遭大祸,堕三途。著有的病,虽然能往生,品位不高。都不是好现象,都叫做病。

疏【谓著事而信心不切,固无足论。】

『著事而信心不切』,那就不必说了。修这个法门,基础是在信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非常明白,第一个要信自己。诸位要晓得,佛菩萨加持,保佑那个有信心的人。没有信心,佛菩萨虽然有威德、有智慧神力,帮不上忙。佛菩萨能帮谁的忙?有信心的人。你有十分信心,他就能帮你十分忙;你有一分信心,他就能帮你一分忙;他帮助你是跟你信心成正比,相对的帮助你。

所以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自信我一生决定生净土,来生绝对不轮回。我有充分的信心,所以佛菩萨也尽最大的力量来帮助我。我有信心,虽然我现在这个身体还在这个世间,我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人,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你不相信,你还是娑婆世界的人;我相信,我不是娑婆世界的人。这事情问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决定的信心,我们才能成就。

「信心不切,固无足论」,那没法子!虽然这一生念佛,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也有好处,念佛是种来生来世往生的一个远因,跟西方世界结了缘,而你念佛在这个世间也是福报。虽然是福报,可是诸位要晓得,不定在哪一道享,人天享福那是最殊胜的,鬼里头也有福报大的,畜生里头也有福报大的。我们看外国人养的小狗、小猫,那个福报比我们一般人都大,照顾得无微不至。现在外国的狗,有专门狗的餐厅,每天还要给它洗澡,侍候它舒舒服服的,带它去散步,带它去玩,福报很大!这是它前世修的福,堕畜生身。所以我们这一生修福,来生不一定到人间享福,说不定来生畜生道、饿鬼道。福固然是享,不定在哪一道,这个要知道。

疏【假使专持名号,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虽或不明谛理,已能成就净身,品位纵卑,往生必矣。所谓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恶,但恐榜上无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

就怕榜上无名!榜上有名,虽然是最后一名,他也去了,也成功了。

演【著事而信不切者。】

他举出非常实际的例子。

演【如今世人,口念弥陀,心驰五欲,空谈净土,系念娑婆也。】

这是我们要好好的警惕!口念弥陀,心里面还贪恋世间五欲六尘,天天念回向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又舍不得现在的娑婆世界,这是口是心非,不能成功的,这就是所谓『著事而不切』。真正念佛人,世间一切情缘要统统放下。你要是有一桩事情放不下,牵肠挂肚,到最后一定耽误了。凡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的,他都是放得干干净净。我刚才讲的史居士,他有十个儿女,都在美国,有的相信佛,有的不信佛、反对佛,有的事业有成就,有的也很不如意。史居士没有一桩事情挂在心里,他心清净,除了念佛之外,他什么也不管,真放得下!所以他才能预知时至。我们也看到念佛的人,「我的女儿还没出嫁,儿子还没结婚」,这个他去不了,为什么?他烦恼太多,牵肠挂肚事情太多了。纵然他女儿出嫁,儿子结了婚,还没有生小孩,生了小孩还没长大!事情多,永远没完没了,虽然念佛,西方世界他今生没分。

演【成就净身者,谓三业毫无染污。】

『三业』是身、口、意。最重要的是意业,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谓一尘不染,尘就是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统统放下了。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牵挂,这就叫『成就净身』。所以,你要样样放得下。再告诉诸位,唯有样样放得下,你才是样样都圆满。你今天的财不圆满,为什么?没放下。没放下,就不圆满;统统放下,就得大圆满。什么是圆满?决定不缺乏。你不相信,因为你有业障,障碍你那个信。你果真放下,才会真正明了,佛菩萨讲的话没错,为什么?真得大圆满了。所以,你们不肯放下,你们财用很苦。我很自在,我在财上得大圆满。哪一桩放下,你哪一桩就得圆满。样样都放得下,就得大圆满。

演【即所谓纯清绝点,一条白练也。】

『白练』是瀑布,水非常的清,从上面流下来像一条白练,一尘不染。

演【永明云。】

『永明』就是永明延寿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

演【求净土者,纵饶未明道眼,也须成就净身。】

『道眼』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理一心不乱;纵然功夫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也必须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到这个境界,那是决定往生,品位也相当高,不会在下品下生。

