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和平与冲突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2025-01-14 04:04:27作者:佛心网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2/9/3 澳洲净宗学院
各位同学,这几天有不少的朋友跟我谈起,现在世界和平跟冲突的问题。正好在昆士兰大学现在有一个研究所,专门讨论“促进和平,消弭冲突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由来很久,可以说自从有人类出现以来,大概人与人之间互相冲突的问题就存在,佛说这是六道凡夫。这个世间有没有没有冲突的事件发生,只有和睦相处的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确确实实有。诸佛的净土,菩萨居住的净土没有冲突,确实是真正落实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千万年来,冲突不断的发生?一切众生渴望和平也望了千万年,和平没有到来,而冲突不断的提升。要消除冲突,落实和平,能不能做到?我们晓得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人怀疑,认为和平是一种理想,不切实际。这是世间一般人的想法、看法,实际上圣人的看法、想法就不一样了。
首先我们要明了圣人,圣是什么意思?神人,神是什么意思?在中国,古人对这些名词有说明,神圣,聪明正直谓之神;圣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明了,则称之为圣,圣明。由此可知,中国人讲的神圣绝非迷信。神圣就是做到诚与明,真诚明达,明了通达一切事理,这个人我们就称他圣人。在中国,孔老夫子这是个代表,我们尊他为圣人。在孔子之前,像孔子这样的人物不少,通称为古圣先王。他们一生处事待人接物都是以真诚的心,明达事理因果,教化众生,确确实实能够达到社会的安定、繁荣、兴旺,教化众生,使人人都能够明了利害得失,吉凶祸福,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儒家所说的大同之治,那不是理想,是事实。现代的社会为什么做不到?社会病了,我们要晓得。现在许多人都说地球病了,地球是我们居住的环境;社会病了,社会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人事环境。这个麻烦不小,物质生活环境、人事生活环境都有了严重的病态。病态的根源在哪里?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一句话,众生贪瞋痴慢所造成的。贪瞋痴随着物质享受快速的向上升,如果不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竞争就产生了。我们看看今天社会学校的教育,再看看家庭的教育,父母教儿女是不是教他竞争?学校里面老师教学生是不是教竞争?这不是小事,这是大事!竞争不能满自己的意思,那一定就变成斗争;斗争还达不到目的,那就变成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毁灭。所以这个社会的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我们要晓得它的根源在哪里?现在我们晓得,根源是在贪瞋痴慢。贪瞋痴慢确确实实是在加速度的增长,和平还有指望吗?
我们细心去观察中国外国,古代现代,确实有一些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们很认真努力在从事于消除冲突,促进和平的工作。他怎么做法?方法很多,就像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佛菩萨这些大圣大贤应化在世间,他们到这个世间来不是受果报的,不是业报而来的。他们怎么来的?佛法里常讲乘愿而来。乘什么愿?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大乘佛法里面所说的四弘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这四个字的意思很广很深,不是说芸芸众生很多,这个讲法就讲得很浅薄了。众生是多,众生所受的苦难就更多,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贪瞋痴来的。贪瞋痴,痴是迷,痴迷!痴迷之后,他才生起贪瞋的念头。如果觉悟了,不迷不痴了,这个贪瞋的念头生不起来,为什么?真心。
《楞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常住真心”,这四个字我们要多想想。“常住真心”,常住就是不会变的,真心是不会变的。妄心呢?妄心叫无常,妄心不是常住的。妄心是什么?是生灭心。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了,这个生灭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常住的,真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慢。不但没有贪瞋痴慢,《华严经》上告诉我们,真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妄心里头有。佛菩萨告诉我们真心是本有的,妄心本来无的,基于这个理论,冲突可以化解,和平可以落实。我们对这桩事情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从哪里来的,总得有道理,这个道理是真理,真理给我们信心。
