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别智之拣别
发布时间:2024-01-29 04:04:02作者:佛心网
一、引言 在佛法中,不但五蕴无我,即使证入正法,也还是无我——「不复见我,唯见正法」。体悟的「正法」,是自然法而非人格化的,这是佛法与神教的最大区别。——(如来藏之研究•四五)
现证的般若,名无分别智;证悟的法性,名无分别法性。在修习般若时,经中常说:不应念,不应取,不应分别。证悟的且不说,修习般若而不应念,不应取,不应分别,那怎么修观——分别,抉择,寻思呢?这也难怪有些修持佛法的,劝人什么都不要思量,直下体会去。也难怪有些人,以无观察的无分别定,看作甚深无分别智证了!所以无论是无分别智证,无分别的观慧,「真实」的「无分别」义,应善巧正解,切「勿」似是而非的,「流于邪」外的「计」执,故意与佛说的正观为难!要知无分别的含义,是多种不同的,不能儱侗的误解。如木、石,也是无分别的,这当然不是佛法所说的无分别了。无想定,心心所法都不起,也是无分别的,但这是外道。自然而然的不作意,也叫无分别,这也不能说是无分别慧。因为,无功用,不作意的无分别,有漏五识及睡眠等,都是那样的。又二禅以上,无寻无伺;这种无寻伺的无分别,二禅以上都是的,也与无分别慧不同。所以慧学的无分别,不是不作意,不寻伺,或不起心念等分别。那到底是什么呢?「修习中观行」的无分别,是以正观而「无」那「自性」的「分别」;从自性分别不可得,而入于无分别法性的现证。
——(成佛之道(增注本)•三六四~三六五)二、六种相不现 无分别智相,由六种相不现来说明。真正的无分别智现前,有六种相不现,总括了一切法不现,无现就是不现的意思。「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悉皆不见」。这六相不现了,即一切法相不现。
‘二取’不现,‘言说’不现,如上依住法性所说,法性离‘能取、所取’——二取,离‘能诠、所诠’,所以无分别智现前,这二种相是不现起的。
下面四种是:无根、无境、无识、无器世界相。一般的心识活动,一定有三方面:有根、有境、有识。例如以眼见来说,一定有眼根,眼根不坏。依佛法说,在眼睛瞳仁内,有一种很微细,很精妙的物质,名为净色根,近于现代所说的视神经;依此而能见的,名为眼根。眼根见色,一定有青、黄、赤、白、长的、短的、圆的、方的色境,为眼根所取(境相影现在眼瞳仁中)。如没有境界,眼根无所取,也就不会见了。眼根是生理作用,色境似乎是在外面的对象,依眼见色而引起眼识的了别,是心理的作用。根、境、识这三种互相交涉,才能成为认识,所以说:(根、境)二和生识,(根、境、识)三和合触,这是一般人的认识。
无分别智是不是心?上说:说他是心,与一般的心理活动不同;说不是,又好像是心,从修习观行所引起的,有点近于心。一般的心,是不离根、境、识的作用;但无分别智现前时,根、境、识,都不起作用,不现起根、境、识相。所以,真正的般若现前,决不是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想象到什么,一切相、一切法不现,唯是安住法性的自证。
器世,是我们的依住处,也就是所处的自然环境。我们住在地球上;缩小说,我们住在台湾;再缩小些,现在住在讲堂内。无论如何,总有个依住的器界。但无分别智现前,器界相也不现前,所以说:虚空粉碎,大陆平沈。无分别智现前,真正的证悟,是一切不现,一切法不可得的。
——(华雨集(一)•三0三~三0五)三、离五种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自相」,不容易正面说明,所以从远离世俗的五种无分别,来表示这证悟法性的无分别智自性。因为,多少人听到无分别,都误会以为这就是无分别,佛法所说的无分别智,其实可能错了。楞伽经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禅宗也常说这二句话。弥勒菩萨所开示的,真能证悟法性的无分别智,与一般所说,这样那样的无分别,是不同的。不相干的、错误的无分别,应把他清理出去,所以说到这遍知自相,就是说五种的无分别都不是的。佛弟子应该多想一想,怕自以为然的无分别,正是五种中的一种!
