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20集
发布时间:2024-11-25 04:06:04作者:佛心网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三三页:
钞【华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亦以此十生彼国土。以上皆菩萨广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备,十愿未齐,净业一成,便生彼国。既得往生,此心此愿,自然成就,岂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经迂曲,是谓直捷;无诸烦琐,是谓简易。直捷而深造,简易而广获,诸余法门之所不及,是谓殊胜。】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学的,以这种修行的功德往生西方净土。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西方世界的诸菩萨们,从下下品到上上品,没有一个不是修普贤十愿。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文有简略不同,义理、境界上可以说毫无差别,这我们能信得过,他这话不是随便讲的。尤其是我们今天看到莲池大师这一段的开示,更值得我们深深的警觉。
『菩萨广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植」是培植,也是遇到,不容易遇到、不容易培植、不容易修学。今天我们得到大经最奇妙的方法,持名念佛。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备』,十心是《宝积经》上讲的十种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都是菩萨修的,我们没修,这十个心我们不具足,『十愿未齐』,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们也没有修得跟他一样,不要说跟普贤菩萨,华严会上最低位的菩萨,圆教初住菩萨,我们也比不上人家,可是『净业一成,便生彼国』。
现在关键就在净业,什么叫「业」?先要把这两个字搞得清楚明白。「业」,今天的话讲「活动」,古人讲「造作」。我们身的动作叫「身业」,口的言语叫「口业」,心里面起心动念叫「意业」。这三业清净不清净?我们现在又要问:三业,什么叫清净?什么叫不清净?清净不清净有一个标准,受染污就不清净,不受染污就清净。什么是染污?里面是妄想执著,外面是六尘的诱惑。外面境界相诱惑,你里头染不染污?外面的诱惑,顺你意思就起贪爱,贪爱是染污,业不净;不顺意思,讨厌嫉妒憎恨也是染污。换句话说,七情五欲就是染污,如果你三业还有染污,不成功,那就不能往生。往生要三业清净,实在讲那个功夫也跟《金刚经》上讲的标准差不多,外不著相,内不动心。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要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修净业要想这一生往生一定要记住。
菩萨凭十心、十愿能做到三业清净,我们凭什么?我们就凭那一句阿弥陀佛。心里才起心动念,马上转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净业。换句话说,心里、口里没有阿弥陀佛,那就是染业,业就不清净了。染业不能往生,净业才能往生。净业一成,一旦成就了,便生彼国,他就往生。所以这个法门不必修十心,不必修十大愿王,十心、十愿知道就好了,能做当然更好,不能做没关系。你一天到晚二六时中,心里不要把阿弥陀佛忘掉,念念提得起阿弥陀佛,这是净业。心里有阿弥陀佛,心清净;口里有阿弥陀佛,口清净;身体礼拜阿弥陀佛,身清净。三业清净,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你看这条件多简单,多容易!
『既得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此心此愿』,《宝积经》讲的菩萨十种心,《华严经》讲的菩萨十大愿,只要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自自然就圆满、就成就,不修就得了。你要问,为什么会得到?他们修十心十愿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用一句阿弥陀佛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了,还有什么两样?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统统都得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说是十心十愿,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都得到。所以这个法门真是无比殊胜。
『岂非多善根福德乎』,善根福德少的,听不到这个法门,遇不到这个法门;遇到,听到,他也听不懂这个法门,他也不相信这个法门。凡是听这个经、读这个经,读不下去的,业障非常重。凡是这经念得很欢喜的,这就是业障轻,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人。香港一些同修到大陆参访黄念老,念老给他们的开示:读诵《无量寿经》,依教奉行,肯定是大善根、大福德。
