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我相信看懂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得真实之利

发布时间:2024-12-29 04:04:37作者: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我相信看懂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得真实之利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居士慈悲,惭愧凡愚弟子甘肃省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开启,今天恭敬报告的题目是「行究竟方便,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大乘无量寿经》学习心得报告之二「世尊现瑞放光与宝莲佛光」之义海蠡测(下)

甲三、莲花表法,佛号功德。

蕅益大师《要解》曰:「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其所愿而证所信。」又曰:「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由此我们要注重信愿,有信愿必然会有持名,因为持名正是表达信愿的一种行持,互相含摄,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方为资粮。又,三资粮中,若具真信切愿,持名功夫未断烦恼,亦可往生凡圣土。三资粮中,念佛功夫若断见思、尘沙、无明,则可随其断证,往生上三土。故蕅益大师曰:「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蕅益大师又曰:「深信切愿即是无上菩提心」,盖此「无上菩提心」即是信愿持名之心。有一念此心,即是不可思议之因,必起不可思议之果。当知不可思议之因即是不可思议之果,因果同时,是以此心才发,极乐便生一宝莲。印光大师曰:「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慈悲誓愿摄受。故此间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华,倘精进不退,则其华渐见广大,待至其人临终,佛与圣众,即执此华,接引往生。」师父上人说:此地这一发心,执持名号,求愿往生,经上说得很清楚,那一边是莲花化生。我们这一发心,这七宝池中就生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有自己的名字,决定错不了的!

由上可知,一念发心求生西方是因,极乐七宝池生出一朵莲花是果,因果同时,然不可思议者,此莲才生即具无量功德,此亦正显发心念佛之无量功德。如「宝莲佛光品」云:「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於佛正道。」三十六者,非数位,表无量。《科注》曰:「如是境界,非仅示现妙相而已,而实具有无边妙用。说微妙法,安立众生於佛正道。正是真实之利也。」「佛正道」有三个阶层,初级、中级、高级,初级是阿罗汉,中级的是菩萨,高级的是佛陀。故知佛说微妙法,即是宣说无量法门及净土法门,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种法门而度之,其最后归宿必为极乐世界,如《华严》之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正是真实之利也。如是则一花具如是功德力用,正显一句名号亦具如是功德力用!

又此莲花,黄念老在《科注》中,从依正、因果、主伴、一多等皆是皆非,说明世尊欲宣弥陀弘愿一乘最奇特之法,佛佛相念,住於弥陀之所住,是「奇特法」,其最后总结说:「欲说是一法,但一花中有无量光,其中出生无量法;若说是无量,则只是一句名号」。盖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莲花乃极乐依报之一种,一朵莲花尚有如是功德利益,如是则极乐国中有无数莲,莲放无量光,光现无量佛,佛现十方国土,土中又有无数莲,莲复放光现佛,佛说法,重重无尽,无量功德,只是这一句佛号所流现。虽只是一句佛号,而复成就种种之国土庄严、菩萨庄严、佛庄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庄严。故《科注》曰:「若能了达极乐一切庄严成就,入一法句,从事达理,即事而真,谛信万德庄严,直入一句名号之中,……盖弥陀名号正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亦复不可思议。」又「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他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

又《要解》云:「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横是讲空间,横遍十方;竖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竖穷三际。是故「横竖交彻」表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亦即是本经「二十一俱胝佛土」之意,如何得知?如《科注》曰:「经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无量佛土」。《科注》继曰:「法藏比丘摄无量佛土为一极乐净土,是即华严中一切诸法同时同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具足相应之义。是为十玄之总门,实亦本经之总相」。

综上所述,故知弥陀名号是法界之体,是当人之自性,是十玄之总门,是本经之总相,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要解》复云:「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念老释曰:「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是故念念相应,而念念即佛。」由此是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由此正显一句名号圆满含摄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依正庄严,他们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所信、所愿、所学、所解、所修、所证、所赞、所传、所弘扬、所教化众生的核心、精华,乃至於教化众生的无量功德也都在这句名号里头。此亦正是师父上人常讲的:一句佛号,包括了戒定慧三学,包括了世出世间一切的善法,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德号,包括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教,这一句佛号是总纲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功德都是细目,它统摄了。

印光大师曰:「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圆摄十方三世一切佛号。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以一句阿弥陀佛,即佛所证之无上菩提觉道。吾人若能以此名号自薰,久而久之,即能与佛气分相同。」

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曰:「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微尘一切行门,摄无不尽。」

