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嘎玛仁波切:直面我们的执念

发布时间:2024-10-08 04:03:37作者:佛心网
嘎玛仁波切:直面我们的执念

执着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捆绑,就像被围困在沼泽深渊中,越是用力挣脱,却越陷越深。

人人都有执念,而且有很多都是欲求不得,却更如飞蛾扑火般沉迷的执念。

其实执着本身和对于怀有执念的根本并不复杂,但是麻烦就在于,我们众生的一切认知都是颠倒妄想。

在这个基础上所存有的执念,本身就是空中楼阁,一切的存有都是摇摇欲坠的。

我们执着健康的长久,执着事业的飞黄腾达,执着家庭的和谐稳定,执着子女和父母的平安吉祥,执着一切的事不与愿违,执着自己心中“理想王国”的筑建与成就等等,其实这些执念本身都不是错的,人人向往美好,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存在于世间,我们所有希望实现的一切执念,这种追求,在一开始,就做了选择性的排他,这在我们的内心是具有欺骗性的。

因为我们只向往和追求美好,那么在潜意识中,我们不愿意也不情愿有事与愿违出现。

所以,这种具有选择的倾向性,并且是一厢情愿的执念,在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中,都会成为不同程度痛苦和烦恼的因。

事物的存在永远都是两面性的,就像日月交替才能称之为一天一样。

在我们各自根深蒂固的执念中,如果只是一味排他性的选择和偏向随心的一面,那么肯定在过程中就要经历很多的求不得苦。

一切的事物都有他们各自发展和运行的轨迹,因为事物的本身都是各种缘分聚合而成的。

但凡随我们愿的成事,那可能是因为机缘巧合,但是很多时候,不成事,那也是必然的。

因为我们各自所具有的执念,只是在事物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缘起而已,那么很多时候结果不遂人愿也很正常。

一切的执着本身都是可能造成我们身心痛苦的根源,但是很多时候,要说服大家不去执着或是减少执念,也可能有些牵强。

众生的业力,包括我们很多人性的弊端,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佛法开示对于我们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历久弥新的一点点去感化和渗透我们很多错误的认知和执着的偏见。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问题或是迂回地对问题进行曲解的掩盖,而且要直面问题的根本,从核心着手去追根溯源。

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就在于,每一句话都是在解决我们根源的问题,告诉了我们所有痛苦成因和果的准确性,也告知了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但同时却是循序善诱的谆谆教导。

佛法的教授,不会强迫我们信与不信,或是接受与不接受。一切的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

就像对于执着,是造成我们一切痛苦的成因一样,我们的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放不下我们的执念,同时又不去理解和接受事物的缘起缘灭和无常的本质,那么肯定就有没完没了的各种事不同,理相通的求不得苦。

当人有痛苦,不能自行化解,又极度需要诉苦的时候,这也是一种缺少智慧的表现。

话说回来,但凡我们真的把平时所听闻的佛法开示,仔细思维后用于内心的开导,很多问题和烦恼根本不需要向外乞求帮助或是寻求外在的内心抚慰。

就像我们都有的执着和不同形式的执念一样,萨迦巴·贡噶·宁波大师曾说: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着世间,则非出离心;若执着己利,则非菩提心;若生起执着,则非正知见”。

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可能根本做不到大师们所说的远离四种执着,因为各自业力的关系,如果说让大家学会放下我们的执着和执念,都比较不容易执行的话,那么大家在对于切实个人利益受用的前提下,也应该学会认知所有事物的不确定性,因为缘起缘灭的特点,因此有无常性,那么事物的成与败,或是能否长久和如愿都具有两面性。

在没那么容易放下执念的起初,也能学会接受事物发展的不必然性,或是提前有可能如愿或是可能事与愿违的思想准备,那么也就不会平添太多的期望或面对突如其来的失望,有无助的挫败感。

直面我们的执念,既然放不下,那就要学会好好的拿起,这里好好的拿起,是指带着智慧思维无常的同时,让我们的期望值建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要太过高估值的给执着发挥空间,这样也能坦然的接受更多的求不得苦的真实存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