再看中国儒家讲的,《三字经》上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论语》里面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中国圣人说的。我们要肯定一切众生本性是善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差不多。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本善本净。我们这些年来讲到修学的目标,就定在这四个字,“纯净纯善”。纯净纯善就是佛性,儒跟佛讲的是一样的,没有两样。
再从事实上我们来观察,我们看婴儿,你看三四个月、五六个月,他还不会说话,仔细去观察他,你看他的性是善还是恶?我很留意,答案是肯定的,他的性善。只要看他的小眼睛,无论对什么人他都笑瞇瞇的。善人抱他,他很喜欢;恶人抱他,他也很喜欢,他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执着,那个心是纯善纯净,那个心就是本善,从他的表态上我们看得很清楚。一两岁他会说话了,他爱他的父母,他爱他的亲人,他那个爱是真的,不是假的,天真烂漫;天真就是天然的真实,不是伪装的。
渐渐长大了,他的心就变了,小时候讲的话都不算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这是渐渐长大之后,被这个社会的染缸染污了。所以夫子讲的,性虽然相近,习相远。那个“性相近”是与圣人相近,跟佛菩萨相近,跟佛菩萨差不多。非常可惜,小时候没有好好的教导他,没有道德在熏陶他,他染上贪瞋痴,就好像吸毒一样,他上瘾了。到少壮的时候,欲罢不能,有些时候他做些恶事,损人利己,有时候感到良心不安;良心不安,他还是要做。这是什么原因?他克服不了外界的诱惑。内心的烦恼习气他没有这个能力克服,于是才违背自己的良心,造作一切恶业。
我们一定要了解一切变乱冲突的根源,把这个根找到。消除冲突从哪里做起?一定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明了。佛在经上常常讲,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我们看孔子,看孟子,在中国看老子,看庄子。这个度就是把自己这个冲突化解了,然后才能帮助别人,才能教化别人。释迦牟尼、诸佛菩萨也是这样的。所以冲突在哪里化解?在自己内心深处。我们内心的深处,真心、妄心,真妄冲突;诚心、虚伪,诚伪冲突。我们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用什么心?自利跟利他冲突。欲望,欲望是严重的染污,与清净冲突;瞋恚,瞋恚是极端的不平,与平等心冲突;愚痴跟智慧冲突。所以你要晓得真正冲突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要讲究和平,先把内在的冲突消除,然后我们自己和平了,中国古人常讲“心平气和”。怎么样能达到气和心平?要把内心里面的冲突化解,或者我们讲内心里面的矛盾,那都是一样的意思。你要把它能化解,这是大学问,真功夫!这个问题化解了,在佛法里面讲超凡入圣。
由此可知,佛法里面讲凡圣标准是什么?你内在矛盾冲突没摆平,你是凡夫;你内在里面的冲突矛盾统统化解,你就是圣人。圣人才真正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方便,帮助社会大众化解一切众生的矛盾。这个方法,实在讲是教育!这一点我们只要冷静观察,真正具足大智慧、真实智慧、真正慈悲,这种人在世间,他做什么?都是从事于教学,师道!做老师的人很辛苦,为什么?你教人,你自己要做出最好的榜样。你教人不贪,首先你自己要不贪。你自己要贪,教别人不贪,谁能相信你?你自己在逆境里面不瞋恚,你才能教人不瞋,别人听你的话要看看你样子。夫子讲的“听其言而观其行”,你有没有做到?所以做老师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非常谨慎,唯恐让别人看到不好的样子,学到不好的样子。他要学个不好样子,这个做老师的怎么对得起学生!不仅是对不起这个学生,对不起所有的学生,对不起社会所有大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容易!
老师都是清高的。清,他的物质生活清淡、贫穷;高是他的志高,他的德高,他能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在中国,你看看孔孟老庄。在印度,你看看释迦,他的这些学生们,舍利弗、目犍连、迦叶、阿难,你仔细去看看他们,看他们一生的行业,他的行为、他的造作,不但是当时感动社会大众,即使在今天我们去佛两、三千年了,两、三千年之后提到这些大圣大贤,我们心里头还生起无限仰慕之心,甚至于还发愿向他学习。这是德高智广才能这样的感动人,令后世人永远不忘他的行仪,不忘他的教诲。这要不是大智大德,诸位想想谁能做得到?