是知信愿持名一法,乃世尊於方便中独垂方便,於圆顿中更显圆顿,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是故本经之末,世尊重劝念佛,十方如来本心,一时和盘托出。经中福慧始闻、微妙法、救世行、智慧海、难中难、行超普贤等,均指此信愿持名之无上妙法。至於念佛法门之妙,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穷未来劫,演说不绝,亦难道得少分,故不多说。此段会集《科注》与《文钞》之说。唯恭录灵峰大师《要解》中二则,以作本小节之结语:

一、《要解》云:「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二、《要解》云:「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甲四、诸佛共赞,万善同归。

或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净土否?蕅益大师曰: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萨位者也。

印光大师曰:「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於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以此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也。」

「试观华严大经,王於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文殊发愿,普贤劝进。如来授记於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简示於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师父上人讲经时说:念老说得好,这个法门是纯一无杂,净土法门。纯一是什么?是一乘法。像《法华经》上所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换句话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示现在六道、在十法界教化这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就是用《无量寿经》这个方法。附带说其他法门,那是对这个法门不相信的,佛才说,那些都是枝叶。如果你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发愿,佛决定不会罗嗦。又说:「以弥陀本愿为真实利,则可以八万四千法门为光阐道教,其义明矣。」八万四千法门到最后怎么样?最后统统归净土,没有一门不归净土。修八万四千法门的人,修成了,修无量劫,往生到哪里?往生到华藏世界。到华藏世界之后,会遇见文殊、普贤,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上有,到极乐世界这才叫证得究竟圆满。

《弥陀要解》序品曰:何故文殊师利法王子,弥勒菩萨,干陀诃提菩萨(此云不休息),常精进菩萨,四大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亦发愿往生净土?蕅益大师释曰:「此等深位菩萨亦必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所以师父上人说:不管学哪一宗、学哪个法门、学什么样的宗教,只要见到自性本定,回归自性,我相信都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法华经》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世尊释此一大事因缘即是本经,「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即是六道。真实之利者,《科注》曰:「今真实者,佛智名号。善导所谓法藏因中所成真实,故言本愿真实。开之则真实五愿,合之一句名号。……『之利』者,名号之大利。其大利之所究竟,即无上涅盘妙果。」盖谓如来出世本怀,即为宣说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普度一切众生也。印光大师说:「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念数声,即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为下根。若论上根,以初发心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须念佛回向往生,以圆满佛果。由此言之,一切法门,皆以念佛为其归宿。」是知极乐净土,念佛法门,全显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之本心,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之果德,十方共赞,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下至十恶五逆,饿鬼畜生,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如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曰:「是以一音始唱,千佛同赓(赓:继续、连续的意思)。三学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显,若圣若凡,如万水无不朝东,似群星悉皆拱北,方之捷径,号曰普门,岂虚语哉。决志求生,无容拟议者矣。」

以上引用了经论、祖师注疏和师父上人的开示,说明了净土念佛法门之无比殊胜、不可思议,或有人疑,说的是不是太过了?且看《文钞》如何回答,印光大师说:「须知净土法门,为一切诸法汇归之法海。若能如是信者,其人现生即可高登九品,将来决定圆满三觉。有谓此语有过者,余谓此过非我所敢承任,自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及阿弥陀佛承任也。」

甲五、末法时期的恒忏悔人

大慈念老和师父上人在讲经时曾说,应当要把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列入到净宗祖师之位。关於末法时期众生修行法门,乃至於如何忏悔业障,道绰大师《安乐集》卷上据《大集月藏经》有这样的开示:「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又曰:「又若去圣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是兼;如去圣已远,则后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道绰大师主张教法应该和时机相应,所以他在《安乐集》说,佛灭度后第四五百年后末法时期,主张应该修福忏除罪障,并认为念佛一门最为应机。他把佛的教法分为圣道、净土二门。圣道门非末法钝根众生所能悟证,只有净土门简要易行,乘佛的本愿力即能往生净土,所以他一生宣扬净土法门。大师一生宣讲《观无量寿经》,前后累计达二百遍之多,大师每日自己念佛,以七万遍为限。

现前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求消业障,增福慧。消除业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经里面所说的种种法门、种种修持,无非都是帮助我们消除业障。消除业障最有效的方法,无过於念佛,但是很少人相信。为什么不相信?业障太重了。但於诸多业障当中岂不知生死是为最大的业障!若欲究竟快速了脱生死,当今只有念佛法门。是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印光大师云:「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佛法如钱,在人善用,汝有钱则何事不可为。汝能专修一法,何求不得,……善体光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则纵说的多,汝仍是心无定见,有何益乎?」又曰:「佛以众生之心口,由烦恼惑业致成染污。以南无阿弥陀佛之洪名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显现。」

