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心和心性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5-08 04:04:47作者:佛心网
心和心性的区别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心和心性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若你分不清楚这个区别,则根本觉悟不了佛性。对治疗来说,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觉悟佛性才是最究竟的治疗。

大圆满《空慧库》云:“一切众生都有心和心性,但他们的心性却被凡夫心和偶然出现的烦恼所遮蔽。当烦恼净化之后,心就归回心性之中而成佛。”《耳传》云:“心性如水,心如泥水,凡心混水,水染泥土,永不清水,静下见水。”简单来说:心性就像一盆清净的水,凡夫心和偶然出现的烦恼就像泥土。

清净的水被泥土染污,就变成了泥水;再加上凡夫心被执着不停地摇动,就像泥水动摇,就见不到清水的本来面目。若想见清水,就要把泥水放下来,静下来,泥土慢慢沉下,清水就慢慢现上来。同样,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我执以及凡夫的念头,心性就会显现出来。我们的心引导着外界的现象,心是一切行为的主因和先驱。如果我们以凡夫心说话或行动,痛苦和烦恼就会跟随而来,烦恼一遮蔽,就永远见不到心性。如果我们放松自身,静下心来说话或行动,清净与透明的快乐自然就会生起,佛性也自然而然地显现。

据大圆满《耳传阳光经》记载,大圆满原始智慧的光如太阳,太阳只能照亮外面的世界,而大圆满的原始智慧则能明照自己的本性。觉悟大圆满原始智慧的本性之前要把心带回家,为何?按照大圆满的法来讲:轮回、涅槃、外面世界、一切众生等万事万物都是心的现象,就在心中,不在别处。这种教法至今仍具有崇高的智慧。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认为,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佛,也创造了众生;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创造了地狱,也创造了天堂。谁也比不上心的能力。心觉悟了就是佛,心迷惑就是众生。本教经典云:“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明心见性,立即成佛。”心有很多层面,其中凡夫心和心的本性是比较突出的方面。何谓凡夫心?拥有分别观念、相对观念、执着外物的心,就是凡夫心。我们平常所指的心就是凡夫心。将凡夫心与其他某种事物相结合,才有观察者。心是相对的、散漫的、情绪的、思考的。心只能与一个投射的、假想的外界参考点互相作用。心在外界因素、习气和行为约束的影响下,会执着、思考、欲求、暴怒、分别。心在不停地改变、摇动和移动,就像风口的灯火一样被吹来吹去,无法稳定。我们就在心的作用下,混乱、迷惑、不由自主,不停地变化和死亡。

什么叫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就是心的底蕴,永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也不是死亡所能触及。它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只是被急速变化的思念、情绪、执着和无明所蒙蔽。心的本性就像耀眼的阳光和广阔的天空,凡夫的心就像遮蔽了太阳的浮云。只要有强大的风把云吹走,就能看到阳光的笑容和湛蓝的天空。我们要见心的本性,就要凭借特殊的法和殊胜的引导。在有些情形下,某种启发也可以为我们揭开心的本性,让我们瞥见。很多人认为心性只有我们的心才有,心以外没有心性。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事实上,心性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体悟了心性就是体悟了万事万物的本质。

心性就是佛性,佛性是开悟的种子,人人都有开悟的种子,因此人人都有佛性。幸饶弥沃如来开悟时曾说过:“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句话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希望。我们自己的佛性就像佛的佛性那么好,透过修行,我们也可以开悟。当然,即使我们像佛陀一般具有佛性,自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它已经被凡夫心、执着、俱生无明等思维包得密不透风。我们的佛性就像花瓶里的光,它和外面的光之间被一层玻璃瓶壁分隔开了。若你想让瓶里的光融和到外界的光中,就必须打碎花瓶。当瓶内瓶外的光融和在一起时,它们就一模一样了。我们的佛性被包在凡夫心的瓶壁内,当我们开悟时,就好像花瓶破成了碎片,里面的空间与外面的空间结合为一体,当下你就发现:它们无二无别,从未分离。在见到自己的心性之前,我们必须要了知自己的凡夫心,知道心的根本,才能把它带回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