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发布时间:2024-08-29 04:05:51作者:佛心网大势至菩萨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来整个七宝地面都会动摇。你看《观经》讲观大势至菩萨这一观,他震动的时候,大势至菩萨这个光明可以穿到下方的金光佛刹,上面可以穿透到光明王佛刹。然后在下方和上方的这个佛刹中间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有无量无边分身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接触到大势至菩萨光明,这些化大势至菩萨,化观世音、化阿弥陀佛都云集在极乐世界,云集到整个虚空都遍满。这些化阿弥陀佛、化观世音菩萨、化大势至菩萨,都能在极乐世界为众生广弘佛法。
那么大势至菩萨;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透显什么情况呢?大势至菩萨常常以各种身份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来弘扬念佛法门,来摄念佛人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这个菩萨由本垂迹种种示现,我们凡夫肉眼也很难知道。近代的印光大师一生的德业非常令人推崇,临终一着也是正念分明,预知时至,留下很多舍利子、舍利花。这位老人家在我们佛教界威德盛大。留下的《印光法师文钞》一共有三编——正编、续编、三编,近百万字,真的字字句句都是文字般若,感发人心极大。所以后人就把他推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在印祖往生之后,就有四众弟子写纪念文章,这纪念文章就结成《印光大师永思录》。
《永思录》里面记录了一篇文章,是杨信芳女士写的,它的题目叫《记梦悼印光大师》。这封信是记载一个什么事呢——这篇文章?杨信芳女士民国二十五年在上海念高中,她就寄住在她的同学家。她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她乘坐一条船就到普陀山去,这个船在靠近那个小岛的时候啊,看到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对她说:;你怎么这么昏迷呀?现在大势至菩萨正在上海弘法,大势至菩萨就是印光和尚,还有四年住世。她这梦很清晰。这是一个女高中生,而且她没有接触佛法,什么是大势至菩萨,什么叫弘法,她一概不知道。
第二天早晨就问她同学的母亲——她同学的母亲就是一个佛教徒。问:;什么是大势至菩萨?她同学的母亲:;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呀。;印光和尚是什么人?那个居士说:;听说印光和尚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再进一步问:;他是不是在上海?她说:;不知道。不知道在哪里。结果第二天在报纸——《申报》上看到,正好印光大师在上海参加护国息灾法会。哎,正好碰在一起。所以这个杨信芳女士和她的同学,跟着她的这个同学的母亲,三个人就到觉园——当时法会在觉园那个地方——请求皈依。
第二年拜见印光大师,同时把这个梦也说出来了。印光大师跟她说:;你们别瞎说,这个事情不能跟别人说,说了你就不是我的皈依弟子。就交待她不要说,所以她们呢,就不敢说。这个杨信芳女士以后就高中毕业,又结婚生子女,忙忙碌碌忙家务,这个事情也基本忘了。就在民国二十九年忽然有一封信过来,说印光大师在灵岩山坐化了。这个杨信芳女士就猛然想起四年前的事情,再扳指一算还正好是四年。所以她就悲从心来,流着眼泪写下了这篇《记梦悼印光大师》的文章。
当然在佛教我们对这些事情,也不是去张扬,去渲染的。但是透过这个事情,杨信芳女士这封信还是有可信之处。因为印光大师一生就是专弘、专修念佛法门的,而且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二百四十四个字,印光大师非常推崇,非常注重,常常跟居士讲解,常常推荐居士好好地按照这个《圆通章》去修行。并且他还亲自对这个《圆通章》写下了墨宝。
如果真的是大势至菩萨化身的话,一部《印光法师文钞》也就是大势至菩萨的愿力;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的一种兑现:处处指向往生净土,而且专修。印光法师在湖北竹溪莲华寺做照客,看到了《龙舒净土文》的残本,产生了信心之后,六十年就是念这句名号,没有去搞其它的——一门深入。这个六十年的念佛成就了一代祖师。
好,请看下面:;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是大势至菩萨最后一个总结性的回答,叫结答圆通。大势至菩萨禀告,;现在释迦伽牟尼佛问我证得圆通的方便——这个;圆通,圆是什么?圆就是一般我们讲圆融、圆满、圆足,它是包涵着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总摄一切义理,不是呆板地拘泥在一个地方。在东方文化都很讲;圆:圆融、圆妙。我们自性的这种实相的功德就是;圆。这个;通是通达,没有一个地方遍不过去的,这个;通也可以出生一切,没有一个间隔。那么;圆通就是我们自性——佛性的表达,圆融,通达一切。契入到自性圆通,大势至菩萨说;我无选择,;我无选择前面有二十三位大阿罗汉和菩萨,介绍他们契入圆通的方法,他们都是有选择的。或者阿那律陀选择这个眼根,憍陈如选择声尘,香严童子选择香尘,这个持地菩萨选择地大,弥勒菩萨选择识大。他都在六根、六识、六尘、七大,选择相应的一种契入。