一、「远离不作意」的无分别:远离二字,是通贯下文的,远离不作意的无分别;远离超寻伺的无分别;远离寂静的无分别;远离自性的无分别;远离执息念的无分别。远离这五种无分别,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是离这五种不正确的无分别。不作意,与不注意的意义相近。在根、境相关涉而起识时,一定有作意,作意有引发识趣境的作用,如没有作意,那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眼前的境界过去,却不知道是什么;耳中似有声音,但也没有听进去,这就是不作意。如不起作意,就视而不见,嗅而不闻,似乎触对境界而心无分别。如禅宗的神会,劝人不作意修,以为是无分别(炖煌本坛经,六祖慧能是彻底否定不作意修的)。菩萨的无分别智,在修加行无分别智时,到任运现前,也是不作意的,但与直下就不作意,不作意而觉得什么都无分别,是大大不同的。不要以为是修行时,什么都不观察,什么都不分别,以为就是无分别。静坐中一切不作意,也能引发一些类似的定境,不知道这不是无分别智,而是心识萎缩,精神呆住,引起恍恍惚惚的幻境。
二、远离「超寻伺」的无分别,比上一类要深一些。什么是超寻伺?寻与伺,是两种心所作用。以寻伺二字的世间解释:寻是东找西找的寻求,伺是伺察。伺也是在寻找,但方法不同。如猫找老鼠,跑东跑西的找,是寻;如发现鼠洞,猫就等在洞口,静静的等着老鼠出来,这就是伺。现在寻与伺的心所作用,都有推求分别的意义,但有粗有细:粗的分别名为寻,细的分别就是伺。人的说话,是依于寻伺的,如没有寻伺,就不会引发语言。在众生来讲,我们所处的是欲界,欲界众生一定是有寻、有伺的。修定而得初禅定的,定心中还是有寻有伺,所以初禅名有寻有伺三摩地。向上进修,在初禅与二禅间,名中间禅,中间禅名无寻有伺三摩地;那时,粗的分别没有了,细的分别还是有的。等到修得二禅,名无寻无伺三摩地,那时寻与伺都没有了,所以二禅以上,是超过寻伺的。如没有寻伺,就是无分别智,那末得二禅定,生二禅天的,都是得无分别智了!然二禅是定而不是慧,二禅天人还是凡夫,所以超寻伺的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在禅定心境中,到了二禅以上,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来个什么,就现个什么,分别明了,可是没有寻伺的分别。在安静的定心中,了了分明,而没有寻伺的分别,也是很好的定了!但这样的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
三、远离「寂静」的无分别:二禅已经是无寻无伺了,经三禅到四禅,或四禅以上,那时的定心,最寂静,最安静,没有些微激动,所以四禅以上名为不动。人都是会激动的,为什么会激动?喜、乐、忧、苦,这是会引起激动的。到了四禅,忧与苦,早已没有了;喜与乐也不再现起,唯是舍受。忧、苦、喜、乐——情绪的激动都没有了,所以四禅以上,是最寂静的。上面所说二禅的无寻伺,虽好像无分别,还有冲动的心情,到此时,一些激动的心情也没有了,佛法中名为寂静,如中夜无声一样。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佛法所说的涅槃寂静,只是定境的寂静。表示证悟境界的术语,有些也应用于定境,如不动,寂静,无分别等。如误以定境的寂静为无分别智,那末四禅以上,都是大菩萨了!其实,四禅以上,还是共世间的禅定,所以这样的寂静,也不是无分别智。
四、远离「自性」的无分别:什么是自性无分别?自体本来就是没有分别的。如桌子、板凳,从来就是没有分别的。这样,土、石、树木、花草等物,都是自性无分别,不是经修行而达到的无分别。这种自性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否则,石头、泥土等,都成了圣智了。所以成佛,是凡夫修行所得的;无分别智,是分别心经修行而得无分别的。中国佛学所说『无情有性』,『无情成佛』,实是违反佛法的戏论!
