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08集

发布时间:2024-12-01 04:05:38作者: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08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二一四页:

钞【战胜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时,王与外国交战得胜,喜而立名。】

这是说明「只陀」这个名号的含义。

钞【须达多者,梵语,此云乐施。】

就是欢喜布施。

钞【胜军王大臣也。】

『胜军王』就是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的大臣。

钞【喜乐行施,遂成令名。】

这个名号是从好善乐施上建立的。

钞【给孤独者。】

『给』就是布施的意思。

钞【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由此可知,须达多是一位慈善的长者,不但在这国家有很高的地位,他也有很大的财富。最难得的是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这些贫困的老弱,所以当时大家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不称他的名,这是对他的尊敬。

钞【孔恩周急,岐政先茕,非不普慈,有缓急故。】

布施供养虽然心是平等的,可是孤独之人(孤儿与独居老人)是非常可怜的,缺乏人照顾,所以在救济的时候把他们列在第一优先。这就是他们非常需要人帮助,所以给孤独长者对这些人也就特别照顾。

钞【众居曰园者。】

这是解释孤独园这个『园』字。

钞【林荫清幽,学道之人,应栖止故。】

『学道之人』居住的环境是以『清幽』为宜,这个环境是比较好一点。自古以来,寺院丛林都是建立在山林之中,距离都市,距离一般人居住的地方总有相当的一个距离,便於静心养道、修道。

钞【施树买园者,涅盘经说:须达长者,本舍卫人,初未知佛,为娉妇故。】

他为儿子娶媳妇下聘礼的时候。

钞【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见佛生信。】

王舍城,『珊檀那』长者是他的亲家,他们在那里供养释迦牟尼佛,请释迦牟尼佛讲经。因为这个机缘,所以他能够见到佛。

钞【请归舍卫,佛令身子选众居处。】

当时释迦牟尼佛派一个侍者,就是舍利弗尊者,『身子』是舍利弗。派舍利弗跟须达多长者一同到舍卫国去看看那边的居住环境。因为佛这个僧团人数相当多,没有一个适当的环境居住,对他们也是很困扰的。

钞【得只陀园,长者问价,太子戏答:金布地满,即当卖与。长者布金,太子感叹,遂与易地,地所有树,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长者太子交相发心,成此美事,故双标也。】

我想这个故事我们就不要讲了,大家看看,大致情形都能了解。因为只树给孤独园这个来历,许多经上都有注解。

下面这一段就是称理而说,这是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里头是特殊的一个,段段经文都会归到自性,这是非常难得的。

疏【若喻当经教理,各有所表,如法华华严释例。】

『当经』就是本经,从本经教学理论上来说,它处处都有表法的意思在里头,像《法华经》、像《华严经》,智者大师解释《法华》作《法华经文句》,清凉大师作《华严经疏钞》,都是将经里面许许多多事相都说成表法,它代表的是什么意义。以这个例子来看本经,许许多多义理我们就能看得出来。

钞【喻当经者,如舍卫国,国之胜,表此净土法门,广大宏远,法之最上故。】

这个经在舍卫城讲的,舍卫城当时在印度是最大的国,这个都市是五印度里面最大的都市,无论在文化水准、政治、教育、经济都是第一流的。所以佛在这个地方讲经,也就表这个法门在一切法里面是最上的,就正如舍卫国当时在五印度是最大的城市,最殊胜的一个城市,取这个意思。

钞【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胜。】

『胜』是殊胜。

钞【城胜余城,表法华法胜余法故,下皆例此。】

这从表法上来讲,《法华》后来人尊称之为经中之王,说「五时极唱,最后极谈」,是纯一圆教的经典。舍卫国的殊胜前面已经说过,就像我们现在世界第一大城纽约市,美国纽约是全世界第一大城,是世界金融中心,全世界没有不知道的。当时舍卫国在印度,也就是好像他们观念当中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用这个来比喻。