那么大势至菩萨他这个法门叫什么?叫根大圆通,又叫见大圆通。构成宇宙万有的七大要素叫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个;见大是什么?见大,就是我们本来的妙明真心由于一念无明妄动,转为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有见分,有相分,这个见大或者叫根大,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那么这个见分呢,就叫;一精明;一精明呢,就是这种;见。由这个;见分,他才会觉知外面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的山河大地:就是;觉明有个对待。那么见大叫一精明,号称;第二月。
所以我们的六根——托起六根要在六尘产生作用,都是这个见大就是一精明产生作用。现在;都摄六根就是使这个一精明的这个见分,不再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往六尘跑。因为六根接触六尘,中间产生六识,这就是十八界,里面都贯穿着这个见分的。现在这个六根不缘六尘,不产六识,把这个一精明摄在这句名号上,就在外不选择六根之相,里面不选择六根之性,完全统摄在这个佛号上。于是六根都摄在这个佛号上了:眼不取外面的色尘,看着佛像;这个耳根不缘外面的声尘,来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这个意不缘外面的法尘,专门忆念这个佛的功德。唯依一精明,使这个六根不在六尘产生作用,这是很深邃的一种修行方法,所以这个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念佛的方法。
我们讲念佛的理论和方法就是四句话:念佛的理论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怎么;都摄?我们常常念佛为什么会妄想纷飞,心摄受不住?这就是;都摄六根的方法你还没有掌握。再进一步分析,你这个六根用得不好就叫;六贼,;六贼就是把我们本有的功德法财全都劫舍一空,因为我们的佛性的力量在六根托六尘之间全都分散了。所以这个六根源于一精明,分为六和合。
这个六根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六个窗口——所谓见闻觉知,见闻觉知的功能作用就是这个见分——一精明。我们的心迷在外面五欲六尘的时候,这个六根就成了贼。但是我们成佛修道也离不开这六根,要收摄这六根,把原来分开、分散的这种功能作用全都收摄过来,收摄在这句名号上。这样这种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我们就不会在那里面去虚妄颠倒奔波了。十八界就是凡夫的境界,现在从凡夫的境界要超脱出来。所谓出世间法一定要在最根本的这个一精明上下手,使这个一精明的功能作用再也不跑到外面去,不使这个六根在外面产生作用,而是要;反闻闻自性,;反念念自性,要旋转过来。
那么旋转过来,在六根当中最难摄的,一个是耳根,一个是意根。大家都会感觉到:念佛念佛就会胡思乱想,口里念着佛想其它的,就说明这个意根跑了;念念念,念得昏沉,念得含糊,自己听不清楚了,这就是耳根没有摄住。所以六根当中我们要分析,最难办的是耳根和意根。好,知道难办,那就是在这两个上把它对治好。
摄耳根也就是要把这个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自念自听,念兹在兹。念清楚听清楚,这是必要前提:你听清楚才有质量。不能含糊,你自己的佛号都听不清楚,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也不能去赶数量,你赶数量就:;阿弥你都不知在念什么。一定要历历分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在听清楚的前提之下,速度可以加快;你不能为了赶速度,念得很含糊。摄耳根,然后意根:当你全身贯注地在听这个佛号的时候,意根也容易摄住;或者你带有深切的宗教情怀的时候,意根也不容易跑。
但往往也不容易,它还会跑,那怎么办呢?那就要用一种方法,印光大师给我们推荐了一种方法,就叫十念记数法。你给这个意根派个任务:;南无阿弥陀佛,意地当中就记数一;;南无阿弥陀佛,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同时你默记数字,从一记到十。记到十呢,再倒回来,从一记到十,从一记到十。你就会发现意根不容易跑,如果意根一跑,这个数字就记不下去,就会中断,一中断你知道意跑了。意根跑了,你就把它摄回来,再从一开始数。印祖不断地在《文钞》说:;我念佛原来也是觉得妄念波翻浪卷,自从用了这个方法之后,觉得心慢慢地稳定下来了。他自己得到利益就把这个方法介绍出来。
