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南怀瑾老师讲楞严经

发布时间:2022-12-02 08:37:56作者:佛心网

由于楞严经的经文比较多,内容也比较的难理解,所以现在有一部分师兄还没有体会到楞严经中心思想是什么,师兄在修行的过程中是不用着急的,只要我们慢慢的念诵,用心的体会,那么就是能够感悟的,或者去了解南怀瑾老先生对楞严经的讲解也有好处。

今天,我们《楞严经》的研究第一天开始,《楞严经》在佛经里头以及整个的中国文化里头,是最有名的一部经典,但是,它的争论也很多。

南怀瑾老师讲楞严经

在好的方面,从唐代以后,《楞严经》与中国的佛教、佛法尤其禅宗,是不可分开的一部经典。所谓中国的丛林下,就是禅宗的影响之下,有一个流行的名言,《法华》、《楞严》,《法华经》同《楞严经》这两部经,抱本参禅,要想明心见性、学佛而悟道,必须以《法华经》、《楞严经》为标准,印证自己修行的必行之路。

同时,到明代的时候,中国的理学,就是儒家,受禅宗的影响所产生的宋明理学家,曾经也有一句名言:“自从一读楞严后”,所谓说读过《楞严经》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对于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不喜欢看了,都认为是渣子。那么推崇《楞严》到了极点。“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那么,这些推崇《楞严经》是至高无上的一部经典。这是从好的方面。

所以我们这个佛法里头《楞严经》与《金刚经》,几乎从唐宋以来,变成中国人研究心性之学,所谓学佛、修道、参禅,人手一册,几乎每个地方都看得到这一部经典。这是它的推崇的价值有如此之广、之大。

同时,佛教也有个据说是释迦牟尼佛当时自己的预言(这是传言,并不太十分准确),说《楞严经》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出世,尤其在中国,《楞严经》最后传到中国;将来末法的时候,整个世界没有佛法那个时候,世界上所谓佛教佛法只流行两宗:一个是净土、一个是密宗,其他正法没有了。并不是说这两宗不是正法,我讲错了啊!其他的佛法差不多就没落了,到末法时只有这两宗特别流行。那么《楞严经》是最后到中国;到了末法的时候,《楞严经》最先离开了中国,没有了。那么将来的佛经丧失在人类那个末劫的时候,这些东西都看不见了。相传如此,等到几千万年以后,慢慢求证了。

南怀瑾老师讲楞严经

《楞严经》是给人家的重视,有如此的价值,也有如此的威力,

但是,这一本经典它来得确实果然很迟。出来以后,宋代、宋元之间,已经有人起怀疑了,认为这一本佛经是翻译得太好了,太好太好!不是印度来的,不是佛说的。因为所有的佛经啊,翻译的文学、佛经文学没有那么高明,这一本经是太高明了!在中国的佛教文学、在文学的价值里头是第一等。假定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学到《楞严经》的文章的写法的话,不但是古文写得好,可以说现代的白话文字也会写成第一等。文字实在太美了!太好了!为什么呢?

因为佛的说法,多半偏重在论辩,论辩必须要用到逻辑;一个逻辑哲学的东西、很深的思考,用言语文字把它讲出来、变成很美的一种文字,非常困难!等于我们现在研究科学的书,化学啊、物理啊,没有办法作小说看,没有办法当文学看。假设一个科学的书变成文学化、变成艺术化或者是小说化,那我想每一个人,十分之八九都会变成科学家了。因为看科学的书啊,太枯燥了,而且光记那些公式很麻烦。

佛法几乎有同样的一个情形。但是,佛法变成像《楞严经》、《金刚经》一样的文学呢?那大家就愿意接受了。尤其是我们的老辈子,一千年左右,这些知识分子,所谓学者、文人,文学的境界都很高,要求也很高,普通的经典文字的境界不高啊,别人就不肯接受的。而《楞严经》的文字境界非常高。我也常常给外教的这些朋友,天主教啊、基督教啊这些朋友们讲笑话,我说你们真要为你们的教要发个心(发心是用佛教的话),要想个办法。你怎么样把你那个《圣经》文字写好一点、写漂亮一点。那一个白话文,我都看不上的,看到就讨厌!说“生来就有罪”,我说我妈妈爸爸生我我绝没有罪!不要乱讲!第一句话我就不相信。哎,那佛说呢?并没有说人生来有罪,——有“业”,哎,这个我相信啊!有“业”不一定是“罪”啊!我说你硬说我有罪,我不相信!但是啊,中文里头,你说生来就有“业”,这个好啊!可是佛用过了,你《圣经》不能用啊!你只好讲有罪啊!有罪我不承认,我没有犯过罪啊!还有,很多的文字方面都不通,不懂白话文。看起来很美,有问题。