钞【只树,树之胜。】

只陀太子种的树,种植的人就不一样。树木也是有情的,它也与人心相感应。譬如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去取经,他那个寺庙门前就有一棵树,他摸著树就跟它说:我到西方去取经,你就往西长,到哪一年回来的时候,你就向东长。那树果然就听话,他走了以后,树年年都往西长,他回来那一年,树的方向转了,往东长。寺庙里的人都说:玄奘大师大概回来了,树往这边长了。果然他那一年回来。所以树木确实与人心是有感应的。只陀太子,这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种的树长得就比别人种的树长得好,长得殊胜。

钞【表净土荫盖众生。】

树大荫凉,夏天大家都喜欢到树下去坐坐。现在人的休闲比较少了,古时候人休闲时间多,所以都希望有大树,家家门口都有大树,尤其到夏天的时候,是乘凉的好所在。所以比喻『净土荫盖众生』。

钞【永离热恼故。

十方世界都是秽多净少,换句话说,烦恼很多。唯独西方世界清凉自在,这是取净土在十方诸佛国土里面,它好像特别的荫凉,能够断一切众生的烦恼。这是树所表法的意思。

钞【给孤园,园之胜。】

『园』是受用自在。他这个园林很大,当时太子的别墅,建筑也非常之美好,在这园里居住赏心悦目。

钞【表净土安稳众生,恒受诸乐故。】

园表这个意思。

钞【只陀太子,种之胜。】

『太子』在印度四种种姓里面是刹帝利种,是王族。

钞【表净土生者,毕竟成佛,绍隆佛种故。】

它都是表法的意思,都讲得很圆满。凡是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可以说都能称之为法王子,为什么?他将来一定成佛,续佛慧命广度众生,就像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统治国家一样。

钞【须达长者,人之胜。】

这是个臣子,人之胜。

钞【表净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

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都是上善之人。因为须达多长者在当时的的确确具足智慧德能,为人又非常的慈悲。闻到佛法真正发心,能够舍己为人,请佛到舍卫国去弘法利生。他请佛真是不惜一切的代价,就是要求佛到这地方来讲经说法,所以说真正是上善之人。

钞【如华严种种表法,以显一心,皆此意也。】

《华严》、《法华》这些大经全都讲表法的义趣,这是我们读佛经应当要注意到的。

疏【称理,则自性洞彻十方,是阿难闻佛义。自性不离当处,是佛在只园义。】

这完全是从称性上说。『自性洞彻十方』,这意思是说,『阿难闻佛』,那么就众生都闻不到,是这个意思。如果说佛在只园精舍,我们自己这个凡夫当然就不是在只园精舍,这就有分别了,就有隔碍了。如果真正懂得唯心,应观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心现识变的,心识变一切法界,试问问佛在我们心外吗?只园精舍又在我们心外吗?从心性里面看,没有一法在我们自性之外,所以才说是「洞彻十方」,这是「阿难闻佛」的真义。『自性不离当处』,法性湛然,不迁不变,这是真正佛住在的意思。

钞【心闻洞十方,则庆喜现今方结集,真佛屋里坐,则释迦原不住西干。】

『西干』就是印度。这意思就是说,阿难跟释迦牟尼佛跟我们并没有离开,这都是《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所说的话,「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这都是《楞严》上的文。古人有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里坐。真佛就是讲自己的真如本性。金属铸造的佛像不度炉,炼钢的炉子里面火一烧就融化,就没有了。木头雕的佛像不能烧,一烧就没有了:泥塑的佛像不能度水,度水它就化掉了。真佛屋里坐,真佛就是讲的自性。这是讲心闻洞十方的意思。底下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两句话:

钞【反闻自闻,反佛自佛。】

从反闻闻自性,我们体会到反佛自佛。「反闻自性」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的秘诀,他自己修行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自己叙说他是这样从凡夫修成到观世音菩萨,修成到等觉菩萨。经里头说得很清楚,他的老师就是观世音佛,那是古佛,他是跟他学的。以后学成,他的名号也叫「观世音」,我们叫他做「观世音菩萨」。他这个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一般人,我们的心往外跑,因为他是修耳根圆通,凡夫听到外面音声,心就跑到外头去了,就缘那个音声去了,听到好听的,他多听一会儿,心就跑到外面去了。他的方法,他是不往外跑,他往里面跑,往内跑,这内跑难道那个听还会转弯吗?还会回头吗?不会的。内与外,就是性跟相。发的这个音声是相,但是相一定有性。他听外面声音不像我们听外面声音,我们是听那个音,没有听那个音声的性,我们只著了音声的相,不知道音声之性。观世音菩萨听外面声音,他不著声音的相,他听那个音声的性,他就见性了,所以说「反闻闻自性」,他跟我们听这个声音是相反的。我们凡夫听这个声音是著相,人家不著相就听到声性,这样他就能见性,「性成无上道」。

现在此地,大师要我们用他的例子。我们「反佛」见自己的佛,用这个办法。佛是色相,我们用眼睛见的,见的是色相;如果我们能反过头来见到色性,那就行了,你就见到佛了。诸佛菩萨六根接触六尘,他不叫六尘,我们眼对色尘,著相就变成色尘,耳对声尘,六根对六尘,这个就变成凡夫,变成染污。诸佛菩萨他这个眼,他对的那个色叫「色性」,他眼不叫眼根,换个名词叫「见性」,见性见色性,耳根,闻性闻声性,这就叫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观世音菩萨是用闻性闻声性。这个地方大师教给我们,我们套这个例子,套这个公式,我们用见性见色性就是「反佛自佛」。你能这样回头,佛门常讲回头是岸!回头是这样一个回法。

钞【当知只园一会,俨然未散,岂独灵山。】

『俨然未散』,就是智者大师念《法华经》念到「药王本事品」。实在讲《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叫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一段的经文就在「药王本事品」。他念到这一品入定了,亲自见到佛在灵鹫山还在那里讲《法华经》,他听了一会,出定之后告诉别人「灵山一会,现在还没有散」,所以俨然未散。说实在的,以后这智者大师虽然是专门弘扬《法华》,他自己修行是专修净土。他以哪一部经修呢?在三经里面,他依《观无量寿佛经》修行的。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自己说的,他是中辈往生的。到以后我们看到第十六观,你就看到了,十六观里头讲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他是中辈往生的。

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只园这一会,就是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这一会也没有散,并不是只有灵山一会没有散,会会都没有散。只要你有这个功夫、有这个能力,都可以像智者大师一样去参与。六种成就,前面五种成就说完了。底下是「众成就」:

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是经文。

疏【自此而下,至诸天大众俱。】

这一段文都是属於众成就。

疏【与者共义。】

就是释迦牟尼佛跟一千二百五十人,实际上还有五个人,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零头省掉了,说出这个大数。佛与这些人在一起,这些人都是佛的常随众,换句话说,佛到哪里他们是跟到哪个地方,从来不离开佛的。所以要请佛讲经说法也不容易,不是请佛一个人,请这么多人,这接待都不是个容易事情。底下解释大比丘:

疏【大者拣小。】

『大』就是大乘,拣别不是小乘。因为平常我们讲比丘都是小乘,小乘声闻乘。这说明他们虽然样子是个比丘,实际上不是小乘比丘,可以说是回小向大的比丘。这个说法是说得很勉强,实实在在都是大菩萨,大菩萨示现出一个声闻的身分。

疏【具有三义。】

大,具足三个意思。

疏【谓大、多、胜。】

具足这三个意思,所以才称大。『大』是说他的德大、智慧大;『多』是说他才艺,多才多艺,这些人各个都是如此;「胜」是超胜,在当时一般小乘或者是九十六种外道都比不上他,所以他们胜过一切人。具这三个意思称之为大。