我们试一试还真的觉得管用。年前我也参加过一次闭关,在关房里面也尝试着在经行的过程当中用这个方法,就用;三三四,当时迈左脚的时候就念三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用你的左耳听这三句佛号;当你迈右脚的时候你用右耳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当你再迈左脚的时候,再念四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正好这个速度呢——也就慢慢走,左耳右耳伴随着你左脚右脚去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也很轻松,也比较摄心。大家可以试一试;三三四,左、右耳来听,当你那个左耳听,你就避开右耳,你所有的注意力就倾注在左耳,听得很清楚;右耳就这样同理。可以试一试,这都是我们找到的一些把六根摄住的方法。
;净念相继,清净的念头相继。什么叫清净的念头?就是唯一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念头,其它的妄想杂念生不起来。但是你让它一点生不起来也做不到,至少其它的妄念作为背景的话,你的佛号的念头是在那个地方的,甚至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就是;念。这句佛号是清净的摩尼宝珠——这句佛号是清净的,所以我们的心系念这句佛号这就叫;净念。
这个净念要;相继,相继就是在事相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忆佛念佛的念头是不间断的,透过事相上的这样一种相继,最后达到理上的理持的相继,那就是我们的心光圆照的不间断。那么这一点在我们念佛的行持当中、实践当中,一定要把它落实下来,否则我们这个佛号的质量上不去。
有很多地方你听他打佛七什么的,很多人都是念佛念得像唱歌似的,一听就是里面没有他的一种心灵力量的贯注。他唱歌都是觉得要唱给别人听的:;你看看我唱的歌多好听啊。他这个佛号可能自己都听不清楚。
所以昨天开示为什么共修时念佛,首先要听到自己的声音,你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是不行的。你的声音也不能太高,太高你抓不住这个声音,说明你的念头你抓不住。一定是这个声音在我们的周边回旋的,这样你就觉得:我的心就在当下。一定要念兹在兹,我念这句佛号,我的心就在当下:这是一个原则。我们用轻浮的心去念,虽然这个声音出来了,但是你摄不住这个心。摄受不住这个心,你的力量不行。你看这个《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的罪人他念十声佛号。这时候他念佛号的力量非常巨大,为什么?地狱境界都现前了,唯有念佛才能解决下地狱的问题,这时候就像一个突围的人,冲开一条血路。这时候他念佛是用全身心去念的,没有第二个念头了。他再也不会想到银行还有多少钱——怎么处理,房子怎么办,现在金融危机了,亏了多少本。他都不会想这些事情了:;我都要下地狱了,还想这些事情干嘛呀?所以他全部的心灵贯注在这个佛号上,他的那种力量感巨大。这个心性念头的力量不可思议,我们难以做到不可思议,就是由于我们心太散乱了。
我们古人的典籍不断讲这个心性的专一问题。儒家的这个十六字口诀,号称儒家的;道统,是虞舜把天子位禅让给大禹——这是《尚书·大禹谟》里面的——讲一些治理天下的管理方法,最后所传授的就是这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我们看到这个十六个字,发现虞舜是了不起的人哪,他在心性的造诣方面不可等闲视之。虞舜体会到;人心惟危,我们人的心很危险哪,充满着贪欲呀,嫉妒哇,斗争啦,吝啬呀,我们人有很多劣根性了。;道心惟微,我们也有道心哪,但它非常的微弱,非常的微细呀。一个君子、贤人、圣人,就要把这个很微弱的道心发扬光大,把危险的人心把它降伏住啊。要做到这一点怎么去做?就是;惟精惟一。
这个心的念头要精一,;一就是制心一处,要在一点上,要精一。那么做到精一,我们内心健康的力量、圣明的力量——所谓;明德,就会现前,就会得到那个中庸之道。你有中庸之道,通过惟精惟一的方法能够;允执厥中,你就能得到无为的这种智慧、这种德能。于是就可以;垂衣裳而天下治——无为而治,因为你作为天子,整个的版图就是你心性的表达,你的心能够做到惟精惟一了,天下就太平了;如果一个天子,心不能做到惟精惟一,天下就会波动。
所以作皇帝的、作天子的,首先要修心养性,其它管理性的事情都可以让官员去做,但是心性这个东西,你一定要到达一种允执厥中的高度。最后虞舜是传达这么一个心法,实际上这是领导哲学的最高境界。那么这个;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我们的净土法门当中,就体现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做惟精惟一的功夫。你看这个儒家的道统心法,跟我们佛家竟然有这么惊人的一致啊。
《尚书》还有一句话: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两句话也是印祖常常引用的,但我们不去咀嚼,有时还是看不懂它表达什么意思。这里也就讲到这个念头如何把控,是决定我们是圣人还是狂人的一个关健。;惟圣就是我们具有圣贤之性——性德,;罔念,但你的念头不是在这上面,迷失了,你的念头到外面去了,不是专注在这个明德上面、这种圣明之性上,这样;罔念你就会;作狂——就会成为狂迷之人。那么;惟狂克念作圣,我们与生俱来也有狂愚之性,所谓危险的人性的劣根性,但你能够把它对治住,能够念我们自性的明德圣贤之性,那么你就会成为圣人,对一切事情通达。
