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化永法师:业能放下吗?

发布时间:2024-12-10 04:04:03作者:佛心网
化永法师:业能放下吗?

跟着春的脚步走,放松心情悠悠;看着那花开花落,醒悟世间点滴无常;愿君但能念佛,留着春魂永驻!

朋友问说:“每天看经,不做一点善事,如果我经过禅定而自渡不去帮助人,这不是枉来人间了吗?

”朋友,禅定不是您想象的这样。看经坐禅是修但不是全修。坐禅能“静”身心,若福报不具、杂念不除,就不能“净”的身心;同样是一“静·净”字儿,受用却有天壤之别。要想通过禅来自度则应不离生活、不离众生,普贤菩萨说【世间道中得解脱】就是对【禅】最佳诠释——

有友问说:“业能放下吗?”答曰:能。为什么?一切业、业性空故、业无所住故。朋友,业性即是空,我们把它拿着干什么呢;业即是无所住,我们担心它干什么呢?放下吧,放下后不再犯了就叫作忏悔;放下后见善必为、见恶就止就叫作布施;放下后再发愿修行立志成佛,就叫发菩提心、就叫作回向!真能这样,便叫作真的放下。明白吗朋友?

有友问说:“为什么签对我说的那么准?”朋友,世间天地万物都是为人而生的,为什么?佛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证明宇宙天地都是我们自心画出来的,自心画出来的五行世界又怎么会对自己不准呢?然,那是仅对凡夫轮回而言!君,您若真发菩提心修行,此身之真性早就出三界外了,什么五行、什么签都算不住我们的,关键是不是真的有出离心——

修行之人不算八字、不测签,不看风水、不看相!朋友们,不是说这些个东东不准,它算来算去始终把你算在轮回里面。佛世时有个比丘坐禅时被毒蛇咬死了,鬼道里的差人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比丘阴魂。时,有天眼的比丘就问佛,问他去了何处?佛说真正修行的得道人是不在欲界里的!是故,发菩提心修行誓成佛道者,世俗缚不住——

有友问说:“怎样看待假和尚?”朋友,这里关键是我们不知道他是假的,而一但出口就会言说:【和尚】二字!和尚是三宝一正名,举和尚过,就等于伤害三宝,有地藏十轮经佛说为证——【我终不许外道俗人举苾刍罪,我尚不许诸苾刍僧不依於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何况驱摈?若不依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或复驱摈,便获大罪。】

有友问说:“我有心出家,怎样才能早些如愿?”朋友的心念极善,怎样才能早些如愿?这可没有标准。出家是善根、是极大福报的再现。佛世时出家当要父母准允,为父母者大多难舍儿女趣入佛门!昔有在父母前七天不进食者而最终赢得父母的舍心。朋友,您若是真想出家,主动权全在自己而任何余者都不及!愚人先合十随喜了——

晨间还老早的,就有友打来短言说:“师兄,我下月就开庭离婚了。”我听啦,顿感一阵心酸,现在人大多是在酒店里聚缘,在法庭上分散。一时欢喜讨来一生悲哀!善终的少而恶离者多啊。年轻的朋友们,终生大事岂容如是戏耍也!今生的眼前如是报,来生又岂有不相续乎?!是故,与人相交点点滴滴多应亏己利他,广结善缘才是啊——

有友问说:“是念佛的这颗心在行普贤行。对吧师兄?!”我们这样讲吧,在现实修行中,若只有心念而无身持、行举,就好比我要布施财物予人,只给人一句话而不给人实物一样!这样说朋友能明白吗?心行普贤行不能说不对,若按三分比例划,心行只占一份而身持、行举则要占两份,换句话讲就是实际行动。朋友,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学【十大愿王】重点则在行动里——

有友问说:“世间皆为业。照这么说,都不该传宗接代了只会造业?”佛说“世间业所生,以业会苦乐。诸缘聚生业,以业受苦乐”释义请阅愚人日志【禅茶】有解。说传宗接代是造业?没有的事,也没有人这样说。朋友,您尽可详查。十方诸佛在成佛这一世都娶亲续后,罗睺罗就是佛陀的亲生儿子。是故,传宗接代是人世间一正理——

友说:“我心很沉,不知怎样静心?”告朋友——世间没静心药。若有,有只能静身静不了心!静心没药只有法,什么法?这里广告朋友两个字:放下。放下好说却是不好做啊,因为我们有身要活、有家要供,由不得我们啊!这里我是想说,凡事都有因果定论,福禄本是昔世修来的,有则有,无莫去强求。事事桩桩都要认真做、桩桩件件都莫放在心头!

知道自己的障碍,友问:“有何法可直接除此病?”朋友,障碍是烦恼,障碍不一烦恼类别也不一。慧侓法师说:【多贪众生修不净观、多嗔众生修慈悲观、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多执着的众生修无我观、多散乱的众生修数息观。】又说:【贪爱是轮回的根本,取着就是轮回的开始】。是故,要除障碍、烦恼皆以离相不着为修行之总原则——

有友问说:“明知道这是我自己的嫉妒心,还是控制不住它的流露,是业习吗?”答曰:是业习。朋友,嫉妒心谁都有,只是轻、重、显、隐的问题!世间人容易显露,念佛人善于隐蔽而已,人的自私达到顶峰时就生嫉妒。有这习气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明犯。朋友,嫉妒心是堕三途恶鬼之因,恶鬼就是自私的代言人!是故,灭嫉妒心我们时时当警也——

有罪业要咋消?佛门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即不空又怎消呢?朋友,业性空故,是尔能消嘛!怎消?用我们积累的福报、功德,回向给昔日曾经伤害过的众生,就是通常挂在我们嘴边、说人家是冤家债主的那些人。自己得了善利,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点点滴滴都回向他们。这样,如是久久的、如是久久的,昔日罪业便能由重减轻由轻至消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