疏【异余比丘故。】

『余比丘』就是小乘的,那是远远比不上他们。

疏【佛地亦具三义。】

『佛地』是《佛地论》。大,也有三个意思。

疏【比丘,梵语。】

这是印度话音译过来的。

疏【此云有三。】

它里头含有三个意思,所以我们翻译就不好翻了。它意思很多,在中国文字里头找不到适当的字来翻它,只有音译再加以解释。

疏【一、乞士。】

『乞』,当时生活的方式是乞食,『士』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通称。天天到外面沿门托钵,这乞食的人他不是普通的乞丐,他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乞讨之人,所以用这两个字来翻它第一个意思。乞含两种意思,第一是「乞食以资色身」,饮食滋养肉身;第二个向佛求法,「乞法以资慧命」,向佛天天求乞,乞佛讲法养我们的慧命。

疏【二、怖魔。】

『魔』是魔王。魔王统辖三界,这三界六道也有个大王,他统辖三界六道。如果六道众生要是修行超越三界了,他心里就很苦,为什么?他统辖的人跑掉了,人口逐渐减少,他忧虑这桩事情。但是你得真正有能力超越三界,他才会忧虑,才会觉得恐怖。你要没有能力,你虽然出家修行,他笑笑,为什么?你出不去,出不了他的魔掌,他的魔掌就是三界六道,你没有办法超越。真正发心修行,证阿罗汉果就超越了。所以『怖魔』是到阿罗汉,魔王才著急,为什么?你有能力超越了。

疏【三、破恶。】

『恶』是指见思烦恼,阿罗汉把见思烦恼统统都断了,这叫『破恶』。

疏【僧者,梵语,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

中国人喜欢省略。

疏【此云众和合。】

『僧伽』,翻成中国意思叫做和合众。『和合』里面它有理事七条,理是同证无为,就是同证涅盘的意思,这是理上的。在大乘法里面是同证无上菩提,或者我们说同证无上正等正觉,目标是共同的。在事上讲有六条,我们讲六和敬。「六和敬」,这是事上所说的,「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要守这六条才算是一个僧团。一个僧团要四个人以上,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住,在一起修行,遵守这七个条件,也是七个戒条,这个团体就是「僧团」。所以僧团最少是四个人,多没有限制,最少是四个人。如果修净土,这法门在理上讲就是一个期望「同生西方世界」,这是共同的一个愿望,事上还是这六条。

在「见和同解」里面,我们这几天读《观无量寿佛经》,我深深有感触。今天我们见不和、不能同解,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读诵大乘」。《观经》里头净业三福,那是基本,不但是修西方净土的基本,可以说修学一切佛法的根本,决定不能违背。净业三福,三条一共十一句,末后这一条讲「发菩提心」。如果修净土的人来讲这「发菩提心」,蕅益大师解释得非常好,他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说的,真心要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解释很简单、很容易明白。「深信因果」。见和同解不能成立,我们疏忽了「读诵大乘」,这就是经要天天念,不能不念经。

修净土的,念什么经?念《弥陀经》很好。但是《弥陀经》这一天念一遍不够的,为什么?它太短,不能摄心。实在讲《弥陀经》也太简单了,虽然念了,里头的意思都不知道。如果我们念经念《弥陀经》,我觉得最好念《弥陀经要解》,连经带解释一起念。《要解》是蕅益大师作的,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说古佛再来给《弥陀经》作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他,你想想看这个赞叹是赞叹到极处了,所以我觉得读《要解》好。如果时间更多的话,最好是读《要解讲义》,或者读《弥陀经疏钞》,连《疏》带《钞》一起念。我们现在大家看这一大本,这个就是可以念的。每一字、每一句统统不要漏掉,统统念下去,像这样一本,大概你念一个星期才能念得完,念完之后从头再念,天天都要念,最少一天要念一个小时,你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下去,念完之后从头再念。这个念的方法,大家在一起念,不是个人念个人的,大家在一起念能够收到「见和同解」的效果。

如果能有研究讨论,那就更好了。念的方法就像讲经一样,有一个念的人在讲台上念,底下的人听,一个小时念下来看念了多少页,念完之后再有一点时间,或者半个小时,大家来研究讨论。拿现代话来说,「建立共识」,和合里面讲「见和同解」就是现在所讲的建立共识。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认识,住在一起就不会闹意见。这个非常的重要,读诵大乘千万不能疏忽了。我们这本子里,前面是《疏钞》,当中一部分是《要解》,后面是《通赞疏》,一共是三种注解合印在一起。

