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网

妙法莲华经浅译

发布时间:2022-11-25 08:17:52作者:佛心网

  妙法莲华经分为七卷,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序品第一至安乐行品第十四)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本品叙述无量无边大菩萨,住在下方世界虚空中,他们从地下涌出。为什么?因为要供养妙法莲华经,要护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这些法身大土在往昔时,曾经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现在他们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

  经题:妙法莲华经第二十品(讲解)

  甲、释名题

  「妙」,对这个妙字我们就需要下一番坚苦功夫来研究。「妙」就是玄妙、微妙、深奥不可测。智者大师九旬谈妙,集成一部法华玄,为天台宗三大部分之一的重要典籍,就是单说这个「妙」字说了三个月,你说妙不妙!

  在讲每一部经之前,先讲七种立题和五重玄义,这是天台宗讲经的现则。这七种立题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是单独的三种。复三就是重复的三种。具足一是单独、重复合起来的立题。

  先讲单三,单三是人、法、喻。第一是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所以叫单人立题,单用一个人来代表一部经的名字。因为这个「阿弥陀经」是讲西方净土法门,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什麽有极乐世界?是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发了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愿愿都是要度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成佛的。所以这一部经就用阿弥陀佛的名字来代表一部经的名字。

  佛法到了最後灭亡的时候,最先是「楞严经」没有了,因为楞严经是成佛的正因,证果捷径了义,众生业转重,故先隐没。也可以说是因为「楞严经」把这个世间的道理,万事万物都讲得很详细,可以说是泄漏了天地的秘密。于是乎到末法时代「楞严经」就先没了,其他经也跟著继续湮没;到最後只剩下「阿弥陀经」多留在这个世界一百年,所以「阿弥陀经」在佛教里是最後才没有的。到「阿弥陀经」也没有的时候,就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在这个世界上留一百年;然後六字洪名又灭去两个字,只剩下「阿弥陀佛」四个字,又再住世一百年。以後,佛法在世界上就完全灭尽了。那个时候,三灾八难,一切灾害相继降临,这个世界随即毁灭。

  因此,我们对「阿弥陀经」就应该特别注意。因为末法时代,净土法门对一切的人是最对机的。可是末法时代也有正法存在,就好像我们现在所住的美国,以前没闻过佛法,现在处处都闻佛法。这是佛法刚传到这个国家,所以现在就有很多美国人欢喜参禅打坐,欢喜研究佛法,开了佛教正法的风气。

  「阿弥陀经」是单人立题,那麽以单法立题的是什麽经呢?是「涅盘经」。涅盘是法,涅者不生,盘者不灭;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的法,这是单法立题。

  以单喻立题的是梵网经。梵网是大梵天王宫殿前面的一个网罗幢。这网形状是圆筒形的,四面有孔,因此叫做网,就像鱼网一样,是用来庄严的。大梵天王欢喜把他的宫殿装饰得最壮观最美丽,所以悬挂网罗幢。网罗幢每一个孔有一粒宝珠,这宝珠会放光,叫夜明珠,白天也发光夜里也发光。每一粒珠放在每一个孔里边,所以光光相照,孔孔相通。光和光互相照耀,孔和孔互相通达,这叫梵网。梵网经就是菩萨戒品,菩萨戒为什麽用梵网来代表它的名字呢?因为这个戒就好像一粒宝珠会放光,你能守戒清净就有光明。以上说的是单三立题。

  复三有: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什麽叫人法立题呢?好像「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菩萨是人,般若是法。文殊菩萨是大智大慧的菩萨,他问这个般若;般若是智慧人才能问的智慧法。这部经就是以人法来立题的。

  还有人喻立题,人喻立题的经是「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如来所说的法,好像狮子吼;狮子一吼,百兽皆惧,无论豺、狼、虎、豹,什麽恶兽,一听狮子吼,就得老实;这「如来师子吼经」便是人喻立题的例子。

