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修行人看待死亡,就像看望老朋友,内心安宁且充满喜悦地拥抱死亡!
发布时间:2024-10-18 04:01:07作者:佛心网
导语:无论你是不是信佛,常常思维无常,都将对你的人生带来非凡的意义。明白了外境与内境皆无常,就不会执着在眼前的烦恼与痛苦中,让身心持续煎熬。常思无常不是消极,恰恰是最大的积极,让我们能够重新认识人生,珍惜每个当下。
为什么我们要经常思无常呢?万事万物都没有永恒的存在,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外器的所有环境,小到刹那生灭,大到宇宙的“成、住、坏、空”都是如此。内器一切众生,也皆处于无常变化中,没有一个能免于死亡。过去七佛均已示现涅槃,所有历代的高僧大德也没有永恒陪伴在我们身边,一切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君王,无数声名显赫的权贵富豪,都不能抵御无常的到来,正所谓“死期不定,无常总在”。现在我们通过五种喻义来思维“无常”这个无处不在的伙伴。
第一、生际必死
无论是皇亲贵族还是贫民百姓,出生来到人世间,只能一步步走向死亡。有些人在婴儿阶段就夭折了,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往生了,还有些经历了无数生老病的痛苦,就算人寿很高,也终有撒手人寰的一天。人们都希望自己长命百岁,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甚至行为处事常常狂妄到忘记自己随时可能死亡。
有生必有死,如果生时将暇满人身浪费在各种世俗欲望的追求中,对正法却毫无希求之心,对轮回中的我们,就毫无意义与利益可言。第二、积际必尽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你所累积、聚集的一切名利财富、古董珍玩、房屋亲眷等等,在临死之时什么都带不走。无论是国王的江山还是乞丐的讨饭碗,在临死之时都一样,全都带不走。《入菩萨行论》中告诉我们:“纵然多资财,久乐常受用,终如贼人夺,似奴空手行。”有一些人发愿追求更大的财富和权利去利益众生,身口意却被世间法捆绑束缚地不得自在,最后往往只是沉迷于对各种欲望的追求之中,丧失出离心,退失信心,行持恶业不自知,不断堕落,离究竟解脱越来越远。
第三、合久必分
《宝顶经》中告诉我们:“此生敌友实无常,转瞬即逝如湍流,愚人不知其迅猛,常因贪著陷迷乱。”万事万物以因缘和合而聚,缘聚缘散无有恒常不变的道理。敌会变友,友会成敌;苦中有乐,乐中藏苦。夫妻、亲眷之间,无论是甜蜜地互相爱慕,还是每天争吵不断,都有分离的一天。一切相聚,必将分离。
第四、堆际必倒
历史上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建筑,都有坍塌的一天。无论是由细胞堆积起来的人,还是由砖瓦堆积起来的房屋,无论是泥土堆积而成的高山,还是水滴聚积而成的河流,都会在无常中有毁坏灭亡的一天。
第五、高际必堕
无论多么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之人,都有堕下的一天。大到朝代的更迭中,不可一世的君王命丧黄泉,小到任何人在追求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一定会在某个高度堕落尘埃。反腐倡廉中,多少贪腐高官落马,多少行贿作恶的权贵成为阶下囚,没有人能够永远高高在上。
以上,我们以五种喻义思无常,无论你是不是信佛,常常思维无常,都将对你的人生带来非凡的意义。明白了外境与内境皆无常,就不会执着在眼前的烦恼与痛苦中,让身心持续煎熬。《华严经》中有云:“心似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皆从生,无法不造作。”我们必将死去,所以不能再昏沉度日,任由生命一天天空耗直至走向死亡;“死期不能定,任谁无力救”,这不是消极,恰恰是最大的积极,让我们能够重新认识人生,珍惜每个当下,累积福报、忏悔罪业、祈请上师佛菩萨的慈悲加持。
“明死谁人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修行人看待死亡,就如同看望一位老朋友一样,内心安宁且充满喜悦地拥抱死亡,而观修无常,实则是修行的重要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