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38集

发布时间:2024-11-25 04:01:12作者: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38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六二页:

钞【宝积十心者,解见前文,前谓十心难具,今谓心既一矣,慈悲喜舍,百千种心,何所不具。】

《大宝积经》所讲的十心,前面说过,此地不再重复。前面曾经说过,这十种心是很难具足的。大师在一心不乱这一段告诉我们,果然念到一心不乱,不但《大宝积经》所讲的十心,诸佛菩萨在一切经论里面所说的菩萨应当具备的种种心统统具足了。由此可知,这个法门主张的是一心不乱,一心法门是一切法门里面最殊胜的法门,《华严经》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句经文真实的意思,同时也能体会到诸佛如来、一切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是简单、容易、稳当、快速,这些意思我们在此地也能够看出了。净宗的成就为什么那样坚实、稳当、快速,读这一段开示应当明白了。

钞【净名八法者。】

《净名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维摩长者也是如来的化身,说明修行是出家跟在家并无二致。我们想修行证果往生不退,在家跟出家没有两样。如果单纯从往生不退上来说,说实在的话,在家比出家反而容易,这个事实,特别是从近代能叫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我们看近代的《往生传》,往生的这些记录,甚至在本省,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念佛往生净土,实在是在家众比出家众多,而且在家女众又比在家男众多。这就说出,修行证果,在家一样成就。为什么要发心出家?出家有出家的功德,到底出家功德在哪里?我们知道,我们这一生当中,如果不闻佛法,不能听到这样第一殊胜的佛法,我们这一生是决定不能成就。修学任何一个法门,一生当中想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纵然在古时候,这个数量比例也是很少。原因在哪里?断烦恼难,除妄想难。这个法门之所以容易成就,就是不必断烦恼,不必除妄想,所谓带业往生,这比起其他法门就容易太多了。所以古德称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道理在此地。

我们怎么听到?这个要靠世世代代这些出家人承传下来,我们才能接触到,才能听到这个法门。佛法要是没有人传,这个法在这世间当然也就消失,后来的人就没有机会再听到这个法门。因此,出家的功德没有别的,就是把这个法门代代传下去,把这个法门普遍的介绍给广大的群众,使一切人都有机会遇到、都有机会听到、都有机会学习,这就是出家人的责任。所以出家人要荷担如来家业,荷担就是挑起这个担子。如来的家业是什么?就是弘法利生。在一切法门里面,弘法真正利益众生,实实在在叫众生得真实利益的,只有这个法门;除这个法门之外,说实在话,得利益都有限。为什么有限?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虽然在八识田中种一点善根,依旧免不了轮回,利益就很有限。唯有这个法门可以横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是一生当中成就,所以这个法门也叫做当生成就的法门。出家的功德在此地。因此,我们也就晓得,出家如果不能弘法利生,那就不如在家人。为什么?在家人没有接受十方供养,靠自己劳力生活,自食其力,念佛求生是容易多了。出家人接受十方的恭敬供养,古德有一个警告说,出家人「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出家人欠施主的债太多了,你要不是认真修行,出家人这一钵饭很难吃的,比街头托钵要饭的乞丐难得多。乞丐,人家布施他一钵饭,绝对不求回报的。施主供养这一钵饭,他心目当中你是真正的福田,我这个供养是要得福的,他是要求回报的。我们想一想是不是福田?能不能给一切众生种福?这是出家二众要深深去反省的。既然发心出家,一定要把如来家业担当起来。

维摩长者示现的跟释迦牟尼佛同时,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成佛,维摩居士示现在家成佛,以居士身分成佛了。说明在家、出家在修学上是平等的,也说明佛法是平等法。不但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佛法在这个世间所示现的也是平等法。佛道是师道,师道跟中国古人一样,必须尊师重道。四众弟子向世尊请教,我们佛门叫请法,一般世间人讲请教,用「请教」大家好懂一点,请法就是请教,态度是非常的恭敬。世尊的学生到维摩居士那里去请教,恭敬心乃至礼节都跟见佛没有两样。佛弟子见佛的礼节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最敬礼。我们看经典里面,佛弟子,无论在家弟子、出家弟子,向佛请教的时候都有这些礼节;再看舍利弗、目犍连向维摩居士请教的时候,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跟见佛完全相同,没有两样。这就说明佛法是师道,不管是在家身分、出家身分,只要是在老师的地位,学生见老师那个恭敬心没有等差,礼节也完全相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学习。

