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与禅
发布时间:2021-04-15 10:04:15作者:佛心网──民国四十年冬在香港青山净业林说──
净土的信仰,在佛法中,为一极重要的法门。他在佛法中的意义与价值,学 佛人是应该知道的。一般人听说净土,就想到西方的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念佛 往生。然佛教的净土与念佛,不单是西方净土,也不单是称念佛名。特重弥陀净 土,持名念佛,是中国佛教,是承西域传来而发展完成的。现在,从全体佛法的 观点,通泛的加以条理的说明。
我时常说:「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这如太虚大师说:「律为三乘 共基,净为三乘共庇」。戒律是三乘共同的基础,不论在家出家的学者,都离不开戒律。净土为大小乘人所共仰共趋的理想界,如天台、贤首、唯识、三论以及 禅宗,都可以修净土行,宏扬净土。这是佛教的共同倾向,决非一派人的事情。 站在全体佛教的立场说,与专宏一端的看法,当然会多少不同。
先说净土的意义。土,梵语Ks!etra,或略译为剎。剎土,即世界或地方。 净土,即清净的地方。净,是无染污、无垢秽的,有消极与积极二义。佛法说净 ,每是对治杂染的,如无垢、无漏、空,都重于否定。然没有染污,即应有清净 的:如没有烦恼而有智慧;没有瞋恚而有慈悲;没有杂染过失而有清净功德。这 样、净的内容,是含有积极性的。所以净是一尘不染的无染污,也就是功德庄严 。
西洋学者,说「真」、「美」、「善」;或约宗教的意义而加一「圣」。真 ,佛法是非常重视的,如说实相、真如、胜义。善,是道德的行为,即佛法所修 的种种功德行。美,在佛法中,似乎不重要。如美妙的颜色、音声,每被指责为 五欲境界而予以呵斥的。其实、佛法的清净,实含摄得美妙与圣洁的意义。西洋 学者,以为圣是真美善的统一,而有超越性的。佛法中,离错误的认识即真;离 罪恶的行为即善;离染污的清净即美。而此「净」,也即能表达真美善的统一, 又是超越世俗一般的。宗教的宏扬在世间,要求(认识的)真,要求(意志的) 善,更要有含摄得合理化的艺术性的(情感性的)美满生活。在过去,佛教的音 乐、图画、譬喻文学、佛像雕刻、塔庙建筑等,在佛教的发展中,都是非常重要 的。佛教的流行人间,必须理智与情意并重,适合众生的要求,才能得合理的发 展。偏于理智,冷冰冰的生活,每不免枯寂;偏于情感,热烘烘的生活,又易于 放逸,失却人生的正轨。唯有智情融合而统一,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净化人性而 成贤成圣。佛法的庄严或严净,实有非常的意义。佛学的研究者,特别是阿毗达 磨论师,每忽略了这一意义。如从譬喻者、大乘学者,佛法流行世间来说,即能 肯定严净的伟大意义。
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庄严净妙的世界。佛法实可总结他的精义为「净」 ,净是佛法的核心。净有二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阿含中说 :「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大乘更说:「心净则土净」。所以我曾说:「心净 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声闻乘所重的,是众生的身 心清净,重在离烦恼,而显发自心的无漏清净。大乘,不但求众生清净,还要剎 土清净。有众生就有环境,如鸟有鸟的世界,蜂有蜂的世界;有情都有他的活动 场所。众生为正报,世界为依报,依即依止而活动的地方。如学佛而专重自身的 清净,即与声闻乘同。从自身清净,而更求剎土的清净,(这就含摄了利益众生 的成熟众生),才显出大乘佛法的特色。所以、学大乘法,要从两方面学,即修 福德与智慧。约偏胜说,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智慧能做到身心清净。离福而修 慧,离慧而修福,是不像大乘根器的。有不修福的阿罗汉,不会有不修福德的佛 菩萨。大乘学者,从这二方面去修学,如得了无生法忍,菩萨所要做的利他工作 ,也就是:一、「成就众生」;二、「庄严净土」。使有五乘善根的众生,都能 成就善法,或得清净解脱;并使所依的世间,也转化为清净:这是菩萨为他的二 大任务。修福修慧,也是依此净化众生与世界为目的的。这样、到了成佛,就得二圆满:一、法身圆满。二、净土圆满。众生有依报,佛也有依报,一切达到理 想的圆满,才是真正成佛。了解此,就知净土思想与大乘佛教,实有不可分离的 关系。净土的信仰,不可诽拨;离净土就无大乘,净土是契合乎大乘思想的。但 如何修净土?如何实现净土?还得审慎的研究!
「净土为三乘共趋」,是各式各样的,大乘只是特别发扬而已。净土在佛法 中,是贯彻一般的。所以可分三类,即五乘共的、三乘共的、大乘不共的。
一、五乘共土:这不仅是佛法的,一般世间人,都可有此净土思想。在印度 ,如四洲中的北俱卢洲,梵语郁怛罗俱卢,是无上福乐的意义,即顶有福报顶快 乐的地方。印度人,都承认有此世界。在中国,儒道所传的思想中,也有同一意 境的说明。
二、三乘共土:这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说的,最显著的,即兜率净土。佛在人间成佛以先,最后身菩萨,在兜率天,从此而降诞人间的。释迦佛是如此,将来 弥勒佛也是如此。兜率内院,为最后身菩萨所依止的地方,经常为天众及圣者们 说法。天宫──天国,本来就是极庄严的;有最后身菩萨说法,比一般的天国就 更好了,这是一切声闻学者所共说的。从声闻佛教编集的教典看,弥勒当来下生 ,实现人间净土,为佛徒仰望的目标。弥勒在兜率天的情形,将来如何下生,这 在『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都有详细的说明。除一般共传的弥勒净 土外,与有部、犊子部有关的『正法念处经』,说夜摩天有善时鹅王菩萨,经常 为天众说法。天宫清净,有菩萨说法,与弥勒兜率说法的思想是一样的。『入大 乘论』,引述大众部的传说:青眼如来,在光音──色界二禅天,为了教化菩萨 ,与无量声闻大众,无量百千大劫,在天宫说法。还有分别说系中的法藏部说: 在此世界的东北方,有难胜如来经常说法。又汉译的『增一阿含经』,说到世界 之东,有奇光如来说法,目犍连以神通到奇光如来处;此说也见于大乘经。这可 见,各派声闻学者,都含有此界天宫,或他方佛土的思想。这比对于此界人间的 [P7] 秽恶不净,有清净世界,有佛菩萨经常说法,都是具体而微的,表达出大乘净土 的肖影。
三、大乘不共土:大乘不共的净土,多得不可数量。古典而最有名的,是东 方阿!B粊佛净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然其后,为中国佛弟子所重视的,与西方阿 弥陀佛土相对,有东方药师如来净土,这都是他方的。后来、密宗传说,此世界 将出现香跋拉净土。这都是大乘佛教所不共的,不见于声闻佛教的传说。
上来所说,或为世人所共知的,或为三乘所共知的,或为大乘者所共信的。 在大乘不共的佛土中,如约修行的境界浅深来说,还可分为四类:一、凡圣共土 :有凡夫也有圣人。二、大小共土:没有凡夫。这是声闻、辟支佛、大力菩萨同 得意生身,所依托的世界;天台宗称此为方便有余土。『法华经』说:声闻入涅 盘,到另一国土,将来授记作佛。这另一国土,就是意生身的净土。依『楞伽经 』说,这应是与有心地菩萨──有相有功用行菩萨,同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所得 的净土。三、菩萨不共土,或可称为佛与菩萨共土。这一类净土,与声闻不共;天台宗名此为实报庄严土,『密严经』名为密严净土。秘密(不可思议)庄严, 为菩萨不共二乘的净土。四、佛果所得的不共土,如『仁王经』说:「三贤十圣 居果报,唯佛一人登净土」。这或名法性土;天台宗称此为常寂光净土。名称、 地位,各家或有不同;大体上,都是有此四级分别的。然大乘经中所说的佛净土 ,并不这样明显的判别。如西方极乐净土,有看为凡圣共的;有看为大小共的; 有以为凡夫是示现的,声闻是约宿因而说,现在都是菩萨。究属何土,实不必限 定,因为经文也有互相出入的地方。然约修证浅深来说所依的净土,确乎可分四 级。凡圣同的,可通摄五乘共;大小同的,可通摄三乘共;佛菩萨共的,或唯佛 净土,为大乘不共。
这样的类别,即说明净土一门,为佛法──甚至可说为人类的共同的企求, 不过大乘中特别隆盛。修学大乘佛法,不应当轻视世界的清净要求。应该记着: 只重身心清净,所以小乘不能达到究竟;由于大乘能清净身心,庄严世界,才能 达到究竟圆满的地步。
一 自然界的净化
净土是理想的世界,依众生的根性、社会文化的不同,传出各式各样的净土 。净土,是全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企求;原是极自然的,也是最一般的。然佛教 的净土思想,从印度佛教文化中发展出来的,所说的净土境界,当然是结合着─ ─适应着印度的文化环境,和他们的思想特征,这是应该注意的一点!
