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四种禅(讲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
发布时间:2020-06-01 09:06:30作者:佛心网《楞伽经四种禅》
2001/02/05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
冯居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就开始讲,不要讲其他的话,不讲了。
讲的题目是《楞伽经》四种禅。我们汉文佛教,念佛法门比较普遍。《楞伽经》的四种禅,我感觉我们汉文佛教提倡这种禅的,我没听说过;我没有听说有人提倡这样的禅。我们提倡禅,多数就是话头禅,提倡这样的禅。本来《楞伽经》的禅,是禅宗的初祖达摩禅师,他来到中国传禅,就是传《楞伽经》的禅;结果禅宗的禅,又变成话头禅,就是不学习《楞伽经》的禅了。当然,世间上事情都是无常的、有变化,好像是没有办法能够不遵循这个规律的。当然我们可以提出来这个问题,话头禅和《楞伽经》的四种禅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可以提出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提出来的,我现在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楞伽经》的四种禅,禅里面是有智慧的;禅是定,定里面有智慧。这个话头禅,你只是念这个话头,那里有智慧吗?我看可能没有智慧。除非你是学习过经论的人,你用话头作方便,那里边有可能有智慧,那就是另一种情形了。但是我又发现,南传的禅也有这种问题,就是偏于修止,观就是很少,很少修观。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我们北传佛教是大乘佛教,所学习的禅有同样的趋势,就是不欢喜智慧、光欢喜定,你看这个事情也是很……我们说是巧合也可以,或者说这是人生来的惰性,就是懒。我只是在这里寂静住,很快乐;你叫我修观,就不欢喜,好像有这种情形。
如果我们不要那样辛苦,我们只是看话头,使令自己寂静住,这样不可以吗?这样也可以,你欢喜,也是可以。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提出来。佛在世的时候,得圣道的人很多,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件事。佛法来到中国来的时候,传到中国汉地,汉人学习佛法,在南北朝的时候(我们从《高僧传》上来看),有可能有人得圣道,但是后来就看不出来,我们从《高僧传》上看,就不像。我们现在也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个时候有人得圣道、后来的人不得圣道,是什么原因?什么原因是这样子?我现在就回答,就是不高兴学习智慧!所以就是有这个问题。
我说这个话,也可能有人不相信,「你妙境说的话,我不相信!」也可以,你们不相信也有道理。但是你去读虚云老和尚的开示录,他的开示录……,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应该对虚云老和尚有信心、有恭敬心,尊重他的道德、尊重他的开示。你看他的开示上说,现在的人看话头,好像没有人开悟!这句话也就是这个意思,看话头是看话头了,但是没开悟。那么,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讲,就是没有人得圣道。
我刚才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有人是有向道的意愿,但是修行的法门道次第不具足!不具足,不能得圣道的。就是有这个问题。
现在,我选这个题目,也就是……,当然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徒,发道心想要得圣道的人还是有,但是不容易学习到圆满的道次第,不容易,你不容易学习到。现在我选这个题目,就是,《楞伽经》是圆满的道次第!当然,我们说……,我又说出一句话,《瑜伽师地论》也是圆满的道次第。若想要得圣道,我感觉学习《瑜伽师地论》比较合适;学习《楞伽经》也是合适,但是难!你不容易懂。现在我这引的是宋译《楞伽》——求那跋陀罗翻的《楞伽经》。《杂阿含经》也是他翻的,求那跋陀罗翻的;宋译的《楞伽经》也是他翻的。但是《杂阿含经》我们读起来比较顺一点,但是读他的四卷《楞伽》,就是不容易。苏东坡曾经写了一个序文,也承认他翻的不容易懂、不容易读,也承认这件事。
但是,这个四种禅,当然我们若学习《楞伽经》,应该学习全部的《楞伽经》,不应该只是其中的一段。但是,今天我们有因缘在这里学习,选这么一段来学习,尝尝味道也好;虽然是少,但是也应该是很有意义。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这是我引其中的一段。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又重新说出来一个题目,所以叫「复次」。「大慧」是《楞伽经》里边请佛说法的一位大菩萨的名号,他叫大慧菩萨。「有四种禅」,这个禅有四种不同。怎么叫做四种呢?这四种是什么呢?第一种,「谓愚夫所行禅」,第二种是「观察义禅」,第三种是「攀缘如禅」,第四种是「如来禅」,就是这四种禅。
皆云禅者,皆于奢摩他中修法观也。若但是如理作意,无奢摩他相应,则只可以名之为禅的前方便。
下边这一句话是我说的。「皆云禅者,皆于奢摩他中修法观也」。这四种都是禅,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奢摩他里边修观的意思。「奢摩他」,中国话翻个止。这个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这件事是不对的,把它停止,不要再做这件事了;第二个意思,就是安住在这里,这个地方没有土匪,很安全,我们在这个地方安住下来。这个止有这两个意思。现在这里说止,这两个意思都是具足的。
「修法观也」,修法观这个「法」就是指第一义谛说,修第一义的观察。「观」这个字,就是思惟的意思,就是思惟、观察这个道理。我们没有学习止观的人,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个经论,有文、也有义,我们一般人也欢喜读经,譬如说我们读《金刚经》,大多数人读经,只是读那个文,而里面那个义不读;里面的义不读,只是读那个文,这是一个问题。按佛陀的法语的开示的道理来说,佛陀的意思,你要读文、也要读义。你不可以只读文、而不读义,也不可以只是读义、而不读文,也是不可以的。但这就是我们汉文佛教的问题,大多数都是这样子,就是这么读一读,这就是我的修行了!我一天读一遍《金刚经》,这是我的修行!我们汉文佛教徒就是这样子。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他要这样子嘛,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这上面,不应该这样子。就是也应该依据这个文,来学习里边的义,应该这样做。我刚才说过,学习里边的义,也不可以离开了这个文,也不可以离开文的。我离开文不可以吗?离开文不可以!但是,说这个话也有问题,中国的禅师说「离文字相」,你怎么说是离开文不可以呢?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地方,我再多说一句。为什么离开文字不可以呢?离开文字不可以的原因在那里呢?因为这个文,把它写出来就是文字,当时佛讲解这个道理,就是说话,佛说的这个有音声的、有言句的,把它记录出来就是文。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有事情。这个话是佛说的,你若离开了佛说的语言,另外去思惟一个道理,那是佛说的话吗?是佛说的吗?那这就有问题,如果不是佛说的,你相信吗?你相信不相信?所以,不应该离开佛说的这句话。但是你只是念佛说的这个言语,不思惟里面这个义,你能得到什么功德吗?