『不经迂曲』,「迂」是迂回,「曲」是委曲,不必经过迂回,也不必委曲婉转,这叫『直捷』,直捷就快速,你想《宝积》、《华严》都是迂回委曲,要修许许多多劫才能达到,持名念佛一生成就,哪有比这个更快速的?『无诸烦琐,是谓简易』,不麻烦也不琐碎,简单容易。『直捷而深造』,这个深造重要,如果直捷,我们所得的很浅、很少,那这个直捷并不可贵。这直捷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所得的几乎跟等觉菩萨相等,这不容易!这才真正是希有,真正是可贵。『简易而广获』,简单容易,你所得的有限,这简易就不足以为贵,此地简易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在经上常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於生一切诸佛世界,见阿弥陀佛就等於见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得到了。这个简易,所获的不可思议。『诸余法门之所不及』,除了持名念佛法门之外,所有一切法门没有一个法门能比得上。不是真正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你怎么可能遇到?不要说今天在这个世间,就在我们台北市学佛的人不少,几个人听到这部经?几个人听到之后心里真正觉悟,真正明白过来,死心塌地修学?没几个!『是谓殊胜』,这真是无比的殊胜。
疏【善男子女人者。】
这就是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什么叫善?什么叫不善?佛常常在经上叫著「善男子、善女人」,有没有叫到我?叫别人不重要,有没有叫到我?我是不是佛所叫的善男子、善女人其中之一,这很重要。此地大师给我们解释,善有二种:
疏【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
这两句话包括得非常广泛,除了菩萨、圣人之外,六道里面的凡夫统统包括了。但是他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多生多劫的善因,一个是今生善缘,多生多劫有善根,这一生遇不到缘也不行。善类特别著重在缘上。我们看大师下面的解释:
钞【宿世善因者,大本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
这个明白给我们说明,大本是《无量寿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世间人民』,人民就包括六道众生。『前世为善』,这个前世,不是一世、二世、三世,不是的。因为我们大家《无量寿经》念得很熟都知道,而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修的善因,这善因太厚,你这才遇得到。这样深厚的善根,他才有机会、有机缘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特别注意功德,为什么?闻名号的人太多了,在台湾,哪一个人没有听过阿弥陀佛名号的?可能一个都找不到,连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也知道有一个阿弥陀佛。但是,这句名号的功德没几个人知道,为什么?如果没有听过《无量寿经》,没有听《疏钞》、《要解》,这名号功德他怎么知道?诸位想想看,我们没有听这经之前,这名号功德我们也不知道。所以虽然念,漫不经心,念了不起作用。
你要问为什么念佛不起作用?不知道名号功德,所谓是心不诚,念的时候半信半疑,时时间断、时时夹杂,所以没有用处。我们看那个念佛念的功夫很得力的,念个三年、五年,居然他就往生了。念个三年、五年,他一身病痛都没有了,感应不可思议,为什么?他知道名号功德,这个不一样。底下都是《无量寿经》上的话:
钞【一闻佛名,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萨,固非凡人,则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
这是过去世善根发现,这话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个人不是凡人,那他是什么人?实在讲,他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现在虽然没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那里已经报名注册了,随时可以去,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不是凡人。
演【一闻佛名慈心喜悦五句。】
这五句,到泪即出者,这是感动,这是很自然的感动。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念佛没能往生,一念差错!现在又遇到,心里受了感动。
演【以佛乃旷劫修慈为体故,佛乃断尽无明最清净故,佛乃迥出常流,万劫难闻故。】
