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阿拉汉品·第七品

发布时间:2020-04-15 09:57:43作者:佛心网

  阿拉汉品·第七品

  佛陀和名医耆域

  不再生死轮回,不后悔,解脱一切,自由自在,断一切系缚(注1) 的人(注2),没有任何贪欲。

  迭瓦达答(提婆达多)曾经多次试图谋害佛陀。其中一次是自灵鹫山顶上推下大石,企图砸死佛陀,但巨石堕落下来时,撞到山崖。破裂的碎片打中佛陀脚的大姆指。佛陀因此被人护送至耆域在芒果园内的精舍 (注3)。名医耆域为佛陀敷药并且包扎伤口。之后,耆域就进城去治疗其他的病人,但答应在傍晚前赶回来,将包扎拆掉。当天晚上,耆域要回去时,却发现城门已经提早关了,而无法回去照顾佛陀。这令他很懊恼,因为包扎若不及时拿掉,病情会加重。

  当天晚上,佛陀判断耆域无法回来,就要阿难协助他把包扎拿掉,却发现伤口已经痊愈了。第二天早晨,耆域赶回来时,问佛陀昨天晚上是否感觉剧痛和不舒服呢?佛陀回答说:「耆域!证悟成为佛陀以后,我就具足随时都可以止息苦痛和忧愁的能力。」佛陀接着解释解脱圣者的心性。

  (注1)有四种系缚:贪、瞋、戒禁取和见取 。(注2)即阿拉汉 。(注3)精舍启用典礼之后,耆域就证得初果。佛陀在他的建议之下,吩咐比库要适当 运动,如打扫和走路等。《耆域经》记载佛陀对食肉的看法,该经就是佛陀对耆域的说法。

  ------------------------------------------------------------------

  阿拉汉不执着

  正念现前的人精进修行,如同天鹅飞离沼泽,他们不乐在家 (注1),而正信出家。(偈91)

  佛陀和众多比库有一年在王舍城结夏安居。安居结束前约两星期的时候,佛陀预先告诉比库,安居后要离开王舍城,要比库们预做准备 (注2)。有些比库便开始缝制新袈裟并加以染色,有些人则洗涤旧袈裟。但当比库们看见大迦叶尊者也在洗袈裟时,心中想着:「王舍城里里外外有非常多信徒仰慕大迦叶尊者,并且供养一切所需的物品。这种情形下,大迦叶却要追随佛陀,离开他们,这样做对吗?」

  十五天后,在离去的前夕,佛陀认为可能有一些供养典礼仪式、比库剃度和丧礼等事情,所以比库全部离去是不恰当的,因此决定要一些比库留在王舍城,并要大迦叶留下来带领他们。大迦叶尊者及其它几位年轻比库就因此留在王舍城。

  听到大迦叶尊者要留下来的消息时,其他比库就说:「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大迦叶尊者要留在王舍城。」佛陀告诫他们:「比库们!你们认为大迦叶是执着王舍城的信徒和他们的供养吗?你们错了!大迦叶是奉行我的指示才留下来的,大迦叶不执着一切事物!」

  注1:阿拉汉行脚各地,而不执着特定的地方,因为阿拉汉没有“我”和“我所”的观念。注2:诸佛会事先通知比库们,是否会与他们一同外出化缘,如此,比库们才有时间准备。

  ------------------------------------------------------------------

  阿那律陀比库和女天神

  阿拉汉的诸漏已尽,不执着饮食,阿拉汉以解脱为修行的目的,解脱即是空、无相。阿拉汉的行境如鸟飞过天空,无迹可寻。 (偈 93)

  阿那律陀比库有一天在找寻废弃的布料来做袈裟,因为他的旧袈裟已经破损不堪了。女天神闍邻尼──他前世的妻子看见他正在找布料,就找了三块好布料,放在垃圾中比较明显的地方。阿那律陀因此找到这三件布料,就带回精舍。佛陀和众多比库也回到精舍,一起帮他缝制袈裟。