《金刚经》上有一段文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我读到《金刚经》这段文,心里很欢喜!我简单解释一下。「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你能够听人家讲解《金刚经》,或者是你自己阅读,也包括在闻里边;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信心清净」什么意思呢?我们佛教徒,应该说完全对于佛法有信心,才可以名之为佛教徒;如果没有信心,那是佛教徒吗?不能那么说,一定是有信心。但是你信心清净吗?这是有问题了!这地方说「清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到《金刚经》里边的义了。《金刚经》的义怎么才能得到?要有智慧!不然你得不到里边的义。这个义怎么能得到呢?这个地方、这个桌上(假设的话)有很多黄金,但是你没有手,只是看见;你若有手,把这个黄金可以拿来,搋在兜儿里头,可以拿。现在,《金刚经》这文里面有义,你怎么样能拿到这个义?你用手是拿不到的,要用你的智慧才可以拿到的!你不用智慧你拿不到,拿不到这个智慧。拿到智慧的时候,有什么不同?你心清净!你拿不到这个义的时候,心不清净,你没有办法得清净。所以,清净是智慧的意思。
本来我们对于佛法有信心,这个信心怎么能建立?是因为有智慧。你有智慧才能明白佛法,然后才有信心能建立的。说「我不明白什么是佛法,我只是有信心!」能承认这个人有信心吗?这个人不明白什么是佛法,他对于佛法有信心吗?也可以,也可以说有信心,「我父母信佛,我父母叫我信佛;我的朋友信佛,我朋友叫我信佛。因为他们是我非常亲爱的人,所以他信、我也信!」所以也可以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不牢固。
怎么样才能牢固?你要自己学习佛法、得到智慧,由智慧建立信心,这个信心是牢固的。但是这样的信,只是在文字上有一点了解而已,你的智慧从文字的佛法去学习有一点了解,这样的智慧建立的信心好一点而已,还是信心不清净。你要经过禅,学习禅,能够深刻地悟入第一义谛了,这时候这个智慧,不是凡夫境界,有了这个智慧的时候,心清净。「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则生实相」,这个「生」是现前的意思,这个第一义谛就现前了,就在你的智慧那里出现了第一义谛。没有智慧的时候,什么叫第一义谛?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说糖是甜的,但是我没有吃过,我听过这句话,糖是甜的;但是,什么是甜?还是不知道。
说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字谁都认识,这几个字谁都认识,谁也会讲;但是里边那个甜,你还没有尝到。要学习禅,才能尝到那个甜。那个时候叫做「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就是第一义谛出现了,这时候就是圣人。「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个人成就的功德是最殊胜的,是这样意思。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是从文字的佛法开始学习。若没有文字,我们能学习什么?我看什么也不知道。我们佛教徒,如果你皈依三宝了,或者是怎么地,你不学习经论,你知道佛法是什么?我看,你不知道!说「我常常听法师讲经,或者听居士讲经」,如果你自己不阅读经论,还是不行,你知道的还是很少,而且很快地就忘记了,就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自己要深入地学习才可以。
所以,最初我们学习佛法,要学习文、也要学习义。不要只是读文,不可以;要学习文、也要学习义。但是,这还是文字的境界,你要学习禅,才能更深入。
再回头来说,佛在世的时候、正法住世的时候,很多人得圣道,以后得圣道的人少了,我看今天连一个也没有。「你怎么知道?」因为我们学习佛法都是很肤浅的,都是很浅薄的,你不能学习第一义谛,那怎么能得圣道呢?不可能得圣道。「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今天是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的。
现在这里面说,「皆云禅者,皆于奢摩他中修法观也」,修法观,就是要去观察文里边的义。但是这个地方,不只如此,它还有个奢摩他,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止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内心不要有虚妄分别、不要有杂乱的妄想,不要这样子;心里面明静而住,叫做止。
明静而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夜间休息了、睡觉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是什么境界?如果不做梦的话,什么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了,那个叫做昧,那是一个昏昧的境界,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睡觉睡醒了的时候,我们就思惟东、思惟西、南、北、天下古今的事情,思想是非常自由的。说是有人不自由,但是思想你不能控制,思想还是自由的;我心里面愿意骂人也好、愿意赞叹人也好,你不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我,我自己自由,思想上自由。但是,若在佛法来讲、修止观的人来说,叫做散乱。「散」,不能集中在一处;心里面「乱」,想东想西,乱。我们睡觉的时候叫做昧,迷昧、昏昧;不睡觉的时候心里面乱,也可以说是动,动乱。一个是昏昧、一个是动乱,这是我们内心的相貌,就是这样子。现在我们若愿意修禅的时候,要改变这个境界,不要昧,要明,明而不昧,心里面明明了了的;你原来是动乱,现在不要动,要寂静。昏沉、散乱这个境界,现在变成明静而住。如果我们能够有方法,使令我们的心明静而住,那叫做止。把这些动乱的境界停下来,叫它心里面明明了了地寂静住,这叫做止。
止,也还是有深、有浅,有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这都是止,止也有深、有浅的不同。我们学习止,能达到未到地定就好一点,如果达到色界四禅是最好的;欲界定是不及格了。
现在说,「皆于奢摩他中」,就是在内心里面不动乱、也不昏沉,心里面明静而住,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法观也」,就是修第一义观,观察诸法皆空,我们简单说就是这样观、这样思惟。这件事,在事实上,如果你欢喜坐禅的话,常常坐禅,你会有坐禅的经验,实际上,你会知道这件事究竟是容易、是不容易,你会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件事,多数人是感觉到难。叫我这个心不要动,很难。昏沉有可能还容易对付,但是散乱、叫它不要乱,很不容易,多数是不容易,也有的人因此而就放弃了、就不坐了。这样子,那你修止观是不可以。你心里面不修止,这样不行。你叫我学习经论,经论里面的道理我去思惟思惟,这件事不难,和打妄想一样嘛,是可以;但是要修止,修不来。修不来,我就这样思惟诸法皆空,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想得圣道不行,你想要转凡成圣,这事不行,你一定要有止。
一定要有止,这句话怎么讲?我修它困难,我就放弃了,有什么不行呢?有什么不可以呢?是不可以!不可以的原因,我说一个譬喻。譬如这里面有一棵大树,多少个人抱都抱不过来,很粗。这个小孩子(我们不要说用现代的工具、用电锯来锯这个大树,不是这样意思),小孩子拿这个锯、拿这个斧头、或者拿刀来砍这个树,很难砍倒这个树。若是大人,他有这个知识,他的力量也大,他用电锯也好、用斧也好、用刀、用什么利器,可以把这个大树锯倒了,可以办到这件事;小孩子不行。为什么小孩子不行?小孩子没有力量,他的力量不够;大人,体力也够、脑力也够,或者心力也够、体力也够,所以能办好这件事。