  以法喻立题的便是本经「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以妙法配合莲华做这部经的题目。所以这一部经就是以法喻立题的,属于复三之一种。

  具足一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是方法,也是佛法,大方广三个字的简单解释是:佛法深如大海,广大如虚空,没有边际的。佛是人,华严是譬喻——华是有芳香之味,代表德性圆满,以圆满的德性及修行的功德来庄严佛的十身。所以这一部经是以法、人、喻三种完全具足起来标立经题的名字。

  研究佛法的人,对这七种立题应该能够记得,可以随时讲出来。如果七种立题不懂,那你就不是研究佛法的人。在大藏经里面,分门别类有很多种,经典也有几千卷,但是都不出这七种立题。所以,看经典的时候,一看经题就应知道这部经是以什麽来做题目。

  把立题认识了,然後自然就可以深人经藏,智慧如海。假如连经的名字都不清楚,什麽叫涅盘经?你说不懂。连涅盘经的名字都不懂,那你看涅盘经又有什麽用呢?如果经典的名字都不认识,就不能深人经藏;也就不会智慧如海;不会智慧如海,那你学一辈子的佛法还是那麽的蠢笨痴呆。所以,这七种立题是很重要的。

  若每个人都能认识七种立题,对佛法就可以研究。还有五重玄义,五重玄义是: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

  名,这部经是以什麽做它的名字?体,这部经的法体是什麽?法体知道了,要知道它的宗旨是说什麽?宗旨知道了,又要知道它的用途;用途知道了要知道教相。为什麽呢?就像我们人,首先要有名字;如张三、李四,各有其名。知道张三的名字,那张三的身体有多大?多高?多长?多重?他的身体是什麽样子?他的身体健康不健康?他是以什麽为生?他是做生意的、读书的或做工的?士、农、工、商,他做那一行呢?若他是读书的,以读书为宗旨,那读完书又有什麽用呢?是否去睡觉?不是的,读完了书,它要发展它的用途。读科学的在科学上发展;读哲学的在哲学上发展,都是各有所用。经也是一样,经的用途知道了,题和宗旨也知道了,究竟它的身份是什麽呢?如教授、总经理,或者她是一位家庭主妇。总而言之,各有各的身份,这就判明了他将来的成就。经也是一样,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是以七种立题中的法喻立题来命名的。

  「妙法莲华经」在五重玄义里,第一个玄义是释名,也就是解释这部经的名字。这一部经是以妙法莲华为名。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因为微妙甚深的佛法,一般人不容易明白,所以用莲华来比喻。这一部经是以法喻为名的。

  究竟什麽是妙法呢?它妙到什麽样子?好到什麽程度?现在我来告诉你,这个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的。不可以用心来测度思惟,想也想不明白的;要能想得明白就谈不到妙了。既然想不明白,那麽就不需要说了,说不出来嘛!可是不能不说,说不出来的就是妙。说不出来的还要说,那说的并不是妙,而是形容这个妙及讲说这个妙的意思。

  究竟妙的真正意义是什麽呢?那是惟佛与佛,才能明了这种甚深境界。现在讲「妙法莲华经」只是讲少少而已,可是这少少的就不知道要讲多少天了。因为这个妙字,就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讲了九十天,也没有把这个妙字讲完,只讲了一小部份。今年(一九六八)暑假的时候,在九十六天里讲完一部楞严经,这真可以算是坐火箭去探月球那麽快。因为我在香港讲楞严经,曾经讲了十四个月才把它讲完的。

  我们先讲妙字,究竟这个妙字要讲多少天?现在也无法预算,讲几天算几天。那麽首先要说妙。什麽叫做妙?妙法就是妙。什麽妙?众生就是妙。什麽妙?佛也是妙。什麽妙?天地间所有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妙的,什麽都是妙法。所以这个妙字要讲起来是无穷无尽的。这也是妙,那也是妙,妙究竟是从什麽地方来的?它是从心而来的。