疏【千二百五十人者。】

说明这些人从哪里来的。

疏【三迦叶,目连,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

这是五个领袖,他们连同他们的学生总共合起来是上面这个数字。

疏【上明类属声闻,下明数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义。】

这是《疏》里头简单的解释。

钞【共义者,天台以七一释共。】

『共』这个字也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天台大师里面讲了七个条件,七个条件统统具足,这个叫「共」。哪七个条件?底下就说得很清楚。

钞【谓处一。】

他们居住的处所是一个,同在一处住。

钞【时一。】

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处所,时间不一,不能叫「共」。

钞【心一。】

前面所讲的理事和合里头,理和跟见和这都是心,『心一』。

钞【戒一,道一,见一。】

『见』是见解。

钞【解脱一。】

『解脱』是自在,每个人住得都很愉快,都很自在。必须具备这七个条件,这才能叫「共住」,这才是一个和合的僧团。这七个意思跟六和敬的精神完全相同。如此可知,当年释迦牟尼佛僧团一千二百多人真正是一个和合的大僧团。

钞【佛与大众共居只园,是经正意。】

本经真正意思就说这个。当时佛与大众都住在只树给孤独园。

钞【广之如上。】

前面说过。

钞【拣小者。】

『拣』是拣别,『小』就是小乘,说这些人不是小乘的比丘。

钞【明非初心比丘。】

不是初发心的小乘比丘。

钞【即下所称长老等是也。】

底下经文说出这些上首大德的名称,列的有十六个人,十六个人都称之为长老、尊者。

钞【大多胜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

这是说他的道德、智慧都大,所以当时这些国王大臣对他们都尊敬。他不是小乘。这是大德之人,德大。

钞【内典外籍,无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

就是博学多闻,多才多艺,这是『多』的意思。

钞【超出九十六种之上,非劣器也,名胜。】

胜是殊胜。印度当时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外道也都很有学问,也都很有修持的人,所谓宗教家、哲学家,大比丘超出他们。

钞【皆小乘中极也。】

他们表的相是小乘人,其实小乘到了顶尖,大乘这是故意装作小乘的样子。所谓「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里面是菩萨,外表是声闻,所以称之为大比丘。

钞【佛地三义者。】

《佛地论》有三个意思,解释大、多、胜。

钞【一、最极利根,波罗密多种性,故名为大。】

这个根性非常利,是波罗密多。『波罗密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究竟圆满。如果照字面上本义来翻是「到彼岸」,中国人所讲的「到家」,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什么事情他做到最好,我们就形容他到家了。譬如你写字写得很好,你的功夫到家了,印度人讲波罗密,波罗密就是到家了。你要是烧菜,菜烧得很好,你的功夫也到家了。波罗密在印度是很普遍的一个术语。譬如布施持戒,你这功夫到家,做到究竟圆满的地步,就称之为「波罗密」。这些人他们无论在智慧德行,样样都是圆满的,都是到家的,所以称为大。

钞【二、皆得无学果位,故名为大。】

都证阿罗汉,这个是大。不是在学的,都毕业了,我们称为大。大阿罗汉,那就不一样了。大阿罗汉是大乘阿罗汉,就是大乘佛法里毕业了,那是什么人?是第十地的菩萨,法云地的菩萨,称为大阿罗汉,跟小乘阿罗汉那是相差很大的距离。好像我们讲毕业,一个小学毕业,一个大学毕业,都是毕业了,可是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

钞【三、皆得小果已,趋大菩提,故名为大。】

这就是回小向大。小乘阿罗汉果他们已经证得了,回过头再学大乘菩萨法,这个称大。

钞【则通大乘言也。】

「大」字,通大乘;大、多、胜这三个意思,统统以大乘教义来看,这才是正确的。下面解释比丘:

钞【比丘三者,一、乞士,谓乞食乞法。】

『乞食』是滋养色身,『乞法』是滋养慧命。

钞【乞食,则离四邪命,合四正命,无事经营,不勤畜积,万缘顿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资身也。】

