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文天祥的佛教因缘

发布时间:2024-02-02 04:05:53作者:佛心网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他生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卒于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

天祥从小就有报效国家的尽忠志向,最喜读忠臣烈士的传记。十七岁时,他赴庐陵参加乡校考试,名列第一。二十一岁时,他考中进士,在集英殿考策论,他直抒政见,皇帝亲自选择他为第一。

由于文天祥刚正不阿,仕途蹭蹬,在十几年当另,时而出仕,时而罢官,除了在进行供职,还出任过瑞州知府、江西提刑、安徽宁国知府、湖南提刑等职。天祥任职地方,常有善政,万民称颂。

德二年,元兵围临安,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军议和被扣留。解送北方,至镇江得脱走,回温州拥立瑞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景炎三年,兵败被俘。〈耆旧续闻〉载:“文天祥被执,北行次信安,馆人供帐甚盛。天祥达曰不寐,题词于壁,词名〈南楼令〉:‘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懊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在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天祥在北上途中,曾绝食八天,末死。至燕京,被囚三年。元世祖知他不肯屈之,乃杀之。

天祥临刑,作〈正气歌〉以明志,又从容对吏卒道:“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元帝叹为“真男子”,天祥被害之前,作绝自赞,系于衣带之间,文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这便是有名的〈衣带赞〉。

据说文天祥就义那天,大风扬沙,天地昏暗,咫尺莫辨。此后连日阴晦,以至于皇宫中白天也要点烛。大臣们上朝都要举火把照明。元世祖很后悔,下令追封文天祥为太保、中书平章事、卢陵郡公,并设坛祭祀,无丞相孛罗在行礼时,忽起狂风,走石飞沙,天色阴暗,狂风卷起文天祥牌位至半空,并有雷声隐隐,无世祖明白这是文天祥的英灵不接受无朝的封典,于是改称他南宋的官职: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这样,天才复霁。文天祥有挚友张毅夫,当文天祥在南宋做官时,多次请他出任官职,他均推辞了。天祥被俘北上,张曰:“今日丞相赴北,某当同行。”至大都,他住于监狱附近,每天给文天祥,送饭,三年如一日,他又制一木匣,天祥就义后,张用木匣盛了天祥首级,运回文天祥的亲人家归葬。

明洪武九年,按察副使刘崧,于当年囚禁文天祥的地方棗府学之械,建文丞相祠2,以纪念文天祥,祠内除了殿堂及文天祥塑像外,院内并有相传为文天祥手植的一株枣树,这棵枣树由于感受了文天祥的忠义之气,树干树枝都朝向南方。

文天祥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充满了一腔爱国热情,每当人们读起他的爱国诗篇,无不由衷地生起敬仰之情。

文天祥平生大节,照耀古今,其诗文著作亦极丰富,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其所著《文山集》二十卷,为我们留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学遗产。

