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11)
发布时间:2020-04-21 09:46:42作者:佛心网§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从佛教的本质上说,从佛教的史实上说,佛教确是世界各宗教中最最爱好和平 的宗教。
佛教主张慈悲主义,能给予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乐称为慈,能拔济他人乃至一 切众生之苦称为悲,在慈悲主义的实践下,不会见到可镇可恨的人,只有见到可怜 可悯的人。所以,在佛教徒的观念中,战争是最最残忍的事,宁可牺牲了自己的生 命,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感化强暴,来赢取和平,也不愿以牙还牙以暴抑暴地从 事战争。在佛教史上,佛教徒们常常遭受到异教或政治的迫害,除了从容殉教,从 未有过暴力的反抗。比如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 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徒。以当时释迦 族人的武功来说,不但可以抵抗一阵,根本可以打败琉璃王的,但他们不愿流了他 人的血,他们没有抵抗,便把城门打开,向琉璃王投降了,但是,琉璃王并不因释 迦族的投降而就赦免释迦族人的生命。在这情形之下,摩诃男便向琉璃王要求,让 他潜到水底去,当他未出水面之前,任由释迦族人逃亡,待他出水之后,再把未及 逃走的释迦族人集体屠杀。琉璃王答允了,但是,摩诃男潜入水底之后,再也不出 来了,看看释迦族人都要逃光了,派人下水察看,发现摩诃男把头发系紧在水底的 树根上,早已淹死了。为了所信的宗教,为了守持不杀生的和平主义,释迦族人宁 可投降被杀;为了挽救族人的生命,摩诃男宁可自沉水底而壮烈地牺牲。终于也大 大地感动了琉璃王,停止了他的屠杀计画(增一阿含卷二六等见品之二)。这则故 事,很可以说明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
虽然,在佛经之中,也有说到以金刚怒目的精神,摧毁邪魔恶怪的势力,但那 毕竟是属于精神界的修持工夫,而不是现象界的实力表现。
不过,菩萨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的根性及各种环境的需要,化现的姿态是可以活 用的,比如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之中,就有从事于烽火战争及严刑峻法的菩 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中,也现有大将军身。在瑜伽菩萨戒本之中也说, 菩萨如果见有恶贼为了贪劫财物而要杀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杀已证圣果的大小乘 圣人,菩萨为了不使那个杀人者因了杀死多人或圣人而堕无间地狱,宁可自己先把 他杀了,让自己堕地狱──这种出于悲悯之心而非出于贪心及镇心的杀人,佛教是 许可的。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 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 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 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 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 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 ─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 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 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 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 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 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 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 ,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 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 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 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 ,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 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 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 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 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 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注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
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佛法虽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 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 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 层意思,站在佛的立场看佛法,法法可通涅盘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场,那就各有各 的专长的法门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 各有他们的伴侣(杂阿含一六.四四七)。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佛陀涅盘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 ,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
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 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到了佛陀涅盘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 头,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 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这是印度佛教的大致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 ,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论宗, 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 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盘经而成涅盘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 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 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 ;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 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 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 密宗。
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 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盘宗归入天台宗,地论 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现在且把大小乘各宗与空有的关系,列表如下 :
┌─成实宗─────────空宗
│
┌─小乘─┤
│ │
│ └─俱舍宗─────────有宗
│
│
│ ┌─三论宗(涅盘)─────空宗
佛教─┤ │ 巢
│ │ 天台宗(摄论)─────空宗
│ 巢 │
│ │ 唯识宗(地论)─────空宗
│ │
│ │ 华严宗─────────有宗
└─大乘─┤
│ 南山宗─────────空宗.有宗
│
│ 净土宗─────────有宗
│
│ 禅宗──────────空宗
│
└─密宗──────────空宗.有宗
从以上所介绍的宗派看来,可谓洋洋大观,但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小乘不 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一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 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 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存若殁地□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 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 最久,今日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 仅有天台与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 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国佛教,除 了念佛与参禅,参乎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注一一)
自清末民初以来,由于流落在日本的许多典籍,陆续地请回了中国,三论、唯 识、律宗、密宗等,在中国已有了复活的现象,只可惜中国佛教近数百年没教育, 不培植人才,这一复活的机运,能否开发出来,尚待努力之中!
除了中国,佛教在今日的世界各地,也都有著许多宗派。
南传上座部的泰国佛教,分有大宗派及法宗派。
西藏的密教区,分为黄教、红教、白教、黑教等。
日本的佛教,大致上与中国相似,而以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为日本佛教的特色。 近人印顺法师对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评语:「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 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海潮音三四卷七月号 「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这就是日本佛教的特色。
最后,我要总结一句: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而不是根本 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当可见到统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现。
注十一:禅宗的五家七宗的派别,不是理论的,乃就吾人所禀自然之理解,对禅所
发挥之态度而言耳。故性质温和者其言和,性质烈者其言峻,因其发言之
和峻,禅风因之而变,其禅风之相异,即禅之派别相异。故禅宗之派别在
教理的区别上不若华严天台之明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