这三个道理、这三个理由非常殊胜。此地讲的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实在讲是无量劫中修持大慈大悲,所以他的愿跟一般佛的愿不一样。一般佛的愿度众生是有范围的、有限量的;唯独阿弥陀佛发愿度众生是没有限量的、没有范围的。因此,阿弥陀佛的教区也就特别,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读到的,世尊给我们讲,一尊佛的教区是一个大千世界,也有佛愿特别广大的,他的教区二个大千世界、三个大千世界;就是十个、二十个大千世界还是有范围、有限量。唯独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大愿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九界众生,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发愿往生,他老人家统统接引,平等摄受,这是一切诸佛之所不及。
我这一次在新加坡,有同学来问我:有些经上说,还有佛世界比极乐世界更庄严更殊胜,不止一个,很多很多,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第一庄严,你为什么说它第一殊胜?我说:你看过,我也看过,那些世界比极乐世界更殊胜是没错,但是,那些佛有没有发愿信愿持名就往生?没有。没有发这个愿,那就比不上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容易去,那个世界不容易去!何况佛又在经上给我们说: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於生到那个比西方极乐世界更殊胜的世界,统统都生了,一生一切生!释迦牟尼佛讲经,并没有说「除哪些佛刹之外」,既没说这句话,那就一生一切生,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比极乐世界好的,或者不如极乐世界的,你统统可以到达,那还是极乐世界第一殊胜、还是阿弥陀佛第一,找不到第二的。所以,大家对这法门决定不要怀疑。
第一句是讲阿弥陀佛的修德,不可思议。第二句是说阿弥陀佛的断德,见思、尘沙、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最极清净。所以,听到这个名号,怎么会不感动?第三句这是赞叹阿弥陀佛在一切诸佛当中无比的殊胜。『佛乃迥出常流』,常流,跟佛等流的都是佛,超出一切诸佛!一切诸佛中,阿弥陀佛第一。『万劫难闻故』,没有机会听到这个名号。在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上,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人就不多,有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听到,一生没有缘分见到过佛像,听到过佛名。能读到这部经、听到这部经,不可思议!这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阿弥陀佛名号是更难闻,难中之难。
演【今闻佛名即生慈心。】
这是过去生中,有真真实实的善根,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慈悲心就现前了。
演【乃至泪即出者。】
就是感动。
演【耳闻佛名,心契佛心。】
听到佛名,生起慈悲心,感动得流眼泪。佛之大慈生生世世护念我们,时时刻刻垂手在接引我们,我们自己不好,自己造业,自己障碍自己,辜负佛的一片慈悲,这是感动得流眼泪。『耳闻佛名,心契佛心』,诸位要记住,你不知道名号功德,你闻佛名,心也不是佛心,你心地生不起慈悲出来。今天叫大家读《无量寿经》,你念得愈多愈好,道理在哪里?过去世的善因稍微差一点的话,用这个方法可以补足,能够在这一生当中提前往生。换句话说,你本来这一生不应该往生,你遇到这缘殊胜,提前了,先天不足,后天可以弥补。先天不足,后天又没有殊胜因缘来弥补,这一生只能结个善缘,种了善根,不能往生。
多读、多听、多讲,大家同修在一块研究讨论,多讲,这是对名号功德的确认,天天加深,决定断疑生信,然后你信愿持名才真正做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一生决定往生。所以我们早晚课叫大家念四十八愿,念三十二章到三十七章,这就是叫我们自己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解同佛解,行同佛行,三业清净。
演【如须达长者,因闻佛字,通身毛竖是也。】
这是讲当年只树给孤独园的大护法,须达多长老,他最初听到「佛」这个字,身上汗毛直竖。
演【今人闻佛名,泛尔寻常者,不知佛义,善根浅故。】
我们现在听到佛的名号,看到佛像,觉得没什么,很平常,这是善根浅,不知道佛的名号功德。知道名号功德,必然感动。所以自己善根浅薄要特别警惕,尤其在这个乱世,只有修福积功累德才是真正的保障。除这个之外,想找一个平安的地方?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安全的所在。有福的人不管在哪里,他都安全,他都有福,你就晓得积功累德是多么的重要!积功累德,要从读圣贤书做起。读圣贤书,你就觉悟,觉悟就不迷惑,不迷惑就不造罪业,这样才能积功累德。发心到处出钱布施,如果没搞清楚,你布施的钱,人家拿去造罪业,他钱少,他造的罪业小,钱多了,他造的罪业大;换句话说,你去帮助他造罪业,这样的布施,他堕地狱,你在后头就跟他去!他是元凶,你是帮凶,你怎么不堕地狱?随时种福,还得要有福的人才真正种得上福,没有福的人,种错了!