五、远离「执息念」的无分别:这是外道定。生死轮回不已,病根在什么地方?因有分别心,剎那剎那的念念不息。那有什么办法呢?如生灭心不起,意念不起,就可以得涅槃了。外道不知妄念的因缘,不知离妄念分别的正道,以为只要没有念就好了。所以执著息念,以息念法门而修行。不知这样的修行,即使修到了无念,还是外道禅。
外道中有二:
一为无想天,是属于四禅天的。外道以为,我们的妄念,依想而起,所以用灭想为方便。想是心所法,与一切心识相应,有心识就一定有想。外道修无想为方便,得定时,想没有了,六识也不起了,是无心定之一。依唯识学,得无想定的,没有六识,第七、第八识还是有的。外道如修成无想定,死后上升无想天,受五百劫无心的果报。修得了定,有些是会失掉的,可是得了无想定的,因为没有(六识)心,所以不会退失,一定要受长期无心的果报。
二、是非想非非想定,是属于世间最高的禅定。有的外道以为:心念的生起时,一定有受与想相应。想,所以多起分别;受,所以有苦乐等情绪的不稳定,所以以止息受想为方便,将受与想止息下去,使它不起;受与想不起时,一切心心所都不起了。佛法名之为非想非非想定,是心识微细到似有似无的境地。无想定与非想非非想定,外道修得了,就以为是涅槃,无有分别。佛法认为这只是息念为先的定境,不是涅槃,当然也不是无分别智。
我们知道,无分别智是要以分别力,修观行而成就的,不是不分别就是了,更不是把念压下而无心就是了。不作意,离寻伺,寂静不动,一切心识不起的定境,不离虚妄分别所摄,离不了唯心所现。所以说到无分别智,不要误会了,以为没有分别就是了。
学佛的道友们,每为佛法的名词所误解。听说空,以为空是什么都没有了。听说无分别的,以为不作意,不寻伺,兀兀腾腾的什么都不问,以为能达到最高的无分别;也有以为少分别,少烦恼,如以为离想受可以得涅槃。
佛法所说现证法性的无分别智,是要修加行的。要亲近善知识,听闻大乘法,如理作意,勤修止观。依唯识学,要理解唯心所现,修有得加行,无得加行,有得无得加行,无得有得加行,才能实现无分别智,体悟法性,真如。印度的大乘佛法,唯识与中观,都是闻、思、修;要修习止观,依止观得定慧。佛法是以慧为先导,以戒为基础,以定为方便,才能悟入。
从前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起初跟二人修学,所修的就是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释迦不满意,才到菩提树下,深观缘起法,通达法性而成佛的。这就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同处。佛法的证悟,从观慧而来,不是但依深定的。有的以观慧为分别,而专从禅定去达无分别,可说是根本颠倒了!
——(华雨集(一)•三二一~三二七)
现证的般若,名无分别智;证悟的法性,名无分别法性。在修习般若时,经中常说:不应念,不应取,不应分别。证悟的且不说,修习般若而不应念,不应取,不应分别,那怎么修观——分别,抉择,寻思呢?这也难怪有些修持佛法的,劝人什么都不要思量,直下体会去。也难怪有些人,以无观察的无分别定,看作甚深无分别智证了!所以无论是无分别智证,无分别的观慧,「真实」的「无分别」义,应善巧正解,切「勿」似是而非的,「流于邪」外的「计」执,故意与佛说的正观为难!要知无分别的含义,是多种不同的,不能儱侗的误解。如木、石,也是无分别的,这当然不是佛法所说的无分别了。无想定,心心所法都不起,也是无分别的,但这是外道。自然而然的不作意,也叫无分别,这也不能说是无分别慧。因为,无功用,不作意的无分别,有漏五识及睡眠等,都是那样的。又二禅以上,无寻无伺;这种无寻伺的无分别,二禅以上都是的,也与无分别慧不同。所以慧学的无分别,不是不作意,不寻伺,或不起心念等分别。那到底是什么呢?「修习中观行」的无分别,是以正观而「无」那「自性」的「分别」;从自性分别不可得,而入于无分别法性的现证。
——(成佛之道(增注本)•三六四~三六五)二、六种相不现 无分别智相,由六种相不现来说明。真正的无分别智现前,有六种相不现,总括了一切法不现,无现就是不现的意思。「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悉皆不见」。这六相不现了,即一切法相不现。
‘二取’不现,‘言说’不现,如上依住法性所说,法性离‘能取、所取’——二取,离‘能诠、所诠’,所以无分别智现前,这二种相是不现起的。
