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风流长寿皇帝——乾隆,与他那些年心仪的美食
发布时间:2023-07-26 04:05:41作者:佛心网跟美食最能画上等号的古代名人当属苏东坡苏大学士,最抢镜的皇帝莫过于乾隆皇帝。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
十全武功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乾隆帝因此自称“十全老人。
在很多后人看来,乾隆帝能习得文武艺,献于国与家,固然能彰显他身为一国之君的气概,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但更羡慕的是他六下江南的闲情雅致和网罗天下美食,大快朵颐的一生。
今天还是围绕“吃”的话题来谈谈乾隆与美食。
作为霸屏清宫剧的民间美食代言人,能和乾隆帝扯上关系的美食真真假假,实在是数不胜数,几乎只要是他所到之处,便能出现后人口中他最爱的美食。所以我们就先沿着他南下的那条路,看看途中他究竟邂逅了哪些美食?
第一站——京城,常年久居在宫殿内的乾隆帝对外面的世界自然是好奇不已,尤其是对于吃。按理说不食“民间烟火”的他自然不把宫外的食物放在眼里,一方面是京城附近的美食宫廷御膳房肯定会提供,另一方面就是没有严苛的审查,乾隆帝未必敢轻易下箸。
但是这里我想错了,乾隆帝对于这一路的美食甚是享受,甚至发现并引入了“北京猪肚鸡”。
第二站——河北,初次尝到宫外美食的乾隆帝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保定,一碟“驴肉火烧”让他赞不绝口;到了武清,平平淡淡的“豆腐皮”让他感受到了最简单的食材也能迸发出最鲜美的味道;经过河间,当地一道“蛤蟆吞蜜”又让他体验到地道的面食代表。
第三站——山东,山东的美食最先想到的当然是海鲜了,虽然不太清楚乾隆帝是否有吃海鲜的品好,但是从后来民间流传的“济南烤鱼”和“乾隆大碗鱼”可见一斑,另外就是游牧民族最爱的“山东肥牛火锅”了。可见山东一行,乾隆帝的美食榜单中再添新品啊!
第四站——江苏与浙江,历经千里迢迢,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江南,这也是民间流传有关乾隆帝美食最多的地方,我们细细数来。先说江苏地区的有:宿迁车轮饼、靖江蟹粉包、镇江锅盖面、无锡小笼包、昆山奥灶面、苏州梅花糕……再来盘点一下浙江的美食代表:西湖龙井虾仁、松鼠鳜鱼、嘉兴菱角、酥饼、绍兴骨里香、杭州刀鱼卷饼、诸暨西施豆腐……说到这里有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垂涎欲滴?又有多少人迫不及待的想来一次江南游呢?、
在此隆重介绍乾隆帝生前最爱的菜肴之一——松鼠鳜鱼。其实关于松鼠鳜鱼的做法,清代《调鼎集》中就早有记载:“取鲔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
那么这道菜又怎么会和乾隆皇帝扯上关系呢?这还得从一个民间故事说起。
据说,当年乾隆帝第一次微服私访苏州的时候,恰逢三月,当时踏青归来倍感饥饿的乾隆帝便停留在一家名为“松鹤楼”的饭馆下,准备就此解决果腹问题。但是由于是私访,所谓乾隆帝的着装比较低调,这样一来就没能引起店小二的重视,一番忙活后,小二送来的净是些清汤寡水,缺油少盐的饭菜。乾隆帝便问道:“难道贵店就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菜吗?”此时另一位递菜的小二端着松鼠鳜鱼走过,乾隆帝指明让小二将这道菜上到他的桌上,但是迎来的确是一句“你吃的起吗?”的羞辱回应。
乾隆帝忍无可忍,随手抄起碗盘向小二砸去。外面的纷争惊动了店主,店主一眼便看出乾隆帝独特的气质,认定此人非同一般,立马赔罪道歉,还将准备给母亲的贺寿菜肴——松鼠鳜鱼,锅巴菜等全端于乾隆帝。乾隆帝吃后,对这家的松鼠鳜鱼赞誉有加,连声夸好。甚至临走前(此时身份以暴露)专门讨教做法,可见其喜爱程度。
自此松鼠鳜鱼也成为松鹤楼的招牌菜,流传至今。当然这一传说并没有可靠的史料支持或者旁证,只能作为野史供各位看官来消消乏,解解闷。但是乾隆帝对于松鼠鳜鱼的确是真爱,往后的数次江南之行,他又多次品尝过这道美食。
然而行程并没有结束,乾隆的足迹有时深入中部腹地,有时甚至遍布到更远的广西,这里就不一一做介绍了。
说完那么多宫廷外的美食,我们再来说说那些大清御膳房的美食,看看乾隆帝在自己家都吃些啥?