演【净名八法者,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净名经》所讲的八法,也就是维摩居士教人常常存这八种心。「益」是利益,念念我们要有一个利益众生的心,要什么样的利益?要令众生得到最好的利益,「饶」是丰饶,也就是我们现在讲,最好的利益,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社会大众,决不求回报,所谓是只尽义务,而不接受、不享受权力。现在人讲有义务就有权力,菩萨是有义务,心里没有指望权力,要存这个心。这个心是清净心,这个心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给我们讲的「真实心中作」,一心是真实心,念念要饶益众生。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个经是行经,这不是讲的理论,是讲我们日常生活行为,我们一定要做到!做不到,没有用处。我们是不是这样子去做?是不是尽心尽力这样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已经这样做的,很好,还要更加努力,那就是我们尽心尽力没有达到圆满,更要努力。没有做到的人,从今天起一定要发心,起心动念想到别人的利益,想到整个社会大众,想到整个世界的众生,常常能作这样想,我们的心量就拓开了。心量就拓开,不要想自己,念念要想广大的群众,这是最低限度的,我们要想到社会,想到这个世界。诸佛如来他们的心量比我们大得多,他们心中所想的,饶益众生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那个心量就太大了。我们这个地球算什么?在太虚空当中,实在讲看不到,太小!我们今天就是起心动念都想到全世界众生的福利,我们那个心还是小,还是小得可怜!跟佛菩萨不能比。如果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的利益,诸位一定要知道,决定不能往生。常言说得好: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他念佛念得那么好,不能往生?心量太小,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西方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心量小就不是善人,念得再好,阿弥陀佛欢迎你去,那边大众不能接受你,因为你心量太小。什么时候把心量拓开,你往生就有指望。一心这个心量大,一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界限,所以一心是决定得生。有分别、有执著,就不是一心。所以第一个,我们要念念想一切众生的利益,不要去想自己。

演【二、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要知道修布施波罗蜜,要能够代众生受苦,怎么代法?能布施就是代。譬如你目前很富裕,可以过很舒适的生活,看到许多苦难的众生,把自己的生活享受降低,把结余的帮助一些苦难众生,这就是代众生受苦。在中国最典型的例子,宋朝的范仲淹,他做到宰相,做到大元帅,俸禄不能说不丰厚,可是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苦,为什么过得那么苦?原来他把收入都去救济贫民,帮助人了。《古文观止》里的「义田记」,就是记载范先生乐善好施,自己一生都过著很清苦的生活,真是粗茶淡饭,把他的收入救济社会。他一个人的力量养三百多家,的确不容易。他还办义学,学生、老师的费用都是他供给,看到年轻人很聪明、很优秀的,家境清寒,他把他们集合起来教导,这个经费他一个人拿,都是从他俸禄里面来的;不像现在做慈善事业到处去化缘捐钱,不是这样。这就是代众生受诸苦恼,所作的功德统统布施。范家很了不起,子子孙孙都遵守范老先生的家教。我们在《印光大师文钞》看到印祖对他非常赞叹,为什么?印光大师的道场就在范先生的家乡,苏州,距离很近。从宋朝一直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他的家道不衰,代代出人才,代代都出好人,都像范先生一样乐善好施,这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范先生是虔诚的佛弟子,佛的教诲他真的做到,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我们自己在物质享受上能减少一分,对於苦难的众生就能多帮一分忙,常常想到这个,没有必要的开支尽量节省,代众生受苦。