  这时候,闍邻尼也化身成年轻的女子,到村子来。当她听说佛陀和比库也来到精舍,协助阿那律陀缝制袈裟时,就鼓吹村民用美味的食物供养,结果供养的食物比实际需要的超出很多。其它比库看见多余的食物,就说:「阿那律陀应该要他的亲朋和信徒供养足够的食物就好了。当然了,他可能想要炫耀他有这样多的信徒!」

  佛陀劝诫他们:「比库们!不要以为阿那律陀向他的信徒要求供养米粥和其它的食物。他什么也没有要求。今天早上,这些过多的供养,是一位天神鼓吹的结果。」

  ------------------------------------------------------------------

  帝释敬重摩诃迦旃延尊者

  诸根寂静的人,如善御者驯服的马匹;没有我慢和欲漏的人,诸天也仰慕。 (偈 94)

  有一次,结夏安居结束日,正是月圆的日子。帝释率领众多天神前往毘舍佉兴建的东园鹿子母讲堂向佛陀顶礼问讯。僧伽中地摩诃迦旃延尊者因为在遥远的阿槃提结夏安居,所以尚未返回精舍。其他人就为他保留了空位子。当帝释以鲜花和素香向佛陀顶礼问讯时,看到保留给摩诃迦旃延尊者的位子,他说多么希望尊者也在精舍里接受他的礼敬。这时候,摩诃迦旃延尊者突然出现,帝释欢喜异常,立刻献上鲜花致敬。

  比库们对帝释崇仰摩诃迦旃延尊者的举动大受感动,有些比库则认为帝释偏心。佛陀就向他们说:「天人敬重所有克制欲乐的人。」

  ------------------------------------------------------------------

\

  比库控诉舍利弗

  阿拉汉犹如大地,耐心具足,若受人刺激,也不愤怒;阿拉汉虔诚坚定,一如因陀揭罗 (注1);阿拉汉内心安祥清净,如无污泥的池塘,不再生死轮回。

  结夏安居结束时,舍利弗正准备与其它比库一同外出。有位对舍利弗怀有怨懑的年轻比库却向佛陀抱怨说,舍利弗辱骂,鞭打他。佛陀就请人召请舍利弗来解释,舍利弗不辩别自己的清白,却说:「世尊!坚定持戒并且观身的比库,若有对不起其它比库的行为,怎么可能不道歉,就迳自出外去呢?我像大地一样,花卉绽放时,没有任何喜悦的感觉,垃圾与粪堆积在上面,也不愤怒。我也像门垫、乞丐、断脚的公牛一般,对污秽的血肉之躯感到厌恶,不再执着于它。」

  舍利弗谦虚地说完之后,犯错的年轻比库深感愧疚,承认自己指控舍利弗的错误。佛陀建议舍利弗接受年轻比库的道歉,免得年轻比库将来受业报。年轻比库就恭敬地恳求舍利弗宽恕。舍利弗也诚挚的原谅他,并且重述如果自己有任何不对的地方,也请他能原谅 (注2)。

  所有在场的比库都赞叹舍利弗,佛陀说:

  「比库们!像舍利弗这样的阿拉汉不怀任何愤怒和瞋心。如同大地和门柱一样的耐心、宽容和坚定,他的内心永远祥和、清净。」

  备注: 1. 因陀揭罗,是在大门中间安放一坚固的石头,作为关门时放门橛用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帝释的柱子,在进城的地方安立一大而坚固的柱子,以象征因陀罗(印度守护神)之所在。2. 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两大弟子,佛陀指派他们担任僧伽的指导人,佛陀建议所有的比库尊敬他们如同父与母。