中国在古代,外国也不例外,对于这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从事于各行各业,你去观察,对待老师特别尊重。老师真正叫难能可贵,他没有贪瞋痴,他没有物质享受的欲望,衣能穿得暖,食可以饱肚子,有一个小茅蓬能遮蔽风雨,他很满足了。所以凡是从事于教学工作的人,中国人称为老师,帝王尊敬他,父老尊敬他,他在社会上虽然很贫寒,博得社会大众的尊敬。由于帝王、大臣、社会大众的尊敬,儿童、年轻人,在佛法里面讲善根深厚的,他很羡慕这些圣贤,希圣希贤,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圣人,也能做到贤人,认真的学习,现代的话来讲道德教育。我们看看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可以说日新月异,物质生活大幅度的提高,圣贤道德教育差不多已经忘得干干净净,这个不得了,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我年轻的时候对这些问题很留意,我对于圣贤非常仰慕。学佛之后,我肯定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大圣大贤、大智大德,佛家讲大慈大悲,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谁不追求名闻利养?谁不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他们这些人能够放弃名闻利养,放下物欲的受用,甘心情愿过一种清苦的生活,全心全力来教化社会,给社会做榜样,给社会做典型。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贡献,真正可以说得上无与伦比,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不能跟他相比。全心全力在奉献,宗教里面讲的牺牲奉献,而且乐此不疲,帮助世间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迷是冲突的根源,是一切众生彼此误会的根源,他来化解。迷破了之后,人就觉悟,觉才有乐,乐在觉中,真乐。
在这个地方我再跟诸位透露,这些从事于社会教学工作的人,他有大乐。你别看到他物质生活上那样的清贫,精神生活快乐,所谓是“身贫道不贫”,物质生活上清苦,精神生活不苦,大乐!这是世间人永远想象不到的,他那种乐是世间人没法子体会得到。要没有这样的真乐,诸位想想,谁愿意冤枉吃苦?吃苦有代价,代价是真乐。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般人很不容易体会的。我也是在中年的时候出家的,三十三岁,我二十六岁学佛,学佛我就选择素食。当时有很多同学、朋友、同事都认为我很迷,迷信,不吃肉了,都很同情我,感到我很可怜,也常常来开导我、劝我,佛可以学,不必选这么苦的生活。他们不了解,我选择素食,我有我的道理在。三、四十年过去了,再遇到的时候,他就伸起大拇指来:你对了!你对了!三、四十年他才认错,他那个生活方式没有我这个生活方式快乐。那素食有代价了,什么代价?非常明显的,不容易衰老,不生病。古人讲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我们有很好的形象让他看,这个形象就是成绩。
学佛,佛是什么?知道的人不多,包括许许多多佛教徒,都不知道佛是什么。天天拜、天天念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不知道!甚至于误会把他当作神明来看待,这是着相,迷信!释迦牟尼佛,印度人称佛,中国人称圣人,一个意思。释迦牟尼这一位圣人,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跟中国孔子、老子一样,一生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释迦牟尼佛尤其是令人尊敬,他的教学是义务的,不收学费,有教无类。不论你是哪个国家人,不论你信仰什么宗教,只要你跟他学,他就非常真诚慈悲的教导你、成就你,帮助你破迷开悟。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好老师,我们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本是根本,根本的老师。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释迦牟尼佛的身分。
我们学佛就要效法他,继承他老人家的事业,这个事业就是多元文化教学的事业。这个事业里头决定没有名闻利养,统统放下了;决定不求五欲六尘的享受,终身从事于这个教学,帮助社会广大众生。虽不能够断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至少他已经看淡了。他能够把这些东西看淡,诸位想想看,冲突变乱就会减少,和平幸福就慢慢接近了,这是一定的道理。这就是他一生事业的成果,他这个成果不是自己来享受,是贡献给整个社会,贡献给整个的世界,潜移默化,在做消除冲突,在做促进和平、幸福美满的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下一个钟点再跟诸位报告。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来谈谈,觉悟的人为什么能够做到清贫乐道?这个里面有高度的智慧、德行,他了解宇宙众生体性是平等的;不但是平等的,在大乘法里面讲是共同的。大乘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这个道理太深太深了!佛法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彻底明白了。明白之后,晓得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个体,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好比我们人身,整个人身是宇宙,我们用这个来做比喻。实际上,我们常讲外面的环境是大宇宙,我们这个身体是小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那个复杂的情形完全相等。要依照大乘经上讲的,这个小宇宙不小,大宇宙也不大,确确实实是一不是二,这就讲得更深了。