南怀瑾老师讲楞严经

要想一个宗教、哲学、好的东西弘扬开,首先注重文学,文学是很重要。所以《楞严经》在中国的这个文学的境界陪衬了高深的佛法,所以各界都愿意接受它。尤其它包括了显教所谓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没有哪一宗对佛法不向这个地方归纳的。同时,最重要的,它修证的密法、秘密的法门有很多,中间讲到修行的方法,** 二十五位大菩萨起来提出自己的修行的经验、心得的报告,这非常震撼人,因此,《楞严经》的好处又太多了。

可是因为太好了,世界上的人,太好了就有人想办法总挖它一点脚啊!“哎?这个普通人没有这样好的境界!”到了民国以来,尤其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学佛的呦!他是一个居士、杨仁山居士的徒孙,也就是欧阳竟无先生的弟子。他也跟欧阳竟无先生学佛学的。梁先生其他的学问当然很好,影响了一个时代,不但影响了我们八十年代,恐怕还要影响一百多年以后。所谓康梁的(康有为、梁启超)这个师生学术思想影响中国的文化、现在的文化非常非常地大。但是,老实讲,梁启超的佛学在我个人乃至一般学佛的人看来,不敢领教!那很粗浅。可是呢,他走了清末一般学者的路线,也就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为我们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一直到现在,走的自己学术文化的路线,都是走疑古的、怀疑古人。表面好听,说注重考证、考据;一注重考据、一考证,自然对任何一点都怀疑。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外国的学者、日本的学者有意地污蔑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认为许多都是假的。那么尤其日本人很厉害,譬如说,认为我们的老祖宗尧、舜、禹,这些历史上的圣帝,说圣人的皇帝、明王他根本没有这个人。尧是个什么?尧是个香炉,你看拿土做的那个香炉,那个香炉两个脚翘起来,把这个字、中国字……舜是个什么?舜是个蜡烛台、插蜡烛的,庙子上不是有些蜡烛支着、立起来的吗?禹,大禹王治水,说那不是个人,那是个大爬虫,在地上爬啊爬,所以把黄河啊、长江爬出来的。

人家有意污蔑我们的文化,好想侵略。然后讲孔子呢?孔子——日本人!苏格拉底——日本人!好的都是日本人。这些都是。可是我们八十年代以前,很可怜的,中国一般学者包括梁启超先生在内,都受了这个传染病,都走疑古的路线;凡是我们祖宗都不对,最后我们祖宗不是人,然后呢跟着达尔文的思想,人类是猴子变的。我常说,达尔文的祖宗是猴子变的,我的祖宗是人变的!这个(是)莫名其妙的思想!哈!(一笑)

可是这样一来呀,产生一个问题了,所以梁启超提出《楞严经》(是)伪经、假的、后人造的,谁造的呢?梁启超也讲不出来,他说大概是中国人造的,学问很深的造的。因为中间也讲到神仙,《楞严经》也讲到神仙。梁启超当时认为这个神仙他是印度没有的,神仙之道、这种长生不老之道印度没有的,《楞严经》释迦牟尼佛怎么样会提到神仙呢?可见是中国人伪造的。他举出了三点证据,都是不准确的。

那过去有位罗香林先生(这位先生现在过世了,也是过去“中大”的校长)写了一篇文章(《唐相国房融在光孝寺笔受< 首楞严经> 翻译问题》。文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十五册三二一—— 三四二页),批驳 梁启超先生这个观念。他反证《楞严经》是真的,而且是唐代这位宰相——所谓讲宰相是好听一点、等于一个部长—— 房融先生亲自执笔的。翻译不是他翻译。古代的译经、翻译东西不是现在呦,我们现在一个人大学毕业,努力一点,学了几年英文,就会翻译经了。其实英文也没有通,中文也没有通,两头不通,中间落空。所以翻译的东西“土地堂”!不是莫名其妙,“妙(庙)”还大一点——“土地堂”——太小了!就是说是没有通的东西。要想真正一个翻译,两种文字必须要“通”,通很难哦!会写文章不叫做通噢!我们以前小的时候中国人读书,问:“哎,你这个孩子读书读通了没有?”通,不是呆呆板板的呦!戴了一千度的眼镜,只看前面一点路,其他都看不见;讲一个问题、问答题、考试第一等,做人做事草纸(还)是公文、公文(还)是草纸都搞不清楚的,那就是读书不通。读书要通的。等于古人说,当然这两句原文是《红楼梦》小说上的话,可(它)是真正的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世界上一切事情、古今中外知识都要俱备;“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做事都很高明,就是学问、就是文学。这样呢,就是读书读通了,不是变成书呆子了。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像我们小的时候读书碰到老辈子就问:你这个孩子读通了没有?“不敢!”当然自己不敢承认通啊!所以,“通人”是很难的!

