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发布时间:2024-04-18 04:03:58作者:佛心网从古至今,无论是修习净土的还是弘扬净土的,无论是净土宗之外还是净土宗之内,不少人总是以通途教法来衡量净土法门,没有真正理解净土乃特别法门,有其不同于通途教法的特殊性,再加上受古代诸法师注解的影响,就更添疑惑了。许多人还是认为一般人很难往生,甚至认定没有一心不乱不得往生。
以前看到,有一位弘扬天台宗,主要讲净土,还有一定名声的法师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百万佛号念诵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念佛怎么能以数量去衡量呢?他还认为引用迦才《净土论》里面讲的“念百万佛号绝对就能往生”也是不对的,是错解了《净土论》的意思。他是怎样理解的呢?因为《净土论》讲到了一日至七日念百万佛号,所以他就与《阿弥陀经》结合起来理解,认为首先要有真信切愿,同时还必须得到一心不乱才能决定往生。总之,他的观点就是,必须要满足“真信切愿”和“一心不乱”这两个条件才能决定往生,只有真信切愿就决定往生这种讲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
有真信切愿又要一心不乱,这不是一般凡夫能做到的,那么这位法师的意思就是,往生者不是凡夫,而必须是圣者。他解释“一心不乱”的时候,就解释为真正的一心不乱,相当于达到“事、理一心”了:要么是已经断了见思惑的阿罗汉,要么就是已经登地的圣者菩萨。把往生的条件讲得非常高。这位法师还经常引用《印光法师文钞》,甚至还讲解《文钞》,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印光大师的观点,没有将《文钞》看懂。
持上述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记得以前在家的时候,在《法音》杂志上看到过一篇连载文章,题目大约是《谈谈关于往生西方的几个关键问题》,是佛教界中一位名声极大的大居士所作,这位居士到现在影响也极大。他非常明确地摆出观点:未得一心不乱,决定不能往生。而且阐述其观点时有根有据的,似乎很有道理。
可见,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这种观点的,并不都是普通人,其中不乏大法师、大居士。这些人口才、文才都非常好,还能引经据典证明自己的观点,很容易影响、左右念佛人的知见。
因此,即使你现在对念佛法门有一定信心,教理上也能大致理解往生并非要达到一心不乱,但如果没有依可靠的教证、理证进行深入的抉择,还没有生起胜解,那么如果碰到这些人或者接触到这样的观点,你很可能就辨析不了,从而影响自己念佛的信心,甚至退失信心!这是非常可惜的。
印祖在《文钞》中多次指出:只要有真信切愿,即使未得一心不乱,也绝对往生;虽然得到一心不乱,但是如果没有信愿,也不能往生。往生的关键在信愿上,而不是在一心不乱上。善导大师乃至麦彭仁波切等汉藏权威祖师,他们的观点与印祖都是一致的。但是,这种无比殊胜的、真正开演佛之本意的观点,一般人普遍接受不了,乃至有些弘扬净土的大法师都接受不了。由此可见,净土法门确实极为难信,真乃“一切世间极难信法”!
而且善导大师还特别告诉我们,三福九品都是散善,谁说要一心不乱呢?一心不乱就已经是定善了。当然我们可以把一心不乱解释成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可以分理一心、事一心,这样解释绝对没有错,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等祖师都有这样的解释。但是,这些祖师大德可从来没有讲过未得一心不乱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还说:“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谁说一定要有禅定,要达到一心不乱呢?
但是,有些人因为自己信不及,所以就置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本怀而不顾,硬要说往生不容易、没有一心不乱不能往生等等。这样去宣传乃至弘扬净土,就像善导大师以及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批评的,实际上就是让别人生起疑心、退失信心,阻碍别人往生,也是极大地扰乱圣教,扰乱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最殊胜的地方,就被这些所谓“好心弘扬净土的人”扰乱了、抹杀了!众生修习净土法门求往生的善根,就被这些人一刀斩断了!这是非常可惜的。这样去弘扬净土法门,究竟是功大还是过大呢?值得大家深思!
了知上述道理之后,接着就要观察自心,看自己内心的种种疑惑断除了没有,有没有生起真实的信心。如果没有,那就要再再地,三遍、五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地去好好思维、串习,乃至向善知识、善道友请教,让所有疑惑断尽无余,生起决定无疑的胜解。
——摘自仁禅法师《观经四帖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