我们这一个众生就像人身体里面的一个小细胞,不同的器官就像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国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管怎么样不同,它是一体、一个身。譬如我们眼是一个族群,耳也是个族群,鼻又是个族群,个个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部分,共同组织这一个身体。细胞无论在哪一个器官里面,都是属于整个身体的一分,这一分是基本。我们不能说我这个细胞做好,他们那个细胞坏了我就不管了,能行吗?我这个族群好,别的族群我就不要管他了。就好像我这个族群是眼睛,只要我眼睛好,耳坏了没有关系,鼻坏了也没有关系;殊不知,要命!从这个比喻里面,诸位细心去体会,在这个身体里头,要想这个身体健康,要大家统统好!我“眼、耳、鼻、舌、身”样样都好,每一个器官里面的细胞各个都健康,这个人身体好,健康长寿,快乐无比。我们这个人在宇宙里头就是一个细胞,我能不管别人的事吗?我能不顾家庭吗?家庭是这一个细胞最贴近的周边。你就晓得,你有责任、有义务把一家人教好,把一家人带好。
儒家讲“作之亲,作之君,作之师”,儒提出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所有一切众生,我们讲做人的基本义务,你要尽的义务。作亲,你是做父母的,你要爱护你的子女;作君,你要带领你的儿女;作师,你要教育你的儿女。你有这三个义务!这三个字我过去曾经做过专题讲演。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你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在社会上从事哪一个行业,你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统统都有这三个义务,你要懂得怎么做。公司里面,固然老板要做到“君亲师”的义务,员工也不例外。员工懂得这个道理,爱护我的同事,这就是亲;把所有同事看作自己兄弟姊妹,自己在工作上做出很好的榜样给大家看,为大家做模范、做典型,这就是君的意思,君的义务;帮助你的同事,教导他们,那就是师。希望你这个公司从老板到最下级的员工,各个都第一,在他的工作岗位上,都能把他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能够与其它的同僚合作,互相配合,这个团体健康,这个团体哪有不兴旺的道理!扩大到社会、到国家、到世界,亦复如是。
所以觉悟的人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世界的众生,再扩大是爱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剎土众生。他知道什么?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佛法里面讲“共同一法身”,哪有不爱护的道理!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是没有条件的。佛表现给我们看,一生,他就尽到他的义务,做得圆圆满满;作亲、作君、作师,没有条件的。有条件,那是迷惑颠倒的人,是凡夫;圣人帮助一切众生,哪里会谈条件?没这个道理!知道一切众生、一切万物跟自己是一体。所以看到众生迷就像自己迷一样,看到众生苦,就像自己苦一样,帮助众生,帮助自己。我们身上这个细胞,看到这个细胞坏了,别的细胞要不要帮助他?同一体!我们知道左手这里痒,右手就帮他搔搔痒,你帮助他还要谈条件吗?还需要有代价吗?哪有这个道理!
所以今天六道众生难在哪里?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佛菩萨大圣人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知道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跟我是一体。我也常讲,也写了不少送给同学们,“虚空法界是自心相”。心,心是什么样子?虚空法界是自己心。“剎土众生是自身相”,是自己的身,绝非身外之物。这个要认识清楚,要肯定,那你就是入佛知见,这叫佛知佛见。众生没有这个知见,要慢慢的来诱导他,来帮助他。众生执迷不悟,执着身是自己,自他对立,对立才产生冲突,才产生误会;如果是一体,这个事情不会产生矛盾。我们如何帮助现前大众?我们仔细观察他,他最关心的是什么。无论是中国外国,不论是哪一个族类、哪一个宗教,人人都关心自己利害得失。什么事情对我有利,什么事情对我有害,要用什么方法我才能得到。
现在人得到什么?财富,五欲六尘的享受,聪明智慧,健康长寿。大家天天想的不都是这个吗?争的也是这个,夺的也是这个。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把这个事实真相讲清楚。“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财富得财富,求智慧得智慧,求长寿得长寿,有求必应!这是真话,不是假话。可是求要如理如法,这当中有道理、有方法。你要不懂道理、不懂方法,你用你的意气去求,用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去求,那个结果是适得其反,不但利没有得到,害得到了。
我们生活环境,哪一个人不希求着不向往安定、和平、繁荣、兴旺,所以对于这些吉凶祸福人人关心,关心环境的吉凶祸福,关心自己的利害得失。我们从这个地方教学,大家很容易接受,他能听得进去。最重要的,我在前面讲过,先要把自己修好。利害得失,你看我,远害得利,趋吉避凶,我要做出样子给人看!所以我常讲,学佛的形相非常重要。我们跟大家在一起,我们的形相要好,气质要好,外国人常讲的磁场要好,让大家见到你、接触你就有好感,对你自自然然生起敬仰的心、爱戴的心、羡慕的心,接着他就想跟你学了。