  你怎麽知道它是妙法呢?因为你有心,所以心法妙,然後是众生法妙,然後就是佛法妙。

  心法怎样妙呢?所有的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房廊屋舍,所有的一切,是从什麽地方来的呢?都是从每一个人现前的一念心生出来的;从众生的心里生出来。怎麽生出来的呢?你会说:「那就不知道了!」这是妙。知道不知道都是妙。你为什麽会知道呢?又为什麽会不知道呢?这岂不是妙?这就是心法妙。

  心法妙,心怎麽会妙呢?人的心,都是一般无二的。你指著胸前说:「我的心在这儿。」你的心真的在这个地方吗?那你真是错认心了!是认贼作父了!就像阿难似的,在楞严经里阿难说:「心在里面。」就是指这个肉一团一 心;这个肉一团一 心是没有用的。怎麽说它是没有用的呢?因为它只是一块肉一团一 。这个是集起心是聚集烦恼而生起来的心;又叫缘虑心,攀缘思虑的能力一直帮著你打妄想。而第六意识,也就是这个称为集起心,是这个帮助你打妄想和生杂念的肉一团一 心、缘虑心、集起心...,这个心就有这麽多的名称。所谓心法,不要以为我是说这个肉一团一 心。

  那我另外还有个心吗?你不知道吗?看看这是不是妙呢?你连自己有个心都不知道。你既然连心都不知道,那你连生命也不明白啦!来的时候,糊里糊涂,去的时候也糊里糊涂。来从什麽地方来都不明白,这是个妙!死的时候又糊里糊涂的跑了,到什麽地方去又不知道,这也是个妙;生和死的时候都不知道就算是妙!那麽活著的时候大概是不妙了吧?但是这个更妙!怎麽会更妙呢?比如说你在不知不觉中从小孩子变成大孩子;从大孩子又变成大人;成了大人之後也不知道怎麽变成为老人。你说这妙不妙?不但变成老人,你又会生育儿女。如果不是妙,怎麽不知不觉就有这麽多变化?这是妙法。这个妙法现在讲出来,你会觉得有点意思,好像是这麽回事,但在没讲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妙法。

  妙法就是这样的在你不知不觉中生出一种作用。妙要说起来多得不得了。眼前你所能看见的都是妙。为什麽呢?你怎能看见呢?要不妙你就看不见了。那麽看不见的就不是妙了?看不见的更妙。看见和看不见都是妙,听见和听不见也是妙。

  所以眼前能看见的,不但是看见;怎麽能看见呢?这就是楞严经所讲的:「谁能看见?谁同你看见的?」你说这妙不妙?为什麽近的你能看见,远的就看不见呢?这都是妙。当你看见黄色,你就有黄色的样子。看见青、黄、赤、白、黑,这些就在你的八识田中生起它的样子。又怎麽会生起来呢?谁教你生出这种影像?这岂不是妙?

  听也是一样。听的声音,为什麽有的声音就喜欢听,有的声音你就不喜欢听;谁教你欢喜和不欢喜听呢?没有!为什麽自己就会生出一种爱和憎的心来呢?见到美色,就生爱心,看到不好的颜色,就生出一种憎恶心、讨厌心。是谁教你的呢?你说:「我不知道是谁教的,只是这麽想。」这麽想就是妙,一切一切都是妙;这是心法妙;是由心里生出来的千变万化。如果不妙的话,怎麽生出这种种的变化呢?

