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解行相应

发布时间:2020-04-16 10:27:02作者:佛心网

解行相应

  药店里的药材很多,都是用来医治疾病的。但却没有万能的药。有些药有医这种病,不能医那种病;有些药适合小孩子,而不适合中年人。病对待每个人是那样的“公道”。有病就要服药。

\

  藏经阁的佛经很多,有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所有言论无非谈佛理,谈法门,都是医治众生疾病的。因此称赞佛陀为大医王,经论称为法宝。众生的根基不同,法门也有多种多样,通称八万四千法门。内中有了义的,也有不了义的。佛陀教导我们: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祇有药方不行,必须依方服药。药是苦口的,想医好病,就不能怕吃苦口的药。也就是说,想修证菩提,就要断除恶习,经过刻苦锻炼,付出辛勤、精进的代价。

  《大般涅槃经●现病品》说病因时,曾指出贪、瞋、痴、慢四者是毒箭。维摩示疾,说是因痴爱则我病生,众生有病,吾乃有病。既然生病,就需用药,药到病除,身心康泰。此佛陀之所以说法,而经典之所以由来也。无奈流布尔日久,趋于形式者多,功效少见,这有待于教徒们迅速觉悟,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本文所谈病字,包括色身病与思想病,故病愈日身身心健康。佛教历史上,有示病行,用以教化众生的;亦有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上智之土,碍中无碍。盖有身即有病,善于体会可也。

  有人认为初发心者,要先看小乘《阿含经》,后看大乘《盘若》,循序渐进。若果先《盘若》,后《阿含》,便觉《阿含》乏味;而《阿含》是基础,基础坚固,方能建筑高楼大厦。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各人的机缘不同,不能强求一致罢了。

  为了避免盲目修行,必先了解佛教的道理,解后起行,方向明白,少走弯路,但若解而不行,也成空话。我们常说大乘小乘,乘有行义,能行即是乘,口说而不行便非乘。俗语有“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是故解与行有密切关系,要相应不要脱节,这是本文所需要讨论的主题。

  莲池大师说:“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假使只看《楞严》,见势至不入圆通,而不广览称赞凈土诸经,便谓念佛不足尚矣。只看达摩对梁帝语,见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广览六度万行诸经,便谓有为福德,皆可废矣。譬如读医书不广者,但见治寒用桂附而斥连,治虚用参耆而斥枳朴,不知芩连枳朴,亦有时当用,而桂附参耆亦有时当斥也。是故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学佛法的人,文化高者喜看理论深的经典,否则便觉无味;文化低者要看浅近的经典,否则便看不懂,找不着门径。经典文章有深有浅,各人领会不同。须知法有浅深,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没有系统地看经论,往往有到有讲“如来无法可说”、“十地顿超”,也有讲不可躐等要循序渐进。乍看觉得彼此有矛盾,莫明其妙。其实祇要深入思考就会明白,简单说一个譬喻:大学、中学、小学各级课本放在一起,初学人看见大学课本,当然比较难懂,但要知道,不是谈得高深不对,而是自己程序不及,一时理解不到。

  原来佛陀无定法与人,说的法都是因病与药,病愈药废,医亦不立。执法亦是病。迷则以药治病,悟则无病无药。所谓“如来无法可说”,是对“健康”人所说的。病好了何需用药。过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传说:“阿伽陀”是不死之药,于今何在?人到死时药不灵。有为法如是,安得学无为,到达无量寿的境界。话又讲回来,你无病,我有病,有的病深,有的病浅,不可讳疾忌医。为了利益后来有病的人,一切有效的药力,凡是有用的,要保存下来,文化遗产之所以要被重视,原因就在这里。

  人自出世以来,生、老、病、死,受“诸行无常”的规律所制约,想什么办法去了脱生死的苦厄呢?这是个大问题,先哲于是乎推理、参究。追溯到众生发生烦恼的原因、生死的根源,了解病对症下药。现在我们提出一个要求——学习。求学、实习。学然后知,习然后得到证明。也就解与行互相结合。先医好自己的病,同时学医生,去医人,为众生解粘去缚。一句话:“学以致用,自利利他。”

  世尊六年苦行,悟道后说法四十九年。以后经过历代大德、善知识的阐述,流传的法宝,甚为丰富,既广大又精微,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惟是典籍浩瀚,殊非短少时间可能全部了解,而且每个人的机缘,差别很大。除了少数人有条件有机会系统地研经习教,博览群书外,大多数的教徒,都是在工作余暇,边解边行,那就起码要懂得基本知识,才好依法行持。至于成就有多少,时间长短,要看各人的精进与否来决定。

  现在举例说明解行相应。某甲以前是恶口骂人的,因看佛经觉悟恶口不对,立刻知非便改,以后不再恶口骂人了。当下理解,马上实行,这就称为相应。但有些不恶习是一时不易断除的,是有反复,祇要肯忏悔,随觉随改就好,最忌知错不改,那就药不可治。

  先悟后修,先修后悟,两种情况都有。解与行,初看是两回事,做熟了贯串起来,不一定分家。有时先悟解,后实行;有时先行实行后悟解,边解边行,边行边解。息虑忘念,心目开朗。今天对这个问题解行相应了,明天对那个问题可能又不相应。佛教的道理,我们不知道的还多,那就要不断学习,向前进步,达到觉行圆满。

  原载《法音》1983年第三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