论到佛教所说的净土情况,不单是依报的大地,所以可分二方面来说:一、自然界的净化,二、众生界的净化。
自然界的净化,可有四点特征。一、平坦:佛教的一切净土中,不曾说有山 陵丘阜及大海江河,甚至没有荆棘沙砾。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环境──恒河流域, 是大平原,在古圣的意境中,山河是隔碍而多生灾难的,因此有大平原的净土意境。如惯常于山国或海岛的边地,对山、海发生兴趣,也许描写净土为蓬莱仙岛 ,姑射仙山了。二、整齐:印度文化的特性,是求均衡发展的。所以表现于东西 南北四维上下,是一样的,显著特别整齐。如净土中的树木,总是枝枝相对,叶 叶相当的。一行一行的宝树,高低距离,非常整齐,与富有均衡美的图案画一样 ,这是佛经净土美的特征。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观念就不同了,表现于山水画等, 都是参差变化的,少有均衡的整齐的描写。三、洁净:净土中是没有尘秽的,一 尘不染。连池沼的水底,也是金沙而不是尘滓。四、富丽:如金沙布地,七宝所 成,极其富丽堂皇。一般人说,印度文化或佛教文化,是偏于唯心的。然从大乘 佛经看来,决不如此。净土所表现的,对于自然的物质界,是怎样的丰富充实! 声闻佛教,重于少欲知足;而大乘,即从少欲知足的心境中,积极的发展富丽堂 皇、恢宏博大的庄严,毫无穷苦贫乏的意象。如说到树木、殿堂、楼阁等时,都 是说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众宝合成。我们要了解,这是学 佛者意境的忠实描写。
从差别的事相说:一、净土是富有园林美的:如宝树成行,宝花怒放,果实 累累,池沼陂塘等等。净土里,没有兽类,但有飞鸟,鸟类是美丽而善于歌唱的 ,如白鹤、孔雀、鹦鹉、舍利等。净土的境界,活像一伟大的公园。二、净土又 富有建筑美:如净土的道路平坦、光滑、宽广、正直;如在近代的大都市住过, 也许多少可以理解。路旁有树,与现代化的马路,也极为相像。净土中有楼阁, 四面栏楯,庄严富丽。又有浴池,这在热带民族看来,是极重要的。用来庄严楼 阁的,如宝铃,及幢、幡、宝盖、罗网等。由这些物质的布置点缀看来,净土是 极尽了五欲之乐的。如花木园林,到处是芳香。净土中有光明而没有黑暗;一切 是美丽的色彩。鸟声、铃声、风声、水声,都是美妙的音乐;一切是微妙的、节奏的乐曲。还有、净土中的道路、住处,如兜罗绵,柔软舒适:现代的弹簧床、 沙发椅之类,也许有点类似。这些、是属于自然界的净化。这个世界,如单纯的 物质美,由于科学的进步,是可能实现一部分的。
二 众生界的净化
净土,不但是自然界的净美,还有众生界的净化,也即是社会的净化。这又 可从三方面说。一、经济生活的净化:如经济生活不解决,就是身在最繁华的都 市,也是无穷苦痛。因此、净土中,特别说到有关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娱乐 等事。在净土中,「各取所需,各得所适」。资生的物质,不是属于某人或某些 人的,一切属于一切大家所共有共享的(世间也有理想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净土中,物质的享受,都是随心所乐而受用的,没有巧 取、豪夺、占有、私蓄的现象。关于物质的经济生活,应有二方面:一、生产, 二、消费。在这二个问题中,消费比生产似更为困难,所以古人曾说:「不患寡 而患不均」。一般社会中,有些人享用的、积蓄的,超过了需要;有些人却得不 到合理的需要,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即使遍地是物资,如分配得不合理,争 闹还是不可免的,也许闹得更凶。所以佛教的净土中,特别重视消费的均衡、满 足。科学进步,如社会能得合理的革新,人人工作二三小时,或者不需要这么久 ,而人人的生活都可以丰满了。真能达到世间的大同境地,也可以说是佛教净土的部分实现。所以太虚大师说:政治上的无政府的社会主义,与佛教的思想,极 为相近。
二、人群生活的净化:第一、离男女的家:佛教的净土,有二类:一是共五 乘的人间净土,如将来的弥勒净土,北俱卢洲,这都是有男女的。一是不共的大 乘净土,是没有男女差别的。有男有女的净土,以北俱卢洲为例,也没有男女互 相占有的俗习。依佛法说,一切衣食住等资生物,都不应据为私有的。「家」, 是以夫妇的互相占有为基础,而促成私有经济的结合。有了家,世间就引生无边 的斗争苦痛。当然、根源还由于内心的烦恼。『佛法概论』引『起世因本经』等 ,在说到社会发展的时候,曾经谈到:有了家,扩大为种族、国家,政治的相争 不已,都是源于经济私有,与男女的互相占有。净土的起码条件,就是除掉这男 女互相占有的家;或有家的形式,而没有私欲占有的内容。第二、净土是没有种 族界限的:我们这个世间,有种族歧视,如白种人瞧不起有色人种,如澳洲的苛 刻限止有色人种入境。因种族的优越感,常演成种族的斗争,也是世间罪恶的一大根源。净土是没有这些差别的;生到净土中的人,一律是金色的。印度的种族 varn!a一词,原为色字,即从肤色及形色的差别而分成种族。佛教的净土, 没有肤色的差别,即没有种族界限的。狭隘的国家主义、种族主义,是罪恶世界 而不是净土。第三、净土是没有强弱分别的:所以没有侵略、压迫、欺侮等。学 德高超的,也是以友好的态度,无代价的协助他人。所以净土中,决没有「强凌 弱众暴寡」的事情。第四、没有怨敌:经里常说: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是和颜相 向,彼此间如兄如弟、如姊如妹的。总之、净土着重于群众的和合共处,是超越 了私有的家庭制度和狭隘的国家主义的。有友爱而没有怨敌,这真是达到了天下 一家,世界大同的地步。不然、就是把整个世界强力的变为一家,还不是「强凌 弱众暴寡」而已,也就不像净土了。
论到王,净土也有二类:一类是有王的,如说弥勒当来下生的时候,有轮王 治世。金轮圣王,不是凭借武力而统治天下的。全由于思想的道德的感化,使人 类在理想的生活中,人人能和乐共处。这一类净土,还是有政治组织的。第二类是无王的,这是大乘不共的净土。佛称为法王,这不是说佛陀统治净土的群众, 而仅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受佛的指导,以期达到更究竟更圆满的境地。这一种 净土,没有政治组织形态,近于一般所说的无政府主义。
三、身心的净化:生在净土中的,在诸上善人的教导下,人人是向前进步的 。大家一致的以佛法──上成佛道,下度众生为理想,照着佛所指引的道路去修 学。离贪瞋痴,所以没有老病死的苦痛。都能不退失菩提心,一心一意地,修学为利乐众生而发心趣入大乘。
净土有关于众生界的净化,平等与自由的特质,是必备的。但净土的平等与 自由,是着重于思想的教化。众生身心的净化,做到无我无我所;这决不是由于 发展自我,而从严密的统制中得来。从佛法的立场看,世间一般的思想,都是从 我我所出发的,所以都难于达到理想的境地。佛教的净土思想,是应人类的共同 要求而出现的;而达到净土的理想与方法,和世间一般的思想不同。即佛法是在 无我无我所的盘石上,去实现自由平等的净土。净土的学者,应正确理解净土的 境界!
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成佛,这是佛法中所共认的。弥勒Maitreya,华言 慈。修因时,以慈心利他为出发点,所以以慈为姓。一般学佛人,都知道弥勒菩 萨住兜率天,有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实在人间。弥勒,在未成佛前, 居兜率天内院,这是天国的净化。『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就是说 明这个的。求生兜率净土,目的在亲近弥勒,将来好随同弥勒一同来净化的人间 ,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不是因为兜率天如何快活。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 是着重于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这如『弥勒下生经』所说。『弥勒下生经』,中国曾有五次翻译。说到弥勒下生的时候,有轮王治世。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人间净土的实现,身心净化的实现;这真俗、依正 的双重净化,同时完成。佛弟子都祝愿弥勒菩萨,早来人间,就因为这是人间净土实现的时代。
弥勒人间净土的思想,本于『阿含经』,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后来的佛 弟子,似乎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佛教 原始的净土特质,被忽略了,这才偏重于发展为天国的净土,他方的净土。所以 『佛法概论』说:净土在他方、天国,还不如说在此人间的好。总之、弥勒净土 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
弥勒净土的真意义,逐渐的被忽略:然人间净土,依然是人类的共同要求, 照样的活跃于佛弟子的心中。这一发展,应先说明弥勒与「明月」有关。明月, 是黑暗中的光明,与太阳的光明不同。清凉与光明,为佛弟子的理想。『弥勒大 成佛经』,赞颂弥勒说:「光明大三昧,无比功德人」。接着说:「南无满月… …一切智人」。这是以满月的辉光,形容弥勒的确证。『弥勒菩萨所问经』也说 :「遍照明三昧,普光明三昧,普遍照明三昧,宝月三昧,月灯三昧」。由此等 文句,可证明弥勒与月光的关系。这象征着此界是五浊恶世,苦痛充满,惟有弥 勒菩萨的慈济,才是黑暗的光明;这难怪佛弟子祈求弥勒菩萨的人间净土的实现 了!这样、可以说到月光童子或月光童子菩萨了。『月光童子经』,最初的译本 ,是竺法护译的。月光童子,传说即是以火坑毒饭害佛的德护长者的儿子。月光 童子或月光菩萨,与弥勒的思想相融合:所以有月光童子菩萨出世,天下太平的 传说。可断为符秦或姚秦时代所译的(『月光童子经』异译)『申日经』说:「 月光童子当出于秦国,作圣君,受我经法,兴隆道化」。刘宋失译的『佛说法灭 尽经』,也有:「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的预记。月光童子 的预言,于中国流行极广。如梁僧佑的『出三藏集记』「疑伪录」,即载有『观 月光菩萨记』、『佛钵记』、『弥勒下教』等书。隋法经『众经目录』,更载有 『首罗比丘见月光菩萨经』等。这些,都说到中国经过极度混乱,大火灾,月光 童子出现于世。这时候,天下奉行佛法,世界太平。虽说这是可疑的伪经,但原 始的传说,见于西来的译典。而且这正可以说明,弥勒人间净土的思想,是怎样在中国广大的佛教人间,起着热烈的盼望!到隋代,那连提梨耶舍译(『月光童 子经』异译)的『德护长者经』即说:「此童子于阎浮提大隋国内作大国王」。 这在佛弟子的心目中,隋文帝是有实现可能的,但在炀帝手中失败了。唐菩提流 志译的『宝雨经』也说:「月光……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瞻部洲, 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为自在王」。这是意味着武则天的,但也不曾能发展完成 。这种思想,还是永远的存在于佛化中国的人民心中。到盛唐以后,与外道的摩尼教相结合,孕育为「明王出世,天下太平」的思想(当时密宗的本尊,也都有 称为明王的)。到元末,发展为秘密组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莲教。他们理想中的明王,与弥勒菩萨、月光童子出世的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白莲教 也以天下大乱,弥勒出世为号召。至于名为白莲教,那是因为宋代,结白莲社念佛,上至宰相,下至平民,到处非常普遍。但莲社是求生西方,念阿弥陀佛的; 白莲教虽采取白莲的名义,而希望弥勒下生,人间净土出现。不过佛教的思想更 衰落,融合外道思想,经过秘密组织,越来越神秘了!抗战时期,贵州一位姓龚的,还自说是弥勒佛出世呢。弥勒人间净土,给予中国人的影响极大。可惜的是 :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天下,佛教不能实现政治的净化;不能引净土的思想而实现 于人间,得到正常的发展。明代的朱元璋,曾经出家,又加入白莲教。但朱元璋 ,虽为了生活无着,做过和尚,但缺少佛法的正当认织。所以在政治胜利的发展 中,他结合了儒家的思想,背叛广大人民的光明愿望,渐与弥勒净土的思想脱节 。朱元璋建立的政权,说极权比什么都极权,说封建比任何一朝都封建。月光童子出世和弥勒下生的思想,千多年来的发展,鼓舞了中国人对于人间净土的要求 与实行,而一直受着家本位的文化的障碍,不曾实现。所以说弥勒净土,必须理 解这人间净土的特性。有的把这人间净土忘却了,剩下求生兜率净土的思想;以为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净土要来得容易,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教说。
