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达真堪布:比佛恩德还大的人

发布时间:2023-03-10 09:25:35作者:佛心网
超然法师: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一

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沙门超然的闻思修笔记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这是达摩大师《血脉论》的总论题,哎,本论所阐述的内容呢,就归结为这一句话。大师开宗明义,和盘托出,直接突显出“万法唯心”之妙旨,标明“以心传心”之宗风。——为啥叫做“血脉论”呢?——哎,这是一个比喻和借用。所谓的“血脉”,本来是指一个家族的血统传承;而本论呢?则足以代表佛陀,乃至于历代祖师的心印传承,就好比某个家族的纯正血统一样,本论所显发的,正是佛陀最纯正的心法呀。 大师首先阐述论题,这样说道:“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三界当中的一切众生与境界,都是从混沌无相的心境当中,纷然而起的,最终呢,也同归于当下一心。”“前面出世的佛陀也罢,后面出世的佛陀也罢,所传承的呢,就是这个心;只是以心传心,而不需要额外标立文字。” 哎,所谓的“混起”,就是从混沌无相当中,随着不同因缘,而显现出了种种境界。这个“混沌无相”又是啥呢?——嘿嘿,它就是咱大家的无明心呀。哎,一念无明,则本有之光明觉性就会变现成为混沌无相,这时,咱的妙明真心呢?也就显现成了阿赖耶识,于是,三界当中的一切六道轮回,一切妄想烦恼,等等,都在其中纷然而起了。不过,其中的奥妙之处在于,咱的这个“一心”是不会被破坏的。就好比呢?无论如何地风吹浪起,“水”是永远都不会被破坏的一样啊!乃至于呢?纵然寒冬时节,结成了冰;纵然日照火烧,蒸发成了水汽,等等,嘿嘿,水,还是水,本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啊!咱的“一心”也是如此,而且更加厉害,哎,任您历经无量的生死轮回,无尽的千变万化,嘿嘿,一心,还是一心;而且呀,就在纷繁芜杂的变化当中,乃至于,就在您分别烦恼的时候,咱的当下一心,始终如如不动,明明朗朗,空空荡荡,冷冷静静,平平常常。——它,就是万法之源,就是佛祖心印,也就是禅宗无上心法之血脉,“即心是佛”之心呀。