文天祥在生命之旅的最后一程上,为后人写下了《过零丁洋》和《正气歌》这一篇传世佳作。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作于南宋祥兴二年正月,天祥被元兵所俘,押上海船。十二日,船队过珠江口的零丁洋,面对起伏的波涛,天祥奋笔写下此诗,表现了他在敌人面前至死不屈、坚持民族气节的光辉品质。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科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明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稽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励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烈;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佶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决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脊。如此再寒暑,百珍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全诗大意: 天地间存在着刚正之气, 杂乱地构成了各种变化形式; 在下的是黄河和五岳, 在上的是太阳和星星。 有人就名之曰为“浩然”, 浩荡无边充塞着苍天大地。 在天下太平清净的时候, 蕴蓄祥和表现为清明政治。 国运艰危才见出操守气节, 一个接一个地永垂青史。 在齐国有太史的简册, 在晋国有董孤的直笔; 在秦国有张良的铁椎; 在汉朝有苏武的符节; 是将军严颜不屈的头颅, 是侍中稽绍喷洒的鲜血; 是瞧阳城张巡咬碎的牙齿, 是常山颜杲卯钩出的断舌; 或者是辽东管宁头上皂帽, 清高的节操来函得像冰清雪洁; 或者是诸葛亮草拟的《出师表》, 壮怀激烈令鬼神都感动哭泣; 或者是祖逖江心誓师的船桨, 慷慨激昂誓把胡羯一举吞灭; 或者是段秀实击贼的笏板, 打得叛逆的坏蛋头破额裂; 这种刚正之气浩荡无边, 可歌可畏流传千秋万年。 当它和日月相通相贯, 生生死死哪里值得多谈! 维地的大绳靠它来立身, 擎天的巨柱靠它来支撑。 三纲靠它维系而长存, 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 可惜我命运不佳国难当头, 身为卿相无力把危局挽救。 急迫忙乱之际成了阶下囚, 押上驿车向极北之地送走。 视鼎镬之刑如饴糖般甘甜, 再三求死却不能如我所愿。 阴湿寂静的牢记鬼火闪闪, 春天紧闭的院子里无边黑暗。 笨牛和千里马同厩栖息, 凤凰在鸡窝里与鸡同食。 哪一天受到雾露的侵害, 注定会成为沟壑之脊。 就这样过了两个年头, 一切恶气却自己远远逃去, 可悲可哀的低下潮湿之场。 成了我安然享乐的地方。 岂会有其他什么机智谋巧, 严寒酷暑都不能将我损伤。 顾视自己有耿耿正气在胸中。 抬头望天,与浮云相低昂。 忧心仲仲心中有无限悲伤, 就像哪无边无际的苍天一样。 贤能的哲人已经日渐遥远, 留下了昔日光辉榜样。 不蔽风雨的屋檐下潜心读史册, 古人的气节闪烁着光芒。

《正气歌》为文天祥死前一年所作,诗中歌颂了古代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揭示出传统的民族气节,表现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经得起考验的坚强意志。

文天祥崇信佛教,在其诗文中有不少佛教作品,如《游青原二首》:

钟鱼闲日月,竹树老风烟。

一径溪声满,四山天影圆。

无言都是趣,有想便成缘。

梦破啼猿雨,开元六百年。

空庭横螮练,断碣偃龙蛇。

活火参禅笋,真泉透佛茶。

晚钟何处雨,春水满城花。

夜影灯前客,江西七祖家。

第一首“开元六百年”和第二首“江西七祖家”参看,此“青原”,指青原行思也,青原行思为六祖惠能之弟子,又是江西庐陵人,与文天祥是同乡,故称“江西七祖”。全诗充满禅味,感情亲切,意境空灵。

青原行思由庐陵往曹溪,谒见六祖,并成为六祖的上首弟子,得法之后,返回吉州,住青原山静居寺阐化。六祖寂后,其弟子如希迁、神会等均往依青原,从行思参礼。因此,庐陵成为禅宗一大圣地。文天祥游青原,正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了上面二首诗的。文天祥还有一首禅诗《南华山》,也表达了对六祖的敬仰,并对六祖肉身的毁坏,还作了佛理的解释:

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

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

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

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

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春风。

曹溪,在南华山下,《广东考古辑要》载:“南朝萧梁时,天竺僧智药自西土来,泛舶寻流,至韶州曹溪水口,闻其香,掬尝其味,曰:‘此水上流,必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宝林,云:‘后百七十年,当有无上法师在此演法。

’今六祖南华寺是也。”文天祥在此诗后面附记中说:“六祖禅师真身,盖数百年矣,为乱兵封其心肝,乃知有患难,佛不免,况人乎!”

此诗重点在第三联,作者从佛教的哲理中,引出了对生死问题的达观思想,因此,能安坐松风之中,笑看曹浮水,禅宗胜地南华寺对文天祥产生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还接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例如他在《至扬州》诗中,写到受尽困厄,向人乞食,寄居破庙时,便写了“眼前境界身何许?始悟人间万法空”的诗句,文天祥多次从险境中得救,屡次疑有佛祖相助,“谁知真患难,得遇大光明”。

文天祥有《离乱歌》六首,这六首诗,是作者在至元十六年秋,被押送北上途中所作,诗中悲叹妻、妾、子、女、妹和自己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表达对亲人的深情和悲悯。

在离乱的年代,文天祥怀念儿子还在身边,写出了这样的诗:《离乱歌》第四首:

有子有子风骨殊,释氏抱送徐卿雏。

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钱络乡襦。

兰汤百沸香似酥, 随飞藿飘泥涂。

汝兄十三骑鲸去,汝今三岁知在无?