一 阿弥陀
古人说:「诸经所赞,尽在弥陀」,这是的确的。大乘经广说十方净土,但 特别着重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阿弥陀的净土,可说是大乘净土思想的归结 。中国佛教特别宏扬西方净土,这不是没有理由的。依佛法说,佛法是平等的, 一切佛所证悟的,福德、智慧、大悲、大愿,一切是平等的。所以,如说阿弥陀 佛立四十八愿,或说弥陀特别与此土有缘,这都不过是方便说。那末、为什么在无边的净土中,无边的佛中,大乘经特别赞叹西方净土与阿弥陀佛?这是值得研究的。
梵语amita,译为无量。阿弥陀佛──无量佛的含义,应有通有别。通,指一切佛,即无量无数的佛。在佛法的宏传中,无量佛的意义特殊化了,成为指方 立向的,专指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通别二义,虽没有明文可证,但确是 显然可见的。今举二部经来证明:一、『观无量寿佛经』,这是专明观西方极乐 世界的依正庄严的。第九观,观阿弥陀佛的色身相好。于观想成就时,经上说: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意思是说,见阿 弥陀佛,即是见十方一切诸佛。观阿弥陀佛,即是观十方一切诸佛。二、『般舟 三昧经』,这也是专明阿弥陀佛的念佛三昧。本经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 经』。修观成时,经里说:「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专观阿弥陀佛,而见现在一 切佛,这与观经的「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观阿弥 陀──无量佛,即是观一切佛。虽然以阿弥陀佛为一佛的专名,但对于这一切佛 的通义,也还保存不失。阿弥陀,在一切佛中,首先得到名称的优势。这在大乘 佛法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意义中,是容易理解的。阿弥陀佛的为人所特 别赞叹宏传,这是重要的理由。
在梵语amita的后面,附加a^bha─amita^bha,译义即成无量光。无量光, 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 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 太阳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这是从那里知道的呢?一、『观 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是落日观;再从此逐次观水、观地、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这即是以落日为根本曼荼罗;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即 依太阳而生起显现。「夕阳无限好,祇是近黄昏」,这是中国人的看法。在印度 ,落日作为光明的归宿、依处看。太阳落山,不是没有了,而是一切的光明,归藏于此。明天的太阳东升,即是依此为本而显现的。佛法说涅槃为空寂、为寂灭 、为本不生;于空寂、寂静、无生中,起无边化用。佛法是以寂灭为本性的;落 日也是这样,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的究极所依。二、『无量寿佛经』(即『大 阿弥陀经』)说:礼敬阿弥陀佛,应当「向落日处」。所以、阿弥陀佛,不但是 西方,而特别重视西方的落日。说得明白些,这实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拜的思想,于一切──无量佛中,引出无量光的佛名。
若在梵语amita后面,附加a^yus─amita^yus,译义即是无量寿,这也是阿 弥陀佛的一名。大乘经里常说:佛是常住涅槃的,佛入涅槃,不是灰身泯智的没 有了,这和日落西山的意义一样。所以佛的寿命,是无量无边的。佛的常住、无量寿,也是一切佛所共同的。
总合的说,阿弥陀──无量,这是根本的,『般舟三昧经』如此。说为无量 光,如『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的阿弥多婆耶。无量寿,如『无量寿佛经』。光是 横遍十方的,这如佛的智慧圆满,无所不知。大乘经每于佛说法前,先放光,即 是象征慧光的遍照(波斯、印度宗教,都崇拜火光,也是看作生命延续的)。光 明,在一般人看来,是象征快乐、幸福、自由的。佛法的智慧光,即含摄福德庄 严的一切自在、安乐。依世间说,世间都希望前途是光明的,是无限光明的。无 限光明──幸福、安乐、自由的希望中,充满了无限的安慰,这是人类的一致企 求。无量寿,寿是生命的延续。众生对于生命,有着永久的愿望。因此、耶教教 人归依上帝得永生;道教教人求长生不老。人人有永恒生命的愿望,这是外道神 我说的特色。人类意识中的永恒存在的欲求,无论是否确实如此,但确是众生的 共欲。这在大乘佛法中,摄取而表现为佛不入涅槃的思想。不入涅槃,即是常住 ,也即是对于众生要求无限生命的适应。佛的光明是横遍十方的;佛的寿命是竖 穷三际的。在无限的光明、无限的寿命中,既代表着一切诸佛的共同德性;又即能适应众生无限光明与寿命的要求。因此、阿弥陀,不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 等于一切诸佛;而无限光明、无量寿命,确能成为一切人的最高崇拜。在后期的密宗的大日如来,也即是以太阳的光明遍照而形成的(太阳,在世俗中就是永恒 的光明)。现代修持净土的,每着重在极乐世界的金沙布地、七宝所成等,这在弥陀净土的思想中,显见是过于庸俗了。
无量,无量光,无量寿,为阿弥陀佛的主要意义。但在阿弥陀佛思想的流传 中,又与「阿弥唎都」相融合,如『拔一切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 咒」)所说的「阿弥唎都」。「阿弥唎都」am!rta,(或音译为阿蜜!2菤多),为印 度传说中的「不死药」(中国人称为仙丹)译为甘露。佛法中用来比喻常住的涅 盘,所以有「甘露味」,「甘露门」,「甘露道」,「甘露界」,「甘露雨」等 名词。阿弥唎都,音与阿弥陀相近;而意义又一向表示永恒的涅槃,与阿弥陀的 意义相合,所以到密宗就或称为「阿弥唎都」了。 二 阿弥陀与阿!B粊
要理解阿弥陀佛的伟大,应从比较中去发明。今先从阿弥陀与阿!B粊的关系来 说。在十方净土中,有二处是古典而又重要的:一、东方的妙喜世界(或称妙乐 国土)。有佛名阿!B粊──不动。二、西方的极乐世界,有佛名阿弥陀。阿!B粊佛土 ,与『大般若经』、『维摩诘经』等,有密切关系,着重在菩萨的广大修行而智 证如如。汉末,就有『阿!B粊佛国经』的译本。经中说:此佛以广大行愿成就的世 界,是非常清净庄严的;阿!B粊佛般涅槃后,有香象菩萨位居补处。『般若经』着 重菩萨大智,说到他方佛土,即以东方阿!B粊佛土,香象菩萨等为例。阿难及一切 大众,承如来力,见东方阿!B粊佛土。『维摩诘经』,发扬菩萨大行,庄严佛国。 这在『维摩诘经』的「见阿!B粊佛国品」,说到维摩诘是从阿!B粊佛土没而来生此间 的。时会大众,以维摩诘力,见东方阿!B粊佛国。这是大乘初兴于东方的古典的佛 净土。谈到往生阿!B粊佛国的经典,还有许多,不过没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普遍 。求生阿!B粊佛土,虽不专重念佛,但也有说到,着重在胜义智慧的体证空寂── 法身。如『维摩诘经』说到观佛时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阿!B粊佛国经 』也说:「如仁者上向见(虚)空,观阿!B粊佛及诸弟子等并其佛剎,当如是」。 一切法如虚空,即一切是法性、法身;这是与般若的思想相应的。中国流行的大 乘佛教,重视念佛及净土,但对于这一方面,是太忽略了。
阿弥陀佛,可说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有关。「入法界品」末,普贤菩 萨十大愿王的导归极乐,虽译出极迟,但确是早有的思想。佛陀跋陀罗译的『文 殊师利发愿经』,即普贤行愿品的颂文。此外、如东晋译的『文殊师利悔过经』 ,『三曼陀跋陀罗(普贤)菩萨经』,意义也与「行愿品」一样:往生极乐世界 。如「忏悔文」称阿弥陀佛为「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经的列众序德中 ,说具「普贤行」。这都可见阿弥陀佛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普贤行 愿品」的关系。『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一位善知识 ,就是念佛法门。念佛的国土、名号、相好、降生、说法等,是从假相观着手的 ,这与『般若经』及『观阿!B粊佛国经』的着重在真空观,见一切法如即见如来, 法门多少不同。『华严经』「兼存有相说」,这与后起的密宗,及极乐净土思想,都有深刻的关系。『维摩诘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入法界品」, 名『大不可思议解脱经』,这也是极有意义,而值得注意的。
再综合来说:有『月明童子经』,说月明菩萨,先发心修行求生阿!B粊佛国; 从阿!B粊佛国没,再生阿弥陀佛国。另有『决定总持经』,说到月施王供养辨积菩 萨本生。这位辨积菩萨,即是东方世界阿!B粊佛;而月施王,即是西方阿弥陀佛。 从这二部经看来,是先阿!B粊而后阿弥陀的。然『贤劫经』说:无忧悦音王,供养 护持无限量宝音法师。法师即阿弥陀佛;王即阿!B粊佛;王的千子,即贤劫千佛。 这于贤劫千佛以前,合明阿弥陀佛与阿!B粊佛;阿弥陀是先于阿!B粊的。东西二方所 表现的净土虽有不同,然从全体佛法说:阿!B粊译为不动,表慈悲不瞋,常住于菩提心;依般若智,证真如理,这是重于发心及智证的。阿弥陀译为无量,以菩萨 无量的大愿大行,如『华严经』所说的十大愿行,庄严佛果功德;一切是无量不 可思议。无量──无量寿、无量光,着重佛的果德。所以阿弥陀佛净土,为佛果 的究竟圆满;阿!B粊佛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这二佛二净土,一在东方,一在西方。如太阳是从东方归到西方的,而菩萨的修行,最初是悟证法性── 发真菩提心,从此修行到成佛,也如太阳的从东到西。阿!B粊佛国,重在证真的如如见道。阿弥陀佛国,重在果德的光寿无量。这在密宗,东方阿!B粊为金刚部,金刚也是坚牢不动义。西方阿弥陀为莲花部,也有庄严佛果的意义。所以、这一东 一西的净土,是说明了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也可解说为弥陀 为本性智,而起阿!B粊的始觉(先弥陀而后阿!B粊)。但现在的念佛者,丢下阿!B粊佛 的一边,着重到西方的一边,不知如来果德的无量,必要从菩萨智证的不动而来 ;惟有「以无所得」,才能「得无所碍」。忽略了理性的彻悟,即不能实现果德 的一切。所以特重西方净土,不能不专重依果德而起信。不解佛法真意的,不免 与一般神教的唯重信仰一样了。在大乘佛教的健全发展中,大乘行者的完整学程 中,理智的彻悟与事相的圆满,是二者不可缺一的。印度佛教,即渐有偏颇的倾 向;中国的佛教,始终是走向偏锋,不是忽略此,就是忽略彼。如禅者的不事渐 修,三藏教典都成了废物;净土行者的专事果德赞仰,少求福慧双修,不求自他兼利,只求离此浊世,往生净土。阿弥陀佛与净土,几乎妇孺咸知;而东方的阿 !B粊佛国,几乎无人听见,听见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是净土思想的大损失!