  妙太多了,如果要说,说几百年也说不完这个妙。要能说完那就不是妙。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都没超出这个妙字。所以这个妙包括三藏十二部,包括一切的佛法;一切佛法都没超出这个妙字。所以智者大师讲了九十天,就是讲九十年也讲不完这个妙字。这麽说来法华经在这一生也听不到了,也没有机会听完了。九十年也讲不完一个妙字,那麽经文就不知道要讲多久。别怕,现在的时代是一切事情都讲快,讲经讲快是妙,讲慢也是妙。既然释迦牟尼佛讲经也没有超出这个妙,我现在讲经又怎会离开这个妙呢?这个妙要离开就不妙,离不开就是妙。

  法虽然是妙,要想知道妙法,得先要把妙放下。放不下是妙,但能够放下那才是真妙;要不信,你试一试把身、心放下。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人空法空,一切皆空,你说这不是个妙吗?这个妙是要把身心放下才能得到真正自性本有的妙。你能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可是还没有离开身心世界。这不是说离开我这个身心,离开这个世界,才能没有身心世界;而是在这个身心,在这个世界而没有了。

  「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这就是快要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境界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才妙。容易也妙,不容易也是妙,一切一切都是妙,都没超出这个妙法。所以这个妙字是没法子把它讲得完的。

  因为妙不容易说,所以是个妙。不容易说现在还要说也是个妙。总而言之,妙、妙、妙!一切都是妙。这又有什麽用呢?你问这个问题,这才是真妙。

  修行、参禅、打坐,是追求这个妙。释迦牟尼佛到雪山苦行六年,是追求这个妙。一切菩萨行菩萨道也是追求这个妙,就是找这个妙。罗汉们宁可放下一切,也是去找这个妙。一切凡夫、圣人,想要修行,也是为著追求这个妙。所以到成佛的果位上,也叫妙。是什麽妙?是妙觉。菩萨是等觉,还谈不到妙觉,做佛才能成妙觉。所以现在先要明白这个妙。

  妙有什麽用处呢?妙什麽也没有用,但什麽都需要它,这是放之存于六一合 。这个妙要说它的大用,大造大化,这个天地万物,一切一切,都是从这个妙生出来的。所以不要以为有天主、有地主,又有人主创造这个世界,其实一切都从这个妙生出来的。这个妙字也只有佛才可以当得起。我们木有的佛性就是妙觉佛性。有关明白这个妙字是谈何容易呢!你要是很容易就明白这个妙字,那就谈不到妙了吗?不是的。你要是很容易就明白这个妙字,那更是妙。为什麽呢?你不费力就明白了,那岂不是妙吗?你费很大力才明白那更是妙。所以,怎样讲都是妙,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你说眼前的什麽不是妙?灯、桌子、椅子,这一切都是妙法的表现。你要明白这妙法,一切都是妙;不明白这个妙法,一切法都是粗。你要是觉得你很明白了,其实你还没明白。你去研究它的本体,都是从一个妙字生出来的。

  今年(一九六八)的暑假期间,费了九十六天讲一部楞严经。楞严经上所说的五十陰魔,那些陰魔都超过现在的天魔外道。因为那五十种陰魔的神通实在厉害,有的头上可以放光,若把他的光放在你头上,你头上也会放光。但这种种神通在佛教里都是魔,何况现在的外道都不能放光呢!他们就像苍蝇似的,东、西、南、北的乱飞,飞来飞去,找不到出路,可怜这些盲从的人,就像跟著瞎子学道一样。假如你说你不明白,想要求法就应该跟著明白的宗教去学,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一般的人不明白便以盲引盲。因为世界上明白及有智慧的人少,不明白与愚痴的人多。有智慧的人喜欢听真理,没有智慧的人喜欢听迷人的道理。什麽是迷人的道理呢?譬如说修行的人不断一婬一慾,可以随随便便,因为这样说就认为它是好的。佛教是主张断一婬一慾的,如果不断一婬一慾而修行,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无有是处了。因为人问的不究竟欲乐和出世间的究竟快乐,是不可以兼容并蓄的。