疏【乃至执理而心实了明,亦不必论。】

他执理,而心真的明了,真的明心见性。真正到明心见性,念与不念真的是无所谓,他不念佛,他也往生,只要他愿意生,他想去他就行。为什么?他有这个功夫,不念也能往生。不念也能往生,不奇怪!为什么?蕅益大师《弥陀要解》里面讲,「得生与否,在於信愿之有无」,讲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没有讲念,没有讲执持名号,只讲信愿。诸位要晓得,这是对明心见性的人说的,他没有念过一句佛号,他相信、他愿意去,他就生,而且是上品上生,不要念佛。没有到明心见性的时候,那就得要念佛,所以他又说,「品位高下,在於持名之浅深」。你要懂这个道理,这是理与事都要顾到。

心实实在在了明,明心见性,所以你念不念都不必提这些,你念也好,不念也好,反正你愿意生,你决定会生,这是指这种人。我们没到这功夫!「心实了明」,跟诸位说,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四十一品无明至少破了一品,你们想想他是什么境界?我们今天不但见思没有断,连见惑里的身见也没能破得了。博地凡夫,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完全具足,怎么能跟见性的人相比?一个人最贵的是自知之明,晓得自己是什么样的身分,晓得自己的病在哪里,才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在国外曾经有人问我:忏除业障,是不是要去拜梁皇忏,拜水忏?梁皇忏拜了,水忏也拜了,业障消除了没有?不但没消除,还增加不少。我说的话句句真实,不但消不了业障,增长业障。什么叫忏除业障?你每天想想你的过失,能改过就叫做忏除业障。每天想想,我今天哪些事情做错?哪些事情念头是不如法?能够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叫做忏除业障。对於自己起心动念、一切行为,乃至於工作,讲经教学也是如此,天天在改进,改进就是消业障,天天有进步。不改进,就是业障没消除!这是真正求忏悔。所以忏悔就是精进,就是日新又新。

所以在美国,美国人做生意搞不过日本人。美国人那个工厂要是不赚钱,他马上裁员,把员工解散;或是工人对老板不满意就罢工,那个罢工损失实在非常严重。日本人跟他们不一样,日本人工厂不赚钱了,老板给高级职员减薪,这一招很厉害,员工一看,老板拿不到薪水,高级职员都减薪,下面工人就拼命工作,为什么?工人不减薪,高级职员减薪,这个做得合理,所以工人肯卖命!工人对老板不满意了,要反抗他,抗议的时候头上绑个白布条,还是照样工作。美国人怎么能做得过日本人!这个拿佛法来讲,他真正做到忏除业障。所以,一定要把佛法实践在自己生活当中,佛法不是空谈,佛法是现实的生活。所以,学佛目标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真离苦,真得乐。

演【心实了明,谓三智一心中得。】

『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心中得』,这就是开悟了,禅宗讲大彻大悟。

演【已登初地。】

『初地』是别教的初地菩萨;别教初地,在圆教来讲是初住。

演【入无生忍。】

真正证得一切法不生不灭。

演【於自本心有大开悟者。】

这样的人,他虽然不念佛,只要相信这个法门,只要愿意,他就去了,他一去就是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

「执理而心实了明,亦不必论」,这个就不必提他们了。下面要讨论「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疏【假使骋驰狂慧,耽著顽虚,於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

莲池大师跟我们谈的是这一类的人,这一类人在现前实实在在不少。国外许多地方,现在是相信禅、相信密,以为那个成就快,其实绝大多数的人是盲从迷信。我这些年到处走走,有不少人觉悟了,回头念阿弥陀佛。凡是事都有理,你要多想想那个道理,理上能不能讲得通!你要想修禅,不要讲那高等的禅,最起码的禅,四禅里面的初禅,这是色界天,没出三界,还要生死轮回的。初禅的条件是什么?他脱离欲界了,欲界是财色名食睡五欲,五欲现前的时候,真正不动心了,才是初禅。我就问:财色名食睡,你还动不动心?如果你还动心,那是口头禅、野狐禅,没用的!还得要堕落三途,不够资格参禅。大家听到这个,害怕了,想想自己财色名食睡恐怕还会动心,只好回过头来念佛,带业往生。「我的五欲是淡了很多,还断不了」,那还不行,你还是在欲界,没有到色界,不容易!