有人问了:真的吗,我咋找不到呢?——嘿嘿,此心无相,找得到的就是假的呀。您呢,莫着急,一会儿呀,达摩大师,会帮您找的。 所谓的“以心传心”,传的就是咱这个当下一心,它呢?本来不是文字可以说明白的,所以说“不立文字”,哎,就是不要刻意标立文字相的意思呀!达摩大师并没有说不用文字。要知道,所谓的“立”,就是树立,哎,有所树立,终非正法。为啥呢?因为呀,正法没有造作的缘故啊。虽然没有造作,方便地加以运用,也是无妨的,因为,一切的一切,无非是一心之妙用啊!用来用去,终究不离一心呀。此时呢,佛陀可以随缘说法,祖师可以随心造论,咱大家呢?嘿嘿,可以随力学经、讲论啊。——哎,咱哪,千万不要被那些无知而自以为是的家伙们忽悠了,说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问,他们这句是从哪儿得来的呢?难道不是从纸上面学来的吗?——嘿嘿,以后再有这样的人,您不妨抽他俩耳光!问问他,这句,是从哪儿得来的,离得开纸吗?离得开书本吗?就算是这句子的原创者,嘿嘿,他也离不开纸和书本,要是没有多年的书本学习,他呀,也写不出这句子。因此呀,达摩大师所说的“不立文字”,是告诉咱大家,不要执着于文字相,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要深入体会其中的法义,并运用法义来指导修行呀。否则的话,大师一边说“不立文字”,一边又造《血脉论》等等,还讲了很多开示,用的都是文字呀,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嘛。 哎,关于“三界混起,同归一心”,毫无疑问,这也就是所谓的“万法唯心”了,那么,有人问了,请问法师,这个“万法唯心”之心,到底是哪个心呢?——嘿嘿,就在您提问题这个当下,您有几个心呀?——哎呀,据我所学的佛法来说嘛,我总共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心,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啊,我现在总共有八个心吧!——嘿嘿,那么,您是用哪个心来问我的呢?——啊,这,这,这就不太分得清啦!——嘿嘿,当然分不清啦!因为呀,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您太拘泥于文字名相本身了,要知道,“不立文字”就是达摩大师特意说给您的呀!其实呢,您的八识心,只是一个无明心,也只是当下一心;乃至于您的妙真如心,也只是当下一心呀!哎,咱的当下一心,具足染净诸法,具足一切功德,它就是“万法唯心”之心呀。也正因为如此,它也叫做“不思议心”。有些邪见者,妄说“万法唯心”之心,他说呀,“万法唯心”之心,就是无明心,他说,清净心无相嘛,咋会出来万法呢!——嘿嘿,这种蠢人蠢到了啥地步呢?他连万法当中,既包含着生死轮回染污之法,也包含着一切圣者的清净解脱之法;既包括有为法,也包括无为法,都不明白,竟然就敢信口开河!俺真是服了他啦。再说,这讲经说法,总得有个依据呀!哎,关于万法唯心,大乘了义经典当中,时常会有所宣说的,咱哪能视而不见呢?如《圆觉经》所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世尊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的幻化万法,都来自于如来的圆觉妙心;嘿嘿,您总不会说,这个圆觉妙心,就是您所说的那个“无明心”吧!——但是,微妙之处在于,这个圆觉妙心既不是“无明心”,也不是“清净心”;既包含“无明心”,也包含“清净心”。它呢?就是咱的当下一心,当下的不思议心——认识它,就叫做开悟;明了它,就叫做见性;实证它,就叫做证果;圆满无碍地运用它,就叫做佛陀。——嘿嘿,达摩大师所说的“以心传心”,传的就是这个当下的不思议心呀。 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咱继续聆听大师的开导: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因为大师独畅“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所以,有人问道:“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不立文字的话,那么,您把什么叫做心呢?” 哎,由于提问的人呀,已经习惯了思维分别,总是要到文字和名相当中去寻找依据,一旦放下了文字呢,他们呀,就找不到自己的心了。实际上,如果不放下思维分别的念头,就不可能找到当下的心。哎,比如说,就在此时此刻,如果您正在回忆某些事情的话,您的心呀,不在当下,而在过去;如果您正在设想某些事情的话,您的心呀,不在当下,而在未来;如果您正在分析当今社会和别人状况的话,您的心呀,不在当下,而在别处;凡此种种,都不是当下的心,也就不是“以心传心”之心了。——应当怎样让咱的心回到当下呢?嘿嘿,那就需要“反观观自心”啦。哎,让咱的心呀,只是关注它本身,就叫做“观心”,所谓的“神光内敛”是也。其实,也就是不要去攀缘啊。对此,还有一种表述,很简单,也很实用,那就是,随时随地,请放松自己的心。嘿嘿,忙碌而执着的人们啊!请给自己的心,随时随地放个假吧,让它休息一下,享受一下哪怕是片刻的安宁呢。——安宁的心,差不多就是当下的心了。——这里,请您停一下,看看自己那颗安宁的心,静静地,看一会儿。——这样的心呀,光秃秃的,没啥内容,也不需要啥东西来填补。嘿嘿,它的轻松安乐呀,竟然不会变化;而一切境界和景象,乃至于所谓的明了智慧呢?都可以自在地显现,犹如一面镜子,明照而包容了周遭的一切,却又“花含镜内镜无心”呀。 于是,达摩大师回答关于心的提问,为咱大家直接指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之心。 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大师回答说:“你向我提问的那个心,就是你的心;我回答你的那个心,就是我的心呀。” 哎,如此地直截了当,如此地简明易懂,没啥说的,达摩大师指得就是咱这个当下之心。一切言语行动之发起者,一切思维观察之诞生地,一切境界之源头。有人说啦,嗨,没啥稀奇的,那不就是第六意识心嘛!——嘿嘿,是,但不仅仅是。这个当下一心,既包含前六识,也包含第七末那识,还包含第八阿赖耶识;甚至于,它也包含咱的清净心。——因此,它才叫做“不思议心”,才叫做“妙真如心”,才叫做“净圆觉心”呀。它还有很多的名字,由于它本来具有知觉性,所以,也叫做“本觉”;由于它超越一切烦恼,所以,也叫做“波罗密”;由于它天然无相,所以,也叫做“自性空”;由于它具备一切功德,所以,也叫做“如来藏”;由于它远离一切戏论,所以,也叫做“大手印”;由于它无所不包容,所以,也叫做“大圆满”;由于它不会被破坏,而能够摧毁一切烦恼,所以,也叫做“金刚心”;由于它善于通达一切法,无所不通晓,所以,也叫做“一切种智”,等等。——无论它有多少个名字,嘿嘿,它呀,不在别处,而就是咱的当下一心。如果有人,离开了当下,来观察心的话,那么,他观察到的,只能是妄想心而已,已经不是心本身了。 可是,由于当下一心,从来就没有形象,也超越相貌,不容易被明了,需要智慧的观察。所以呢,大师继续引导咱大家,这样来观察: “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假如说,我没有心的话,我用什么来回答你呢?假如说,你没有心的话,你用什么来问我呢?”“那个问我的,就是你的心呀。”“从无始的,无量劫以来,乃至于,在你行住坐卧的一切时候当中,在你所在的一切处所当中,到处都是你的本来心,到处都是你的本来佛。” 哎,作为一位大慈悲的圣者,达摩大师达古知今,现量观察一切众生的无量劫之生死轮回,把实情告诉了咱,是咱的本来心,显现出了一切;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咱的本来心,也都是咱,从来就具有的本来佛呀。——心,当下的心,本来的心,是如此地玄妙,如此地不可思议,又是如此地普普通通。只因为它的无形,而被咱,忽略了。这就叫做“不觉”,也叫做“无明”啊。傅大士说得好:“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所指的就是每个人的当下一心。哎,一会儿叫做“心”,一会儿叫做“物”,到底是个啥东东呢?嘿嘿,本来不是个啥,不过,叫做“佛”也无妨呀。所以,达摩大师说道: “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它既是心,也是佛,就是如此。” 哎,祖师一语道破天机,此外别无剩语。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为迷惑情境而不自知,嘿嘿,一念回光返照,还得本心,便是本佛呀。——各位兄弟姐妹,您哪,只要随时让自己的心,从纷繁芜杂的境界当中,就那么轻轻地一回头,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呀!哎,“蓦然回首”,心境一如,了不可分,如此圆融无碍,非佛而谁呢!此乃“即心是佛”之妙心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