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谛的四个特点
发布时间:2020-05-13 16:50:12作者:佛心网整理集谛为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之一,又称习谛、苦习圣谛、苦集谛。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集谛的四个特点分别为:因﹑集﹑生﹑缘。为了驳斥他人的四种观点,所以建立了四种自己的观点,也即四个特点。
第一,因
有人认为,除了客观因素以外,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幸福,都没有什么其它的因。因果、善恶,都是不存在的。包括早在释迦牟尼还没有成佛时就有的庸俗唯物主义也这么认为。佛教却反对这个观点,而认为:现实生活当中的痛苦﹑快乐,都有两种因。一个叫因(远因),即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很远时候的因;一个叫缘(近因),就是眼前的﹑客观的因。就像电脑除了硬件设备以外,还有一个软件一样。比如,一个人生病了,近因是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远因则是过去打人、杀生等等的恶业。病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肯定有原因,这就是因果。再比如,哪怕同父同母的姊妹,在同样的学校接受教育,甚至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两个人的身体状况、性格品行、幸福和痛苦等等也是不一样的,这都是过去的因缘所决定的。
所有人都想幸福,不愿痛苦,却有这么多的人在忍受痛苦的折磨,如果这些都仅仅是因为客观因素,那谁都可以解决,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常人无法控制、无法解释的意外发生,这都与前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如果所有事情都企图用眼前的因素来解释,很多时候根本行不通。比如,《大涅槃经》中讲:一生当中杀生很厉害,造罪非常严重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会看到被杀的动物来杀自己﹑害自己,让自己活活遭受地狱的痛苦。经中也讲了很多此类的公案。实际上也是这样,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现世报。
第二,集
古老的宗教认为,只有一个因,就能产生所有的果。这个因,就是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因为有了时间这一个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果。佛教却反对这个观点,而认为:要成熟一个果,肯定需要时间,但并不是一个时间就可以完成。如果所有果的因,都只是一个时间,那就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果。有些生命是动物,有些生命是人……植物当中也有这么多不同的类别,这都是说不过去的。如果只有一个因,那就只会有一种果,不会有这么多的果。因为有这么多的果,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因。“集谛”的“集”,与四个特点中的“集”,都表示集合﹑集聚。意思是说,不一样的果,来源于不一样的因。很多的因集聚在一起,才能产生果,有可能产生一种果,也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果。痛苦有痛苦的因,幸福有幸福的因。幸福的因是善业,痛苦的因是恶业。
第三,生
数论外道等宗教认为,世上所有的果,没有一个是无中生有的。它们的本质过去一直都存在,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所谓果现前的时候,是我们发现了果;果消失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消失,而是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存在,只是我们看不见了而已。任何事物都既没有诞生,也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所有的变化,都不是本质的变化,而是形式的变化。至于什么是本质,数论外道讲了很多。麦彭仁波切讲过,他们所说的本质,其实就是佛教里面讲的阿赖耶识。外道把阿赖耶识看得很神秘,讲得很离谱。实际上阿赖耶识并不神秘,而是很客观、很真实的。为了推翻这个观点,佛教中说:所有的果,都是从无而诞生的;果消失的时候,就再也不可能存在了。所有的有为法,都是无中生有,而不是从看不见的地方移到看得见的地方;毁灭的时候,也是在虚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存在,这叫无常。世上没有一个旧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新鲜的。每一个刹那,所有的事物都在发生着本质上的变化。所有的有为法,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
第四,缘
古印度的很多宗教认为,世界是一个人格化的神特意﹑有目的性地构思、设计并创造的。佛教却反对这个观点,而认为:一切物质都是自己的因缘产生的,并不是神创造的。所有物质的变化,都有它自身的因缘,所以称为“缘”。一切都是有因有缘,这与自然科学所讲的观点是一样的。关于因是什么,缘是什么,所有事物是怎么产生的等等,在《俱舍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道谛也会讲,解脱道不是崇拜鬼神、祭祀鬼神,而是断除烦恼,不再造业。以出离心减少、断除贪欲;以菩提心、慈悲心利益众生;最后是用证悟空性的智慧去寻找解脱。当解脱的因缘﹑条件都成熟以后,就一定会解脱。佛教不否认鬼神的存在,却不认为鬼神能够主宰世界,而认为鬼神自己也只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而已,多半属于六道中饿鬼道的众生,根本没有能力创造世界。所以,“缘”是很重要的。总而言之,苦谛的果是集谛产生的,集谛是产生苦谛的因,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