翻译的东西,是两方面的学问到了顶尖了、通了,下笔才翻译得差不多;还只能差不多,不是百分百呦!譬如我们翻译的佛经,最高明的是鸠摩罗什法师,不是中国人哦,他是印度人,那个时候是北印度人,住于天山以南的。他到中国来,他当然本身不但是印度文、梵文好,中文没有几年也是绝顶地好!所以他的门下有四大弟子(中国的和尚),这四大弟子中国文学都是最高明的,尤其有一部著作流传、影响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最大的,就是僧肇,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是中国和尚,年轻、青年才俊,和尚里头青年才俊,叫僧肇。那么他著的一部书、一篇文章叫《肇论》,非常有名的,影响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最大的。他的学问融合了中国儒释道三家,深通般若,所以著作文字又好,思想又高。那么这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

所以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当然很通,而且通的很高明。譬如我们平常念的《金刚经》,大家最流行的《金刚经》有七种翻译,我们平时流行的这个是沿自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那么还有几种翻译就不会流通。因为还有些人觉得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还不太满意,怕翻译不准确,重新又加翻译、又加翻译。到了宋代,义净法师,跟鸠摩罗什法师俩距离了七、八百年,八、九百年,他又翻译一道,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觉得更准确,但是还是不流行。为什么呢?因为佛经翻译的文学没有鸠摩罗什法师那么有才气、文字的流畅、简要、明白,在过去是很高明。

譬如第二个翻译好的呢?唐代玄奘法师的翻译经典很老实,非常非常地老实。六百卷《大般若经》给鸠摩罗什法师来翻,大概算不定八十卷就完了。玄奘法师六百卷。这个六百卷就长得长文了,那真是长文!为什么呢?他翻译得很忠实。

因为翻译文章、翻译文字,三个要点,所谓:“信”,就是真诚的、一点都没有假、不能加以自己的思想;“达”,文字写出来很明畅;“雅”,文学境界很高。所谓古人讲翻译经典是“信、达、雅”。

但是鸠摩罗什法师讲过一句话,无论如何,要做到翻译佛经百分百地准确他说做不到。说在这个事情上像什么样子呢?像我们妈妈喂孩子吃饭一样。诸位年轻同学大概没有吃过,像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喂我就是这样喂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牛奶呀、炼乳啊,这是外国货、洋货,很难看到;什么现代的奶粉啊,奶块都看不见,什么奶粉啊!而且牛奶可以人吃的,很希奇呀!人怎么拿牛来喂自己呀?很反对。那么我们那个时候小的时候、婴儿的时候,米浆啊、把这个营养的东西呀,都弄碎,母亲啊拿来嘴里咬咬咬,都变成浆了,然后抱着孩子,嘴对嘴吐进来的。中医,咬、喂孩子药。真的!像我小时候这种就吃过好多,也吃过奶妈的,也吃过妈妈的。那么,古人都是如此呦!所以鸠摩罗什法师讲,翻译的东西呀,等于母亲喂孩子,把最好的东西在嘴里嚼碎、嚼碎、嚼烂了,喂给孩子吃;他说自己拼命想尽量所有的营养、好的东西都归孩子,实际上做不到,一边咬的时候那个真正好的营养啊,他说十分之四已经流到自己肚子去了,所以吐给孩子的那个营养只有十分之六。他说做到绝顶的翻译不过到这个样子。所以鸠摩罗什法师之高明,他说不过是尽心做之而是了。所以翻译的东西你说百分百地好,做不到的啊!所以现在人想把中国的诗翻成英文,我说怎么“撕”嘛!你把它撕烂了,都没有那个味道!把外国的诗翻成中文也不是那个味道啊!莎士比亚的诗在英文有他的味道,也有音韵、也可以唱念、也很美,一变成中文了有时候就不美啦!这个没得办法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