生死即能了,其他一切业障直是鸡毛蒜皮,印光大师形容说:「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於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固当唯精唯一,执持弥陀圣号,真信切愿,企其往生西方」,「绵绵密密,长时忆念。久而久之,宿业消灭,善根增长,种种恶习,当皆逐渐消灭矣。」

《文钞》又曰:「念佛功德,不但能往生西方,并能消除奇灾横祸。凡怨业病,医不能治者,若至诚念佛,久之皆得痊愈。以医者只能医病,不能医业。惟念佛则身病心病,无有不治也。」「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药。梵语阿伽陀,华言普生,亦云总治,以普生总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万四千烦恼,亦复如是。」「是知信愿念佛一法,乃药王中之药王也。」

师父上人在八十八岁高龄,学习经教六十三年,讲经五十六年,於讲经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劝导大家:「圆满的圆满就这一句佛号,佛号功德无量无边无有边际。我们要想消业障、要想积功累德,怎么修?这个经上告诉我们,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积功累德,就是消除无始劫来一切业障,完全在这句佛号。没有人相信,为什么?无量劫来我造的罪业太重了,哪有一句佛号能消得了的?总以为要经忏、要念咒,许许多多的法门帮助你消业障。殊不知那些方法消业障都少,消不干净,只有一句佛号能把业障、习气干干净净清除掉,不要再用第二种方法。」

师父上人又引清朝乾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在《观经直指》里的开示告诉我们:世间人业障、罪障很重,所有一切经法、忏法都消除不掉的,最后还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把罪障消除得掉。这句话是很不容易说出来的,他对於这些法门要是认识不清楚,不能够透彻了解,他怎么晓得这句佛号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我们今天想求消业障、断烦恼、灭罪业,不必求其他的经咒,这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一切经咒力量达不到的,没有办法的,最后还得求阿弥陀佛,我们为什么不用这句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去相信这句阿弥陀佛?

如果大家还是不能相信,老法师又引海贤老和尚做证明: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专持这一句名号,二十年,也就是四十岁,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罪业消尽了。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念戒、念定、念慧,圆满的戒定慧,怎么不消业障?五逆十恶业都能够消干净。念佛忏悔是彻底忏悔,把罪根都拔掉了,这个要知道。我们今天敢说这个话,是因为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才敢说。他做到了,真做的,就是一句佛号,简简单单,一点也不罗嗦。

现在人不能相信这一句佛号的不思议功德力,是因不知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所以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

甲六、带业往生,别无选择。

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烦恼很多,若能皈依净土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名号,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是弥陀至极之慈悲,亦是净土法门无比之殊胜。《无量寿经》曰:「当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然当今之时,整个世界动荡不安,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燃,遍界无逃避处,是故印祖有曰:「尚犹悠忽度日,不能专志求救於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虽念佛忏悔功德如上文所说不可思议,但众生无量劫所造罪业无量无边,如经云:「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所以一般念佛往生者,多是带业往生到凡圣同居土,但凡圣同居土也不离常寂光土,此正是极乐世界之殊胜处!是故《要解》说:「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科注》举七事以显极乐之超胜,今简述其四,略显带业往生之独妙: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闲,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

又彻悟大师曰:「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

印祖在《文钞》中关於带业往生的开示很多,下面恭录少许几段与大家分享:

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虽属具足惑业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余一切法,则绝无此义。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浅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念佛法门则不然。只要至诚恳切,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临命终时,自能蒙佛接引。品位高下由修持之深浅定之。极乐四土,虽生同居,位亦不退,即能顿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带业往生,全仗佛力,喻如有大石百千万个,欲过海者,装於大火轮中,即可不沉而运於他处。否则撮土之沙,亦即下沉。自力欲了生死,犹如舍舟过海,除非有羽能飞,否则未有不堕溺者。仗佛力了生死,犹如稳坐船中,片刻即到彼岸。

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噫!如来大慈普度,一物不遗,唯此一法,最为周挚。

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当今之人,欲於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法,则绝无希望矣。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浅深,合机者妙。时当末法,人根陋劣,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其谁能断烦惑以出生死,见本性而证无生乎?……是知当此时节,唯此一法,最为合机。若舍此仗佛力之法门,而修仗自力之法门,勿道中下根人,莫由冀望,纵令上根,亦断难以一生成办,多皆但种来因,难得实益。以故古今知识,极力宏扬此法,以期上报佛恩,下度同伦也。又曰:「是以愈向后,愈宜专修净业也。」

