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自制其心
发布时间:2025-01-03 04:05:00作者:佛心网
净土法门法师:自制其心
下面念老的解释,「弘誓愿者」,如果单单讲这句,就是「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多半都说的是四弘誓愿,可以说这四条是一切诸佛菩萨因地发愿的总纲领。即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不出这四大范围,你看度眾生的愿,断烦恼的愿,学法门的愿,成佛道的愿,绝不超越这四个纲领。四十八愿就是四弘誓愿的细说,四弘誓愿是总纲,它是别目就说得更清楚。「今言斯弘誓愿」,上头加ㄧ个斯,斯是此,此誓弘愿,「则专指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发四十八愿之后,「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為什麼?以行来实践他的愿望,就他每ㄧ愿他都要做到,真做到,做到不是短时间,是要狠长的时间,愿愿都不例外。你要问為什麼?答案非常明显,我们自己冷静细心观察就明白,没有发愿之前是凡夫,凡夫在六道十法界多长的时间?无量劫。无量劫染的这些烦恼习气,你说有多广、有多深,那麼容易断得了吗?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学习要ㄧ门深入、长时薰修,以行践愿也离不开这个方法,我们还是要烦恼ㄧ桩ㄧ桩的断。断贪、断瞋、断痴、断慢、断疑,这根本烦恼,还断恶见,所有错误的看法都得要断,事上要断,理上要断,相上要断,性上也要断。所以法藏比丘自制其心用了五劫的时间,这不是简单的。
他断烦恼这些行為,种善根这些行為,这都是殊胜妙行,殊胜妙行不是一个,无量无边。愿在指导他,每一愿、每一愿要怎样才能兑现,愿不少,四十八条。如何能够断尽,烦恼习气断尽,良好的心态养成都需要长时间,都需要经歷重重的考验,才能成就,禁不起考验不行。一般说顺境善缘好,你会生欢喜心,会生起贪恋的心,这就是烦恼。顺境、善缘裡头生烦恼,你要自制其心,在顺境、在善缘不生贪恋。反过来在逆境、在恶缘,环境不好是逆境,恶缘是你所遇到的人不好,都是跟你做对的,他不是帮助你,找你麻烦的。在这裡头狠容易生起怨恨、不平,你要自制其心,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没有怨恨,无论什麼境界现前都能保持著你的清净平等,这是功夫,这真修行。唯有心地清净平和,他生智慧,他不生烦恼,智慧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圆圆满满;一生烦恼就坏了,可能就把你的好事破坏了。我们从这一句能体会到,法藏菩萨发愿之后的修行不是容易事,无边殊胜妙行难得他都圆满。
自制其心
净空老法师
「自制其心,名之曰誓」,这誓是什麼意思?誓是对自心来讲的,我们的烦恼狠重、习气狠重,自己能把它控制住,让烦恼习气不起作用,这是誓。「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要克服你自己烦恼习气,就成功了。能够克服自己见思烦恼,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没有佔有的欲望,没有控制的欲望,这就是要自制其心,不自制其心做不到。见思烦恼就是执著,自制其心,放下执著这是声闻,佛法裡面断恶是断下品。下品断了再断中品,中品是分别,分别太多了,大乘裡面称它作尘沙烦恼,起心动念就是分别,分别之多就像尘沙一样,比喻那麼多,无量无边无尽的分别也得要放下,於一切法不分别。不分别比不执著高,不分别的人ㄧ定不执著,不执著的人他还有分别,所以放下尘沙烦恼这是菩萨,比阿罗汉高了。再提升放下妄想,妄想是什麼?起心动念,虽然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裡面没有分别执著,这个高明,这人在哪裡?
法身菩萨,这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实报庄严土裡面的群眾。他只要是住在实报土,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出了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佛还做不到,他做到了,这叫大英雄,十法界裡面的佛都不能称為大英雄。所以大英雄最低的条件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真的这三种烦恼都放下了。自制其心,修行总的原则、总的纲领就在这一句!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克己復礼」,克己的功夫就是自制其心,復礼就是志求满足,满足是满足自己所发的愿,我所发的愿兑现了。下面念老的解释,「弘誓愿者」,如果单单讲这句,就是「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多半都说的是四弘誓愿,可以说这四条是一切诸佛菩萨因地发愿的总纲领。即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不出这四大范围,你看度眾生的愿,断烦恼的愿,学法门的愿,成佛道的愿,绝不超越这四个纲领。四十八愿就是四弘誓愿的细说,四弘誓愿是总纲,它是别目就说得更清楚。「今言斯弘誓愿」,上头加ㄧ个斯,斯是此,此誓弘愿,「则专指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发四十八愿之后,「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為什麼?以行来实践他的愿望,就他每ㄧ愿他都要做到,真做到,做到不是短时间,是要狠长的时间,愿愿都不例外。你要问為什麼?答案非常明显,我们自己冷静细心观察就明白,没有发愿之前是凡夫,凡夫在六道十法界多长的时间?无量劫。无量劫染的这些烦恼习气,你说有多广、有多深,那麼容易断得了吗?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学习要ㄧ门深入、长时薰修,以行践愿也离不开这个方法,我们还是要烦恼ㄧ桩ㄧ桩的断。断贪、断瞋、断痴、断慢、断疑,这根本烦恼,还断恶见,所有错误的看法都得要断,事上要断,理上要断,相上要断,性上也要断。所以法藏比丘自制其心用了五劫的时间,这不是简单的。
他断烦恼这些行為,种善根这些行為,这都是殊胜妙行,殊胜妙行不是一个,无量无边。愿在指导他,每一愿、每一愿要怎样才能兑现,愿不少,四十八条。如何能够断尽,烦恼习气断尽,良好的心态养成都需要长时间,都需要经歷重重的考验,才能成就,禁不起考验不行。一般说顺境善缘好,你会生欢喜心,会生起贪恋的心,这就是烦恼。顺境、善缘裡头生烦恼,你要自制其心,在顺境、在善缘不生贪恋。反过来在逆境、在恶缘,环境不好是逆境,恶缘是你所遇到的人不好,都是跟你做对的,他不是帮助你,找你麻烦的。在这裡头狠容易生起怨恨、不平,你要自制其心,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没有怨恨,无论什麼境界现前都能保持著你的清净平等,这是功夫,这真修行。唯有心地清净平和,他生智慧,他不生烦恼,智慧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圆圆满满;一生烦恼就坏了,可能就把你的好事破坏了。我们从这一句能体会到,法藏菩萨发愿之后的修行不是容易事,无边殊胜妙行难得他都圆满。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三集)2011/2/9 档名:02-039-0273
[全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