演【三、等心众生谦下无碍,於诸菩萨视之如佛。】

这是修礼敬。《礼记》里面说,礼的定义、礼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这个地方教我们的就是这个意思。「等心」是平等心,以平等心对一切众生;自己要谦虚、要卑下。自己能谦虚卑下,当然就能尊敬别人,你能尊敬别人,别人也尊敬你,「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无论办什么事情,一定得很多人帮助,没有障碍。下面给你举一个例子,「於诸菩萨视之如佛」,我们对佛是最恭敬的,「诸菩萨」是说哪些菩萨?是说名字菩萨,名字菩萨就是凡夫。凡夫当中有去受过菩萨戒,这菩萨名就挂上了,叫名字菩萨。虽然是名字菩萨,我们看他也要把他看作佛一样的尊敬;甚至没有受菩萨戒的,他来受三皈、五戒,我们也把他看成菩萨,也把他看成佛。为什么?只有觉悟的人才肯发心去受三皈、去学佛。菩萨就是「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这就是不论他受戒不受戒,觉悟的人,我们看他就要当作佛一样看待,要尊重他。这些都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认真努力去学习,要做到,这才是佛的学生。

演【四、所未闻经,闻之无疑。】

这句话怎么讲法?诸位必须知道,在广大佛法当中,往生经是最不容易听到的。所谓往生经就是净土三经,很不容易闻到。《无量寿经》上说,多少菩萨想听这个法门而听不到,这是说听这个法门不容易!听这个法门能相信的,那就更不容易。这个法门,一切诸佛都说是「难信之法」,谁难信?菩萨难信,声闻、缘觉难信。难信之法,我们这批人怎么会相信?说实在话,我们这批人幸亏不是菩萨、不是阿罗汉、不是辟支佛。这桩事情,佛在《无量寿经》也给我们说清楚了,不说清楚,的确我们会很怀疑,难信之法,我为什么会相信?原来佛说过了,听到这个法门能生欢喜心、能接受、能依教奉行的人,这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种的善根,在这一生当中成熟,是这么一回事情。善根之深厚,不可思议。说实在话,这种深厚的善根也没有人能说得出来,除了佛之外,菩萨都说不出来。菩萨要是能说得出来,他就相信了;菩萨说不出来,换句话说,他不相信。经上给我们说一个例子,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子,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他听了这个法门生欢喜心,但是并不发心求生净土。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往生净土这个念头生不起来。我们今天听到这个法门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过去生中种的善根决定超过阿闍王子。你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你怎么能相信?「所未闻经」就是指的这个经,没有听说过!这些菩萨们、阿罗汉、辟支佛没听说过!听了这个经他怀疑,成佛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换句话说,他就当面错过了。这是说,虽然听到,他的善根福德不够,听到是因缘,《弥陀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些菩萨、罗汉、辟支佛因缘有了,但是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够,听了怀疑,不相信,这个可惜!空过了。佛在此地提醒我们,「所未闻经,闻之无疑」,他就得受用了。

我们今天有这个缘分接触到这个经典,我们有没有疑?大家都摇头,无疑了。其实冷静去想想,疑惑还很多!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你还不能专心,还三心二意,这是还有疑,还不能死心塌地修这一门,还想念《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还想学禅、学密,这就是疑根未断,心不定,心不专,纵然遇到这个法门,很难得利益。什么人听了之后得利益?真正没有疑的,就是断疑生信,他的心定了,心专了,一门深入。果然一门深入,得利益之快也真正不可思议。根性利的人,三个月,中等根性的人,六个月就得到利益,得什么利益?心清净了。从什么地方知道心清净?妄念少、烦恼少,夜晚作梦少了,至少不做恶梦了。在从前,一天到晚做恶梦,而且梦境很混乱;现在做梦,没有恶梦,梦中境界清清楚楚,不乱,这都证明是好境界。智慧增长,看事情比从前看得清楚,比从前明白得多,这就是效果。这个效果,我跟诸位说,三个月到六个月就得到,真有效!怕的是你有疑,你心不定、不专,那就得不到。不专、不定,说老实话,学三十年都没有效果,学到最后,「佛菩萨不灵」、「这个经典骗了我」,就谤佛谤法,来生也往生,生到地狱去了,你说冤不冤枉。佛在大经上讲,「疑」是菩萨的大障碍,列在根本烦恼之中,贪瞋痴慢下面就是疑,对圣教怀疑。无比殊胜的利益当面错过,你说这个害处多大!