我这是说一个譬喻。我们修学止观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得圣道!得圣人的境界。刚才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的目的是要得圣道。你有了这个愿,你修止观的时候就是行,由愿导行。由愿导行的时候,说「我不用止、我就用观」,这观就譬喻这个锯——这个电锯、或者是什么利器;但是你本身的脑力也不够,这小孩子嘛,脑力也不够、体力也不够,就不行;大人,这力量就够了,这就譬喻这个止。你有了止,再用观的时候,就把这个树砍倒了。这个树,譬喻是烦恼树,我们内心的烦恼。你若修止、又修观的时候,你有力量把这个烦恼消灭了;消灭了,就是圣人了!若是我们只是思惟「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只是这样思惟,不行,不够力。你若有了定的功夫,这时候够力量,它就可以断掉烦恼。所以,非要有止不可!没有止不行,没有止是不够力,散乱心没有力量。一定心要寂静住,有了禅定;未到地定就可以,到了色界四禅是最好。
我们在经论上看见一件事,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在散乱心里面得到无上菩提的,他是在色界四禅里面,第四禅,在禅里面观诸法缘起、得无上菩提的。这些阿罗汉,得阿罗汉的这些人,也是,最低限度要未到地定,再不然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是在禅定里面才可以。没有这个不行,不够力,不够力量的。
但是你只是有止、而没有观的智慧的话,也不行,也不可以。没有观的智慧,就像人去砍树,你没有刀、没有电锯,你怎么能锯倒这个树?这事也办不到。所以,你要有定、而又要有慧,慧剑,譬喻是剑,这样子才能够把这个烦恼树砍倒了,然后你就成为圣人了。所以,这上面说,「皆于奢摩他中修法观也」。为什么叫做禅?就是这个意思,他一定在禅定里面修法观。
当然,我这么说完了,还有一个问题,「我静坐的时候,心就是乱,那怎么办呢?这个止我修不好,那怎么办?」那怎么办法呢?这件事,初开始静坐的人,多数都有这个问题。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好不好?我解释,怎么办法我这个奢摩他可以修成功。但是,我先声明,我不是劝你们要出家当和尚,没有这个意思。但是我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要碰到这里。
我以前也提过这些事情,如果你在寺庙里面住,就像出家人这个境界,你到大殿里面去,就是供着佛像、或者供着观世音菩萨、或者是普贤菩萨、或者是弥勒菩萨;在大殿里面看见的,都是光着头的人,都是出家人;你到藏经楼上去看,就是经书,古代的、有印度翻译过来的著作,或者中国历代祖师、高僧大德的著作,或者现代人的著作,都是经书。寺庙里面就是这个,另外,可能会有几棵树,或者有鸟飞过去,有这个事情,另外没有其他的事情。这样的境界,比较寂静,它不扰乱你的心,那么你静坐的时候,你心里面容易寂静住,容易。
你自己反省,静坐的时候心里有妄想,那妄想是什么?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事,另外没有事,没有别的事,就是日常生活的事情。现在,你若在寺庙里面剃光了头,大环境转变了,所以,你内心的妄想也转变了,就容易寂静住。但是,也可能,就是你剃光了头、你受了戒,穿上出家人衣服,也可能还是有困难,也有可能还是有困难。有困难呢,我们很多的佛教徒都拜过大悲忏,「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是不是?有这个文吧。所以,念大悲咒对于你得智慧、得三昧有帮助。
说「我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很乱,止修不来!」你不要放弃,你念大悲咒,就会有帮助,你这个止就能修得好一点,这是一个方法。其次,还有一个方法,别人欢喜静坐、修止观,你帮他做事。什么事情都是因果!你帮他做事,他若静坐成就了,你一定成功,你若静坐也会成功。如果别人欢喜静坐,「你不要静坐,那是迷信!」你若这样子,你将来静坐一定有困难。什么事情都是因果啊!就是有什么事情都是有道理的。
我再说一件事,譬如说这个出家人他很用功,用功学习佛法、用功坐禅。但是他要吃饭,不吃饭,这件事做不来的。你去请他吃饭,他吃完这个饭、消化以后,身体全部都有力量了,他用这个力量去学习教义、学习佛法,用他的力量去静坐、有成就,你也就会有成就。如果你破坏他,你将来有困难。这道理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如果静坐的时候有困难,念大悲咒也可以、拜佛也可以、念经也可以。譬如说是我和人吵架了、我和别人有纠纷,但是对方走了,你自己还在那儿吵架,还要再想一回,把自己这个烦恼的事情,要经过好长的时间,这个心才能停下来,有这个事情。所以,现在若是我们或者是在社会上做事,但是我现在发心要出家去修行,但是社会上的这些事情,还会继续下来扰乱,自己扰乱自己。那怎么办呢?你想要静坐,先不要静坐,你先念大悲咒、先念经。你念《金刚经》也好、念《维摩诘所说经》也好、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念《大般若经》、念《华严经》、念《法华经》都好,你先念经,一方面思惟这个义,先不要修止观;用这个来抗拒这些杂乱的妄想,过一个时期,你心就会淡一点,原来你在社会上熏习的这些杂染,逐渐逐渐就淡忘了,然后再修止观。这也是一个事情,要注意这件事。
在《瑜伽师地论》里边,说了很多障道因缘,障碍你用功修行的事情,它说了很多;说了很多,你就避免这些事情。什么是顺、帮助你修学圣道的因缘?那你要慢慢地准备,准备这些因缘;这些因缘准备好了,你修止观就合适了。
我们若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佛法主要是转凡成圣,是做这件事。我们读《普门品》,我们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也好、在家佛教徒,多数都有读《法华经》,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多数都读过,你就知道《普门品》就是两大段。头一段就是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情,后一段是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就是开智慧的事情;开智慧,就是修学圣道了,是这样意思。佛法的目的是修学圣道,可是人生现实的苦难,观世音菩萨也会照顾一下。说是我这个房子起火了,我念观世音菩萨,这火就灭了;说我在水里面坐船,忽然船要沉了,念观世音菩萨,船就起来、就不沉了。观世音菩萨也管我们这些事!这件事不能不管,佛教就是为了修学圣道,那这些现实生活上的灾难,观世音菩萨不管吗?也管,也管这些事。
所以,我们从这里,我们若修学圣道有困难的时候,佛菩萨也会说出来很多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般的经论没有说这件事。《瑜伽师地论》全面地告诉你,告诉你这些修止观的困难,怎么怎么解决这些事情。但是,很少人学习《瑜伽师地论》。因为什么呢?「那是唯识宗的书,我是禅宗,我不学习其他宗派的经论!」我们佛教徒有这个问题,自己作一个界限,障碍自己开发智慧!我们凡夫有这个问题。
我说得太远了,现在还是回来。我刚才是说到我们修学止有困难,怎么样解除困难。我刚才这一段话是说这个意思。
现在这上面说,「皆云禅者,皆于奢摩他中修法观也」,你要学习止,在止里面修观,观察佛法的真理,这样思惟。但是这地方还有点事情,有什么事情呢?
南传佛教他们也是修止观,北传佛教也是修止观。但是,南传佛教没有净土法门,也没有密,也没有念咒这个事情。我们北传佛教,有念阿弥陀佛的这个法门,也有念陀罗尼咒的这些法门。到今天,我们北传佛教好像修止观的事情,我看,就是丢到大海去了,我们不学习止观。我们北传佛教学习止观的事情,我看,很久就失传了,就不学习这件事。南传佛教他们现在还是在学习止观,但是南传佛教也开始衰微,还有人学就是了,也有人弘扬、也有人学,但不能和佛在世相比,得圣道的也是很少。
但是这个地方,南传佛教的禅、这个止观,和我们北传佛教、和《瑜伽师地论》里面说的止观,也是有点差别。有什么差别呢?我没有到南传佛教去学习他们的禅,南传佛教学者到大乘佛教这里来传禅,我也没去参加;但是我可知道了,他们的意思就是你先修止,得到色界四禅之后,再修观,修无我观、修无常观,就是修四念住。他们是这样子讲,这讲的是对,没有错。但是,我们北传佛教,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它的说法和南传佛教有点差别。有什么差别呢?
《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为他授记、将来他在这个世界成佛的。他的见地,我们初开始学习禅的时候,就可以修观,不需要等待你成就了色界四禅,不需要。这是《瑜伽师地论》上是这样的讲法。这个讲法,我们观察、思惟,这个讲法好不好?我认为很好。有什么好呢?
