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超越自我:“我执”在修学过程中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对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16 09:25:26作者:佛心网
超越自我:“我执”在修学过程中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对治方法

消除我执,需要一个比较长的修学过程,因为我执往往是我们起心动念的出发点,我执作为意识的先在立场,使意识本来就包含了我执,这就容易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不容易反省觉察到自己的很多念头就是我执的表现。

觉察到我执,首先需要出离心,然后逐步具足觉观力。经过出离的阶段,觉观力渐次达到了对“我”的深入洞见,才能在发现我执的过程中,结合戒律、饶益功德,逐步消除我执。

具体来说,我执在由浅入深的修学中常有如下表现内容:

一是在自己以前的知识见解体系受到挑战的时候,很容易有排斥、不愉快,甚至愤怒,或者消极等心理。以前的知识见解也是通过努力才有的,已经成了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并且和情感倾向融合为一体,成为自己立身处世和思维情感的原则立场,在遇到不同的、甚至相反内容的时候,就可能本能地排斥,或者产生程度不同的自卑,从而表现了强烈的我执。这种情况就需要宽容和智慧,需要戒嗔和更加多闻。

二是在自己的修学环境和生活境遇中因为违顺境事而容易产生嗔怨和喜乐,以至扰动不安,表现出我执。这种情况不仅需要戒律,而且需要禅定来显慧。禅定会使智慧更具有洞察隐微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遇的人事都和具体的因缘果受有关,因此也就会走上对境知心、改变习气的解脱之路,而不再是成天或喜或悲,重增迷闷。

三是在修学渐行渐远的过程中产生畏惧。引起畏惧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因果所系显示于禅定境,比如嗔恨愤怒的前因会引起此时所见的挞伐境事。这个阶段特别需要忏悔和回向,需要生活中的忍辱波罗蜜,利他功德对于度过这个阶段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另一种畏惧是发现了突破风俗、文化、禁忌的真理或者境事,这就使自己心灵中具有普遍文化倾向的那一部分受到了极大冲击,心灵就会战栗。度过这个阶段需要勇猛,需要气概,需要坚强,需要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善男子”,就是要做大丈夫。

四是修学过程中的艳丽境界容易引起贪爱。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禅定中,自己喜好的艳丽甚至繁华会显示为如此的境界,这个时候需要清净心,不被自心的幻现游戏所欺骗。只有清净心才能不去执取,不去粘附,于是这些境界也就消失了。

繁华落尽,渐入于空,空极而显识,于识蕴的自证分上,才能见证到执著阿赖耶识自证分为“我”的末那识,这是意识所依之根。也就是说,这里才是“我执”的起源。见证后怎么样呢?继续修学,直到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这才真正解除了我执,完成了出离和解脱之路上的一项重要功课。

佛陀的觉悟历程也是示现修学的方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