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智慧普贤愿行 修佛之人缺一不可
发布时间:2024-01-29 04:03:16作者:佛心网原标题:文殊智慧普贤愿行 修佛之人缺一不可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五代弥勒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图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佛门中的身份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有无上智慧,号称“大智文殊菩萨”,普贤修行第一,号称“大行普贤菩萨”。他们与观音在印度佛教传说中本是兄弟关系,经过中国人的改造,变成了三姐妹,所以我们见到这三位菩萨的造像大都是女相。
文殊普贤胁侍释迦牟尼弘扬佛法
佛门中的佛是至高无上的,其地位等同于人间的帝王。帝王有宰相辅助掌管国事、处理政务,佛也有胁侍菩萨协助弘扬佛法、教化众生。
在众多菩萨中,只有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才有资格当胁侍菩萨,据说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或等同于佛。中国人所熟知的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其中有三位是胁侍身份。观音是阿弥陀佛的胁侍,其职责是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不过观音的所作所为显然已超出了其职责范围,大部分时间都忙于拯救受苦众生。文殊和普贤是当今佛门至尊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人们通常称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为“华严三圣”。只有地藏菩萨不是某位佛的胁侍,或许是因为管理地狱的事务太繁忙,地藏才没有去当佛的胁侍。
文殊和普贤能当释迦牟尼的胁侍,当然要具备不同寻常的本领。据说在诸菩萨中,文殊的智慧辩才第一,故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普贤则是佛门中愿行的代表,故被称为“大行普贤菩萨”。文殊执掌佛的智慧宝藏,擅长开启“解门(佛学教义门)”,是学习“正知正觉”的指路明灯。普贤是“行门(学佛修行门)”的典范,是学佛者的引路人。佛门中人要到达“彼岸”,既要有文殊般的智慧,又要有普贤般的愿行。缺少了智慧,怎么发愿怎么修行都不会圆满,而有智慧却不发愿不修行,也得不了道、成不了菩萨。
文殊职责虽为开启众人智慧但不轻易示法
用佛学的语言讲,文殊和普贤,象征学佛要有“解”有“信”。“解”而无“信”,“解”是“邪见”;“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解”和“信”二者不可分离。其实,“解”就是理论,“信”就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学佛的纲领,也是做任何其他事的原则。
文殊从智慧的角度、普贤从修行的角度协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佛经中多有记载。如《圆觉经》第一个问题就是文殊提出的,他问释迦牟尼学佛从哪里开始,佛答复要断“无明”、见自性。文殊又进一步问什么是“无明”,佛答“无明”犹如病目见虚空之花朵,虚幻不实。接着普贤登场,他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众生修行到证得“圆觉清净境界”,佛也作出答复,重点是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但凡大乘法会,文殊和普贤无不参与,而且担当重任,说种种法,度种种众生。
现在很多人登五台山拜文殊,登峨眉山拜普贤,都是抱着功利的目的,烧高香祈求功名利禄、富贵荣华,这显然是登错了门、表错了情。
文殊在佛门中的职责是开启众人的智慧,让人懂得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生死观、本体论、认识论、缘起论等,对那些汲汲于名利的庸俗之辈,他拿什么给他们呢?向文殊菩萨求荣华富贵,跟向和尚借梳子没什么两样。即使向文殊请教佛法,他也不会轻易告诉你。据说观音菩萨的胁侍善财童子本是文殊的弟子,善财曾向文殊请教佛法,文殊说,你到南方的可乐园去问功德云和尚,他会告诉你。善财找到了功德云,功德云说,你到南方的海门国去问海云和尚,他会告诉你。善财找到海云,结果海云叫他去问善住和尚,善住又叫他去问解脱长者……搞得善财团团转,一共跑了110个国家,参拜了53位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又被介绍到文殊那里。文殊见他十分虔诚,一心向佛,才向他传授佛法,使之成就“无量大智光明”。
普贤望世人一心清净利他利人
拜普贤求功名显然也是不可能如愿的,据说普贤有十大行愿,包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随喜功德等等,其主旨便是要弘扬佛法。普贤希望世人一心清净,不起邪念,处处利他利人,那些只想得不想失的人,与普贤强调的修行精神背道而驰,普贤菩萨怎么会保佑他们呢?
为了突出文殊的智慧和普贤的大行,佛门造像者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文殊菩萨的造像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是头有五髻,一手持剑,一手持莲花,上有经函,骑乘狮子。五髻代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持剑象征以智慧剑斩断世俗烦恼,莲花代表清净无染、纯洁无邪,经函则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狮子是百兽之王,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表示文殊的智慧无坚不摧,犹如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普贤的造像也丰富多姿,常见的造像是手拈如意荷花,骑六牙白象。传说普贤菩萨又称为延年菩萨,因此还有一种延年普贤像,头戴五佛宝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坐在千叶的莲花上,由一个三头白象王背负着,象王脚踏大金刚轮。普贤造像最大的特色是骑白象,象能负重致远,象征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另外,俗传文殊菩萨是生肖兔的守护神,普贤是生肖龙和蛇的守护神。
宋以后菩萨男相变女相
文殊菩萨智慧惊人,普贤菩萨愿行广大,他们能居释迦牟尼佛胁侍之位,其来历自然也不平凡。
但在佛经中,有关文殊菩萨的出身来历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首楞严三昧经》说他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已成佛,名为龙种上尊王佛;《央崛摩罗经》说他是北方佛,名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华严经》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为辅助释迦牟尼教化众生,于公元前六世纪,降生示现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其实是释迦牟尼的祖师;《文殊师利涅槃经》则说文殊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国一个婆罗门贵族的王子,后随释迦牟尼学道,功德圆满,修成菩萨身,被尊为众菩萨之首。另外还有其他说法,每种说法都很神奇。
相对而言,有关普贤菩萨出身经历的说法没那么多,人们比较熟悉的是《悲华经》的说法,该经说普贤菩萨本是某位圣王的第八王子。这位圣王生有千子,父子皆从佛出家修道,而且都有所成就。后来圣王本身成了阿弥陀佛,长子成了观音菩萨,次子成了大势至菩萨,三子成了文殊菩萨,八子即普贤菩萨。
由此可见,观音、文殊、普贤在印度的传说中是兄弟关系,但来到中国后,却变成了姐妹关系。因中国人喜欢女观音,遂把文殊和普贤也变成女性。《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称,观音之父是妙庄王,姓婆名伽,母亲是伯牙氏。妙庄王有三女,长女名叫妙清,次女名叫妙音,幼女名叫妙善。妙善就是观音,她舍身救父,感动了天上诸神,被上帝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而妙善之父妙庄王被封为善胜仙官,母伯牙氏被封为劝善菩萨,大姐妙清被封为大善文殊菩萨,青狮骑座,次姐妙音被封为大善普贤菩萨,白象骑座。自宋以后,观音、文殊、普贤的法相从以前的男相变为女相。对这种变化,佛门中人并不出面纠正,因为他们认为,佛和菩萨皆无生死,也无男女之分,女相也好,男相也好,只要有利于弘扬佛法,就是好相。
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 钟志荣
邮箱:gtdrh@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