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怎样保持勇猛修行的心
发布时间:2024-08-11 04:05:00作者:佛心网
一尼众问:阿弥陀佛,师父慈悲。都说初发心成佛有余。在刚刚初发心出家的时候,自己能够很积极的,但时间长了之后就有点懒散,那个心就不像初发心那时那么精进。有的时候也想恢复自己再像以前那样,总是提不起劲来,请师父慈悲开示,怎么就能够把持住这个心,能够保持这个修行,勇猛修行的心。
就是有一句话,“初发心成佛有余”。为什么说“初发心成佛有余”呢?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在初发心,很勇猛。他敢于和自己过去不正确的思想做斗争,所以就叫“成佛有余”。并不是说,你初发心已经做到了成佛的标准,而是你那种心,敢于和自己的这个习性、毛病做斗争,敢于去掉毛病的这种决心,它成佛有余。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敢于去掉自己的毛病,这个就是正确的。
为什么后来我们就有散乱的这个程度?实际上是不是散乱呢?不是散乱。因为我们的小毛病好去。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有些小毛病。比如说,我们过午还食,一天睡多少觉,我们还摸金钱,等等。这些毛病它容易去。当我们去掉了这些毛病的时候,出家以后,发现不像以前那么勇猛了,因为很多的东西,它不像在表面上,而是在深入隐藏着。所以说,要找它要更加细心,更加有决心,这才能找到。感觉上使不上劲儿,自己对自己就有情绪低落的这种想法了。认为自己没有勇猛,而且不如初发心。实际上和初发心比,你现在不知道比那时强多少,已经强了很多很多了。
因为过去敌人就在你的面前,你马上就知道,目标就是它。最后敌人已经转到地下了,所以我们找它的时候就得慢慢找、一点点找、要细心地找,那不是初发心所能做到的。所以说,“初发心成佛有余”,而且我们现在的发呢,那成佛更有余了。对自己要有信心,这才行,不能失去信心。
而且我们现在的方式呢,就是已经换了,不是原先那种直来直去的方式。我们变成一种要更深入、更细致,不是在表面上的方式了,所以说我们要对自己生起信心。这句话也有它对的地方。对的地方就是说,“初发心成佛有余”啊,是鼓励我们。
实际上有时候走道也是,你比如说,我们要走一千里路,头一天能走一百里,第二天你还能走一百里吗?它就不能了。为什么第一天能走一百里?第一天的一百里,因为在你以前都没有走过,这个体力完整的基础去走的,没有受伤的基础上。等第二天走呢,是在走完一百里路的基础上再走,它就要困难得多得多。它不是一个标准。我们往往就用数字来表示我们走的路程,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那句话怎么说的?千里之行,就是你就带一本书也是成为重物了(远路无轻载)。有时候,不能看第一步如何如何,而是应该看,我们下一步它的变化,我们在什么基础上再去做,和它的深入程度,我们来评定它。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自己鼓励自己,不能产生这种懈怠心。这种懈怠心是什么呢?是因为你已经找到了敌人,也就是说你的妄想里的弱处了,它就会生出一种懈怠心,甚至一种悲伤。悲伤是什么呢?就因为你要发现敌人了,它才会产生这种东西,它就是你找到敌人的这种门户。
只要你克服这个悲伤,和这个懈怠心,马上就找到它了。有时候很多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懈怠和悲伤,它是我们心中妄想的一个必然面目,它是一种假面具,它会使你退道,使你放弃,它会迷惑你。所以我们有时候修行往往在这个上,就忽视了,就认为我已经退道了,我已经不行了,已经不如以前了。最后自己自暴自弃,最后把修行扔了。等扔了以后发现自己走错了,本来修得挺好挺好的,由于心里生起一种妄想,被妄想所骗。我说的目的,就千万别让妄想骗了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感觉到自己现在比以前要强得多得多。
所以说“初发心成佛有余”这句话,我们有时候应该只能做参考,不能把它认作一种真理来肯定它,你要肯定它,肯定要上当的。我讲的意思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