因为我们初开始静坐、我们修止的时候,因为我们没得到禅定,心里就是要乱,那你怎么办呢?你不要等它乱。譬如说我现在修止,我能够安住五分钟,这五分钟内明静而住,已经了不起了!有静坐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这五分钟内心里面也不昏沉、也不散乱,明静而住,他心里面已经很欢喜了。不要说一个钟头,就五分钟就是很好了。你再勉强地修它十分钟也可以,就是修它十五分钟的奢摩他止,然后就修观。因为你定不住了,你一定要打妄想嘛,那不如这个时候就修观嘛;就是不要去打妄想,就修观。你或者是修无常观、或者修无我观、或者修一切法空观、或者修不净观都可以。修观,也随你自己的意,你愿意修十五分钟的观也可以,你愿意修三十分钟也可以,修一个钟头也可以。但是我在看,我看不要修一个钟头那么多,你修三十分钟也就好了,或者三十五分钟,不要超过三刻钟,然后再修止,应该这样。这样子,因为修观比较容易,我刚才说了,就和打妄想一样,但是内容不同,内容和打妄想不同。
修观这件事,其中也有些事情应该知道,你要把你修观的内容背下来,有现成的文句背下来。你要背得熟一点,你修观的时候,心里面背这个文句,然后心里面按这个文句,一句、一句这样思惟。所以经上,《金刚经》、乃至到《般若经》、乃至到很多的经,都是提倡要背诵。背诵干什么?就是准备修观的。
你心里面要有一部经,不是说老是拿着本子嘛,那这个事情也会有不方便的时候。你心里面有一部经,随时可以念这部经,随时可以按这个经来思惟。「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背下来,观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你背下这个文,随时可以思惟。因为文里面有义,你没有文的时候,你这个义就拿不到了,你没办法思惟。
所以,最低限度,你自己欢喜修观的这一部分的文,你要准备好,你背下来,心里面思惟。心里面思惟的时候,应该是也不昏沉、也没有妄想。因为这一段文、这一段义把你的心控制住了,你心里面就是清净了,所以修观的时候要这样做。如果你心里面没有这个文,说「我凭我的记忆力记一个大概」,不行,那它不具足,有的时候会忘掉了、想不上来了。
所以,应该把那个文记下来、背下来,背下来、思惟,你这个观会修得很好。修完观、再修止,修完止、再修观,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一支香我坐一个钟头、我坐两个钟头都可以,就是这样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就这样修。这上面说,「皆云禅者,皆于奢摩他中修法观也」,是这样意思。
我现在说一段话,我想,我从七点钟开讲,讲到八点半。讲到八点半,然后我们留半个钟头可以发问,你们各位发问。如果我能答复上来,我就回答;答不上来,我就说我不会,我不回答,就这样好了。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云何愚夫所行禅?」这是《楞伽经》的正文。「谓声闻、缘觉、外道」,唐译无「外道」两个字,「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这是《楞伽经》的正文,是四卷《楞伽》。四卷《楞伽》是刘宋(历史上有赵宋、有刘宋,这个是刘宋,是在赵宋之前,很久以前,南北朝的时候)。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楞伽经》一共是四卷。照理说,我们从禅宗的历史来看,这个《楞伽经》在我们中国,在达摩禅师以后,初祖达摩,二祖是慧可,这个时代学习《楞伽经》的人很多、很多;一直到玄奘法师由印度回来的时候,中国那个时候禅宗的人还是学《楞伽经》的,和现在的禅宗的人不同。
(唐译)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
我念这段文,我们看下面,唐译:「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那么这是唐译的文,和宋译的文,我们对照一下,我们容易明白一点。下边,我再解释。
印度婆罗门、中国道家,都以无想定或非想非非想为主,但抑制意识如石压草,暂使不起,并非真灭。
印度的婆罗门、中国道家,都以无想定为主。印度的婆罗门教,而现在印度婆罗门教转名为印度教,不叫婆罗门教,叫印度教。他们也是修学禅定的,但是他们以无想定为主,修无想定。修无想定这句话,我们应该知道;因为知道,我们就会反省我们修的是不是无想定,应该知道这件事。
修无想定是怎么回事?是已经成就色界四禅的人,这已经很高的禅定了。在第四禅里边,这位修行人他在禅定里边,不高兴这个想、不高兴心里面有种种分别,他要灭掉这个想。我们没有禅定的人,我们想要灭掉我们的思想,这事很难。但是有禅定的人,他有力量,他能灭掉他的思想;成功了,那就是无想定,就叫做无想定,是这么一个境界。是要到了第四禅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的。心里面离一切分别,什么都不想;他诃斥这个想。
「想」这个字,我们中国字,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个心;心里面有相,那就叫做想;心里面没有相,没有所想的相、也没有能想的心,就是无想了。本来人是有情的嘛,这时候心不动了,应该还是有情,但是心里可是不动了,是这么一个境界。在佛法里面来批评这件事,他有可能是在人间,这个人是个外道,他修禅定成就了色界第四禅,然后修无想定成功了;成功了,他有时候入定、有时候出定。等到寿命到就死掉了;死掉了,他就生到无想天,生到色界天的无想天。在那里,他的寿命五百大劫。五百大劫到了,他就出定了,出定就死掉了,就是这个境界。他死掉了以后,随业流转,有可能又来到人间,也可能到三恶道去,就看他那个业力是什么,随着那个业力就去活动去了。所以,这并不是真实得到安乐自在,没有真实地解决问题,因为他没有智慧,只是定。
印度的婆罗门教以无想定为主,我们中国的道教也是,也是以无想定为主。但抑制意识如石压草,这个无想定,就是抑制意识的活动,控制、叫它不要动,像石头压草似的,暂时这个草是不能动;并非真灭,并不是真实能把这个想灭掉,不是真实的。到时候,寿命到了、死掉了以后,还是照常是有想的。但是有想可是有一点问题,如果来到人间,这个人笨,这个人智慧不够,这个人笨。他也是有心,有明了性的心的存在,但是他笨,什么事情不知道怎么分别,会有这个问题。就是他以前的那个无想定,有剩余的势力,带到人间来,所以笨,他这个观察力不够,还有这个问题。
小乘所修禅定,以灭尽定为首,以无常、无我、苦、不净为方便,与外道有异。
小乘所修禅定,以灭尽定为首。我们佛法里面的小乘佛法,修学禅定以灭尽定为最殊胜。灭尽定,到三果圣人就可以得到灭尽定了,三果可以得到灭尽定。得到灭尽定,当然他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都是具足的,这样,他容易有神通。多数的人要得到了色界四禅以后,再修神通,就能有神通。如果你没得到色界四禅,没有神通,你修也不成功;在未到地定也不可以得神通,在无色界四空定也不能得神通,一定是要色界四禅才可以,你修神通就能够得神通。少数人不需要修,得了禅定就有神通,这是少数的人;多数是要经过修,才有神通的。如果说这个人有神通,应该是有禅定,他才有神通;如果没有禅定,那来的神通呢?这是个问题。
小乘所修的禅定,以灭尽定为首,以无常、无我、苦、不净为方便。怎么样才能够得禅定呢?你要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苦观、修不净观,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地才能够达到灭尽定。灭尽定是圣人的境界,凡夫不能。凡夫,色界四禅也好、无色界四空定也好,都是凡夫境界;这无想定也都是凡夫境界,不是圣人。灭尽定是佛教的圣人才能得到的,这是圣定,圣者的定,不是凡夫的境界。所以,你要修无常、无我、苦、不净,你才能够成就这个定。