这个地方讲得详细。离四种邪命,这个事情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可是现在我们佛门里面确实有违犯遗教的,做这四种邪命,邪命就是不如法的生活方式。这四种邪命,是违反佛制的。第一是「下口食」,合药、种植田园。现在还有不少出家人去学医、学针灸,去学这些东西。固然是好像能帮助人,人家来供养一点,如果是以这个来维持生活,这是错误的,属於邪命。还有自己种稻、种植,以这个生活也是错误的。但是这两种在我们中国很普遍,要是说起这个历史已经有一千二百年了。百丈大师,「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提倡种田,自己种稻、种菜,这是四种邪命里头的一种。但是祖师说得很有道理,他说我们中国就像蕅益大师讲的,南宋以后就没有真正的比丘,比丘在中国已经绝迹,没有了。他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耕作,到田里种稻种菜,天天去作,用这个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参禅修道。所以这历史相当长,尽量少取自於民间,自力更生。

这是中国情形不一样。印度那时候是托钵的,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习惯,你到外面托钵,人家不给你,不像印度。像现在泰国托钵是风气,你到外面去托钵,人家会很恭敬的供养你;在我们中国出家人,你拿个钵在外面托,你跑一天也许一口饭都托不到,他不提倡的,人家不赞成这东西。这就是每个国家地区的习俗不一样,所以在中国不得不提倡种植。从前大陆上寺院都有田地有山林,他靠这个来维持常住的道粮,所以他生活安定,不巴结信徒。虽然很清苦,他日子可以过得去,才能安心办道!要是依照印度当时,那我们就错了,但在我们中国做,这就不会错。所以一切戒律都是活泼的,都有变通的。

我们为什么不重视戒律?因为戒律是印度那个时候的生活规范,有很多条文到现在不适用,根本就用不上!於是到中国的时候,把戒律又重新修订,修订之后就不叫戒律,叫清规。戒律那些条文全部保留戒律的精神,要适合於中国人生活的环境重新把它改写,这样就变成清规。所以清规就是戒律。我们现在诵戒那是纪念的意义,但是要守清规,清规就是戒律在中国修订的条文,是这么一个意思。想想唐朝那个时候修订的,适合那个时代,那是农业社会适用的,现在是工商业时代,所以那个清规到现在也不适用了。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的律师出现,就是弘一大师,实在讲他住世的时间太短,他要能够多活个二十年,也许会给我们现代人重新再修改一部清规,就是适合於现在工商时代来使用的。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法许许多多东西都可以随著时代、随著地区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不相同加以修正,所以它不是一个死呆板的。

第二是「仰口食」,仰观星宿,这就是天天给人家讲吉凶祸福,搞这一套的。这个佛不许可,以这个得供养维持生活,这是错误的,这是属於邪命。第三是「方口食」,天天花言巧语到外面去游说,交际应酬,结交权贵,拉拢信徒,这是错误的。天天做这个工作,跟他们往来,道心都失掉了。第四是「维口食」,画符、念咒、算命、看相、看风水,以这一套取得供养,这叫维口食。这都是属於邪命,佛法决定禁止的。所以百丈大师那个时候只提倡自己耕作。佛弟子叫「清净乞士」,所以他不从事这些,完全都是以乞食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乞食只准托七家,并不能每一家都去。七家托不到,回去忏悔,今天业障太重,没有人给。如果超过七家,人家就嫌弃,这个出家人是到处找人家麻烦,所以托钵只准托七家。

离开四邪命,就叫做正命。「四正命」,也有四条:第一是『无事经营』,所以他身心清净,他才能修道、才能养道。古时候佛的制度,也就是丛林制度之前跟有丛林以后不一样。丛林制度的建立,是中国佛教一个大的革命。因为在这以前,每个人修行都是他个人的事情,没有共修的,都是个人自己修行,顶多这个法会统统是讲经的法会。法师讲经,许多各地方人来听经,听完之后各人修各人的,没有共修的。在那时候流弊就出来了,就是大家都喜欢听经,对修行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讲究了,这样就变成有解无行,变成这种形式。所以这两位大师就发了慈悲心,就是马祖、百丈和尚。佛门讲的马祖,是禅宗第八代祖师,俗家姓马,人家就称他马祖,他的法名叫道一。他跟百丈禅师,两个人都是禅宗第八代,就是六祖大师的徒孙。他们两看到一些修行人的流弊,就是有解无行,就做了一个革命性的运动,建丛林提倡共修。