三 阿弥陀与弥勒
阿弥陀佛有净土,弥勒菩萨也有净土,现在从这二种净土的关系来说。前面 曾谈到,弥勒菩萨与月亮有关;阿弥陀佛与太阳有关。月亮和太阳的光明是不同 的:阿弥陀佛如太阳的光明,是永恒的究竟的光明藏。弥勒菩萨如月亮的光明, 月亮是在黑暗中救济众生的。西方净土,代表着佛果的究竟的清净庄严,弥勒净 土代表着在五浊恶世来实现理想的净土。也可以说:西方净土是他方净土,容易 被误会作逃避现实;而弥勒净土是即此世界而为净土。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的特 殊化;弥勒菩萨也是这样的,虽不是十方诸佛的特殊化,然是此世界中一切佛的 特殊化。这个世界,此时称为贤劫,在贤劫中有千佛出世。『正法华经』说:「 临寿终时,面见千佛,不堕恶趣。于是寿终生兜率天」。命终的时候,面见千佛,即是贤劫千佛;生兜率天,即是往生弥勒净土。依『观无量寿佛经』等修阿弥 陀佛观,可见十方现在佛;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此界的贤劫千佛,净土的实现, 与兜率净土相等。贤劫千佛,也是佛佛平等的。面见千佛,升兜率天,如与见现 在一切佛,生极乐国比观,即容易明白。约佛果功德的究竟圆满说,弥勒净土是 不如弥陀净土的;约切身处世的现实世界说,贤劫中人,是希望这个世界的苦痛 得到救济,那末月光童子出世与弥勒净土,是更切合实际的。我们学佛,应求成 佛的究竟圆满;然对当时当地的要求净化,也应该是正确而需要的。在这点上, 弥勒净土的信行,才有特别的意思!
四 阿弥陀与药师佛
再把阿弥陀与药师佛来合说:关于药师佛,与密部有关系,先见于密部的『 灌顶神咒经』。从药师的名义说,表示佛为大医王,救济世间疾苦的。后来译出 的『药师经』,如弥陀有四十八愿,药师如来有十二大愿;有夜叉、罗剎为护法,这是早期的杂密(也称事部)。在初期的大乘经中,是没有他底地位的。此经 译到中国来,对于药师佛的东方世界,中国人有一特殊意识,即东方是象征着生 长的地方,是代表生机的,故演变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弥陀佛在西方,西 方是代表秋天的,属于肃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征。『净土安乐集』,解释阿弥陀 净土何以在西方时,即这样说:「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于死地,神明趣入 ,其相助便,是故法藏菩萨愿成佛在西,悲接众生」;故西方净土为人死后的所 生处。这样、东方药师佛,成了现生的消灾延寿;西方的阿弥陀净土,即成了死 后的往生。这在中国人心中,有意无意间,成了一种很明显的划分。所以西方净 土盛行以后,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是学死。到此、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可说 变了质。西方净土,本是代表了──无量光无量寿的永恒与福乐的圆满,这那里 是一般所想象的那样!中国人特重西方净土,也即是重佛德而忽略了菩萨的智证 大行(阿!B粊佛国净土);又忽略了现实人间净土(弥勒净土)的信行;这已经是 偏颇的发展了。等到与药师净土对论,弥陀净土,也即被误会作「等死」「逃生 」,这那里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阿弥陀佛净土的信行者,应恢复继承阿弥陀 佛的固有精神!
土,即世界或地方,有共同依托义。如说:个人业感的报身是不共;而山河 大地等却是共的,即共同能见,共同依托,共同受用。所以、依此世界的众生, 能互相增上,彼此损益。佛法是自力的,如『亲友书』说:「生天及解脱,自力 不由他」。又如俗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此可见佛法为彻 底的自力论。但这专就有情业感的生死报体──根身说;若就众生的扶尘根,及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所成的器世间说,就不能如此了。众生与众生,在剎土的依托 受用中,互相增上,互相损益;佛与众生,在剎土中,也有增上摄益的作用。这 样、佛有净土,摄化众生,众生仰承佛力而往生净土,即不是不合理的。世间多 有此类事例:如孟子小时候,孟母曾三迁住处,即深知环境的良好或窳恶,会影响身心。又如有些人,在某一环境里,颇能活动;换一环境,就不行了。一般所 说的环境能决定意志,也是有他部分的真实性。所以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的净土说 ,确实是合理的。
『仁王经』说:「三贤十圣居果报,唯佛一人登净土」,这是约究竟圆满的 常寂光土说;就是最后身菩萨,还有一分业感异熟存在,所以不能与佛净土相应 。『智度论』(一0)说:普贤菩萨「不可量,不可说,住处不可知」,也约法 性遍一切土说。如约此净土说,求生净土的思想,是不会产生的。然而、佛不但 究竟圆满的安住最清净法界中,于因中修菩萨行时,也确是以摄取净土、摄化众 生为二大任务的。这是大乘行者,对于环境能影响意识,也有深刻了解的明证。 菩萨庄严净土,一方是由菩萨福德智慧所感得的应有胜德;一方也是为了摄化众 生,使众生在良好的环境内,更能好好的修行,而庄严净土。所以一法界中,本 无佛无净土可说;而适应众生机感,却确乎有佛有净土,这是大乘的共义。
常寂光土,不摄化众生,姑且不论。先说佛的受用净土。佛以福智庄严,依世俗说胜义,佛也感得究竟圆满的清净土──十八圆满土。分证真如的大地菩萨 ,生此佛净土中。约佛为自受用净土;约菩萨说,为佛的他受用净土。自他受用 净土,经中本少分别。这样的净土中,唯是一乘法。约此净土说,也无求生净土 的意义。因为这是菩萨分证真如必然而有的净土,虽没有佛那样圆满,而遍无差 别,无此无彼。如要说为差别,那末经中说:「十方净土随愿往生」,也非一般众生所能求得往生的。
经中所说,众生发愿求生的净土,不是受用土,而是佛的应化净土。应化土 ,适应众生的机感,示现不同:有唯一乘而无三乘的,如阿弥陀净土;有通化三 乘,有菩萨、有声闻、缘觉的,如阿!B粊佛土;有通化五乘的,不但有二乘、菩萨 ,还有人天乘的,如弥勒净土──这都是净土。但应化土不一定示现净土,也可 应化秽土;说三乘法的,如释迦的示现娑婆国土。应化土有各式各样的,都与众 生特别有关。然此应化土,究是佛土,还是众生土呢?世界,不是个人的,是共 的。经说佛土,佛应化世界中,摄导众生,所以说这是某某佛土。约世间说,这不但是佛的,也是众生的。即众生业感增上有此报土;而佛应化其中,即名佛的 应化土。如释迦示现此间的五乘秽土,弥勒成佛时的五乘净土;众生业感的因素 ,极为重要。但通化三乘,唯教一乘的净土,即稍有不同。依大乘经说,佛为摄 受众生,现此清净土,固然是佛的净土。然菩萨在此净土中,除上随佛学外,也 是为了摄引一分众生同生净土的。如极乐世界,不但有阿弥陀佛,还有大势至等 诸大菩萨。诸大菩萨,都是由自己的福慧、善根,与佛共同实现净土的。这样的 净土,以佛为主导,以大菩萨为助伴,而共同现成净土;佛菩萨的悲愿福德力, 最为重要。其它未证真实的众生,也来生净土。如约众生自身,是不够的,这必 须:一、佛的愿力加持;二、众生的三昧力;三、众生的善根力成熟。能这样, 众生也生净土去了,这是阿!B粊佛国经中说的。佛菩萨成熟了的净土,摄引一分众 生于中修行,是约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说。所以、究竟的佛土,是佛而非众生 的。如释迦剎土,弥勒净土,虽也以善根力、愿力而生,但主要是众生业感土; 佛应化其中,不过摄导一分有缘众生而已。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的净土,是菩 萨行因时,摄化一分同行同愿者共所创造的,依此摄受一分众生,使众生也参加 到净土中来。这是净土施教的真正意义,也是净土的特色所在,如弥陀净土、阿!B粊净土等。
在佛土与众生土中,还有菩萨净土。证悟真如以上的菩萨,所有净土,唯识 家说是佛的他受用土。约菩萨说,即菩萨的自受用土。天台宗说是实报庄严土, 与佛的清净法界土,有一分共义,不过没有究竟吧了!所以由菩萨的福慧,与佛共同受用大乘法乐。可说佛受用土,也可说菩萨受用土。这样、究竟的彻底的说 ,佛净土,绝对不是唯佛一人,还有许多菩萨。经中说到受用净土,也还是无量 大众所围绕。这些菩萨,都由自力来到净土的。应化土,如弥陀,阿!B粊佛土,有 无量菩萨,也不一定是发愿往生的;净土中有佛,即有菩萨。是佛的应化土,也 是一分大菩萨的应化土。总之、说到净土,即是诸佛、菩萨与众生展转互相增上 助成的。在佛土与众生土间,不能忽略菩萨与佛共同创造净土,相助摄化众生的 意义。
一 庄严净土
中国净土宗,发展得非常特别。但知发愿往生,求生净土,而净土从何而来,一向少加留意。一般都以为,有阿弥陀佛,有佛就有净土,而不知阿弥陀佛, 并不是发愿往生而得净土的。大乘经中,处处都说庄严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 时,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现在只听说往生净土,而 不听说庄严净土,岂非是偏向了!一切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的「摄受大愿 无边净土」,『大般若经』说:以种种世界,种种清净,综合为最极清净最极圆 满的世界;菩萨发愿修行去实现他。一切大乘经如此说,如弥陀净土,就是这样 的好例。『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过去为法藏比丘时,有世自在王佛为他说 二百一十亿的净土相。法藏听了这各式各样的不同净土,就发大愿,要实现一最清净最圆满的净土。一切菩萨无不如此,所以说「摄受大愿无边净土」;这是菩 萨行必备的内容。菩萨的所以摄取净土:一、一切诸佛成就清净庄严净土,菩萨 发心学佛,当然也要实现佛那样的净土。二、为什么要实现此净土?不是为自己 受用着想,而是为了教化众生。有净土,就可依净土摄化众生;摄引了众生,即 可共同的实现净土。摄取净土以摄化众生,这是净土的要义;净土是从为利益众 生而庄严所成,不是从自己想安乐而得来的。