你要能够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你不读圣贤书,你到哪里去找标准?所以我们提倡同修们读经,今天太多读净土的五经,五经读的嫌多了,最低限度《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当然能读《疏钞》那是最好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我是列了七部书,我们修净土的同修必读,七部书里面,四部是佛经,这三种加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另外三部,《太上感应编》、《了凡四训》、《四书》。我们这个道场同修确实有善根、有福德,希望大家要珍重,依教奉行,不辜负佛祖,不辜负我们这一生得人身,决定要在这一生成就。这一段是给我们解释宿生的善因。
钞【今生善类者。】
『善类』,实在讲,是讲的因缘。
钞【如华严云: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诸位看到《华严经》这首偈,你就晓得善类它的标准是什么。刚才我跟同修说了,是在缘分,不是三善道、三恶道,不是指这个。我们要生在一个有机会听到弥陀名号功德的所在,这是善类,尤其最善的一类,那是什么?天天在一块研究讨论念佛共修,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印祖大师当年在世,灵岩山念佛堂日夜佛号都不断,那是无比之善。所以我们今天也要希望,可是我们的讲堂佛号还是中断,中断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大家不知道佛号功德。虽然讲这么多年,没有人相信,所以佛号会间断。
假如你真正相信了,现在这个念佛机很好,可以用这个,你这个佛号,佛堂里二六时中,一年到头佛号决定不中断的。我们讲经的时候,把佛号放到最小,佛号也不断;不讲经的时候,佛号稍微开大一点,日夜都不断。念佛机坏掉一个再接一个,何况一个念佛机用几个月都没有坏。为什么佛号会断?不知道名号功德。你看看我们在这里讲这么多年,不要说你们听的,就家里人都不知道,有什么法子?我也不好意思说他,各人因缘不一样,你断你的,我不断就好了。非常不容易!
『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恒」就是不中断,能够听到佛的名号。『不欲生善道』,欲界天、色界天,天福大、寿命长,听不到佛号。听不到佛号的地方,环境再好,我也不愿意去;能听到佛号的地方,环境再恶劣,我也不愿意离开。
钞【夫不以人天为善,而以得闻佛名为善,则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俦类也。】
我过去在台中,我们同学在一起研究讨论,一个星期一次,十年如一日,我们在一起修了十年,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很难得到的,非常希有的。现在图书馆的住众才觉悟,很难得,我看了很欢喜,才觉悟、才回头。每一天也有小座复讲,早晨来用功,大家统统聚集在一起不容易。你们如果真正了解明白,那比我过去的缘要殊胜,为什么?你们一个星期五次,我那个时候一个星期一次,这个缘殊胜。
在北京的黄念祖老居士给我讲过很多次,写信的时候也提到,劝我不要再讲经,他说:你讲经讲了三十多年,不要再讲了,我们佛门当中后继无人,这是大事!他劝我写书,培养学生。学生的标准,他老人家特别强调,宗说俱通的净宗的法师,才能真正达到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目标。什么叫宗说俱通?说就是会讲,现在会讲的人很多,说通,宗不通!宗是什么?心地清净,与佛心、佛愿相应,就是我常讲的,信愿解行与佛相应,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这叫宗通。这种人才难得,会说不能行,这个不可贵,要真正做到,真正得清净心,得一心不乱,那个讲经说法就如佛无二!就不一样。
黄念老一心就期望有这样的人才出来,我不是没有心,早就有这个愿望,没有机缘,到哪去找学生?就像当时李老师一样,我劝李老师多收几个学生,他说你替我找学生去,以后我不敢再讲话了,找不到!现在因缘成熟,有几个同修跟我在一块共修,好!这个机缘难得,既有同学能够跟我在一起共修,人数不拘多少,三个、五个就很多,就不算少了。所以往后外面讲经的时间我会大量减少,不到外面去讲了,我也把时间拿出来带著同修们一起来研究讨论,我们来讲小座,来帮助大家,真正修行的要明了经义,经义是佛义,开经偈上所说,「愿解如来真实义」;解义之后贵的是奉行,依教修行,这个重要,有解有行自然就会讲了。
所以我希望底下一代要超过我们这一代,佛法才能兴隆,众生才有福;如果不能超越,众生就苦了、就可怜了。我们科技的产品,现在也讲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代一定比第一代进步,第三代一定比第二代进步,不进步就没人要了,那工厂也倒闭了,工人也失业了。天天在研究,不断的在进步、改进,改了就往上进,佛法也是如此。
我今天讲的这些东西,是给大家做一个基础,你们去改进,拿我这个基础你去改,你一改出来了,那当然一定在我之上。可是你们今天怎么改也没有办法超过我,原因在哪里?是你的修德不够,所以你要真修。你心要真正清净平等慈悲,你有真功夫,你拿我这个东西去改,决定超过我。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肩负起底下一代弘法利生的责任,说很重要,行更重要,一定要把佛在经上讲的教训做到。
演【宁在诸恶趣四句,恶趣热恼,善趣清凉。】
用这八个字来衡量善恶。我们现在得的人身,也是恶趣,为什么?烦恼太多,日子不好过,身心不清凉,虽得人身,这人身不好受。这是讲的三善道跟三恶道,善恶两道。
演【今宁受热恼,不欲清凉者。】
这是比喻话,宁愿在三恶道受苦,
不希望得人天福报,为什么?