苦、不净,是个对治的方法。因为我们一般人想要有高尚的意愿,我想要成为圣人,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你有这样的意愿,但是,你想要成圣道有障碍。有什么障碍?就是男女的欲是个障碍。怎么办法能对治这个欲?要修不净观。修不净观,欲心就没有了,就没有欲,它有这个力量。有的人,因为福报大、智慧也很高,他不为欲所苦,他很如意、很自在,什么都感觉到满意。但是有的人智慧不够,自己本来没有什么事,制造烦恼;自己没有智慧,没有烦恼就制造烦恼,为欲所苦。假设这个人在欲上吃了苦头了,「我不愿意做凡夫了、要做圣人!」但是还不能离欲。那怎么办呢?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诉你修不净观,修不净观,欲心就不起了。欲心不起了,就不爱着这件事,不结婚也没有关系。
在家信佛的居士,嘴可能没有说,心里可就想,你出家可以吗?但是这件事,来到佛法里面,如果是愿意出家的话,如果你有这个问题的话,要修不净观就可以。修不净观修成功了,没有问题。心就是很清净、很寂静,没有欲。并不是断欲,欲的种子还在,只是不活动而已,只是心里面不动,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你若不修不净观,不行。不修不净观,你这个欲就要动;若动的时候,你想做出家人困难,有困难,你若修不净观就可以。
当然也有的人,色声香味触这五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就是爱着这五欲,你叫我离欲,这不行。其实也不是;如果你能够离欲,修学禅定就容易成功。成功的时候,在禅定里面有三昧乐,也就补过来了,也并没有吃亏。你若在禅定里有三昧乐,好过欲乐,因为欲乐有很多的问题。我是小孩子出家,我没有这个经验,但是我看见报纸上,就看出来,很多烦恼、很多烦恼。若是你能够修不净观破除欲的烦恼,然后修止观、得了三昧乐的时候,很自在、也很清净,无烦、无恼,很清净。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他提倡这件事,他就把这件事的困难都解决了,说出个方法来,告诉你,你若肯努力,一切都是无障、无碍,很顺利地就成功了。但是,你若不做,就不行。
所以,从这里看出一件事,我们常常说:「你加持我,请法师加持我!」这句话不合道理。要你自己努力,你要自己努力的。说是若能加持,那我们不用修行嘛,释迦牟尼佛给你一个涅槃就好了嘛,这问题就解决了嘛。但是不可以这样子,没有这回事;要你自己努力,你自己努力才可以。
这个加持这句话,我们佛教徒常常会说这句话。不过,我感觉,密宗的人欢喜说这句话,加持。加持这件事,是有这件事,不是没有。我们读《金刚经》,「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善护念」实在就是加持,用现在的话就是加持。但是那上面说什么呢?是世亲菩萨(不是我说的,我说的话不值一毫钱!)他说这个「善护念诸菩萨」,是你要到内凡位的时候,佛菩萨加持、加持你,这时候你能够承受;如果你在外凡,给你加持,也是能加持,但是没有用,大概能有几分钟的好处,过了几分钟,还是原来样,也可能有人有这个经验。
但是我们另外再说,我们不可以轻视喇嘛,不可以轻视密宗。我感觉密宗的人……,我并不是轻视我们汉文佛教,密宗(可能不是今天,从很久以来到现在)他们的智慧高过华人,高过我们汉人的出家人,我的看法是这样子,我有这个看法,所以我并不轻视密宗的人,我不轻视,我感觉他们的智慧高过我们华人。我为什么说这个话?我们华人,我说佛教徒,在家居士不说,指出家人,肤浅!我这话说得就是有些法师不高兴我这句话了,但是,事实如此,肤浅。这句话,我再加个注解吧,我们出家人应该学「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金刚经》告诉我们应该是这样,但是我们出家人不做这个事,老是在世俗谛上活动,在世俗谛上活动,不去学习第一义谛,所以叫做肤浅。所以,我们华文佛教衰,很衰微,不够兴盛。我认为在家居士,在家居士怎么样呢?在家居士,大体上应该说,受出家人的领导,所以,在家居士是对、是不对,是出家人的责任,你在家居士本身没有问题、没有过失,是你教我的,就是这样子嘛,就是这么回事儿。(我这说得太多了。)
我刚才说不净,无常、无我、苦、不净。为什么要修不净观呢?就是对付欲的问题。苦,为什么要修苦?就是要放下。世间上事情都是苦,世间上很多的事情都是苦。什么是苦?我感觉不苦!实在你没有细心看。世间上的人,我们若是认真地反省一下,你在世间上,譬如说是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大学毕业、或者是拿到什么学位,然后在社会上活动,你目的何在?当然就是荣华富贵嘛!另外何所求?另外没有,就是求荣华富贵。我看,不管你那一行,目的都是在这里。而荣华富贵就是令你苦的,荣华富贵令人快乐吗?我看,不快乐。
我是小孩子的时候出家,我的教育水平很低,但是我出家以后,我又欢喜读中国的历史,我也读了几本,也没有完全读。我感觉到世间上做皇帝的是最苦,很苦、很苦的。我以前曾经说过,隋炀帝的父亲就是隋文帝(现在要到点了,我把这个小小的故事讲完就结束)。隋文帝有一天,他当然是和他的大臣,国家的事情或者是办完了、或者没办完,到时间就休息了,他就回到皇宫去。回到皇宫去,他有一个心爱的女人,大概是年轻的女孩子,去找这个女孩子找不到。他就问旁边的人,说「这个人那儿去了?」说「这个人被人杀死了!」他立刻心就狂了,他说出一句话,「我做皇帝还不自由?」你看看隋朝的历史,「我做皇帝还不自由?」然后他怎么地?他就骑着马,不走道路,就乱走,各处跑,就是这样子。后来他那个陈氏夫人(皇后)找他几个心爱的大臣,骑着马把他请回来。然后,陈氏夫人在他的面上磕一个头,他恢复正常了。
这件事,我看,这就是苦!就是苦啊。他最后临死的时候,隋炀帝这个人是个败家子,他父亲给他留这个天下,本来很富强的,隋炀帝完全败坏,自己破坏了。他若是也像他父亲那么样的精明、能干的话,唐太宗未必能做皇帝!这是他自己破坏自己。而隋文帝怎么死的?实在严格地说,就是他的儿子把他杀死了!就是隋炀帝(那时候他是太子)把他父亲杀死了。「做皇帝也不自由?」这句话是对的!就是很苦,后悔也来不及了。你那时候有病,你有什么办法?他那些重要的大臣,都被隋炀帝连络好了,任何人都不到他跟前去,他还是有病,就这样子就死掉。死掉了以后,那时候他是晋王广做了太子,他做皇帝,就是这样子。这件事,其实在人来说,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为了自己要做皇帝,就杀死他的父亲!就是这样子嘛。做皇帝好啊?
香港有一个人(我们不要说名字喔),他做的生意很成功,香港港督给他嘉奖,他在日本也有生意。他临死的时候,他一把的钥匙还搋在兜儿里,他的后事还没办好,他儿子就到法庭上告,就互相、儿子和儿子就争起来。好不好?当然,也有的人,父亲也很高明、儿女也很高明,就没有这件事,这个情形也是有。但是我看这个情形少,多数因为财富而有烦恼、因为财富而有苦恼。
所以,这个地方说,修无常观、修苦观、修不净观。我刚才,不净观我就算是讲完了。修这个苦观啊,你要修苦才能放下。修学圣道的成功、不成功,就是你要放下,专心修圣道,才有希望能成功。你心里面还有些放不下的,不行,你止观修不成的。所以,说不净观、说苦观,是破除我们内心的障道因缘,破除这些因缘,然后你修无我观、修无常观,就成功了,就可以得圣道了。
我这四种禅,结果还没讲完,但是时间到了,就到此为止。阿弥陀佛!
问:阿弥陀佛!师父,最近读了一本书,这个无念的解释,我自己觉得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说,有一个地方那个书里讲,无念是前念已过、后念未至的时候,那个是无念。然后它在另一个地方又讲,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念念无住、不随妄念流转,是为无念。那您是怎么解释呢?