下面四种是:无根、无境、无识、无器世界相。一般的心识活动,一定有三方面:有根、有境、有识。例如以眼见来说,一定有眼根,眼根不坏。依佛法说,在眼睛瞳仁内,有一种很微细,很精妙的物质,名为净色根,近于现代所说的视神经;依此而能见的,名为眼根。眼根见色,一定有青、黄、赤、白、长的、短的、圆的、方的色境,为眼根所取(境相影现在眼瞳仁中)。如没有境界,眼根无所取,也就不会见了。眼根是生理作用,色境似乎是在外面的对象,依眼见色而引起眼识的了别,是心理的作用。根、境、识这三种互相交涉,才能成为认识,所以说:(根、境)二和生识,(根、境、识)三和合触,这是一般人的认识。
无分别智是不是心?上说:说他是心,与一般的心理活动不同;说不是,又好像是心,从修习观行所引起的,有点近于心。一般的心,是不离根、境、识的作用;但无分别智现前时,根、境、识,都不起作用,不现起根、境、识相。所以,真正的般若现前,决不是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想象到什么,一切相、一切法不现,唯是安住法性的自证。
器世,是我们的依住处,也就是所处的自然环境。我们住在地球上;缩小说,我们住在台湾;再缩小些,现在住在讲堂内。无论如何,总有个依住的器界。但无分别智现前,器界相也不现前,所以说:虚空粉碎,大陆平沈。无分别智现前,真正的证悟,是一切不现,一切法不可得的。
——(华雨集(一)•三0三~三0五)三、离五种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自相」,不容易正面说明,所以从远离世俗的五种无分别,来表示这证悟法性的无分别智自性。因为,多少人听到无分别,都误会以为这就是无分别,佛法所说的无分别智,其实可能错了。楞伽经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禅宗也常说这二句话。弥勒菩萨所开示的,真能证悟法性的无分别智,与一般所说,这样那样的无分别,是不同的。不相干的、错误的无分别,应把他清理出去,所以说到这遍知自相,就是说五种的无分别都不是的。佛弟子应该多想一想,怕自以为然的无分别,正是五种中的一种!
一、「远离不作意」的无分别:远离二字,是通贯下文的,远离不作意的无分别;远离超寻伺的无分别;远离寂静的无分别;远离自性的无分别;远离执息念的无分别。远离这五种无分别,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所以,无分别智是离这五种不正确的无分别。不作意,与不注意的意义相近。在根、境相关涉而起识时,一定有作意,作意有引发识趣境的作用,如没有作意,那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眼前的境界过去,却不知道是什么;耳中似有声音,但也没有听进去,这就是不作意。如不起作意,就视而不见,嗅而不闻,似乎触对境界而心无分别。如禅宗的神会,劝人不作意修,以为是无分别(炖煌本坛经,六祖慧能是彻底否定不作意修的)。菩萨的无分别智,在修加行无分别智时,到任运现前,也是不作意的,但与直下就不作意,不作意而觉得什么都无分别,是大大不同的。不要以为是修行时,什么都不观察,什么都不分别,以为就是无分别。静坐中一切不作意,也能引发一些类似的定境,不知道这不是无分别智,而是心识萎缩,精神呆住,引起恍恍惚惚的幻境。
二、远离「超寻伺」的无分别,比上一类要深一些。什么是超寻伺?寻与伺,是两种心所作用。以寻伺二字的世间解释:寻是东找西找的寻求,伺是伺察。伺也是在寻找,但方法不同。如猫找老鼠,跑东跑西的找,是寻;如发现鼠洞,猫就等在洞口,静静的等着老鼠出来,这就是伺。现在寻与伺的心所作用,都有推求分别的意义,但有粗有细:粗的分别名为寻,细的分别就是伺。人的说话,是依于寻伺的,如没有寻伺,就不会引发语言。在众生来讲,我们所处的是欲界,欲界众生一定是有寻、有伺的。修定而得初禅定的,定心中还是有寻有伺,所以初禅名有寻有伺三摩地。向上进修,在初禅与二禅间,名中间禅,中间禅名无寻有伺三摩地;那时,粗的分别没有了,细的分别还是有的。等到修得二禅,名无寻无伺三摩地,那时寻与伺都没有了,所以二禅以上,是超过寻伺的。如没有寻伺,就是无分别智,那末得二禅定,生二禅天的,都是得无分别智了!然二禅是定而不是慧,二禅天人还是凡夫,所以超寻伺的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在禅定心境中,到了二禅以上,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来个什么,就现个什么,分别明了,可是没有寻伺的分别。在安静的定心中,了了分明,而没有寻伺的分别,也是很好的定了!但这样的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