现在一般中年人以上,压力很重,物质生活的压力,精神的压力。我们这个形相轻松自在,一点压力都没有,他就得向你请教了,要怎样能帮助我压力减轻?你要有能力教他,教他最好的是形相。这里面因果就非常重要,我的形相是果报,果必有因,你要想好的形相,你要修善因。所以世尊为我们显示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每一个相好都是善因修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业一定有恶报,必须要明了因果报应,这是真理,这是事实。
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天堂地狱那是别业,各人造的个人受,不相同;水灾、旱灾、地震、战争这是共业。共业熟的时候,灾难就来了,很难幸免。从这个地方我们要体会到,我虽然修得不错,别人修得不好,换句话说,我跟他就有共业,我要想免除共业,我一定要帮助他修好。岂不是帮助别人就是真正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消共业的灾难,不可以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真正祈求得福免祸,首先你要懂得把自己的恶念消除,善念要增长。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观察就是行,要行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所以一切时一切处自己要勉励自己,还要勉励别人,劝人修善,把修善的好处告诉别人。自己修善得的果报,这是做证明。我们在讲席里常讲相随心转、境随心转,身体是最贴近的一个境界,心纯善纯净,身体一定健康,不会生病。
病从哪里来的?病,内由贪瞋痴慢,贪瞋痴叫三毒,什么毒?病毒,这三种最恐怖的病毒,你里头有;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内外交感,你的病生了,这是一切病痛的根源,我们要认识清楚。所以自己要断贪瞋痴,把里面的病毒消除,外面风寒的感染你自然就有抵抗力,有免疫的能力,不会受外面的影响。
消除冲突,希求和平要从这个地方做起。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戒杀,决定不能杀生!不要以为我大牠小,蚊虫蚂蚁很小,随便杀牠,牠也是一条命。今天你大牠小,你可以欺负牠,死了以后要知道有来生,有六道轮回。佛在经上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仇恨愈来愈深,生生世世,跟你说彼此都苦,何必?
又何况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知道染污非常严重,地球生病了,社会生病了。尤其这些动物,包括海洋里面的水族,都带有病菌,所以古人讲“病从口入”。你常常喜欢吃这些东西,你哪有不得病的道理!所以选择素食保护自己身心健康,这是真正爱护自己,对这些动物你又真正做到了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我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也希望一切众生各个都健康长寿。希望别人不伤害我,我首先要不伤害一切众生,种什么样的因,则得什么样的果报。
也许有人问,我以好心对人,人家以恶意对我,这是什么原因?我有没有做错?跟诸位说,没有做错。我以善心对人,是我在这里种好因;人家以恶意对我,是消我过去生中的业障;所以顺境善缘长我的福慧,逆境恶缘消我的业障。人生在世,第一功德是要懂得化敌为友,如何能把我敌对的冤家对头变成朋友。化怨为亲,化恶为善,化迷为觉,化凡为圣,这就是圣贤事业的乐趣,他乐此不疲!所以他的智天天在高,他的灾(凶灾)天天在减少,真的是消灾增福,他怎么不快乐!心地到清净,清净一定的程度会突破时空界限,他的活动空间扩大了。我们知道,我们现在一般人活动的空间是三度空间,他能够突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他的生活范围比我们大,他能够跟天地鬼神往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的空间,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十法界。
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以世间人眼光来看,他们很了不起,他们能够牺牲奉献,舍己为人,这是世间人眼光看的。而在他们本人没有这个念头,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自自然然。因为他们真正了解一切众生跟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体,对人好就是对自己好,爱人是爱自己,敬人是敬自己,帮助人是帮助自己,一点都没有错。
觉悟的人,他这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跟我们一般人这个观念就不一样。我们一般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为“我”活的,为我、为我家人活的,这个心量很小。觉悟的人,我这个身体活在这个世间是为一切众生活的,没有我,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来的,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念念都是为社会、为众生,没有想到有自己。自己的心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自己的身跟一切众生合而为一,不一样!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一个工具而已。他会善用这个工具为大众造福,为大众消灾,怎么会去伤害众生?