答:要我解释,人是应该有念,不应该无念。我若解释是这样,我不同意无念。人是应该有念。有念,什么叫做念呢?《辩中边论》上说,修止观的人有一个障碍,叫做「忘圣言」。忘掉了什么?忘掉了圣言,圣人的法语忘掉了。那么,怎么样能不忘呢?就是要「念」,念这个圣言。《金刚经》上,「是诸众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是圣言;记住它,然后按照这个圣言去思惟,这叫做念。如果没有念,这些法语你不知道了;不知道,怎么样修观呢?所以,不应该是无念,应该是有念,你能念圣言,然后你才能修止观。无念?无念怎么行呢?无念就不能修止观了!
我也看见有的人这么讲:「前一念过去了、后一念还没生起,那个地方叫做无念。」那就叫无念?每个人都有无念!每个人都这样子嘛。每个人前一念过去、后一念还没生起,中间那个很短的时间,那个地方叫无念;那个无念谁都有嘛。那个狗它也有、那个毒蛇也有、老虎通通都是有,我也有、你也有,大家都是有。有这个无念又怎么地呢?还是个生死凡夫,是不是!还是烦烦恼恼、苦苦恼恼的,有什么用呢?
在《楞伽经》也好、《解深密经》也好、《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这些经论上讲的,要有念,然后再加上智慧。四念处就是念和慧,你把你这个法门要念,不要忘了,然后用智慧来观察,这样子才可以得圣道。说是无念,前念已灭、后念未生那个无念,无念那怎么地呢?你能怎么地呢?什么用也没有!
所以,我认为你要读书,还是读佛说的经论、读这些古代有名大德的著作。其他的人,把他放在后边,以后再说。应该这样子学习,应该这样学习比较好,比较稳妥。
问:法师,心常常会很乱,乱个不停;会发现自己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想要回来,知道要回来,可是已经不知道跑到那里去,很难回来。这样子听得懂吗?
答:我听懂了。感觉出来,你还算好,你有心把心收回来,你有这个意愿,这就是不错嘛。有些人没有这个意思,跑就跑嘛,没有关系啊,我不回家也没有关系嘛。
但是,这个事情是那样,你想要把心收回来,那怎么办呢?你要改变一个方法。譬如说你欢喜《金刚经》,把《金刚经》背下来也可以;你欢喜《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把《维摩经》背下来;你若欢喜《大智度论》也可以,《大智度论》一百卷,你可能太多了,其中那几段你满意的、把它背下来。静坐坐在那里的时候,就背这一段文;背完了,心里面就思惟,这样它就不会跑,它不跑。
就是这个文,我刚才说了,这一段文、这一段义把你的心控制了、控制住,心就清净,它不跑。你若是忘掉了这一段文,你心里面没有一个所缘境的时候,那它就要跑,它不能安住在这里。心如猿猴、心如野马,那不可以,你没有绳子控制它,不可以。你用这个办法,就会回转过来,可以转变这个境界。
问:阿弥陀佛!法师,我现在是修净土法门,因为我自己感觉修禅宗、修止观,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因为是妄念的问题。如果是修净土法门,再加上禅的话,是不是已经乱修了、杂了?怎么样比较能够专一一点、一门深入?
答:我的意见,如果念阿弥陀佛,也念《阿弥陀经》,也念大本的《无量寿经》,大本的《无量寿经》很殊胜。大本的《无量寿经》有五种译本,其中有《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它也是那一部经,但是翻译者不同,也可以读。读的时候,就能够发起自己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特别强烈,有这个作用。所以,读经,然后也一心不乱地念佛,然后愿生阿弥陀佛国,很好。就这样修行,很好。你如果修行没有什么障碍、没有什么问题,就专心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经》,也可以拜佛、拜阿弥陀佛,就这样就好了,其他的也可以不用修。
但是,还有问题!因为修行、修行就有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在温哥华是讲《般若经》、讲什么经,有一个在家居士写个纸条提出个问题,他说:「我念阿弥陀佛念得很好,我还给别人讲《阿弥陀经》,也讲得很快乐;但是,忽然间有一天,佛不能念了,也不能给人讲经了,这个心里面烦得很!」什么事情烦呢?「我的儿有病了、我的女有病了,到医院,医生不能治疗,哎呀!我这个心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对,就不能念佛了!」这时候怎么办?「我就是一门深入,其他的我都不学!」不学,有障碍的时候怎么办?有什么办法?我看《金刚经》也不容易念,你心里烦躁啊。
我们说这个欧阳竟无,你们知道欧阳竟无是谁吧。欧阳竟无,抗战的时候他是由南京到四川去,就随着政府到四川去。他自己的书上说到一件事,他有一个女儿跳黄埔江死掉了,他心里受不了,心里痛苦。父母和儿女的爱是很厉害的,是很厉害的。那么,他怎么办呢?他这个时候学习《大般若经》,一天读一卷,他还算好,专心地读《大般若经》,就把这个痛苦逐渐、逐渐地淡下来。
他还算好,我看其他的人,未必。你读经也读不来,那时候怎么办?打坐也不行,完全更不行了;就是没有这个事情,打坐都未必可以啊。那怎么办呢?在你没有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应该学习经论。我专心念阿弥陀佛,我也念阿弥陀佛、也念《阿弥陀经》、也拜佛,再拿出点时间学习经论。学习经论为什么?增长智慧!