庄严净土,为大乘行的通义;今且据『维摩诘经』的「佛国品」,以阐明菩 萨庄严净土的意义。经上说:「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菩萨修净土,是由于 众生类。如造房屋,必以地为基础。菩萨净土,不离众生。惟有在众生中,为了 利益众生,才能实现净土。所以净土说,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与大乘法相应的。 论到「众生之类」,是菩萨常从四事观察:即用什么世界能使众生生起功德?应 以什么国土能调伏众生,使烦恼不起?以什么环境,能使众生生起大乘圣善根来 ?要以怎样的国土,方能使众生契悟佛知佛见?因众生的根性不同,生善,灭恶,起大乘善根,入如来智慧,也就要以各式各样的环境去适应众生,摄化众生; 即于此适应众生的根性好乐中,创造优良的净土,使众生能得生善等利益。庄严 净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众,此约应机现土说。约菩萨的修行,摄导众 生,成就净土果德说,那末经中又说:「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 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等。简略的说,发菩提心,慈悲喜舍,六度 ,四摄,菩萨一切功德行,都是成就净土因。如直心,是质直坦白,而无险曲的 心,菩萨以此为法门,以此化众生,即自然的与不谄曲的众生相摄增上,也能化 谄曲的众生心为直心。不谄众生与菩萨结了法缘,到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也就 来生其国了。庄严净土的菩萨──摄导者,以六度万行度众生;修六度万行的众 生,受了佛菩萨的感召,也就来生其国。实际上,这样的实现净土,是摄导者与 受摄导者的共同成果。因此,不能想象为实现了的净土,唯佛一人,而必是互相 增上展转共成的。菩萨是启发的领导者,要大批的同行同愿者,彼此结成法侣, 和合为一的共修福慧,才能共成净土。约佛说,这是自受用佛土;约菩萨说,这还是菩萨自力感得的应有净土。不知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何来,而但知求生净土 ,是把净土看成神教的天国了。了知净土所来,实行发愿庄严净土,这才是大乘 佛法的正道。往生净土,是从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的意义中,别开方便。太虚大师 示寂后,范古农的悼文中说:大师倡导的是正常道,他自己行的是方便道。正常 道,即大乘菩萨法的净土正义;方便道,是从正常道而别生出来的。庄严净土, 是集菩萨功德所共同实现的,为大乘法的真义,这是应特别注意的!
二 往生净土
一、一般的往生法:往生净土的法门,有通有别。通是修此法门,可以往生 十方净土;别是特殊的方便,着重于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是清净而理想的环境。菩萨庄严净土,为了摄化众生;众生受了菩萨恩 德的感召,即向往而来生其中。于净土修行,多便利,少障碍,所以必得不退转 ,不会落入二乘及三恶道中。往生净土的信行,大乘经是一致的。那末怎样才能往生净土呢?今略引二经来说明。一、『维摩诘经』(下)说:「菩萨成就八法 ,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八法是:「饶益众生而不望报」,即纯从利 益众生出发。不为自己打算。「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苦 痛归自己,福乐归他人,真是菩萨的心行。「等心众生」,即以平等心对待众生 ,使众生得到平等的地位。对于修大乘法的「菩萨,视之如佛」,起尊敬心。「 所未闻(的甚深)经,闻之不疑」,不生诽谤心;也「不」以为自己所修是大乘 法,如何深妙,「与声闻而相违背」。真能通了佛法,大小乘间,是可得合理会 通的。「不嫉彼供」,即别人得供养,不要嫉妒他;「不高己利」,如自己得利 养,不因此而生高傲放逸。「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即多多反省自己的错误, 少说别人的过失。「一心求诸功德」。这八法,是菩萨为人为法,对自对他的正 常道。但能依此修去,就是往生净土的稳当法门。
二、『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一七)说:「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生清净诸 佛剎土」。十法是:「戒行成就」,「行平等心」,「成就广大善根」,「远离 [P43] 世间名闻利养」,「具于净信」,「精进」,「禅定」,「修习多闻」,「利根 」,「广行慈心」。『胜天王般若经』、『宝云经』、『宝雨经』,都有这样的 十法门。如「成就广大善根」,确是往生净土的要诀。『阿弥陀经』也说:「不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维摩经』与『宝云经』所说的净土法门,是 菩萨的常道,不求生净土而自然的生于净土:这是往生净土的必备资粮。
二、特殊的往生法:中国流行的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即是往生极乐世界的 特殊方便行。然往生极乐净土的方法,也是有着不同方便的。现依往生极乐净土 的经典,略为条理来说明。
一、『般舟三昧经』:古典的『般舟三昧经』,汉末就有了译本。这部经, 说到念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即见现在十方一切佛。着重观西方无量佛为方便 ,而能见十方的无量佛(『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佛说阿弥陀经』 ,就着重于无量寿佛,所以特别着重于「临命终时」)。『般舟三昧经』所说的 念佛,是念佛三昧。念,为忆念或思惟。佛身的相好,及极乐世界的庄严,都不是一般众生的现前境界,必须因名思义,专心系念,使观境明显的现前,所以念 佛即是修念佛观。『阿含经』所说的四念处,三随念──念佛、念法、念僧法门 等,也都是这样念的。念是系心一处,令心明记不忘。与念相应的慧心所,于所 缘极乐依正的境界,分别观察。这样的念慧相应,安住所缘;如达到「心一境性 」──定,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如三昧成就时,就见无量佛,也即是见十方佛 。得念佛三昧,未得天眼,也并未去佛国,也不是佛来此间,但在三昧中,可以 明了见佛。不但见佛,还可以与佛相问答:如何能得生极乐世界?佛即告以当忆 念我。不要以为在三昧中见佛问答是奇特的事!这在修持瑜伽行──禅观的,都 是如此的。如密宗修到本尊成就;如无著菩萨修弥勒法,见弥勒菩萨,为说『瑜 伽论』。忆念阿弥陀佛的方便次第是:先念佛「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色身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众宝辇舆,放大光明,如师子座,沙门众中说如 是法」,即是念佛色身或观想念佛。次念佛所说:「一切法本来不坏,亦无坏者 。如不坏色乃至不坏识;……乃至不念彼如来,亦不得彼如来」。这是观一切法 [P45] 性空,「得空三昧」;即是念佛法身,或实相念佛。这样的念佛,成就了三昧, 即可以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念佛三昧──三月专修,现在的念佛者, 是很少能这样的了。
『般舟三昧经』的念佛法门,是着重于自力的禅观;虽有阿弥陀佛的愿力, 然要行者得念佛三昧、见佛,才能决定往生。这是不大容易的,为利根上机所修 的。所以龙树『大智度论』说:「三昧功难,如夜燃灯,见色不易」。中国古德 也说:众生心粗,观行深细,所以不易相应。大概因为不容易,所以一般净土行 者,即舍而不用,但这的确是求生极乐净土的根本法门! 二、『普贤行愿品』:『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也说往生极乐世界。 如一般所说:「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在品末,有明显的说明。普贤十 大愿王,也名十大行愿。这不但是发愿,还要实际的去修作。以此大愿大行的功 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在一般所说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中,此即属于易行道。但 『普贤行愿品』,不说念佛,而依次说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佛住世,请转*轮,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普贤行愿品』,不像『般舟三昧经』说念佛三昧;也不同『无量寿经』,说专 心系念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但依普贤的广大行愿而修行,即可以发愿回向,往 生极乐。往生极乐的方便,本不限于念佛的。