这个在佛门里面我们讲一念具足十法界,看我们的念头放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样的人格出来。你当下这一念放在五戒、五常上,你就是人的法界现前;你放在贪、瞋、痴上,就是三恶道的法界现前;你放在这个四圣谛的法上,你就是声闻法界现前;你心放在阿弥陀佛名号上,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法界现前。这可不也是;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吗?它也是这个意思啊。
所以我们的念头放在哪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我们发愿要念佛。念佛能够把六根的这种见分的一精明,全都跟这个佛号融在一起,;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念念都是名号,在作我们念头当中的主宰。这句清静的;阿弥陀佛——无生清净似摩尼宝珠的念头,在我们的念头当中就像:念头像线,佛号像珠子,能够串得起来的。这就是在做功夫了,这个功夫是放在这里来做。
他的宗教情怀是在前面:了解我们凡夫众生跟佛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亲友的关系、这种母子的关系、这种只要念就能感应道交的亲缘的天性相关。然后下手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所以念佛你要;都摄。其实这里至诚恭敬是重要的,要用至诚心去念。《观经》讲圆发三心,第一就是至诚心,再是深心、回向发愿心,这就是建立我们自心一个健康的心理背景。所以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这句名号是贯注着我们全部生命的力量的,叫作重心。
用殷切的心来念这句名号,它就会相应——不能轻浮地去念。这样呢,就能够;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是梵文的音译,就是等至,;等就是齐等。齐等是什么?就是离开了昏沉、掉举。我们常常讲修止观:止的功夫用多了就容易昏沉;观的功夫过分了就容易掉举,妄想杂念很多。所以止观一定要双运:由于有观的力量就不至于昏沉;由于有止的功夫就不会掉举。
那么从止观开始,就会得到定慧:止为定因,观为慧因,有止就有禅定,有观就有智慧。定慧要等持,是要相互渗透哪,才比较如法。我们这个定慧常常不能兼容:坐在那里的时候——打坐修行,容易没有观照的力量,容易进入一种枯燥、枯定的状态;然而我们出去做事,心就容易散乱,又没有禅定的功夫。一定是:你在那里打坐,在那种寂定状态,又有观照的功夫,就是定中有观——有慧;你再出外做事,也能够如如不动——动中又有静,照有寂,慧有定。这就比较好。
但我们常常都会打成两截。比如我们念佛念佛,念得差不多心比较静的时候,哎,它就容易什么?容易昏沉,容易睡觉。如果做很多事情,这个佛号又忘到九宵云外去了——想不起念佛。定慧等持:有定就会有寂,;寂,寂照的寂,有观就会有慧——智慧,就会有照,这个寂、照又是一对,那么寂中有照,照中有寂。
寂的最高顶点就是无量寿,照的最高顶点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这个阿弥陀佛的果位还要从止观、定慧、寂照一层一层上去。这个三摩地作为三昧的另外一个表称,就是这种止观、定慧、寂照要等持,要如车子两轮不能缺少一个——平等,使我们这颗心趋向无量光、寿的宝所这个境界,这就叫;得三摩地。这个;得就是在功夫上到家了,得到了这个境界啦。这个三摩地也就是我们讲的一心不乱、念佛三昧。那么这样的一个方法得三摩地契入到三昧——这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法门是第一的:;斯为第一。
好,那前面从二十五圆通我们知道,最后文殊菩萨选根偈选择的是耳根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哎,这分明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入选了。那讲大势至菩萨这个念性:念的性是有生灭的,你生灭的心想得不生灭的果,这个因果是相殊的。好像大势至菩萨根大圆通是落第了,是落选的,那怎么去理解;斯为第一?好,这里我们就要把这个根大圆通和耳根圆通做一个比量了。在二十五圆通当中,实际上根大圆通和耳根圆通同时被特别地放在后面,也就是说,这两个圆通都是选中了的。
耳根圆通是能够对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此方真教体,;此方就是指娑婆世界嘛,;清净在音闻。那么大势至菩萨根大圆通,是被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的根机。所被的是不一样的,根大圆通被得更广。而且念佛这个根大的圆通能够摄耳根圆通,但耳根圆通不能摄念佛。为什么呢?这个念佛有事念,有理念,念佛的理性上的念,可以摄耳根圆通;耳根圆通它能够通念佛念自性佛的这个反念念自性,但是它通不了念他佛的事相上的念。那这两者可以融汇,我们常常会说,以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的方法,来修观世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的功夫。