譬如说《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我认为学习佛法,你只是在文字上学,没有用;到时候有烦恼还是有烦恼,你不能调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要多少静坐,深入地思惟这个道理,使令这个智慧有力量。这些苦恼的事情来了的时候,你这个智慧就发生作用,就是心里不再苦恼。苦恼已经来了,来不及,你来不及了。所以,「我一门深入」,一门深入这句话说得好,我也同意;但是,有问题的时候,你只有这一门,其他的没有啊!没有办法。所以,我也同意,一门深入好,不乱嘛;但是,有问题的时候,你不能解决。
所以,说了一千、说了一万,我们佛教徒缺少智慧,还不愿意学习智慧。而出家的法师又提倡不要学习智慧,这事儿对不对!但是,我若不说,你知道不对吗?我看你可能不知道,你可能不知道。
问:能不能麻烦法师把四种禅的要义简单地提一下,因为只讲了一个。
答:我现在一个也没讲!实在是没讲。我可以说个大意。
这第一个,愚夫所行禅,是小乘佛教学者学的禅,是小乘佛教。这个禅他修习的时候,就是修无我观,同时他也修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是观,另外还要修奢摩他的止。这样修成功了,得阿罗汉道,这叫做愚夫所行禅。当然,这个地方有大乘佛教诃斥小乘佛教的口气,叫做愚夫所行禅。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观察义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这三个禅是大乘佛教修习的禅。观察义禅这个义是什么呢?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唐译)云何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
观察义禅,主要就是修无我观、同时也修法无我观,修这两个观。小乘佛教只修无我观,没有修法无我观。作如是观,就思惟我不可得、观察一切法也不可得,就是这么样思惟。但是是在奢摩他里边,不是散乱心思惟。这是第二种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第三种禅,就是攀缘如禅。攀缘如禅是什么意思呢?「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你思惟人无我、思惟法无我,这还是妄想,这也是妄想。若是你能够观察第一义谛的时候,这妄想就不生了,就是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可得,这就叫做攀缘如禅。所观察的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可得;我们通常说「能所双亡」,就是这个意思;这叫做攀缘如禅。这也是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的。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云何如来禅?如来禅就是,观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可得;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可得这句话,我们只是这么讲,所观的不可得、能观的也不可得,但是你若修观的时候,它是也有个理由的,为什么不可得?它有个理由的。你要按照那个理由去思惟、观察,所也不可得、能观的智慧也不可得;这时候,就是入于第一义谛、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从大乘佛教来说,就是初地,从初地、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到佛的境界,这都叫做如来禅。成佛了以后,他能够不可思议的境界、现身说法、广度众生,那叫做「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大乘佛教,这个地方是指唯识宗、唯识学者修止观的一个次第。
观察义禅,还是在贤位,没有入圣道。攀缘如禅,就是临近入圣道的时候。如来禅,就是已经成为圣人了。成为圣人,还要一大段的时间,由初地到二地,乃至到佛地,还有很长的时间要修行的,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了。这大意就是这样子。
这样说,这里面也没有什么难,也是很容易做的事,不是难事。但是,其中的难是什么呢?你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这个止里面也有很多事,你要学习;这个观里面也有很多道理,你需要学习。学习,你毕业了,就是你通达了这个道理,你能够运用,你会这样用,那就是毕业了。然后,你再这样子修,有止、也有观,有观、也有止。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条件,就是得要放下,你不能到Office去;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精神啊!用功修行,要有精神。说「老了,我再修行!」老了不行。老了,身体已经各部分的机能都衰退了,坐在那里就是打瞌睡,老了就是这样子。如果不打瞌睡,心里就打妄想,你不能控制这一念心。老了的时候,多数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时候,不能控制这一念心。那你想那时候修行,不行。什么事情都是一样,年轻有为,才可以。但是,我们多数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在社会上大显身手!那样子,修学圣道是困难,是很困难的。
问:师父,讲义第五页,菩萨无愿三摩地这个地方的解释,我有一个想法,菩萨他观我空、观法空,所以说,基本上,在他的智慧里面应该有生死就是涅槃、烦恼当下就是菩提的这种智慧。不像阿罗汉、二乘人他有欣乐涅槃、厌患生死的这种想法。所以我的意思是说,菩萨这个无愿三摩地,既然有烦恼当下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的这种想法的话,看它这个解释,他「于当来世不愿为先」这个地方要怎么讲?因为他已经没有那种像二乘人的欣乐跟厌弃这种两极的想法。对于他来讲,如果观诸法都是如的话,应该都是一样。他这个厌弃心,这个地方怎么样做一个解释会比较合适?
答:你说的有道理,是有这么回事。但是,这个地方是说,你初开始发心修行的时候;生死、涅槃是无二相,这是修成功了的时候的境界。你在没有修成功的时候,生死是生死、涅槃是涅槃,没有到那个入不二法门的境界。初开始的时候没有到这个境界,你需要有厌离心,才能推动自己修学圣道。初开始的时候,你没有成就嘛;你没有成就这个境界,你心里面有可能对于世间上事情还留恋,那么对于你修学圣道有障碍,你需要放下。为什么能放下?就是要有厌离心。有厌离心能放下,然后专心地修学圣道,它这里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也感觉到,这个三三昧,这是唯识上《瑜伽师地论》说的,我认为它非常实际!它按照实际的情形为你说法,而不是说大话;说大话不行。
问:师父,虽然说不可以说大话,但是,那你怎么样说,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就是说你修行的刚开始,就要知道怎么样从境起修,这个问题。
答:「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这是《楞严经》上的话,这句话也很好。就是最初从文字上观察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最初的时候,我们学习文字的佛法,也能通达这个道理;通达道理是通达,你的贪瞋痴照样活动,事实是这样子嘛,所以你应该有厌离心。有了厌离心的时候,你学习佛法的智慧就可以有活动的空间了。如果你没有厌离,心里面还想,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也很好嘛,我何必这么早、我这么年轻就出家呢?那么,你原来「一切法都是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只是说空话而已,你办不到了!你若有厌离心,就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厌离心还是很重要;就是你初开始的时候,要有这样的思想。你有这个思想才行;没有这个思想就办不到,「我感觉世间上都很美,我为什么要去出家呢?那你怎么能够修止观呢?你在那儿静坐修止,修不来啊!「我还是回到世间上,很有意思嘛!」是不是?
我们没有得圣道,这是一个原因,就是对世间没有放下,还是不放下。吃了很多苦头,还不放下!所以,要放下,是修学圣道的一个条件,要放下。怎么样才能放下呢?苦!观察世间上是苦、是无常的、是不净的,才能放下,也要经过一个时期的修行,才能放下;不然放不下。
问:除了自己的障碍之外,还有环境的障碍,那该怎么处理?像家人很反对修行、跑道场,是不要跑、还是跑?
答:这是很普遍的。人就是这样子,父母对于儿女有爱,希望儿女能顺心一点;你不顺我心,我就不同意。我问了一个人,我说:「你的女儿出嫁了,你在美国住,你的女儿嫁给人到英国去、或者到台湾去,你心里面感觉怎样?」「这心里感觉不舒服!」「但是,你能反对?」「不能反对。但是,要出家,我反对!」就是这样子。那么,这件事怎么办呢?