三、『无量寿经』:这是中国古德所集的净土三经之一。这部经译来中土, 也极早。『大智度论』曾明白地说到『无量寿经』,是大乘初期流行的经典。中 国的译本很多,现存的:一、东汉支娄迦谶的初译。二、吴支谦的再译。这二种 译本,文义极相近,可推论为从月支所传来的;今合称为「支本」。三、曹魏康 僧恺的三译,简称为「康本」。四、唐菩提流支集译的『大宝积经』──十七、 十八卷,名「无量寿佛会」,今简称为「唐本」。五、北宋法贤也有译本,简称 「宋本」。在五种译本以外,还有宋代的王日休(自称龙舒居士,即「龙舒净土 文」的作者),参照各种译本,重新编写本,这就是普通流行的『大阿弥陀经』 ,今简称为「王本」。『无量寿经』中,初说阿弥陀佛摄取净土,立四十八愿(古本应为二十四愿);其中即有凡念我而欲生我国的,即得往生的愿文。继之、 说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等事。后论到三辈往生,即明示往生的条件与方法。关于 往生的三辈(应名为三品),各种译本所说的,虽有些出入,但根本的条件,是 :念阿弥陀佛,及发愿往生。不念佛,不发愿,即不会往生极乐世界的。所说的 念佛,经文但说「专念」,「忆念」,「思惟」,「常念」,「一心念」。作为 『无量寿佛经』略本的,俗称『小阿弥陀经』,有这样的说:「执持名号」,在 玄奘别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译为「思惟」。所以、执持也是心念执持 不忘。阿弥陀佛是他方佛,行者在经里看到,或听到佛的名号,于是继之去观想 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这名为「思惟」或「执持名号」。『无量寿佛经』的念佛 法门,与『般舟三昧经』相通,都不是口头称念的。一心念佛,发愿往生,这是 求生极乐净土的二大根本因,上中下三品,都是一样的。此外,唐本、康本(宋 本大同)说得好:上中下三品往生,都要发菩提心。同样的发菩提心,所以又有 三品的不同,因为、上品人能专心系念,广修功德──比照别本,即是奉行六度 [P48] ,尤其是广修供养布施。中品人,虽不能专心系念,广修功德,但能随力随分, 随己所作的善事,回向净土。下品人,发菩提心而外,但凭一念净心相向,于阿 弥陀佛,于大乘经,能深信不疑。『大智度论』(九)也说:虽不广修功德,如 烦恼轻薄,信心清净,一心念佛,也就可以发愿往生。支译本所说三品往生的共 同行门,是「断爱欲」,无论是在家的出家的,求生净土,都要修梵行。还要「 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所不同的,上品是出家的──「作沙门」 ,「奉行六波罗蜜」。中品与下品往生的,不出家,不能广修众行,而且是虽知 念佛,而不免将信将疑的。其中、中品能随缘为善,「作分檀布施」,供养三宝 ;下品生的,但「一心念欲往生」,力最弱。这可见支译本的特色,重在断爱欲 ;至于要发愿往生,一心念佛,慈悲精进等,还是与唐本康本的精神一样的。一 心念佛,有没有不生净土的呢?唐本与康本都说:「唯除五逆(十恶),诽谤正 法」,不能往生;此外,都是可以往生的。『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的往 生法门,略不同:『般舟三昧经』,专重三昧,往生唯限于定心见佛的;『无量寿经』,通于散心,但也还要一心净念相续。可以说,无量寿经的化机更广,但 除毁谤大乘及五逆十恶而已。
一心念佛,要经多少时间,才可往生?这本是多余的问题,问题在是否念到 「一心不乱」。唐本和康本所说,上中二品,没有说到时间长短;下品是「乃至 十念」,「乃至一念」(中国学者即由此演出「十念念佛」法门)。上品中品, 都不是短期修行,发心修行到一旦功夫相应,即可以决定往生。下品人,虽善根 微薄,但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如能一念或十念的清净心向佛,也可往生。一 念,即一剎那;十念,即净心的短期相续。这都是说明佛愿宏深,往生容易,即 一念或十念,也可能达到往生目的。一念与十念,支本作「一昼一夜」,「十昼 十夜」。究竟是一念与十念,还是一日夜与十日夜,没有梵本可对证,当然不能 决定。但不论是一念或十念,一日夜或十日夜,都是约时间说的。『无量寿经』 的往生净土,特别的着重在「临寿终时」,这给予中国净土宗的影响极大。『般 舟三昧经』,着重平时修行,以平时见佛,作为往生的确证。『无量寿经』,着重临命终时见佛往生。要求往生,必先见佛,见佛而后能往生,这还是『般舟三 昧经』和『无量寿经』一致的。见佛为往生净土的明证,有三辈人不同,见佛也 就不同。上品人,阿弥陀佛与海会大众来迎。中品人,见佛菩萨的化身;或译为 :行者心中现见佛菩萨相,这近于定境的见佛。下品人,临命终时,恍恍惚惚, 与在梦中见佛一样。三品往生的见佛,支译本说,不但在临命终时;在平时,上 品与中品,早已梦中见过佛了。这近于『般舟三昧经』的念佛见佛,但以定中为 梦中,即降低水准了。『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王本每有误改而不合于『无量 寿经』本义的。如一、支本的一日一夜或十日十夜,康本、唐本的一念或十念, 都约时间而说。而王本修改为「十声」。这因为,王龙舒时代所宏的净土法门, 早已是称念佛名;但这对『无量寿经』的本义,是有了重大的变化。二、唐本与 康本,三辈人都须发菩提心,才能往生。支本虽没有说要发菩提心,但也没有说 不要发心。王本说到下辈人,「不发菩提之心」,可以往生,这也是极大的变化 。往生西方净土,是大乘法门;大乘法,建立于发菩提心;离了发菩提心,即不成其为大乘了。所以世亲菩萨的『净土论』说:「二乘种不生」。西方极乐世界 ,是一乘净土;生到极乐世界的,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所以,一心念佛,求生 净土,发菩提心,实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条件。『无量寿经』也如此说,而王本却 如此的改了。虽然不发菩提心,可以生极乐世界,也有经典的文证;但『无量寿 经』的本义,却决不如此!
四、『观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也是净土三经的一经。这部经 ,给与中国净土思想的影响更大。此经的译出极迟,刘宋时,!7淋良耶舍译。本经 开宗明义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 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三者,初是共世间善行;次是共三乘善行;后是大乘善 行。求生净土,这三者、才是正常的净因。可惜,后代的净土行者,舍「正因」 而偏取「助因」──方便道行;净土法门的净化身心世界的真意义,这才不能充分的实现!
本经约禅观次第,观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发愿回向,共为十六观。初观落 日,即以落日为曼荼罗,从此观成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第八为无量寿佛「像想 」(总观佛相);第九为「遍观一切色想」,即从观色身相好,而进观佛心慈悲 功德法身。十四、十五、十六,即明三品往生。三品各分三生,成九品,即一般 所说九品往生的根据。以『观经』与『无量寿经』对比,即显得『观经』的态度 ,更宽容,摄机更广大了。往生净土的上品人,都是发菩提心的──「一者至诚 心(维摩经作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心」。如「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是上品上生。如「不能读诵 大乘方等经典」,而能「善解第一义谛」,「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是上品中生 。如「但发无上道心」,「信因果不谤大乘」,即是上品下生。上品所修的,即 前三净业中的第三类。中品往生的,都是三业善净的人,即人中的善人。如「修 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是中品上生。若「一日一夜」持戒清净的,是中品中生。若不曾受持律仪,如世间君子正人,平时能「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临命终时,听到阿弥陀佛依正庄严,发心往生,即是中品下生。中品所修的, 即前三净业中的前二类。所以生了净土,都先得四果。下品往生的,都是一些恶 人。如有「作众恶业」,但还「不诽谤方等经典」,可得下品上生。如「毁犯戒 」、「偷僧物」、「不净说法」(为了名利而宏法)的,可成下品中生。如「作 不善业,五逆十恶」的,也还能得下品下生。下品人,如此罪恶深重,平时不修 净业,怎么「命欲终时」,以善知识的教令「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 往生净土呢?「佛经意趣,难知难解」!如不能善解经义,是会自误误他的!
『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与『无量寿经』,有三点显著的不同。一、『无 量寿经』说:往生净土的人,都要发菩提心;但『观经』,中品以下的往生者, 都是不曾发菩提心的(王日休即据此而修改『大阿弥陀经』)。二、『无量寿经 』明说:「唯除诽谤深法,五逆十恶」;而观经即恶人得往生为下品。三、关于 恶人,『无量寿佛经』的支本,于阿弥陀佛的愿文中,曾说(相当于三辈的下辈人):「前世作恶」,今生「悔过为道作善」,而不是说今生的恶人──五逆十 恶等。而『观经』,以下品三生为现生作恶者。这可见,观经的摄机更为广大, 平时不发大菩提心,不修佛法,为非作歹;只要临命终时,知道悔改,也就可以 往生了。
有一特殊的意义,即宗教的施设教化,在于给人类以不绝望的安慰。若肯定 地说,这种人决无办法了,这在大悲普利的意义上,是不圆满的。任何人,无论 到了什么地步,只要能真实的回心,忏悔向善,这还是有光明前途的。大乘(一 分小乘也公认)法说:定业也是可以转变的。所以、可以作如此的解说:五逆十 恶而不能往生的,约不曾回心向善愿生净土说。『观经』说广作众恶──五逆十 恶人也能下品往生,是约临命终时,能回心说的。净土三根普被,大乘善行,共三乘善行,共五乘善行,乃至应堕地狱的恶行人,都能摄受回向。这在佛教大悲 普利的立场,善恶由心的意义,凡是肯回心而归向无限光明永恒存在的,当然可 以新生而同登净土的。但这里有一大问题,不可误会!平生不曾听闻过佛法,或一向生在邪见家,陷在恶行的环境里;或烦恼过强,环境太坏,虽作恶而善根不断。等临命终时,得到善知识的教诲,能心生惭愧,痛悔前非,即是下品往生的 根机。若一般人,早已作沙门,作居士,听过佛法,甚至也会谈谈。也知道怎样 是善的,怎样是不善的,而依旧为非作恶,自以为只要临命终时,能十念乃至一 念即可往生,这可大错特错了。或者以为,一切都不关紧要,临终十念即往生, 何况我时常念佛。以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都有了;所以虽在佛法中, 不曾修功德,持斋戒,对人对法,还是常人一样的颠倒,胡作妄为。这样的误解 ,不但不能勉人为善,反而误人为恶了。所以『观无量寿佛经』的恶人往生,经 文非常明白,是临命终时,再没有别的方法;确能回心向善的,这才临终十念, 即得往生。如平时或劝人平时修行念佛的,决不宜引此为满足,自误误人!这譬 如荒年缺粮,吃!8嘝糠也是难得希有的了。在平时,如专教人吃!8嘝糠,以大米白面 为多事,这岂不是颠倒误人!