三、远离「寂静」的无分别:二禅已经是无寻无伺了,经三禅到四禅,或四禅以上,那时的定心,最寂静,最安静,没有些微激动,所以四禅以上名为不动。人都是会激动的,为什么会激动?喜、乐、忧、苦,这是会引起激动的。到了四禅,忧与苦,早已没有了;喜与乐也不再现起,唯是舍受。忧、苦、喜、乐——情绪的激动都没有了,所以四禅以上,是最寂静的。上面所说二禅的无寻伺,虽好像无分别,还有冲动的心情,到此时,一些激动的心情也没有了,佛法中名为寂静,如中夜无声一样。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佛法所说的涅槃寂静,只是定境的寂静。表示证悟境界的术语,有些也应用于定境,如不动,寂静,无分别等。如误以定境的寂静为无分别智,那末四禅以上,都是大菩萨了!其实,四禅以上,还是共世间的禅定,所以这样的寂静,也不是无分别智。
四、远离「自性」的无分别:什么是自性无分别?自体本来就是没有分别的。如桌子、板凳,从来就是没有分别的。这样,土、石、树木、花草等物,都是自性无分别,不是经修行而达到的无分别。这种自性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否则,石头、泥土等,都成了圣智了。所以成佛,是凡夫修行所得的;无分别智,是分别心经修行而得无分别的。中国佛学所说『无情有性』,『无情成佛』,实是违反佛法的戏论!
五、远离「执息念」的无分别:这是外道定。生死轮回不已,病根在什么地方?因有分别心,剎那剎那的念念不息。那有什么办法呢?如生灭心不起,意念不起,就可以得涅槃了。外道不知妄念的因缘,不知离妄念分别的正道,以为只要没有念就好了。所以执著息念,以息念法门而修行。不知这样的修行,即使修到了无念,还是外道禅。
外道中有二:
一为无想天,是属于四禅天的。外道以为,我们的妄念,依想而起,所以用灭想为方便。想是心所法,与一切心识相应,有心识就一定有想。外道修无想为方便,得定时,想没有了,六识也不起了,是无心定之一。依唯识学,得无想定的,没有六识,第七、第八识还是有的。外道如修成无想定,死后上升无想天,受五百劫无心的果报。修得了定,有些是会失掉的,可是得了无想定的,因为没有(六识)心,所以不会退失,一定要受长期无心的果报。
二、是非想非非想定,是属于世间最高的禅定。有的外道以为:心念的生起时,一定有受与想相应。想,所以多起分别;受,所以有苦乐等情绪的不稳定,所以以止息受想为方便,将受与想止息下去,使它不起;受与想不起时,一切心心所都不起了。佛法名之为非想非非想定,是心识微细到似有似无的境地。无想定与非想非非想定,外道修得了,就以为是涅槃,无有分别。佛法认为这只是息念为先的定境,不是涅槃,当然也不是无分别智。
我们知道,无分别智是要以分别力,修观行而成就的,不是不分别就是了,更不是把念压下而无心就是了。不作意,离寻伺,寂静不动,一切心识不起的定境,不离虚妄分别所摄,离不了唯心所现。所以说到无分别智,不要误会了,以为没有分别就是了。
学佛的道友们,每为佛法的名词所误解。听说空,以为空是什么都没有了。听说无分别的,以为不作意,不寻伺,兀兀腾腾的什么都不问,以为能达到最高的无分别;也有以为少分别,少烦恼,如以为离想受可以得涅槃。
佛法所说现证法性的无分别智,是要修加行的。要亲近善知识,听闻大乘法,如理作意,勤修止观。依唯识学,要理解唯心所现,修有得加行,无得加行,有得无得加行,无得有得加行,才能实现无分别智,体悟法性,真如。印度的大乘佛法,唯识与中观,都是闻、思、修;要修习止观,依止观得定慧。佛法是以慧为先导,以戒为基础,以定为方便,才能悟入。
从前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起初跟二人修学,所修的就是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释迦不满意,才到菩提树下,深观缘起法,通达法性而成佛的。这就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同处。佛法的证悟,从观慧而来,不是但依深定的。有的以观慧为分别,而专从禅定去达无分别,可说是根本颠倒了!
——(华雨集(一)•三二一~三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