演【五、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这条很重要,往往有些人自命为大乘,轻视小乘,轻慢小乘,这个大错特错。慢就是大烦恼,学佛哪有烦恼增长的道理?诸佛菩萨都不轻初学,不敢小看初学,怎能把小乘看轻?小乘人精研戒定慧三学,值得尊敬!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的戒定慧三学能不能比得上他?如果我们将三学废弃,学一些大乘经教,那就是古德讲的狂慧,狂慧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佛法自始至终著重在实践,佛陀的教诫我们一定认真把它做到,一定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才管用,自己才有真正的受用。这个真实受用,实在就是自在快乐。如来果地上所讲的三德,法身、般若、解脱,解脱就是自在快乐,智慧就是一切通达明了,不迷惑。这两样东西,一个真正依教修行的人,他逐渐会证得,由少分而多分,到如来果地上这才究竟圆满。所以小乘教里面许许多多的规矩不可以违背,一定要遵守。

在一般讲,小乘是保守的,大乘是开放的,虽然开放,但是这些基本的规矩一定要遵守。说实在话,人守规矩,是自己尊重自己,是自己庄严自己。千万不要以为不守规矩表示是一种特权,那就错了,大特特错!一个团体,人人都守规矩,这个团体一定兴旺,一定有成果。不能遵守规矩,怎么办?最好自动离开这个团体,为什么?我不害自己,我也不害别人,这就对了。破坏规矩是破坏团体,特别是僧团,僧团如果是修六和敬,那你就是破坏和合僧,果报很重。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破和合僧果报都在阿鼻地狱,非常的可怕。所以,和合僧团是诸佛护念、龙天拥护。

守法是最重要的一个理念,个人的修持、佛法的兴衰都在这一念之间,可见这一念关系重大。在世法里头也不例外,个人的品德、学问、事业,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世界和平,也在这个理念,人人都守法,天下太平。所以,决定不可以轻慢小乘法。诸佛如来都不会违背小乘法里面所建立的一些规矩。在佛法里面,具体而言,就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诸佛如来、大菩萨们都不会犯的,都遵守的。不是说升了等级,当了法身大士,地上菩萨了,成佛了,这些东西就可以舍掉不要,没这个道理。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给我,他给我做了一个比喻,这就小乘戒,就像沙弥律仪,在家的五戒、十戒、八关斋戒,这些小小戒就像台北到高雄的火车票,你买票才能上车,在车上常常要保持这张票,票不能丢掉,到站还得要交回给他。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这张票不能丢掉,这是讲小小戒一定要遵守。这个比喻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人一定要持戒,一定要守规矩。

演【六、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调伏其心。】

这一条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看到的毛病。看到别人供养多,心里就有嫉妒心,就难过了。出家人不免,看到人家建大道场,心里就不舒服;看到人家信徒那么多,法缘那么胜,供养那么多,嫉妒心往往就生了。出家人还有嫉妒吗?出家人是凡夫,又没有成佛,又没有成菩萨,他怎么会没有?贪瞋嫉妒是俱生烦恼,无量劫来带来的烦恼习气,一看到外面境界就把烦恼给引出来了。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万万不可,自己要有警觉心。说自己得到,不要贡高我慢,不要以利养去夸耀别人,这是「不高己利」,应该於中「调伏其心」。诸位想想,应该怎么调伏?调伏的方法是「利和同均」。

近代虚云老和尚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他老人家一生是苦行僧,他的道德、学问为世人所敬佩,不但中国人,在国外,仰慕他的人都很多。老和尚法缘殊胜,每到一个地方,皈依的人多,供养多,可是他一生穿的衣服,衣服都补了好几块补钉,难道他没有一件新衣服穿吗?他那些在家的护法弟子,给他做的那些衣服,跑哪里去了?