  ------------------------------------------------------------------

  一眼失明

  阿拉汉的身口意清净;阿拉汉智慧具足,究竟解脱,究境寂静,不受生命中的得失左右。

  有一位七岁的男孩,由于父亲殷切的盼望,而出家为沙马内拉。剃度之前,男孩先得到一个禅观指导。剃度时,他专注观想,也因为这观想和前世的善业,剃度之后,他就证得圣果。

  后来,提舍尊者在沙马内拉的陪同下,出发前往舍卫城,准备向佛陀顶礼。

  半路上,他们暂宿某一村落的精舍。当天晚上提舍入睡后,沙马内拉却彻夜坐在提舍的身边未眠,只在接近清晨的时候,稍为睡卧一会。

  第二天一大早,提舍认为该是摇醒沙马内拉的时候了,于是用扇子摇醒小沙马内拉。但不幸的,扇柄却打伤了他的一只眼睛。小沙马内拉急忙用单手遮住受伤的眼睛,出去打水,准备给提舍尊者洗脸,并清洗精舍的地板等。

  但当他单手捧水给提舍时,尊者告诫他,服务别人时,应该用双手。这时候,尊者才发现小沙马内拉的一眼已经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失明了。剎那间,尊者明白小沙马内拉实在是一位高贵的人,他深感歉疚,谦虚地向小沙马内拉道歉。但小沙马内拉告诉他,这既不是尊者错,也不是他自己的错,而是业报。小沙马内拉更请尊者不要因此难过,但尊者却无法忘怀这件不幸的意外。

  后来,他们继续上路,终于抵达佛陀停留的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知道路上所发生的事,就说:

  「阿拉汉不与人动气,阿拉汉克制感官的冲动,内心究竟宁静、安祥。」

  ------------------------------------------------------------------

  只靠信仰无法证得涅槃

  阿拉汉自证涅槃而不轻信;阿拉汉不再生死轮回,不再造业,断除所有的贪欲;阿拉汉是无上士。 (偈 97)

  某一村子的三十名比库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礼敬。佛陀知道他们证得阿拉汉果的机缘已经成熟,就请舍利弗来,并且在他们面前问舍利弗:「舍利弗!你相信观身能证得涅槃吗?」

  「世尊!关于观身而证得涅槃这件事,我并不只因为信仰佛陀 (注) 就相信这种说法,只有未亲身证得涅槃的人才会接受别人这种说法。」很多比库不明白舍利弗话中的涵意,而在内心想着:「舍利弗至今尚未放弃错误的见解,直到此刻,他仍未信仰佛陀。」

  佛陀就解释说:「比库们!舍利弗的意思十分清楚:『他承认观身可以证得涅槃,但他接受的原因,是由于他个人的亲身体证,而不只是因为佛陀或其他人如是说的关系。』事实上,舍利弗信仰佛陀,舍利弗也相信善恶业报。」

  (注)佛教中的信仰来自对真理的正确认知和了悟,而不是因为害怕神或者追求情感的满足,当内心不再动摇时,才是真正的信仰。佛教不认可盲目的信仰和狂热的宗教信仰。

  ------------------------------------------------------------------

  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

  不管是村落或林间,平地或丘陵,阿拉汉居住的地方,一切安乐。 (偈 98)

  离婆达是舍利弗最小的弟弟,也是兄弟中唯一没有出家的人。他的父母根据当时的习俗,急着要他赶快结婚。所以在离婆达还很年轻时就安排他和一年轻女子成亲。婚礼当天,宾客中有位高龄一百二十岁的女士,离婆达看见她时,就明白世事不离生、老、病、死的变化,于是决定像长兄舍利弗一样出家。他就离开家庭,直接到一处有三十位比库的精舍去。而舍利弗已经事先请求这些比库,如果离婆达提出愿望时,就让他成为沙马内拉,离婆达因此顺利成为沙马内拉。

  这些比库给离婆达一个禅修的项目,他于是离开精舍到遥远的林子里去禅修。结夏安居结束时,离婆达就证得阿拉汉果。这时候,舍利弗请佛陀允许他去见离婆达,佛陀说他也要去。所以,佛陀、舍利弗、尸婆离和诸位比库就一齐前去探视离婆达。

  这段路程很长,而且路况不佳,人烟也很少,但天神们供应了所有的必需品。离婆达知道佛陀要来,也预先安排。他运用神通,为佛陀造了一座特别的精舍,并为其他比库安排适当的居处,使众人在停留期间能够安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