『观经』,本为观佛依正庄严的念佛。但上品中品,着重于善根功德的发愿回向。除中品下生(一向不学佛法的善人而外),应该都能或多或少、或久或暂 的修观。中品下生及下品三人,除发愿回向外,着重于称名念佛──「合掌叉手 ,称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临命终时,已无法教他观想了。依『观经』,称名念 佛,也是专为一切恶人,临命终时施设的方便法门。后代的净土行者,不论什么 人,只是教人专心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那里是『观经』的本意?当然、称 名念佛法门,不限临命终时,也是古已有之,而不是中国人所创开的方便。
五、『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往生净土的法门,还有持咒,这与密宗更接近 了。宋!7淋良耶舍所传的往生咒,以为「能灭四重、五逆、十恶、谤方等罪」。还 有梁失译的『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此经于开示十日十夜的念佛法门而外,又加 以十日十夜的持诵「鼓音声王大陀罗尼」。现在一般净土行者,于念佛后,都加 念往生咒。西藏所传,还有弥陀与长寿法合修等。
称名与念佛,中国的净土学者,是把他合而为一的。但在经中,念佛是念佛 ,称名是称名,本来是各别的。论到佛法,本是一味的,依释尊的教化为根本。 因适应众生的机宜,小心小行的是小乘,大心大行的是大乘。虽法门有大小差别 ,而佛法要义,还是根源于一味的佛法而来。念佛与称名,也是如此。
念佛是禅观,是念佛三昧,这是大小乘所共的。『智度论』(七)说:「念 佛三昧,有二种:一者声闻法中,于一佛身,心眼见满十方。二者菩萨道,于无 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佛」。大乘小乘的根本差别,还是有十方佛与无十方佛的 不同。密宗的修天色身,也是念佛三昧。不过他们所修的本尊,已从佛而转为菩 萨,从菩萨而转为夜叉、罗剎的忿怒身,所以不说观佛而称为修天了。于三昧中 见佛,佛为他灌顶、说法,这在大乘与小乘;显教与密教,也都是一样的。罗什 所译的『禅秘要法经』(中)第十八观,『坐禅三昧经』(上)治等分法,这都 是声闻念佛三昧。(下)专念十方佛生身法身,为大乘念佛三昧。又如『思惟略 要法』中,所说「得观像定」,「生身观法」,「法身观法」,是共声闻的。次说「十方诸佛观法」,「观无量寿佛法」,即是大乘的念佛三昧。还有宋昙摩密 多译的『五门禅经要用法』,也说有大小乘的念佛三昧。如要知念佛三昧的修行次第,可检读这几部禅经。『般舟三昧经』,也有次第可依。十六『观经』的依 落日为曼荼罗,生起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是修行念佛三昧的过程。这都要专 修定慧,才能成就。
一般的持名念佛,经论作「称名」。称名,本不是佛教修行的方法,是佛弟 子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如佛弟子归依三宝,归依礼敬时,就称说「南无佛」 、「南无法」、「南无僧」。一分声闻及大乘教,有十方佛,那就应简别而称「 南无某某佛」了。佛弟子时时称名,特别是礼佛时。所以称佛名号,与礼敬诸佛 、称扬赞叹佛有关,都是诚敬归依于佛的心情,表现于身口的行为。
念佛,『阿含经』中本来就有了。如念佛、念法、念僧的三随念;或加念施 、念天、念戒,名六念法门(『观无量寿佛经』,还提到六念),这是系心思惟 的念。据经律中说:佛弟子在病苦时,或于旷野孤独无伴时,或亲爱离别时,或遭受恐怖威胁时(如『佛法概论』所引)。在这种情形下,佛即开念佛(念法念 僧)法门。佛有无量功德,相好庄严,大慈大悲,于念佛时,即会觉得有伟大的 力量来覆护他;病苦、恐怖、忧虑等痛苦,即能因而消除。观光明圆满自在庄严的佛,在人忧悲苦恼时,确是能得到安慰的。这虽为共一般宗教的,但佛法是合 乎人情的,也应有此法门。
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念佛,极自然的会同时称呼佛名。世间上也有这种现象, 如人遇到患难恐怖而无法可想时,就会想到父母;同时会呼爷唤娘。世间,唯有 爷娘是最关心与爱护自己的,想到父母,唤起爷娘,精神似就有了寄托,苦痛也 多少减少了。又如俗说「人急呼天」,也是这种意义。所以在人们恐怖危险关头 ,即会奉行佛说的念佛法门;同时也会口称「南无佛」。这样、称名与念佛的方 法,在佛教的发展中,极自然的融合为一了。人在危难中称名念佛而得救的传说 ,在印度是极普遍的。现略说一二:一、『撰集百缘经』(九)有「海生商主缘 」。海生在大海中,遇到狂风大浪,飘堕罗剎鬼国,因称念南无佛而得解免。二 、『贤愚因缘经』有「尸利苾提缘」(四);「富那奇缘」(六),都说到入海 遇摩竭大鱼的灾难,一时无所归依,因称念南无佛而得解免。三、『马鸣大庄严 经论』(一0)有「称南无佛得罗汉缘」。有人来出家,舍利弗等以为他没有善根,不肯度他。佛度了他,不久即得阿罗汉。佛因此说:他在过去生中,遭遇老 虎的危险时,口称南无佛,种下了解脱善根。『法华经』说:「一称南无佛,皆 共成佛道」,也是这同一的思想。称念佛名,不但免苦难,而且种善根。这在大 乘教中,称名念佛,即得除多劫恶业,而为生净土的因缘了。这些故事,不但大 乘有,小乘也有。所以称念佛名,是佛教内极普遍的宗教行为。
口称南无佛,是表示归依礼敬的诚意,而求佛加持的,姑举净土二经为证: 一、『阿!B粊佛国经』的唐译──「不动佛国会」(『大宝积经』十八)说:听法 的大众,听了阿!B粊佛国的清净庄严,即面「向彼如来,合掌顶礼而三唱言:南无 不动如来」。由于佛的愿力,即「遥见彼妙喜世界(阿!B粊佛土)不动如来及声闻 众」。二、支译本的『无量寿佛经』,说听了极乐国土的如何庄严,弥勒菩萨要见极乐世界,佛就教他,「当向日所没处,为阿弥陀佛作礼,以头脑着地言:南 无阿弥陀三耶三佛檀」。这样、极乐世界当下就分明现前了。这虽不是为了免难 ,但也含有请佛加持的意思。小乘法但称南无佛,大乘法称念南无某某佛。依传 说的因缘,及大乘的经证,可见称念佛名,是佛教界极普遍的。不过,以称名为 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这不特在声闻教中少有;在初期的大乘经中,也还不重要 。如『般舟三昧经』一卷本,虽说生极乐世界,「当念我名」。然异译的三卷本 ;古代失译的『跋陀菩萨经』;唐译的『大集经贤护分』,这些同本异译,都但 说『常念佛』。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系心正念的观念。『无量寿佛经』,也还是 重在专念思惟的。到十六『观经』,说下品恶人,在紧要关头──临命终时,无 法教他专念思惟,所以教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名而能往生,唯见于『观经』 的下品人。即平时作恶,临命终时,别无他法可想,才教他称名;称名实在是不 得已的救急救难的方便。口头称名,当然是容易的;但不要忘记,这是无法可想 的不得已呀!
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五)说:有难行道、易行道。易行道、也是念佛的 。所说的念佛,初依大乘宝月童子所问经,说「应当念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次说称念阿弥陀佛等。又次说念十方诸大菩萨,称其名号。大乘经中,说有六方 六佛、七佛、十方十佛等称名法门。以称念佛菩萨名,为学佛者的修行方便,在 龙树时代,已极为普遍了。
称念佛名,从上说来,是有两个意思的:一、有危急苦痛而无法可想时,教 他们称念佛名。二、为无力修学高深法门,特开此方便、开口就会,容易修学。 这可举一事为证:晋末所作的『外国记」中说:「安息(即现在的伊朗)国人, 不识佛法,居边地,鄙质愚气。时有鹦鹉,其色黄金,青白文饰。……若欲养我 ,可唱佛名。……王臣叹异曰:此是阿弥陀佛,化作鸟身,引摄边鄙,岂非现生 往生。……每斋日修念佛……以其以来,安息国人,少识佛法,往生净土者盖多 矣」。不识佛法,而净土法大行,这岂非是通俗法门的证明。所以汉及三国时, 从月支、安息、康居──印度西北方而来的译师,所译经典,都传有念佛与称名 法门。称名,本来算不得佛法的修行法门;傅到安息等地,由于鄙地无识,不能 了解大乘慈悲、般若的实相深法,只好曲被下根,广弘称名的法门了。
从『般舟三昧经』的定心念佛,到『无量寿经』的定心及散心念佛,再转到 十六『观经』的定心及散心念佛,甚至临命终时的称名念佛。所被的根机,逐渐 普遍,而法门也逐渐低浅,中国人的理解佛法,虽不是安息、康居可比,但受了 西域译经传法者的影响,称名念佛的易行道,也就广大的流行起来。从不得已着 想,称念佛名,到底知有三宝,也是极为难得的。然从完满的深广的佛法说,就 应该不断的向上进步! C中国的念佛法门,是初传说庐山十八高贤,结白莲社念佛。但考究起来,也 还是重于系心念佛。如慧远即曾于定中见阿弥陀佛,正是『般舟三昧经』的法门 。到北魏昙鸾,依世亲『往生净土论』,着重于称名念佛。到唐代,净宗大德光 明寺善导,传说念一声佛,放一道光,这是有名的称名念佛的大师。其后,法照 、少康,不但称名,而五会念佛,更以音声作佛事。不但摄化净土行者,连小孩也都来参加念佛。称名念佛,从此成为中国唯一的念佛法门了,简直与安息国差 不多。宋朝,王公大臣结白莲社,每集数万人念佛;以及近代的净宗大德印光大 师,都是以称名念佛为唯一法门的。易行道的称念佛名,约教化的普及说,确是 值得赞叹的!但大乘法的深义大行,也就因此而大大的被忽略了!