他收的实在太多,供养初学!初出家的人,没有供养,生活很苦,老和尚收的供养送给他们,供养别人了,自己还是穿那一套,他穿得很舒服,穿得很自在。所有的钱拿去盖庙,他一生建很多道场,修复很多道场,只要这个道场修复,他一定会请一个人去当住持,他就离开,就走了。他老人家一生修道场、建道场,从来不住道场,修好了就走。这是「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调伏其心」,他真做到了。确实没有说是这个地方是我的,我、我所这个念头,虚云老和尚没有了,他的心是定的。所以他能到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他跟弥勒菩萨有缘,他没有求生净土,他生兜率天。

演【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讼」是诉讼,在此地就是常常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这是大过失。六祖大师也教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常常见别人过失就是自己最大的过失,知道这个的人不多。修道人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我在讲席当中也常说,我们佛门当中常讲「开悟」,什么叫开悟?很多人把开悟这个名词错会了,认为开悟是很神秘的事情,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名词听得很熟悉,究竟开悟的样子是什么?不知道。一九八四年我在洛杉矶讲经。洛杉矶有五个年轻人,密宗仁波切在那边传法,给这五个人授记,说这五个人开悟了。这五个人贡高我慢,我到那里去讲经,他们也来听,听完之后问我,看看他们五个人是不是开悟了。我就讲老实话,我说:你们没有开悟!他听了很生气,他说:喇嘛活佛都说我们开悟了,你怎么说我没有开悟?我说:我没有开悟,你来问我,你一定没有开悟!你开悟了,你还会来问我吗?

诸位要晓得,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了,觉悟了。佛常常教给我们,悟有小悟、有大悟,天天要觉悟,不悟就迷!所谓觉而不迷,觉就是悟。觉什么?觉自己的毛病、过失,叫「悟后起修」,明白、知道了,把这个毛病改过来,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发现自己错误的行为,这叫开悟,常省己过,这是开悟;悟了以后,要把自己这些毛病、习气改过来,那叫修行。所以修行不是在佛菩萨面前,每天敲著木鱼装模作样。你们看禅宗的语录,过去天台山寒山、拾得,当年在世两个人疯疯颠颠的,看到出家人早晚在作课诵,半月在诵戒,他们在大门口讥笑,「装模作样」。那时候大家都认为他们是疯子,以后才晓得一个是文殊菩萨、一个是普贤菩萨,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三个活菩萨在国清寺厨房侍候大众。

演【八、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说得再多,没有讲到一心就不圆满,一心就都圆满了。「恒以一心,求诸功德」,这个总结结得太好。一心是清净心,一心是真心,一心是本性,一心是究竟圆满,就像前面所讲的,菩萨「慈悲喜舍,百千种心」,一心里统统具足了。一心是体,一切心是作用,体得到,作用当然就圆满。「恒以一心,求诸功德」,这一切功德都究竟圆满。这是《维摩经》里面讲菩萨成就的八法。

钞【行无疮疣,生於净土。】

『疮疣』比喻缺陷。菩萨能具足在这八种行持,也就是行门里面这八个原则、纲领,我们认真的修学,在修行上就没有缺陷。换句话说,我们的心行与这八条不相应,相违背,虽然修的是菩萨行,这个菩萨行不圆满、有欠缺,欠缺的太多了。像一个人身体,是有身体,不错!这身体长毒疮、长肿瘤,不是一个健康、美满的身体,是有缺陷、有病的一个身体,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