鸣呼四歌兮歌吁,灯前老影明月孤。

此诗大意是: 儿子啊儿子风骨真奇妙, 徐卿的后代,佛祖释迦世尊亲抱送。 四月八日的摩尼珠无价宝, 榴花犀钱缀满乡花小围腰。 百沸兰汤浴后恰似酥香飘, 转眼间随着飞藿落泥涂。 你哥哥十三岁骑鲸鱼入海魂魄杳, 三年来你是否活着谁知道? 鸣呼四歌啊长歌悲叹心如焦, 残灯下我的老影有如孤月当空照。

杜甫《徐卿二子歌》云:“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便。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诗中以徐卿二子喻文天祥次子佛生。

浴佛节,旧时以夏历四月八日为浴佛节,《荆楚岁时记》载:“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摩尼,梵语,译为珠、宝、如意等,摩尼珠,就是佛珠。《涅经·九》:“如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圆觉经》云:“譬如清净麾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见。”诗中以珠喻佛生。

文天祥有二子,长曰道生,姿性可教,不幸乱离,随家飘泊。空坑之败,天祥脱身篡自全,道生钟爱于太夫人(天祥之母)后太夫人死于惠州郡治中,时道生已十二岁矣。次子佛生。二子均于离乱中夭折。

此诗写次子佛生,天祥认为佛生是释迦牟尼抱送出生的,其佛教信仰也就可见了。空坑兵败,佛生与欧阳夫人(天祥之妻)被同俘,自隆兴北行时失散。欧阳夫人曰:“至无帅所,已失佛生,必有爱其俊秀,养为已子矣。”寻闻自隆兴北行,惟佛生已死。

天祥之母曾德慈,于祥兴元年九月七日,卒于惠州,年六十五,天祥与弟文壁、文璋及次妹淑孙哭敛。

天祥二子在战乱中丧亡命,天祥弟文壁将子文陛过继天祥,以续香火。天祥之妻欧阳氏,景炎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为元兵所俘,后至燕京,与二女柳琅环皆留东宫,服道冠敝衣,日育道经。天祥有六女:长定娘、次柳娘、次环娘、次监娘、次奉娘、次寿娘。景炎元年,定娘、寿娘病逝于河源,惟监娘、奉娘得存。祥兴元年,潮阳兵败,复死乱兵中。天祥有二妄:一为环娘生母颜儒人,一为黄孺人,为佛生生母。天祥有三妹:懿孙、淑孙、顺孙。景炎二年,为元军俘者凡六人:夫人欧阳氏、佛生、柳娘、环娘、颜孺人、黄孺人。天祥写有《得儿女消息》诗: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想总成尘。孔明已负金也志,元亮又怜典午身。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七》文天祥《离乱歌》有附注“收柳女信,痛割肠胃”语。这首诗,便是收到柳娘信后所写,文天祥相信佛教轮回因果之说认为人死之后还会转生。天祥此处意谓今生父女之缘已尽,只好等待来生再会了。

文天祥有佛诗多首,兹录于后:

(一)马祖岩

曾将飞锡破苔痕,一片云根锁洞门。

山外人家山下路,石头心事付无言。

(二)禅关

秋风吹胩日禅关,路入松花第一弯。

只愿四时烟雾少,满楼城阁见青山。

(三)题黄冈寺次吴履斋韵

长江几千里,万折必归东。

南浦惊新雁,庐山隔晚风。

人行荒树外,秋在断芜中。

何日洗兵马,车书四海同。

文天祥的佛教文学作品还有:1、与济和尚西极说;2、慧和尚说;3、跋惠上人诗卷;4、送僧了敬序;5、道林寺衍六堂记;6、本州宫寺保安疏;7、钤司宫寺保安曾疏;8、僧疏。

文天祥忠肝义胆,是名垂史册的民族英雄,他我们广东具有殊胜因缘,他坚持抗元斗争,最后三年活动的地区就在广东;