大慈念老更是常常劝勉大家说:「我常说你们修什么都可以呀!我从不劝人放弃他所修的本门,另换一个。但是我常劝:不管你修什么,你要求往生极乐世界,拿你的功德回向往生。如果不愿入弥陀大愿之海,要在这一生中出生死,我就可以说一句很大胆的话:绝无希望!」

甲七、结束语:四字《华严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大慈念老讲:「信力圆时,全成佛力!」净土法门为末法众生主要得度法门,然以微妙难思,故致易行难信,有赖历代高僧大德出世表法,树立典范,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坚定信愿,同得往生净土,圆成菩提。河南南阳来佛寺贤公老和尚,为当代稀有难得之净宗高僧,於五浊恶世,以九十二年之深信切愿笃行,行住坐卧,一句弥陀念到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末法浊恶众生:念佛成佛!正如《文钞》所指:「了生脱死,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念佛法门,是佛法中特别的一法门。……唯净土法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无一不於现生临终得往生者。」又「念佛一门,须信愿行具足。信之既深,则发愿必切。发愿既切,则行持必力。但念弥陀,莫加他法。当以真信切愿,执持名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心念耳听,字字句句,念得分明,听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既以此法自行,必须又以此法化他,则化功归己,实为往生最胜资粮。」「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

纵观海贤老和尚一生老实专念一句佛号,没有涉猎其他法门,实实给我们做出修行人的最好榜样。贤公於往生前曾手捧《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的书照相,为末法九千年众生证明,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念佛往生是真的。复又证明,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是真经,不是假的,一丝毫怀疑都不可以有;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是正知正见,也不能怀疑,更不能毁谤。最后就是他为我们证明,我们这些年,十几、二十年,依照这个本子修行没有错误,是正确的。以上证明是阿弥陀佛嘱咐贤公表法的,换句话说,就是阿弥陀佛亲自为我们证明,如果我们还有丝毫怀疑,就是我们没有善根、没有福报!本经第四十六品,佛付嘱弥勒大士曰:「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付嘱汝等,作大守护……当令是法,久住不灭。」今亦可曰: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阿弥陀佛(一切诸佛)付嘱贤公(亦指一切净业学人)作大守护……当令是法,久住不灭!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说到贤公的成就,师父上人就非常赞叹,曾说:我们这一生没有任何目的,就是求生净土。我们有圆满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一心向往。丝毫怀疑没有,你的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现在就证得。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榜样,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海贤老和尚有没有得到?得到了。我估计他在四十左右,理一心;三十左右,事一心。他那个成就,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那个境界是平等的;跟六祖惠能大彻大悟也是平等的。他要是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可以作佛。要是生在唐朝,跟惠能大师同时代的,他是一代祖师。

昔日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描绘自性说了二十字:「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师父上人说此二十字展开即是整部《华严经》,《华严经》展开即是虚空法界一切法,《华严经》是能大师五句话的展开。上官老师於学习班一三二集中称《净修捷要》为口袋(袖珍)本《华严》。老法师肯定说:确实像她所比喻的,这是《无量寿经》的口袋书、袖珍本,跟《华严》、《无量寿》、《弥陀经》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说法有详略之分。审如是,今则更有小小袖珍本《华严》者,尊为四字华严:阿—弥—陀—佛。

最后,恭录印光大师「阿弥陀经塔赞」做为这次报告的结束:

宝塔巍巍耸太空,无边法藏悉包融。极乐庄严全显现,弥陀光寿总形容。六方诸佛常赞叹,九界众生尽朝宗。归根结顶高深处,只在洪名一句中!

以上是惭愧凡愚弟子开启粗浅的学习心得报告,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尊敬的师父上人以及诸位善知识惠予慈悲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凡愚弟子开启顶礼感恩!

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光寿无量,早日叶落归根,讲经说法,广度众生。惭愧凡愚弟子开启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开启法师的报告,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法喜充满。时间不算太长,一个小时,报告非常精彩,字字句句都是老实话,真实受用。我希望开启师,一生守住你今天这份报告,像海贤老和尚不拐弯,一直做下去,一句佛号,做海贤老和尚第二。放下万缘,一心向佛,没有一个不成功。我们希望你的成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给末法大众做一个好榜样,做个学佛的好榜样,做个念佛求生净土的好榜样。这一篇文章我们希望也能够放在我们冬至有个纪念册,放在这个里面。我相信看懂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得真实之利。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八六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