钞【今既一心,百千种法,何所不具。】

这个结论就是说,最后结归到『一心』,那就是一切法统统具足了。

钞【德云念佛门者,华严入法界品。】

这是《八十华严》最后一品,入法界品。

钞【德云比丘告善财言。】

善财童子参访德云比丘。《华严经》是佛教育里面最圆满的教科书,用现代话说,它是佛法概论。概论很重要,整个佛法都浓缩在这个教材里面,然后从这里面分宗分派,所有一切宗派都是从《华严》流出来的。这部经,清凉大师把它分作四大段,就是信、解、行、证。《华严》总共有三十九品,第一大段一共有六品经,十一卷;第二大段是讲「解」。第一段就是把如来果地上的依正庄严展示给我们看,上根人一看就明了,中下根人看不懂。像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一样,我们看商周的铜器,那真是名符其实破铜烂铁,我们的兴趣生不起来,这破铜烂铁一文不值。识货的人看到,那是无价之宝!不识货的人看明清的玉器,很美、很漂亮,其实那个不值钱,破铜烂铁值钱。我们不识货,需要加以解释,所以它第二个部分是解分,经文就很长,共有三十一品,讲解。第三个部分,我们真正认识、明白了,如来果地上实在是太殊胜,怎样我们也能得到这个享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是得不到,一切都落空了。毗卢遮那佛依正的受用,我们什么时候能证得?第三部分就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给我们讲方法,一品经,「离世间品」。第四部分是「证」,修行目的是要证果。证果是真正要入法界才行,你不能契入,你就得不到受用;一定要得到真实的受用,我们才没有白修!

「入法界品」就是最后一品,《华严经》第三十九品,这一品经文很长,一共有二十卷,这是《八十华严》里面的。贞元年间翻的这个本子是完整没有欠缺的,所以全经的经文一共是四十卷,贞元的本子。这上面引用的是八十卷的本子,德云比丘,这是第一个人。贞元的本子不叫德云,叫吉祥云,是一个人,翻译翻的不一样,吉祥就是德的意思。很重要的是最后这一品经,这一品经是教给我们修学的方式。《华严》最大的好处,过去方东美先生赞不绝口,他说世界上所有这些教科书都不能跟《华严》比,它编得太完整,有事实、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最后这一品「行成证入」就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一个学佛的佛弟子,他在日常生活行为、处事待人接物是怎样修的,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所以这是表演,这很难得。

这一品经里面又分二大段,分为本会、末会。本会,善财童子是跟文殊菩萨学,文殊是老师,就是我们世间所讲启蒙的老师,启蒙的老师要高手,启蒙遇不到好人,就影响你一生。启蒙的老师影响一个人最大,我们世间法常讲「先入为主」,往往接受这个老师就成为他一生主观观念的标准,所以这个老师非常重要,影响力太大了。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菩萨当中智慧第一,曾经做过七尊佛的老师,善财很幸运遇到这样的一个好善知识,大善知识,跟到他学。如果诸位仔细去读本会的经文,在《四十华严》里面三卷,你仔细去看看文殊菩萨教善财什么?这个很要紧,善财童子在文殊会下成就的就是戒定慧三学。慧是什么?慧是根本智。戒,遵守老师的教诫,老师的指导决定要遵守,这是戒。定是心定了,只跟一个老师学,心定了。老师领导你,所以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无知,般若无知。文殊菩萨先训练他无知,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在第二个阶段叫他起作用是无所不知,那就是无知成就、得到了,这才能学无所不知。

这个在「四弘誓愿」里摆得很清楚,大家要记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文殊菩萨教善财只教这两个,教他发大心,教他断烦恼,烦恼断了,心就定了。「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从德云比丘到普贤菩萨,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成就后得智,那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无所不知。大家一定要知道,先是无知,然后才无所不知。如果一开头就有知,就什么都不知道,所知道的统统错解了。错解如来真实义,很冤枉。修学,你要是不按这个顺序,你的一生可以说是毫无所得,你所得的都是邪知邪见。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解里面讲的。你要是没有清净心、没有根本智,你所接触的就是佛法,也是增长邪见。这个真的要提起警觉心,一定依照佛菩萨古圣先贤的道路去走,我们这一生才会有成就。今天就讲到此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