  还有一些人,在研究、修一习一 佛法中,尽做口头上的工作,而不实实在在的去做。不依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行持,就等于是魔一样,也不能把他列入佛教徒之内。就好像有一些人见佛不拜,他说他是信佛的,这种人将来的後果是不堪设想的,究竟会到畜生道或到地狱或者饿鬼道去,是没有人敢担保的。为什麽呢?因为学佛法,就要依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做,要是把「我」看得比佛还大,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佛法的人不但见佛要尊敬礼拜,就算见到菩芦也要拜菩萨,见罗汉也要拜罗汉,见到大善人、大修行人都应该恭敬钦佩他们,不应该贡高我慢,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自高自大。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

  在法华经第二十品有位常不轻菩萨,这位常不轻菩萨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修行菩萨道的一生。这一生他专门行常不轻菩萨道,怎麽行法呢?他专门恭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这十大愿是:一、礼敬诸佛:就是恭敬顶礼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二、称赞如来:你会问:「佛也欢喜人赞叹吗?」不错,因为你赞叹佛也就是赞叹你自己,假如你自己不愿意赞叹自己,那就不要赞叹佛,佛和众生是一样。你说:「我是佛那我就不需要拜佛。」这也是个错误。你自性是佛,但是你没有修,还不能和佛一样得证佛果。如果人人都是佛的话,释迦牟尼佛又何必到雪山打坐六年,在菩提树下坐了四十九天才开悟成佛呢?

  释迦牟尼佛以过去生中修种种的苦行,修种种禅定,修种种般若,修种种布施,修种种戒律、忍辱、一精一进以及修种种的法门,今生还要去雪山修六年的苦行,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要费这麽多的手续!而你连六天都没有做到你就是佛,这太便宜了你,这个佛就如同捡到的一样。所以有些人说他自己是佛,真是无惭无愧,大言不惭。而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做过常不轻菩萨,就是永远恒常的不轻慢一切众生。他见佛拜佛,见菩萨拜菩萨,见罗汉拜罗汉,见著一般人他也恭敬,见著比丘、比丘尼也叩头,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意思是说我不敢轻看你们,你们将来都会成佛;如果我轻看你们就等于轻看佛一样。这种发心是实实在在的一点虚假都没有,实实在在恭敬一切众生。但是他招来的果报是最不好的,因为有一些傲慢的比丘说:「这个比丘,你真不懂佛法,乱给人家授记。」于是就打他,在他叩头的时候用脚踢他,甚至把他的牙齿都踢掉了。要是一般人对人叩头还被人打,以後就再不向人叩头了。但是这位比丘,人家打他,他还是向人叩头。以後,他远远的见著比丘、比丘尼时先叩头,不等这个人走到他身边就站起来跑了,免得这些人打他。他还是一样行不轻慢一切众生的菩萨道,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前生所修的六度万行,而不是一朝一夕就成佛的。

  所以那些认为自己是佛的人,他就不认识佛了。自己妄自尊大,这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不是佛境界。认为自己是佛而不修行,尽造罪孽,这比你天天抱著原一子一弹 、氢气弹睡觉还危险。这些人将来一定堕地狱的,真所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往里钻。」

  我讲楞严经时曾讲过一首偈颂:「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当师父的下了地狱,向徒弟问:「为什麽也到这个地方来?」徒弟说:「我跟著您学道的,当然也跟著来啦!」师父说:「错了错了!这是地狱啊!」徒弟问:「为什麽您把我带到地狱里来?」师父答:「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麽会到这个地方来的,现在想出去也不能了。」不但他自己不能出去,所有跟他学的徒弟也一网打尽了,什麽时候翻身谁也不知道。这就是自称是佛,不认识佛,又不明白佛法,所得到的果报。

  上面是说要跟著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去修,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这不是说今天供养,明天不供养;不是说供养一个佛,而不供养其他佛,要普同洪养。除了广修供养,还要忏悔业障,这是第四愿。我们为什麽要向佛顶礼?就是要表示自己无量劫以来,做的错事太多了,现在发露忏悔,改过自新。五、随喜功德。就是看见所有慈善的事情都应该做,能做一分钱就做一分钱。