所幸的是我们还是在史书中发现了部分关于乾隆帝饮食的一些记载,乾隆十九年五月十日早膳记录:
卯正三刻进早膳,肥鸡锅烧鸭子云片豆腐一品、燕窝火熏鸭丝一品、清汤西尔占一品,攒丝锅烧鸡一品、肥鸡火熏炖白菜一品、三鲜丸子一品,鹿筋炖肉一品、清蒸鸭子糊猪肉喀尔沁咸攒肉一品。上传炒鸡一品,竹节卷小馒头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蜂糕一品、老菜一品、酱王瓜一品、苏油茄子一品。
看完大家就可能会有疑惑:一是区区一个早餐至于这么奢华吗?二是说好的120道菜,怎么就只有八道?我给各位一一解答。
首先就是餐制问题,清代的时候,南北是有差距的,北方一天只吃两顿,南方才吃三顿。所以早膳是很讲究的,不仅要菜品丰富,还要荤素搭配,为帝王提供一上午的能量用来管理朝政,如此一看,八道菜对于帝王来讲也没有过于奢华。
其次就是120道菜,虽然这是众多清帝的餐饮标准,但是在有些朴素节俭的帝王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所以也就安排御膳房只用准备平日爱吃的那些就行了。由此也就不难推测出这八道菜确实是乾隆帝日常的最爱。
关于乾隆帝正餐的记录并不多见,当然此处引用他某日的早膳记录,只是从侧面论证了他那低调而不奢华的日常饮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乾隆帝茶余饭后的解馋点心。
清代宫廷点心一向以用料高档,制作精美而著称。深受帝王喜爱的豌豆黄、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八珍糕、合欢汤、吉祥果、珍珠翡翠汤圆、莲叶羹、梅花香饼、香薷饮、玫瑰酥、七巧点心、花开富贵、水晶冬瓜饺等也一直流传至今。
此处呢,我们再来介绍一种号称乾隆帝不和他人分享的点心——八珍糕。作为用来健脾消积和增补元气的八珍糕制作并不繁杂。
原料:党参(去芦)60克、茯苓60克、生白术60克、扁豆60克、莲子肉60克、生薏米60克、生山药60克、芡实60克、白米面3千克、白糖2.4千克、江米面3千克。制作过程:先将这些原材料研碎然后搅拌均匀;然后将加糖的热水缓缓倒入,慢慢搅拌,使其粘稠度适当,方便下一步放在模具定型;定型后的八珍糕只需上屉蒸至成熟即可食用。
这是种养生点心,并没有各位想象中的高大上,古时只能在皇宫中享用,但是今天我们在自己家里就能吃到当年乾隆帝的点心,应该说还是很幸运的。
说完松软可口的甜品后,再说说那闻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的“炉食”。这些经由烤制的面食褪去了平日白色的外衣后,转而以金黄焦脆的模样现身,你说加班批阅奏章的乾隆帝能不心动?那么乾隆帝最爱的“炉食”又会有哪些呢?
乾隆六十一年(也是乾隆帝在世的最后一年)三月初六日膳档记载:猪油到口酥、猪油酥火烧、猪油澄沙馅酥饺子、奶酥油光头、香油鸡蛋麻花等。时年86岁的乾隆皇帝还是对其恋恋不舍,喜食程度可见一斑,当然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他深谙养生之道。
文章的最后,我们以一场为赞颂乾隆帝在位时期国泰民安所举办的“千叟宴”结束本次乾隆帝与美食的讨论。
乾隆五十年,乾隆帝为表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000名,既包括皇亲国戚和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也就有了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对联的一段佳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千叟宴上的每道菜都与一个乡镇及特产有关,具体为金玉汤(永福镇)、寿桃(桃城)、麻菇献寿(百寿镇)、果汁鸡球(三皇乡)、佛果酿(龙江乡)、马蹄胶(苏桥镇)、常安宫丁(永安乡)、板峡竹鱼(堡里乡)、锦寿面(罗锦镇)、福敬亲人(广福乡)。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病倒的老人均不在少数。
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这也不正能体现乾隆帝与民同乐,共享盛世繁华这道“美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