称名念佛,是易行道。横超三界,十念往生。这因为,仗弥陀的慈悲愿力, 他力易行。净宗大德,大都结论为如此。然考究经论所说的难行道与易行道,却 别有一番道理。
弘扬净土的大德居士,都以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为据,明念佛是易行道。 然龙树也还是依『弥勒菩萨所问经』来的,大家却不知道。此经,菩提流志译, 编于『大宝积经』的一百十一卷;西晋竺法护已有翻译。经中说:「弥勒菩萨于 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我(释尊)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这可见,释迦以下度众生为行,弥勒以摄取净土为行。 这即是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差别。所以说:「弥勒菩萨往昔修菩萨道时,不能(难 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施舍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 提」。所说善巧方便安乐道,即弥勒菩萨,「昼夜各三,正衣束体,下膝着地, 向于十方说此偈言: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晋 译)。『宝积经』广说,即礼敬诸佛、忏悔、发愿、随喜、请佛说法、请佛住世 、随顺佛菩萨学,与普贤十大愿王颂略同。这是易行道,易行的意义,即安乐行 ,以摄取净佛国土为主。而释迦佛所修的是难行道,所以说:「我昔求道,受苦 无量,乃能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中即举释迦往昔生中,月光王抉眼本 生,以明悲心救度众生苦痛的事证,这是难行道。难行的意义,即难行能行、难 忍能忍的苦行。因此,释迦发心,愿「于五浊恶世,贪瞋垢重诸恶众生,不孝父 母,不敬师长,乃至眷属不相和睦」时成佛;而弥勒发心,「若有众生薄淫怒痴 ,成就十善」的净国土,才成正觉。虽然大乘法是相通的,佛菩萨愿行是平等的;但大乘的初学者,确是不妨以种种门入佛道(如『智论』「往生品」说),而 有此二大流的。如龙树『智度论』说:「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 ;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佛世界」。这可见, 弥勒所代表的净土法门,即多集诸佛功德的善巧方便行。菩萨初学佛道,可以有 偏重一门的,一以成就众生为先,一以庄严佛土为先。理解得佛法真义,这不过 是菩萨行初修时的偏重,所以有智增上,悲增上;或随信行,随法行等。而圆满 究竟菩提、庄严佛国与救度众生,是不能有所欠缺的。这样,学佛最初下手,有 此二方便:或从念佛、礼佛等下手;或从布施、持戒、忍辱等下手。后是难行道 ,为大悲利益众生的苦行;前是易行道,为善巧方便的安乐行。其实这是众生根 机的差别,在修学的过程中,是可以统一的。
易行道,即多集佛功德的净土行。依『弥勒菩萨所问经』说,即与普贤十大 行愿相同。但经论中,不一定为十事。最重要的,是忏悔、随喜、劝请。一、竺 法护译的『佛说文殊悔过经』说:一、悔罪,二、发心,三、劝助。劝助中有随顺佛学、劝请说法、劝请住世、供养。行此等法,以忏悔为主。罗什译的『思惟 要略法』也说:「若宿罪因缘,(念佛)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随 喜、劝请,渐自得见」。天台家因此而立五悔法。二、聂道真译的『曼陀跋陀罗 菩萨经』说:一、忏悔;二、忍,即赞许(称赞如来);三、礼拜;四、愿乐, 即随喜;五、劝请(说法、住世);六、持施,即回向。此上──『文殊经』与 『普贤经』所说,大致与「行愿品」同。三、唐那提译的『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 法经』说:一、礼拜,二、忏悔,三、劝请,四、回向,五、发愿,这是以礼佛 为主的。龙树论中也多明此行,如『十住毗婆沙论』说:念佛(含得礼佛)、忏 悔、劝请(说法、住世)、随喜、回向。印度修大乘菩萨行者,常常行此方便行 的。『智论』(七)说:「菩萨法,昼三时,夜三时,常行三事;即忏悔、随喜 、劝请说法及住世」。又说:「菩萨礼佛三品:一者悔过品,二者随喜回向品, 三者劝请诸佛品」(六一)。这都是在礼佛时行的,内容等于中国的(八十八佛 等)忏悔文;简略的,即观文的十愿。觉贤所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即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的行愿颂。这大乘法门,与文殊及普贤,特有关系。龙树菩 萨发愿颂,略同。这可见方便善巧易行道──乐集诸佛功德的净土行,本不限于 十事,十事是随顺『华严经』的体裁而行。行愿品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 供养(佛),即与念佛(观想或称名)相等。此为特殊的宗教行仪,因为这是修 集佛功德的方便,忏悔的方便。印度菩萨法,一日六时行道,次数多而时间短。 中国早晚课诵,意义相同,但次数少而时间长,每使人引起倦退心,实不如次数 多而时间短为妙。中国集众共修,所以不得不次数少而时间长,不免失去了易行 道的妙用。易行道(不但是念佛),确与净土有关。如以为修此即可成佛,那就 执文害义,不能通达佛法意趣了!
这可依龙树论而得到正当的见地;一般所说的易行道,也就是根据龙树论的 。龙树『十住毗婆沙论』,说到菩萨要积集福德智慧资粮,要有怎样的功德法, 才能得阿惟越致──不退转。或者感觉到菩萨道难行,所以问:「阿惟越致地者 ,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随声闻辟支佛地……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这是请问易行道的方法。龙树说:「如汝所说, 是懧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大人志干之言也」。简单的说,如有这样心境,根 本没有菩萨的风格。龙树对于易行道的仰求者──怯弱下劣者,真是给他当头一 棒。然而,佛菩萨慈悲为本,为了摄引这样的众生修菩萨行,所以也为说易行道 。所以接着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 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难行),水道乘船则乐(易行)。菩萨道亦如是,或有 勤行精进(难行道),或有以信方便易行」。难行即苦行,易行即乐行,论意极 为分明;与成佛的迟速无关。说到易行道,就是「念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更有阿弥陀等诸佛,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忆念礼拜,以偈称赞」。易行道 的仰求者,以为一心念佛,万事皆办,所以龙树又告诉他:「求阿惟越致地者, 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这可 见易行道不单是念佛,即行愿品的十大行愿等。能这样的修行易行道,即「福力 增长,心地调柔……,信诸佛菩萨甚深清净、第一功德已,愍伤众生」;接着即说六波罗蜜。这可见:念佛、忏悔、劝请,实为增长福力,调柔自心的方便;因 此、才能于佛法的甚深第一义生信解心;于苦痛众生生悲愍心,进修六度万行的 菩萨行。这样,易行道,虽说发愿而生净土,于净土修行;而也就是难行道的前 方便。经论一致的说:念佛能忏除业障,积集福德,为除障修福的妙方便;但不 以此为究竟。而从来的中国净土行者,「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以为龙树说易 行道;念佛一门,无事不办,这未免辜负龙树菩萨的慈悲了!
礼佛、念佛、赞佛、随喜、回向、劝请,特别是口头称名,这比起舍身舍心 去为人为法,忍苦忍难的菩萨行,当然是容易得多,这是易行道的本义。通常以 为由于弥陀的慈悲愿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横出三界,名易行道,这并非经论本 意。修此等易行道,生净土中,容易修行,没有障碍,这确是经论所说的。但易 行道却是难于成佛,难行道反而容易成佛。这如『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中说:释迦过去所行的是难行苦行道,弥勒所行的是易行乐行道。弥勒发心,比 释迦早四十劫;「久已证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结果、释迦比弥勒先成佛,弥勒还待当来下生成佛。不是易行道难成佛,难行道易成佛的铁证吗?
弥勒修易行道,所以迟成佛。释迦修难行道,所以先成佛。然据传说:释迦 七日七夜说偈赞佛,超九劫成佛。说偈赞佛,是易行道,这不是易行道速成佛吗 ?这是一般所容易怀疑的,应略为解说。易行道与难行道,本不过从初下手说。 初学者有此二类分别;到成佛,摄取众生与摄取佛土的功德,都是要圆满的。但 这不能证明易行道易成,反而是难行道易成的事证。据传说,当时「释迦菩萨… …心未纯淑,而诸弟子心皆纯淑;又弥勒菩萨心已纯淑,而弟子未纯淑」。这因 为:「释迦菩萨,饶益众生心多,自为身少故;弥勒菩萨多为己身,少为众生故 」(『智度论』四)。这显然是说:释迦行难行道,多化众生。弟子心已纯淑, 即释迦的利他功德圆满;但自利功德还不足。弥勒菩萨多修净土行,久证无生忍 ,自心已纯淑了。而一向少为众生,少修难行大行,弟子的心未纯淑,即弥勒的 利他功德没有圆满。所以、释迦的精进赞佛而速成,恰好是先修难行道易成佛的 证明。这如画龙与点睛,都是不可缺的;如摄取众生与庄严净土,是成佛所一定要圆满的。释迦修难行道,如先画龙身。等到龙身画成,精进赞佛如点睛,一点 即成龙了。弥勒从易行道入手;如先点龙睛。睛虽一点就成,而龙身却不能仓卒 画好,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这样、释迦的超九劫而先成佛,实由于久修难行 道,「饶益众生心多」。其实、这都为初学者作方便说,学菩萨法而成佛,一切 功德都是要圆满修集的。易行道难成,难行道易成,这确是古圣经论的正说。
众生在秽土修行,虽容易退失;生净土中,环境好,不再退转。但论修行的 速率,秽土修行,比在净土修行快得多。如『大阿弥陀经』(下)说:「世尊! ……(在此娑婆浊世),为德立善,慈心正意,斋戒清净,如是一昼一夜,胜于 阿弥陀佛剎百岁」。『维摩经』也说:「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 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净土)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界有十 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十事,即六波罗蜜等。净土是七宝所成的,衣食 等一切无问题,即无布施功德。秽土人恶,要修忍辱,净土都是诸上善人,即不 需修忍辱行。此土有杀盗淫妄诸事,所以要持戒,净土女人都没有,或男女不相占有,即没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圆满,即没有偷盗可戒。这种种功德, 生到净土中,都难于进修。这等于太平盛世,「英雄无用武之地」,无从表显他 的才能、与救国救人的大功绩。秽土是难行的,然因为难行,所以是伟大的。释 迦牟尼佛秽土修行成佛,为十方诸佛之所称赞。如『阿弥陀经』中说:「彼诸佛 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 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二) 、及『宝云经』、『宝雨经』、『胜天王般若经』等,都说到秽土修行,比净土 高超得多。龙树『智度论』(十)说得最为明切:「娑婆世界中,乐因缘少,有 三恶道老病死,……心生大厌,以是故智慧根利。彼(净土)间菩萨,七宝世界 ,种种宝树,心念饮食,应意即得。如是生厌心(不满现实)难,是故智慧不能 大利。譬如利刀,着好饮食中,刀便生垢。……若以石磨之,垢除刀利。是菩萨 亦如是,生杂(秽)世界中,利根难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秽土是苦 痛的,然发心行菩萨道,却是最殊胜的,这无怪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