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文明、情感与道德
发布时间:2023-07-27 04:06:13作者:佛心网
自然环境、文明、情感与道德——游落笔洞漫想
2015年3月29日上午,我落笔书院21名师生相约前往落笔洞清理垃圾,参与者有:陈强老师,陈彦军老师,冯建章老师,黄俊,洪曙萍,陈文,鲁艺,钱香萍,陈松,张颖,张圣鑫,蔡汝友,唐嘉希,邬烈鑫,夏静秋,林祥玉,陈俊儒,阮元龙,阮元龙之友,崔佳宁,余佳芯,李玉妍。
从直接的效果来说,我们此行的成果很小,历时一小时,不过稍稍捡拾落笔洞附近一小片区域的垃圾。如果说我们的行动还有别的意义,则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
一、 使我们体会到知行合一的神圣感,增强我们的奉献精神、行动能力;
二、 加深我们一众师生间的友谊;
三、 告诉世人世间存在着美好的东西,对社会公益、人心向善有一定的好处;
四、发现古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意见。
自然环境与文明。
文化之厄。落笔洞位于落笔峰下,常年有人游览与祭拜,洞中石刻不仅饱受风化剥蚀,还受游客拓印损伤,尤其严重的是有人刻划“XX到此一游”,至于塑料瓶、塑料袋、卫生纸则遍地可见。五四以来,传统文化深受批判,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受灭顶之灾,至于今日,我们已经几乎不可能创造如前人一般优秀的文化了,即我们只能守着祖辈的文化遗产(甚至都做不到)。古迹碑刻是古人所为,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是当代人,宋明的当代人制作了落笔碑刻,如今的当代人却没有制作此类碑刻的才能,文化衰落如此,岂不宁人神伤?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保护落笔石刻,即便我们不能继承先辈的文化,至少也不要损害先辈遗留下的文明痕迹。
仙境不复。从落笔洞中的诗我们得知,从前的落笔峰云雾萦绕恍如仙境,而现在的落笔峰只是一座寂寞的石峰。云雾是蒸腾的水汽,水汽需要浓密的植被维持,阳光使地上的水分蒸发为云雾,云雾冷凝到植被上又成为露珠,这种循环保障着云雾的存在。落笔峰周围数里盘绕小山,将落笔峰环于期间,形成一个盆地,从前的时候,植物提供水汽,盆地保持水汽不流散,从前的云雾仙境是存在的。只是如今人们大肆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使得落笔峰附近赤土裸露,水汽再也不能形成云氲雾绕的景象了。
愚蠢的现代人。想要破坏一处“仙境”很容易,五指山从前亦云雾缭绕,而随着没有节制的旅游、开发,五指山一带云雾越来越少。作为以旅游为主要收入的海南岛,旅游业不可以荒废,不过海南的古迹、民俗都由环境承载,必须得保护自然环境才行。自然环境主要是靠植被维持的,海南的植被有自己的特色,不论是海边的红树林,还是山上的热带灌木丛,有史以来,这些植被一直维持着海南的生态平衡。至于今天,大量的原生植被被垦为建筑用地和果蔬园,连不适合种植的山坡,只要坡度稍缓,也大量被垦为芒果园。金钱是人类对物资、劳动力的一种衡量方式,只可惜,金钱亦仅仅是人类的一种衡量事物的方式,人的意志是未必符合自然规律的,我们为了谋求眼前的金钱,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是很可怕的。《孟子》里面告诫君王要有节制的砍伐树木,打鱼不用细眼绝户网;《吕氏春秋》告诫世人竭泽而渔、焚薮(山林)而田是自绝的行为。社会的进步源于于少数人的引领,盛于多数人的支持。现代科技进步非常大,这进步主要是科学家导致的,大多数人在学识和思想上处于低层次,不过世人常将他人的成功归为“我们的成功”,于是“我”也是成功的了,这其实很可笑。现代人容易陶醉于“进步”的喜悦中,而遗忘了对环境的保护、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这点,现代人是不如古人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利是愚蠢的,现代人牺牲环境以获利,由此可知,现代人是愚蠢的。
过时了吗?古老相传的守则未必就是过时的。之所以说古人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用,是因为人类及人类社会的三大核心没有变,一是人的身体构造没有变,二是人类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没有变,三是人类的群居关系没有变。因为人体不变,所以古人传下来的养生知识、医疗知识仍然有效;因为人类仍然依赖环境,因此保护环境、有节制的索取仍然是人类需要做的;因为人类仍然群居,所以人类必须要遵守一些行为规范。因此,古代的医术、经验和伦理道德是不可以完全抛弃的。不过,古时候的知识经验常有这样一个特征:知道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却不知道其过程,于是古人可能会用一种我们觉得“荒谬”的理论来解释其过程。在今天,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仅探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还探求事物的发展过程,在此情况下,科学研究人员可能会因为古人“荒谬”的理论而忽视其经验的价值。
道德教化。有人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即便此语正确,却也不能照搬到学生身上来。若说服从是“守规矩”,则儒家强调“明事理”。兵法有云“三军之事,主帅独知”,这是出于对战略的保密,兵家岂不讲事理吗?