  行菩萨道是要利益人、帮助人的,不是只想利益自己。凡是帮助别人的事情,不自私自利,这都是随喜功德。六、请转法一轮 。当你知道某一位法师会讲经,就联合大家请这位法师说法。须知道经典的意义要有几十年研一习一 的功夫才能明了,那些所谓研究佛法,有头衔的学士,倘若他们没有把自己放下,那他根本没有明白佛法。就像蚂蚁啃西瓜,尽在皮上钻来钻去不能嚐到味道。学佛法要跟著法师们学,不要自以为不可一世,说自己懂佛法。所以请真正明白佛法的法师说法,就是请转法一轮 。七、请佛住世。请佛陀常住世间,现在佛不住世了,就要请佛法住世。八、常随佛学。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把自己的身体看空了,没有自己这一个身体。所以要跟著佛学。九、恒顺众生。常常随顺著众生,希望令他们明白佛法。十、普皆回向。把所有功德都回向一切众生,令他们速成佛道。

  「妙法莲华经」释名的第一个字是妙。妙字太宽广了,横讲、直讲是妙;尘说、刹说也是妙。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都是妙法,妙法包含一切,以至三藏十二部都包括在妙法里面。

  所谓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讲定学,律藏是讲戒学,论藏是说慧学。经、律、论所包含的道理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而戒、定、慧所居的功也是无穷尽的。既然经、律、论是妙法,戒、定、慧也是妙法。有关戒、定、慧你们听了很多,试问究竟做了多少?我们听闻佛法,不但要明白,还要设身处地的、实实在在的去依法修行,这才是真正有所得。知道而不行,就等于不知一样。为什麽呢?因为那就像知道这样东西是好吃的,但是你必须吃了之後才能真实受用。对佛法也是一样,知道一点行一点,这才是实行家。若知道而不行,对你对佛法都没益处。就好像石头人似的,形像虽是个人,却不能说,更不能行。

  妙,有心法妙、众生法妙和佛法妙。分而言之是三,合而言之是一。无论分开或合起来讲都是妙法。三是妙法,一也是妙法。

  所谓三藏十二部,三藏是:经、律、论,它包括戒、定、慧三无漏学。十二部经是:(一)契经、(二)重颂、(三)讽诵、(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虽然这十二部经的意思很深,但主要是记得和了解佛陀的教义。佛法不一定注重学问,而是注重真实行持。六祖大师甚至没有读过小学,连签自己的名字都不会,但他却会讲经说法。因为他不认识字,讲经时就叫人为他念经文。人念一句他讲解一句,而他所说的法是和佛一致的,并没有不合佛法。六祖大师不认识字却会讲经说法,是因为他得到佛祖的心印,以心印心的妙法;故他所说的法都是妙法。六祖得到五祖的心法,五祖把衣钵传给他,他和猎人共居十五年,在这一段时间内他用功修行,开大智慧。我们修道的人切记不要著急,古云:「毋欲速,欲速则不达。」修行用功就像射箭的弓,紧了则绷,慢了则松,要不紧不慢才成功。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在中国有一种虫叫蜉蝣,这种虫朝生而暮死,生得快死得也快。所以我们修道者要老老实实的用功,千万不可走捷径,以为走旁门左道的小径会比较快有成就,实际上它是达不到目的地。我们要依照六度万行的大道去修行,这才是妙法。中道就是妙法,离越中道,就不是妙法。

