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时妄心杂念纷纷扰扰,怎么样才能克服呢?
发布时间:2024-02-22 04:01:05作者:佛心网修习禅定时,特别是在打坐初期,最困难的往往不是腿疼,腿疼好办,不能双盘,咱单盘,不能单盘,咱散坐,坐着坐着时间久了,身体变得绵软,自然而然就不疼了,何况打坐的姿势有很多种,只要不强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就可以了。
坐姿的问题容易解决,最令人头痛的是如何克服妄心杂念!不坐还好,一坐下来,杂念更多,几百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起涌上来,止都止不住,就像苏轼在《花影》中描绘的那样:“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教太阳收拾去,却被明月送将来。”一重又一重,重重迭迭,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扫也扫不尽,怎么办呢?
自己的脑袋,关键时候,它不听自己的,甚至,越理越乱,越想止住妄念,越止不住,止来止去,心烦意乱,坐不住了,不坐了!
不坐了,还打什么坐,这不是半途而废吗?
但是,不打坐,不除妄想杂念行吗?不行!释迦牟尼佛成道是,坐在菩提树下,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了凡四训》中,云谷会禅师也说过:凡人不能成为圣人,都是因为这个妄想杂念!可见这个妄想杂念,是修行路上的头等障碍,难除也得除,不除不行!
就是因为这项工作太重要,是成佛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古往今来,很多大师,包括释迦牟尼佛本人,这些大慈大悲的佛菩萨们,为众生准备了八万四千法门,对制八万四千烦恼,当然也有很多很多克服妄想杂念的方法。
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二类。
第一类称为“止”:止就是停止,止住的意思。怎么止?那方法多了!有数息法,就是吸气呼气时,数自己的呼吸,也可数呼气,也可数吸气;念佛法,就是念佛号,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念那个佛号都可以;参话头法,这是禅宗的拿手绝技,关键是要参“头”,别参“尾”,参了“尾”,会越参越乱;另外还有数念珠法,音乐引导法,敲木鱼法,听钟声法------很多很多,虽然方法不同,但原则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人“心系一处”,你不是妄念纷飞吗,找一个东西,把你的心系住,用这个“一”取代你数不尽的念头。
第二类称为“观”:“观”就是观想。这“观”的方法也很多,你可以观想佛像,可以观想你老师的相貌,更有甚者,可以观想白骨,观想身不净,受是苦,总之,也是林林总总,很多很多!当然这个“观”,不仅可以对制妄心杂念,还有其他的作用,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
如果“止”你试过了,不行!越止越烦,就像一匹活蹦乱跳的小马驹,突然被人系到一株木桩上,你想,它能老实,不仅不能老实,反而闹得更欢;“观”你也试过了,有人或者观想不出来,有人观想着观想着,自己就迷糊了,甚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可不行!
不行怎么办呢?如果“止”也止不住,“观”也“观”不得,你不妨试试这个办法。
既不刻意地“止”,又不刻意地“观”,就像这首诗说的一样:“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既然“扫尽还来”,不妨“任他着地自成灰”,那些妄心杂念,本来都是些没有自性的东西,你不理它,它自然就会消失。
就像一杯浑水,你越着急,越摇晃它,它越浑浊,如果把它放在桌上,不去动它,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变得清澈。
《圆觉经》上讲“无作、止、任、灭”,既不刻意的去“止”,去“观”,也不放任、不攀援,客来不迎,客走不送,不留,一切自自然然,时间长了,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就会慢慢就静下来,就能坐得住了,坚持下去,妄想杂念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方法林林总总,因人而异,适合您的就是最好的!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