演【以有闻佛不闻佛之得失,而分损益故。】
恶道里假如能闻到佛名,我宁愿在恶道,我不愿意在善道,标准在这个地方。如果用这个标准,我们有福生到天上,天上听不到佛名,人间能听到佛名,我不愿享天福,不愿得天寿,我要到人间来受苦受难,天天闻佛名。今天佛名普闻,名号功德大家不晓得,闻若不闻。由此可知,名号功德为什么大家不晓得?宣扬的人太少,没有人普遍介绍,经典虽然很好,现在大家工作忙碌,这是一个原因,时代在变,文言文没有人念,即使遇到了,他也看不懂。今天要想佛法普及,最方便的还是录音带,他听得懂!听了以后,他就会看得懂;他没有听,他看不懂。这些工作,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
演【恶道闻佛,如人涉坑坎险道,得睹日月光明。】
这是比喻,好像人在一个坑道里面,险道,虽然很危险,有日月光明。
演【善趣不闻佛,如人履平坦康庄,不见日月之光。】
这是比喻。由此可知,闻名与不闻名,确实能体会到善根的厚薄,缘分的浅深。
钞【缁素利钝者,净土法门,一切收摄。】
这个法门非常广大,不可思议,上到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都是阿弥陀佛摄受的对象。只要对这句名号能信、能愿、能念,阿弥陀佛统统接引。
这个法门是平等成佛的法门,是九法界有情平等成佛的方法,这是不可思议。钞【如大本云。】
《无量寿经》上讲的。
钞【其上辈者,舍家离俗而作沙门,亦有不舍家离俗者,即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
这是讲缁素,「缁」是出家人,「缁」是什么?衣服染色的,出家人穿染色衣,「素」是白衣,是在家居士。经上引用《无量寿经 三辈往生》那一段经文的大意,上辈往生,是舍家离俗而作沙门;也有不舍家离俗者,中辈往生,下辈往生。实在说,出家与不出家不在形式,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已经讲得很清楚。形式上出家,心没有出家,一样不能往生。心出家了,形式没有出家,一样上品上生,《无量寿经》贤护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的等觉菩萨,他们的地位跟弥勒、观音、普贤没有两样。所以出家人著重在心出家,而不是著重在身出家。
假如诸位发愿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你发愿出来将来弘经,我劝你最好还是要形式上出家,为什么?同样在家跟出家人到外面讲经,听众他有分别、有妄想,他的感受不一样。你穿出家衣服,讲错了他也相信,执著,那是师父,决定不错;在家人讲对了,他也不相信,为什么?看你总是在家人,你没什么了不起,跟我差不多,是这样的。所以,如果真正想发心弘法利生,你要受这个形式比较好。如果你是在寺院里面不发心讲经,做护持的,在家也行,因护持他不要上台讲经,可以,那没关系,发心上台讲经的话一定要出家,这也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在家有优婆塞、优婆夷。
钞【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缁素。】
只要如法修学,信愿持名,没有一个不往生的,所以这个法门无比的广大。
钞【又莲分九品。】
这是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差别。
钞【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恶人等。】
这就讲根性的利钝
演【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悠凡夫者,观经疏云: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以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
《观无量寿经疏钞》,「疏」是天台智者大师注的,「钞」是四明尊者作的。
钞【释云:十住名习种性,十行名性种性,十回向名道种性,此三十位总名解行。是别教内凡,十信即是外凡。】
这是天台大师的讲法,以《唯识论》来说,「习」是习惯,我们俗话常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菩萨里面地位最下的,薰习成种。「性」是不变、不改的意思。换句话说,这就是《弥陀经》上所讲的事一心不乱,它往生的品位当然就高。上品往生,位次多,一直到等觉菩萨有四十一个阶级,这是上品往生里面最低的功夫。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念佛的重要,我们念佛还需不需要去杂修?杂修,什么时候你才能修到习种性?习种性都不能达到,性种性就更难,道种性就没指望!一层比一层高,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深深的警觉。