说密,那就更糟糕,更麻烦。显教没有学通,没有资格学密,密是显教的加行。密教里面是讲即身成佛,没错。好像你到学校参观博士班,他再过几个月就毕业,博士学位拿到了;你也去参加那个博士班,二、三个月博士学位也拿到,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你没有念大学、中学、小学,哪有一下就能入博士班?不可能的事情。诸位要晓得,密教是建立在显教的基础上。我们要问:将来要不要学密?要学,不学密不能成佛。什么时候学密?八地菩萨。此地讲初地,才登初地,还不够资格。禅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还不够资格,为什么?他才初地。八地菩萨叫不动地,才有资格学密,他当然即身成佛。你要问问自己,到底是几地菩萨?这要搞清楚的。除这个之外,要想即身成佛有没有别的法子?告诉诸位,有!念阿弥陀佛,即身成佛。你要不相信,看《华严经》,善财童子肉身成佛,他是一生成就的,他修什么法门?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法门。所以,念佛法门是佛法里最殊胜的法门。

演【不正之谓狂。】

他不是走正路,这叫『狂』。

演【狂慧者,虽有智慧,非真慧也。】

那些人不是不聪明,他很聪明,可是他不是真智慧。他那个聪明是从分别执著里头来的,不是从清净心里面透出来的。

演【有从学问得者,有从工夫得者,有从邪师得者,种种不同。】

这些都不是真智慧,即使在功夫上得来,也不是真智慧,为什么?这个功夫要与理论相应才行;功夫与理论境界不相应,得来的智慧还是邪知邪见。自古以来修道求学,为什么要有好老师?没有老师行不行?不行!《坛经》里面永嘉大师那一段就讲得很清楚,「没有老师而自悟的,威音王佛以前可以;威音王佛以后,无师自悟的都是天然外道」。所以世出世间法都要师承,都要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路,就是盲修瞎练。可是老师里面有正有邪,《楞严经》上说,现在这个世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要是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你很幸运。不容易遇到!明师难求。遇到一个邪师,这个麻烦大了。邪知邪见有种种不同,那是邪慧。

演【驰骋者,大率谓十方诸佛一口吞尽,何处更觅弥陀,十方世界彻底掀翻,何方别求净土。再说念佛求生,早是钵盂安柄,头上加头也。】

这是禅宗里面,不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这些禅和子,讥笑念佛人所说的这些话。这些话全从理上讲的,理上讲的没错!他说的这些话,他是不是真正懂得?他真正懂了,他就不说了。真正懂得又是一个说法,为什么?真正懂得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还有障碍,头上安头那就是障碍;既有障碍,换句话说,他没通。

最近,有人提出不能带业,只可以消业往生,於是修净土的人就人心惶惶。我一到美国,周宣德老居士就问我:怎么办?到底哪个对,是带业还是消业?我就告诉他:带业跟消业是一不是二,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带一点消一点,消一点带一点!只有佛才不带业,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还是带业。虽然净土经论里面没有带业的字样,我就问他:净土经论里头有没有讲三辈九品?有!既然讲三辈九品,要是不带业,哪有三辈九品?带得少的,品位高;带得多的,品位低,这讲带业。如果讲消业,消得多的,品位高;消得少的,品位低。消业与带业,不是一样吗?

演【不明谓之顽,顽虚者,虽著空理,非真空也。如痴人口口谈空,凡夫四无色定,外道无想,以及非非想阴境空魔,乃至圆虚无心,种种不一。】

这段话讲的全是境界,统统在《楞严经》上,这叫『顽虚』,这也是大病,真正的理、真正的事他没见到,换句话说,还是一种误会,听佛法,错解了意思,误会了佛的宗旨,所以才出了毛病。『凡夫四无色定』就是四空天,『外道无想定』生无想天、『非非想阴境空魔』,这是四禅、四空天的境界;这些人把这个境界当作究竟圆满的涅盘,这是一种大误会。所以,凡是生在四禅四空天的人,寿命终了的时候一定堕落,为什么?他自己以为证得涅盘境界,到后来这个境界失掉,「佛原来打妄语骗我们」,这就谤佛、谤法,所以他才会堕落。「种种不一」,境界很多。

演【耽著者,大率坚守执者,一向入空,各各自谓成无上道也。】

就是刚才讲的。

演【轻谈,谓形於口。蔑视,谓存於心。】

『轻谈』,轻视,『蔑视』是存心。心里面瞧不起,口里面毁谤,这是说这一类的。「轻谈净土」,就是批评净土,瞧不起这个法门,自以为禅或者密最殊胜、最高,过失在此地。『为害非细』,这是大害。今天禅与密在外面非常盛行,对於佛教这个修行是大大的伤害,这是我们自己要晓得的,对佛法是有弊没有利。中国自古以来正法久住,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看看《高僧传》,看看各宗的语录、《净土圣贤录》,多少成就的人!这都是事实。现前往生的,我们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就在眼前的,如果这个也不相信,那就没法子了。今天时间到了。

资料恭摘: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3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