丛林,拿现在的意义来说,就是办大学。以前佛教的承传好像是教私塾,个别教授的,没有制度!办了丛林就正式建立制度,把佛教从前散漫的承传一下变成制度化。大家在一起修学,所谓依众靠众。以前纵然是在一块进修,和合僧团人数都很少,都是一个庙里几个人,十几二十个人,一、二百人算很多了。丛林建立之后,人就多了,往往一个丛林里面住几千人。所以它有非常严密的组织,所谓三大纲领执事,跟我们现在学校组织相彷佛,只是名称不一样。和尚,相当於校长,亲教师;底下有首座,相当於教务主任;监院是当家师,等於总务主任;维那,等於训导主任。所以它确确实实是一个学校的规模。这真正是佛教的大学,把它建立成制度化了。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外国没有的。丛林里面就提倡耕种,因为人数多,要是求外面供养那相当不容易。你想想一个丛林里住几千人,每天吃的东西要多少!你自己要不去做的话,谁来供养你?你到外面托钵也不太容易。住了几千人,天天吃饭,这个地方上困扰了,谁都怕你,害怕了。所以提倡耕作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四正命,第一是无事经营;第二是『不勤畜积』,不积畜;第三是『万缘顿息』,所谓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第四是『一志清修』。这四句就是出家人的四正命。『僧』就是出家人,『宜以此活命,故约乞食资身也』,这是出家人生活方式。

钞【乞法,则参师访友,恳苦翘诚,询求妙法,期成圣果,故约乞法资心也。】

出家人除了生活之外,要求法。我们看《禅林宝训》里面所说的,出家人选择道场,怎么选择?要选择那个道场生活没有问题,就是能吃得饱穿得暖,还有能够闻法,有修有学,这是第一道场。有这样的道场,你就不能离开,好好的在那里修学。其次是这个道场福报比较小,生活很艰苦,但是它有道,它有修有学,也是应该要选择,自己要忍苦、忍耐,要能肯吃苦、受苦,为什么?有道。我们既然出了家,要成就道业,以道业为主,生活再苦也不怕。不应该选择的就是道场非常富有,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住的也好,这里头没有道,没有讲经,也没有修行,这样的道场不能去。为什么?这样道场,那也是道,什么道?地狱道、饿鬼道。都修的这个道,将来你要是证果,证饿鬼果、地狱果,证这个果去了,这个事情麻烦。这是《禅林宝训》里头祖师教给我们如何选择道场,哪个道场可以住,哪个道场不能住,我们自己要清楚,关系前途很大。

『参师访友』,参师就是你要很慎重的去选择一个老师,为什么?这个老师与你自己将来的成就有很大的影响。你要选一个好的善知识,你跟他。这个老师教你是有期限的,真正好老师他决定不会叫你「你一辈子在这里不要出去」,那就绝对不是好老师。为什么?你有毕业的一天!你毕业了,你就得离开,你找那个更高明的人,你才能成就。所以一个真正好老师不会耽误你前途的。他把他所有的东西教完,他没有办法再教了,他就请你去找别人去,找比他更高的,这是好老师。

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去参访一个善知识,这善知识把东西都教给他了,没得教了,一定给他推荐一个善知识,「那个人比我高,你去找他」,这才是一个真正善知识。所以我们跟一个好老师是有期限的。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感恩,感谢这个恩德,他不愿意离开,差不多一般到老师圆寂,他离开了。他到另外地方去求法或者是主持教化弘化一方。那个有,少数,多数的学成之后就到外面参学,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离开老师出去参学。但是你没有能力参学的时候,这个老师决定不让你离开,如果让你离开,那对不起你。他要保护你,他要帮助你成就的,使你有能力参学,什么能力?你有能力辨别真妄,你听人家讲东西,一听就晓得它是正法还是邪法,你有这个能力。能够辨别是非,能够辨别善恶,你有这样的能力,老师就让你出去参学。