我先声明,我不是劝你们出家喔。在台湾有一位法师,这个人现在他在纽西兰读大学,是出家的身分。他和我说,这是我问他,他年纪不是很大,好像没到三十岁,已经出家多少年了。我说:「你出家的时候,你父母同意?」他说:「不同意。」「不同意是什么情形?」他说:「我母亲告诉我,你若出家,我就自杀!」那我说,「那你怎么说?」他说:「我和我母亲说,你若不让我出家,我也自杀!」哎呀!我一听,这真是厉害啊!后来出了家,也没有事,没有什么事。
我们佛学院里边,也有一个,她的女儿是在西雅图读书,大学毕业了、要拿博士学位、是什么的,她就要出家,不拿博士学位了,要出家。她父亲说:「你拿到博士学位再出家。」那么,好,她就去,又在那儿读书,拿博士学位。拿了博士学位,这回他父亲也就不出声,可也不是说「你可以出家」,这句话也不说。那么,她就来到我们佛学院要出家了。我问她,我说:「你父亲同意吗?」说:「我父亲同意,说过,同意我出家。」我说:「你母亲同意吗?」「我母亲以前同意,现在反对。」我说:「那么,你出家?」说:「出家!」那么,就给她剃度了。
剃度了以后,她母亲来一封信。她母亲来信,把我骂了一大顿。我就给她写了一封回信,我尽量地说得温和一点,我和她说个道理。我这一篇,也等于是写一篇短文了,又给其他的同学看,那个同学又给我加上几句,就给她寄去了。她母亲收到我这封信,没有话说,不能反驳我,不能反驳。
其中有个理由,我可以说。就是,你女儿今年已经三十几岁了,她是拿到博士学位了,她不是一个小孩子,她思想成熟了。她现在要出家,是经过长时期的考虑的,不是一时的,一时的「啊,我有什么问题、我要出家!」不是这个意思。那么,你应该要看这个,你女儿是经过考虑,而决定出家的。她经过考虑的事情,你完全反对吗?这是一个。
第二,这个欲,我看,没有欲的人很少,人都是欢喜欲、而努力地要求得这个欲的。而你女儿现在放弃这个欲、要来佛教,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是简单的事情吗?不是的啊!她是经过一个时期的考虑,她做这件事,那么你现在完全反对她?你女儿经过考虑,就是她理智很强,她愿意做这件事,你反对她,那么你女儿也不欢喜。你女儿欢喜吗?也一定是不欢喜。你强迫她在世间上追求名利的事情,你女儿已经放下这件事,而来学习佛法、追求圣道;你偏要反对她,按照你的意思来做,那你女儿心里欢喜吗?你要想一想这件事。
另外说,一定要父母同意,才能够出家;是,佛教里面是有这件事。但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的时候,父母同意吗?父亲也不同意、母亲也不同意、他的太太也不同意,但释迦牟尼佛就是出家了。出家以后,成道六年以后,然后回到他的祖国,他父亲也很欢喜、他母亲也很欢喜,就是他的太太还不欢喜。他父亲是有理智的人,又回想,他的儿子今天成了圣道,那种大智慧、大光明、大神通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那他父亲还是同意了,而且还是相信佛法了。我也说到这些事情,可能还有多少个理由,我给她寄去。她没有话说,她没有反对我。
她母亲给我写的信,非常忿怒!后来,现在逐渐逐渐,她母亲也……还是女儿嘛,不是别的人。有的时候,她女儿想,已经剃光头,是比丘尼了,问她父亲,「我现在回家看母亲好吗?」「不可以,你母亲还是忿怒的。」后来过一个时期,她母亲就好了,她也回去看她母亲,她母亲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说这件事一定要父母同意,我的姊姊、我的妹妹、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好朋友都同意,那这件事不能办,不能出家。你等他们同意,这事是很难办。那怎么办呢?假设父母都是读书人,可以说出个道理来,我想要学习佛法,要说出个道理来,你父母可能会有理智,「喔,这件事还是有意义的」,那他慢慢也应该是同意了。应该是这样说。
佛在世的时候,和阿难尊者,一天走到一个地方,看见一个老太婆,年纪很大的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要上前去抱佛,阿难尊者拦住她,不准她抱。佛说,你不要拦,让她抱。那么,这个老女人就是抱佛,抱完了,也就没有事了。佛就对阿难尊者说,你知道吗、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儿?我过去生五百世给她做儿子!今天见面了,这个母子的爱,非要这样子才可以,不然的话,她会吐血而死!有这种事情。但是,为什么她现在这样贫苦、为人做奴婢?为什么这么贫苦?因为她常常障碍我出家;我要出家,她就是要自杀,就是障碍我出家,所以,她一直地贫苦,受了很多苦。但是,今天她善根成熟了;佛就去化缘,佛没有钱,佛去化缘,向她的主人,解除了契约,恢复了自由的身分,就出家了,得阿罗汉!这个老女人得阿罗汉。她以前,她儿子出家,她总是栽培点善根,所以,她就得阿罗汉道。也有这些事情。这不但是今天,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子。
问:法师,您能不能讲一下,因为刚刚您说释迦牟尼佛他得圣道,后来他太太还是不欢喜,那结果呢?
答:结果,后来他的母亲出家了,她也随着出家。出家后,佛的母亲也得阿罗汉,他的太太得没得阿罗汉我不知道。
问:法师,是不是一定要出家呢?在家人有没有希望?
答:这个事情是那样。如果是对于般若波罗蜜的栽培特别地有力量,不出家也可以,也能得圣道。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也有得圣道的。若是你的般若波罗蜜栽培得不是那么强,你不出家不能得圣道!你在家不行,你这智慧不够。你若出家呢,解脱了很多的系缚,你能够全部的精神、时间用在圣道上,你有希望。
问:那可是现在的出家人,并不是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研究经典,很多的执事,跟正常人一样,只是他们做的是佛事,但也是好多的事情、职务缠身。法云寺没有,可能是。是不是法云寺没有俗务?
答:Yes!法云寺没有去做经忏佛事的事情,没有做这个事,也很少做法会,很少。我们一天就是学习经论,然后静坐,就是这样子,其他的事情我们没有做。如果你愿意出家,你可以来;但是,不能怕冷。你若怕冷,不行。但是,你可知道,我到道师城去,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到这儿来?这么冷的地方,到这儿来?」我说:「我就是因为冷,才到这儿来!」冷有什么好?静坐容易得定!容易得定。冷的地方,静坐容易得定。
问:师父,那禅堂里面有没有火炉、暖气?
答:我们禅堂里也有暖气,也是有暖气。我说个话,你们不要怕喔,头几天,我们男众那里下两呎深的雪!我看见雪,心里快乐!很好、很美,看见雪白的境界,我心情感觉到好、感觉到美。下两呎深的雪,两呎深的雪也不算少了。但是,那个地方还有个优点,太阳多,大太阳。他们有的居士到我们那儿来参加禅七,他说:「看见这里这个云都是很美的」;天空的云,感觉美。那儿就是有山、有树,现在去可能还是有雪;将来春天回暖的时候,雪可能没有了,就是有树、也有云,比较寂静;可能有鸟的声音,有的时候飞机飞过去也有声音。但是,在禅堂里静坐,我感觉到很好。那个地方实在并不冷,因为太阳多;等到晚间是冷一点,晚间你在屋子里嘛,屋子里有暖气,并不冷。所以,还是可以安心的。
问:法师,您接受出家的条件,是要有什么样的条件?
答:我接受出家的条件,就是要放下!能够放下。一个是放下,一个你要有圣道的愿,你想要得圣道,你要有这个志愿,一个是把世间尘劳事情放下,就可以了,你的条件就具足了。
问:那您怎么知道我放下了呢?
答:要我看,这个很容易知道。你能在我们那里住下来,就表示你能放下;如果没有放下,在那里住不住,住几天就要走。
问:我这边有一个Question。这样听起来,好像这个修圣道,好像就都是在修自己得圣道,对不对?是!我一向的了解是,我佛慈悲,不是度众生吗?那所以,到什么境界的时候可以度众生呢?
答:就是你自己修学圣道有了成就了,再度众生。如果你自己一学习佛法,生欢喜心,你就想行菩萨道,当然很伟大,我也赞叹这件事;但是,行菩萨道,我看不会到一百天,就不行菩萨道了。因为你没有经过改造,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的烦恼还是照样的。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烦恼就动起来,那时候就不行菩萨道了。所以,要经过训练,修学止观来训练,把烦恼不动了,这时候去行菩萨道,可以。因为你行菩萨道,菩萨道难行啊,不是容易啊。你遇见的事情都是那么满意的啊?我看不是。遇见很多的事情,不满意。但是,你心里面有圣道,你心里面不会有烦恼,你还是行菩萨道。这样子,能够表达出来佛法的伟大。若是我们没有经过圣道的训练、学习、用功修行,初开始的时候,也很好;等到有了问题的时候,你禁不起考验,你的烦恼就出来了。可能非佛教徒,「佛教徒就是这样的!」这件事好不好?我感觉,不庄严!并不美啊。我们自己的文宣做得很好,「我们行菩萨道,把佛教的真精神落实了!」只是说空话而已啊。我说的对不对?到时候,非佛教徒耻笑我们;他们的文宣上就把我们这丑陋的事情都写出来,怎么怎么地,好不好啊?我们自己佛教徒,「我没看见!」你没有看见,也有这件事;我都看见了,那个基督教的文宣上毁谤我们佛教,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件事的,我们佛教是有这个丑陋的事情,你否认也否认不来的。
问:法师,是不是一定要发菩提心的人才能出家?
答:是的!但是,也有的人没发菩提心,你来到佛教里边,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训练,也会发菩提心,就是后补,也可以。若是你先就能发菩提心,是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