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警惕我们,念佛人最忌讳的就是夹杂,什么是夹杂?有时读经、诵经,诵经是夹杂,当然不是诵《弥陀经》、《无量寿经》,如果诵这个经的话,他不会主张在念佛一支香当中,念一卷《阿弥陀经》,念三遍往生咒,念一千声佛号,这是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的。如果念《无量寿经》也是夹杂,那他不就是自己说话颠倒了吗?《无量寿经》跟《弥陀经》是同部,同部以外的都是夹杂。换句话说,不要说念其他的经,净土五经里面,念《普贤行愿品》,念《观无量寿佛经》,觉明妙行菩萨的标准,都是夹杂,何况净宗以外的经典!为什么这样严格限制?就是叫你成就习种性,道理在此地。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法门不要学统统都得到,统统都成就,这个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
三贤菩萨『总名解行』,这是三贤位(三贤往上面是十圣位),是别教内凡。十信位是外凡,十信位菩萨所得到的是事一心不乱,也就是我们常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里面也有浅深不一样,他们比较深一点。
演【悠悠凡夫是名字人,尚未伏惑,修行不精进者。】
这是讲『悠悠凡夫』,像这样的凡夫,必须要念到功夫成片,净业一成,便得往生,你要成就净业才行,身口意三业清净了,烦恼怎么样?烦恼还没有断,甚至还没有伏。但是三业清净,说实在话,烦恼是伏住了,初伏,刚刚伏住,刚刚伏住就能往生,下下品往生,刚刚能伏就有这么大的效果。伏烦恼,就是一句佛号。我们心里起心动念马上换成佛号,绝对不要妄念相续的起来,这是我们往生的依凭;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我们能做到这个,经典就是保证书,保证你往生。
『乃至恶人』,一生迷惑颠倒而造作许多罪恶,一旦听到名号功德,他觉悟了,他真正忏悔了。忏悔是不是要在佛菩萨面前磕头顶礼,嚎啕痛哭,说出自己那些罪过?没有必要,为什么?你在佛菩萨那里把你的罪过想一遍、再说一遍,这是又造作二遍。什么叫忏悔?一句阿弥陀佛就忏悔了。从前那些东西统统断掉,统统不要理它,统统把它丢掉,从今以后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叫真忏悔。过去那些罪恶还想什么?想一遍心里头又造一遍,这个不得了!忏悔的定义是「后不再造」,我从今天起不再造,念阿弥陀佛就不造了;不念阿弥陀佛还继续造,不念阿弥陀佛就造业。所以念佛人一天到晚佛不离心,要这样才行。
家里面环境不容许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我们带随身听,这东西很时髦,别人听六道轮回,我们听阿弥陀佛,听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造净业所以成就净业,用这个方法。一家念佛那最好,佛号的音声二十四小时一年到头都不中断,这道场不可思议。
钞【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钝。】
菩萨的根利,悠悠凡夫的根钝。
钞【又鬼畜地狱,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
六道的众生统统包括了。
钞【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众生也。】
你想想看,这个法门的摄受范围是多么广大!不但我们这个世界,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阿弥陀佛平等摄受。
钞【稽古验今,颇载一二,愿详览焉。】
这叫我们去仔细观察,去证验,从古到今有记载的,那真是千万当中一、二,《往生传》里面记载的人不多,那往生是大家知道的;有许多往生的人没有人晓得,那就没有记载。恶道里面的众生,鬼道、地狱道我们不知道。《物犹如此》这本书,是专门记载畜生往生的。你看到这些书之后,你就晓得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凡是信受,一心称念,没有不往生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学佛功德才算是圆满,大功告成。要知道这不是一生的事情,多生多劫累积起来的,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要珍惜这一生,要努力、要精进,决定不能空过。世间一切人事随它去,要忍受,只要不妨碍我念佛,什么都能忍受,成就自己的道业。这是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