你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老师决定不让你离开他一步,决定不准你出这寺庙大门,为什么?你要是听到外面人讲了,一个人一个讲法,你听了三个人,心里就打问号,到底哪个对?愈学就愈迷惑,愈学愈颠倒,学到最后连佛法不相信了。这个讲东那个讲西,我到底往哪里去?干脆还是算了,不要学了。这就是自己没有能力辨别,等於没有出师,不够资格出去参学。有能力,老师不让你出去,老师对不起你;没有能力,老师要是把你放出去,老师也对不起你。所以师道的的确确是很不容易的,老师对这个学生要负绝对的责任,他的成功失败,老师要负起这个责任来。参师访友是成就自己的道业,要发至诚心去向这些善知识请教,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圣果』。这是『乞法资心』,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

钞【二、怖魔者,若人发心出家,魔王闻之,生大怖畏,以魔乐生死,出家离欲,趋向无生,魔失党与,生怖畏故。】

这我刚才讲过了。

钞【三、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断绝故。】

『九十八使』就是见思烦恼,见惑有八十八使,加上思惑十使。

钞【或加净戒、净命,则成五义。今三义者,以乞食摄净命,以破恶摄净戒故。】

净戒、净命,加上乞食、怖魔、破恶,比丘有这五个意思,但是大多数讲法都讲三个意思。乞食里面包括净命,破恶里面包括净戒。三个意思,实在讲包括五个意思在其中。

钞【众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无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违诤,如水乳合,名和合众。】

前面讲要遵守「理事七和」,这是基本的条件,这个之外还有一桩就是『羯磨』。「羯磨」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作法」;作法,我们现在还是不懂,我说现代的名词,你一听就懂了,就是会议议决。所以佛教是民主的。僧团里面有大小事情都要开会,少数服从多数。同一羯磨,一定要遵守会议的议决,不相违诤,这叫『和合众』。

钞【三迦叶者。】

『迦叶』尊者有三位,迦叶是姓,有三个人。第一个是:

钞【一、优楼频螺,於火龙窟,有五百弟子。】

优楼频螺迦叶,他原来是外道,在火龙窟学外道,这个龙是个毒龙,他在那里修道。他有五百个徒弟,在外道里头很出名的。第二位是:

钞【二、伽耶,於象头山,有三百弟子。】

伽耶迦叶,他在象头山带著一群人在那里修行,他有三百弟子。第三位是:

钞【三、那提,於希连河,有二百弟子。后皆归佛,故有千众。】

那提迦叶,他在希连河,他有二百弟子。以后这三个人都被释迦牟尼佛降服了。释迦牟尼佛找他们开辩论会,他们三个辩输,辩输之后就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他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他的这些徒弟们也都一道,老师都做了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大家统统也不愿意散掉,修道的心都很切,所以都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了。最先他们三个人是老师,后来都变成同学,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这三个人是师徒总共一千人。

钞【目连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来归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

目连、舍利弗是外道的头目,原来也是修外道的。他们每个人有徒弟一百人,师徒以后也都皈依释迦牟尼佛,这又带去二百五十人。

钞【一说度耶舍等五十人,及陈如等五人,共成此数。】

耶舍童子有五十人,最早他在鹿野苑度憍陈如五比丘,总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这个僧团有这么多人,这是把他这个僧团的人数来源给我们说清楚。

疏【独举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随故。】

其实佛在任何地方讲经,听众不止这么多人,人数都非常之多,在家出家都很多。但是别的都不要提了,因为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管哪一会,佛讲经他们统统都在,常随弟子!佛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一生都没有散开过,一直到佛圆寂,他们这些人都不散。以后结集经典,讲到众成就,统统是以他们为代表。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