实际上我们念佛还是在作用于耳根,我们自念自听嘛。这个耳根确实是我们这个世间最敏锐的——在六根当中,耳根最利,这是事实。只要我们坐在这里,很多四面八方的声音都能听得到。如果是眼睛,墙壁之外的就看不到,但耳根能听到外面的——它才通达。耳根的闻性,而且它一天到晚都有,你就睡觉的时候,你的闻性还没有睡觉呢。
所以小偷要偷东西,还得小心翼翼啊,怕惊动你——因为它闻性还在那里。做梦的时候,这个闻性还能编织到梦境里面——当然比较颠倒,这个颠倒也是说明这种闻性在那里。我们的念佛法门,也充分地在调动这个耳根闻性的修行力量——反念念自性,这个念佛便被十方世界众生的根机,它就在这里可以用;斯为第一来说;而且得;圆通常,直接在名号的功德、加持力上能够快速证入,这又是靠自力修耳根圆通所不可比拟的。
好,这样我们就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一个经文上的串讲。总的来看这个《圆通章》每个句子,都非常非常简洁。翻译的文句——《首楞严经》翻译的最简洁而最优美,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位宰相房融参与了润笔的。首先从大势至菩萨向佛顶礼追溯无央数劫之前的一桩事情——得念佛法门这个方法开始。这个《圆通章》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佛的果地上跟我们的互动关系,阐释得非常精确。这两个比喻——亲友喻和母子喻,我们要常常思惟,建立我们跟佛之间的这种亲密的关联,从中来体会佛对我们同体的大悲、无缘的大慈。建立这个背景之后,我们忆佛念佛,一定要一门深入,获得这种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的香光庄严的利益。
我们在这里一定要效仿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给我们的一种示现,就是以他的智慧选择念佛法门,以他的智慧专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不假方便契入到自性圆通常,证得无生法忍。我们一定要学习这个——专修念佛,就像印光大师说:这个念佛一法,成佛都有余裕,何况其它。你一切的功德利益,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需求、一切愿望,都是在六字洪名当中得到全体的满足:一法具足一切法。然后我们要效仿大势至菩萨,他在果地上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永远在西方极乐世界享乐啊,由于他的慈悲心,还要不断地回到娑婆世界。
这个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份。他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娑婆世界发愿的;然后他跟我们娑婆世界因缘很深,所以常常会不断地示现到娑婆世界,以种种身份摄念佛人回归极乐净土。刚才我们对念佛人的本质内涵有个介绍,我们是不是够得上念佛人?如果你不具足信、愿、持名这种三资粮的条件,跟这个大势至菩萨的这种悲愿也是白云万里的,是很难感应道交的。
净土法门一切要谈感应,佛菩萨的感应力量就在当下,现在就看我们这种能感之机是不是具备,只要具备,马上就能够显现功能作用。那么最后这个契证自性圆通常,以;一精明这个见分——这个;根大,来摄受我们的六根不向外逃逸,使这个佛号全体跟我们的;一精明的能、所,能够相融。弥陀的名号相继,就能契入到三昧——正受,这是契入自性圆通常,证无生法忍第一的、无与伦比的方法。
这里面的意思是包含着法界的理体,也包含着我们学佛念佛得殊胜利益的方法在里面。学习这二百四十四个字,是要把大势至菩萨的这种理论和方法,落实在我们的行持当中。唯有念佛一法打开如来藏心,就能得到大的利益、大的势力。;大势啊,就是内心的巨大的势能开显出来了,这个势能它就——;至就是到达——就能令我们到达极乐世界,到达如来地。这样巨大的势能就会令我们离开三恶道的苦难,令我们横超三界,它这个势能就直接指向大乘涅槃常、乐、我、净的境界。
所以我们能够专修念佛三昧,能够不假方便,能够以佛的香光来庄严我们的本觉理性,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成为大势至菩萨。我们以这个方法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也就能够跟大势至菩萨把手同行。等到我们成了净土的菩萨之一,我们就会到西方净土顶礼大势至菩萨,感恩他:;由于您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您修因证果的方法,启发我们的信心,我也往生到极乐世界。要向大势至菩萨去感恩。那么我们能这样做,大势至菩萨也会在西方净土的常寂光土含笑加持,以他无边炽盛光来护念,来加持我们。大家一定要在这里如实的理解,如实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