元至元十四年正月,元军占汀州,天祥率部转移至漳州,三月,移屯广东梅州。在梅州,他巧遇四处飘泊的母亲和亲人,才得知长女和幼女前一年病死于河源,大敌当前,也顾不得个人的痛苦了。天祥率部攻赣州,兵败,妻妾子女被俘,二子死在路上。

天祥收集残部进驻龙川,屯兵南岭。至元十五年三月,进驻海丰。这年四月,端宗病死于广州湾,陆秀夫等立赵为帝,改为无祥兴,六月,朝廷迁至新会崖山,八月,朝廷封文天祥为太保、信国公。此时疾疫流行,士卒亡者数百,天祥之母也亡故了。天祥引兵驻潮阳,元军来攻,天祥退至海丰,行至五坡岭吃饭时,元兵追至,天祥被俘,拘燕三年,壮烈殉国。

文天祥在广东留下了英雄的足迹,粤省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十分怀念和崇敬,保留了一些胜迹。明代在五坡岭建起表忠祠,祠后有方饭亭,亭内立文天祥画像,联曰: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

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钦有《五坡怀古》诗:

江山有色长灵秀,草木无知也感伤。

百十年前双眼孔,几人生死为纲常。

广东潮阳东山有“文马碣”,相传为文天祥葬马处,潮阳“和平里”三字,是文天祥驻军于此,亲为乡人题写的里名、留下的遗迹。潮阳莲花峰有“终南”石刻,相传为文天祥用剑刻划而成,今古迹尚存。潮阳东山有双忠庙,祀唐张巡、许远二公,天祥曾赋《沁园春》词,后人刻石置于庙内,成为游人留连观赏的胜迹。

潮州凤凰山,有文天祥后代。晚清诗人丘逢甲曾访其地,曹有《访凤凰文家祠》诗并序:

凤凰山下投宿文氏家,询之,盖信国公裔也。出其庐陵所刊族谱及公诗文集,自订年谱,遗像三,手书一轴见示,感而有作:

凤凰山下野人村,中有庐陵旧德门。

世系一篇唐相表,衣冠世代信国孙。

画图重省云中梦,剪纸曾招海上魂。

惭愧斩蛟长剑在,行秋心事共谁论。

为纪念文天祥,浙江温州江心寺建有文信国公祠,祀文天祥,祀联云:

久要不忘平生有言,古谊若龟鉴,忠肝基铁石;

敢问何为浩然正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

北京也有文丞相祠,祠文天祥。 《笔记小说大观》载有文天祥事迹,兹录三则:

(一)文文山正气歌有所本

宋人儒林公议云:孔道辅为宁州军事推官,州天庆观有蛇妖,郎将而下,日两往拜焉,道辅以笏击蛇首毙之。郓人石介作《击蛇笏铭》,有云:夫天地有纯正至刚之气,钟物与人,人有死,物有尽,此气不灭,烈烈然亘百世而长在。在尧为指草,在鲁为孔子诛少正卯刃在齐在晋为董狐笔,在汉武朝为东方朔戟,在成帝朝为朱云剑,在东汉为张轮,在唐在韩愈谏迎佛骨表,逐鳄鱼文,为段太尉击朱小组笏,今为公击蛇笏云云。文信国《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以下一段,全本此。(《茶香室室丛钞》)

(二)文文山弟

宋文文山《指南后录》有《闻季方至》一首云:“去年我别旋山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兄弟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生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按此即所谓“南枝和暖北枝寒者”也。文山以三仁生死为解。则亦不甚以弟为非矣。又《先母两国夫人哀辞》云:“二郎已作户游,江南葬母麦满舟。不知何日葬儿骨,狐死亦应正首丘。”观此,则知其弟子降元,也非得已者。文山且以归骨望其弟云。(《茶香室续钞》)

(三)文信国顶有拳发

《癸辛杂识》云:有金钩相土,遍阅诸馆职云:“末坐一少年,最不佳,官虽极尊,然当受极刑。”叩其何以知之,曰:“顶有拳发,此受刑之相也。”盖文信国时为正字,居末坐也。(信息来源:佛法亲证论坛)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