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知道一切众生心性本善。所以教学的目标,没有别的,帮助他回归他的自性,回归他的本善。他的本善在,没失掉,只是他迷了,迷而不觉。所以佛法的教学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悟了之后,他自性的本善、自性的良知良能都现前了,跟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没有两样,所以叫“性相近”。
佛菩萨教我们消灾息难的方法,我们常常看到经典袓师大德教导我们多念观世音菩萨,多念阿弥陀佛。于是我们听到了,天天“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灾难消得了消不了?没消掉!这样说起来,佛在经上讲的话不灵了吗?不是佛在经上讲的话不灵,是我们错会了意思。为什么?我们的念是口念,心里头没念。你看念佛的“念”字,念字是“今心”,你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真有观世音菩萨,灾难就没有了。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你的心是大慈大悲,哪来的灾难!所以念佛的念晓得是今心,你现在的心是大慈大悲,你现在的心是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要救一切众生的苦难,你还能害众生吗?这叫念观世音菩萨。换句话说,用这个佛号把自己大慈大悲的心唤醒,唤起来!
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什么意思?《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的福德。你要把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布施供养给一切众生,灾难才能消除。念佛号,念菩萨名号,你要会念!你不会念,有口无心,古德常常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不会!
为什么不会?你没有遇到好老师教你,道听涂说把意思错会了,以为口念就有效了。所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开头佛就教我们,你要想学佛,第一桩事情,“从明师受戒”。这一句的意思,你要跟一个好老师学习,你要听这个老师的教导。明师不是名气很大,是他真正明白事理,佛家讲的明心见性。
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自己的矛盾冲突解决了,身心和谐,健康长寿,这是果报。进一步帮助社会大众,今天对社会大众要用深度的感化教育。感化教育里头最重要的是身教,要有真的智慧、真的德能、真的慈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才能感人,才能帮助人回头。今天社会大众犯的什么毛病?首先,从小养成一个错误观念,竞争。那我们怎么教?我们教忍让。社会大众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我们怎么教他?我们教节俭。一直做下去,要知道三年五载收不到效果,什么时候看到效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回头了。为什么?这个时候有明显的对比,看到你智慧高,德行高,受到社会大众的敬重,健康长寿,这是最羡慕的。今天的话说,你要拿出证据来给人看,拿出成绩来给人看。
无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道德重要!伦常道德,这是对治现前社会病痛的一付良药。所以我过去常常讲,我学佛这么多年,许多人问我,特别是一些同学、朋友问我,佛法到底讲的是些什么?我告诉他,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总的归结起来给我们讲三桩事情,第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是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就是科学家讲的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通达了,就叫你做佛菩萨;你要是迷惑、不明了、不通达,你叫做凡夫。所以通达的人,他随顺事实真相,他不会犯错误。不明了的人,随着自己的贪瞋痴慢,随着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往往把事情做错,招来的灾难。灾难本来没有,《太上感应篇》一开头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是你自作自受,这个没有法子!
所以印光法师常说,真正学佛的人,学佛就是学智慧,学觉悟。我们真正想求智慧、求觉悟,要从哪里做起?首先要懂得防止邪知邪见,从这里做起。当然首先你要有能力辨别正邪、善恶,你才有能力防止邪知恶见。能防止,你的真诚心才能够保持,永远保持真诚,要励行道德;道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就是伦常。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一切众生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这么做,还得全心全力帮助别人,去影响别人。要知道世间人一成不变的好人少,一成不变的坏人也少,大多数的人都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坏,所以教化比什么都重要。中国,你看看古老“学记”里面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想求消灾免难,化解冲突,真正落实和平,只有教育(道德的教育,圣贤的教育)能够办得到。中国古代帝王施政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把教育办好,他就成功了。今天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