孙子论兵,开篇言道。什么是道?“上下同欲者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方能取胜。如何让上下一心?愚民政策和暴力统治都是不可取的,民愚则国少贤才,暴政则民心思乱,唯有以真诚的心播散道德,公正的分配利益,才能使民众心悦而诚服(从)。严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察可以让人民不敢做违背制度的事,但这些制度的制定必须具备以人民为核心的合理性,否则必然催生暴力、虚伪和抵抗。情感与道德。
情感。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但是普遍来说,人的情感是不纯壹的,而且是易变的。我们的情感,源于先祖的行为方式在我们的基因中打下的烙印。身体需要能量,则我们腹饥欲食;身体缺水,则我们口渴欲饮;男女成年,则我们思慕异性;男女相配必然要相互亲爱,繁衍必然要照顾子女成长,子女必然要依赖父母存活,于是爱情、爱幼、慕亲之情生矣;人类喜欢讲信用的同伴,讨厌奸诈的同伴,于是诚实守信生矣;凡此种种,构成了人类的情感。人类这些趋利避害、生息繁衍的天性,被大自然用各种激素让我们产生“高兴”与“厌恶”的感受从而分类,记忆进我们的大脑。人类因为基因中的趋利避害、生息繁衍因素影响,在人类社会中必然会出现一种符合你我大众利益的价值标准、道德体系,而各个地区的道德之差异,则主要是因为各地的土地、气候、历史等导致的,但是大体来说,道德标准必须要符合人类的生息繁衍规律才能流传开来,即才能真正的产生。一个国家一所学校的法律、条规不也要符合其群体的利益才合理吗?当激情消退,当考验来临,我们如何选择,对自己甚至对别人和社会是很重要的。《礼记》说“圣人治七情,修十义”,即是我中华民族的先祖根据人性归纳的规范世人情感的方法。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我们的情感亦随之复杂,所谓复杂,是指各种的利益、恩仇、爱恨、是非交织在一起,使得我们的行为小心翼翼。可惜的是,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择偶时选择美貌还是美德”,“为恩义而死还是偷生”,“要利益还是道德”等等。
奉献。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关怀与爱护投射到某个人、某个群体、某个国家上的时候,他是较容易为之奉献甚至牺牲生命的。如果这些受到关怀的个人、群体、国家对奉献者回报相应的礼遇,则这种奉献行为就是完美的;而如果这些受馈者仅仅是表达口头上的感激,而没有情感上的激动并预备“报恩”,则这种奉献行为是不对等的。很神奇的是,奉献者未必真的需要实质上的回报,奉献者受到受恩者力所能及的礼遇就会感到很满足了,但是奉献者如果知道受恩者准备为自己牺牲生命,他反而会加以阻止,由此看来,虽然人类必须要有物质才能生存,但是情感对人还是很重要的。奉献者的行为需要受恩者的礼遇才完美,但是对于一个奉献者来说,如果他是以推己及人的思维帮助别人,只需要想像或者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善举而受惠就很快乐,那么,这个奉献者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如果这个奉献者是为了别人的回报而奉献,则他可能会陷入“期待过多,而所得甚少”的痛苦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人类的爱情。
爱情。因为女性的身体构造使得女子只能在至少一年中为一名男子生育后代,至少在此阶段中,臃肿虚弱的女性必然非常需要丈夫的保护与关爱,而且,一般也只有丈夫保护她与她腹中的胎儿;女子为丈夫生育后代,意味着女子放弃了为别的男性生育后代的机会,即放弃了受到别的男性保护和提供资源的机会;另外,女性的生育是有年龄限制的;同时,为别的男性生育过子女的女子,在与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女子竞争别的强壮而拥有资源的男子时,是处于劣势的,因此,一名女子选择了一名男子,即意味着将自己的所有交给了该男子,即托以终身。这种以生育为核心产生的异性情感即是爱情,普遍来说,爱情在发生过程中,是专一的。至于滥情,那也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繁殖策略,只是一直受到人类中至少二分之一的女性的谴责。人与人的情感是容易相互影响的,因此不排除大部分男性的专一爱情观是受到女性的影响,因为女性必然是希望男性专一于自己的,于是必然对男性有此类的要求。
对等。全世界的人类,普遍遵循对等原则,“借钱要还”、“受恩要报”,而这些对等原则催生了我们的伦理道德。对等原则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遵循之,种群中的个体才能得到同伴的帮助和保护,动物学家已经发现:大猩猩更乐于帮助热心的同伴;吸血蝙蝠会相互借血,而懂得回报的蝙蝠能再次得到同伴爽快的帮助。儒家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这里的“礼”,即指对等原则。
伦理道德发源于人的天性,人类文明不可以无伦理道德,环境是文明的载体。人不变,人对环境的依赖不变,于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规范仍然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