  在汉朝有两个人,一个叫袁盎,一个叫晁错,两人都在朝廷当官,袁盎用方法把晁错杀害,之後袁盎便出家做和尚。原因是他时常见鬼,常常见晁错的鬼魂要来杀他。白天夜晚都是如此,使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因而忏悔出家。他出家之後,再没有见到鬼魂,乃更决心用功修行。因为一念之差杀了人而出家,所以他希望来生也再做和尚不当官。果然第二生他成为一个到处弘法的大法师,是个不贪名不图利的苦修行。这一生他也没见著晁错的鬼魂。如此过了十生,因为他苦功修行有点道德,所以一生比一生身份高。到了第十生,他做了国师,成为皇帝的师父。皇帝赐他一个沉香宝座(当时沉香在中国是最贵重的一种木材,只有皇帝才能坐这种木造的椅子)。当国师坐到宝座上,便神气十足。他心想:「当今世上能坐这种宝座,这麽尊责的法师也没有几位,这赏在太妙了!」

  就当他生这一念贡高心,以为当今天下唯我独尊的时候,那十生以前未超脱的晁错冤魂又来找他了。突然在他膝上长了一个人面疮,这种疮有口、鼻,更会说话。常常对他说:「你休想再摆脱我,我跟著你十世,非要你还我命不可。」这位悟达国师得了这麽一个疮病,日夜呼痛,他实在没办法,难以忍受,他念大悲咒、楞严咒以及一切的经咒都不能消罪,因为他业障太重。这皆是由于他生一念贡高心,所以护法神也远离,不再保护。幸而想起了迦诺迦尊者,悟达国师曾服侍这位尊省。当时,尊者全身生疮,流脓、出血,又肮脏又臭。悟达国师摄心侍奉及照顾他,替他煎汤熬药服侍他,使他的病痊癒。迦诺迦尊者其实不是真的有病,他为示现来度悟达国师的。果然,国师对他很好,尊者痊癒之後便对国师说:「将来你有难,可以到四川茶山地方找我,我会替你想办法解决。」这时候悟达国师因为生了人面疮而没法治好,便想起去找迦诺迦尊者。尊者用三昧水替他一洗,人面疮就痊癒了。所以修道的人无论怎样也不可生贡高我慢心。

  心法妙,在前面讲了个大概的意思。现在讲众生法妙。什麽叫众生?众生是种种因缘和合而生,故叫众生。众生分为十二类: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这十二类众生中每一类又有种种不同。就拿卵生来说,有的卵生会飞,有的不会飞。会飞的种类有千千万万那麽多,以至任何人也不能完全认识及分别清楚。你说是不是妙?分别不清楚是妙,分别得清楚岂不也是妙?卵生是这样,胎生、化生、湿生...以至所有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胎生,人是胎生,一切畜生也是胎生。卵生是怎样来的?卵因想生,因为有这种想,所以就有卵生。胎生是胎因情有,是由爱情而生。爱情,人人都认为是一种最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在最快乐里面反而是最痛苦的。现在美国有很多人都觉悟到爱情是不自一由 的,于是乎解脱爱情,走到觉悟这边来了。一般青年男女随便谈情说爱,随便结合,又随便分离,说这是一种自一由 ,其实这是误解自一由 。男的女的都不结婚,不守规矩,这不但不是自一由 而是错中错。为什麽?因为要是结了婚,虽然不自一由 ,还是天经地义的一种道路。假若误解爱情,说不结婚就可以随便,这是想要快一点死,想要快点把自己的身体破坏,把身体弄坏了就会死得快一点。这种情形若不赶快挽救,祸害就太大了。这是说胎因情有。

  无论人或畜生,畜生也因为有这种情,为什麽牠也有这种情?这种情是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的颠倒一习一 气太深。做人的时候,这种情慾心重,所以就会堕落到畜生道;如果在畜生道里还不知道觉悟,情慾心便变得愈重,也愈来愈愚痴昏钝。

  诸众生中,湿生和化生是怎麽生出来的?也都因为一婬一慾心太重。任何众生都因为有这个情,所谓:「业尽情空是真佛,业重情迷是凡夫。」被情所迷者是个凡夫,你要是把这个情看空了,就是个圣人。

  在众生里边,人类有千差万别,畜生里边也有千差万别。可是这些都没有出离这妙法,都在妙法里面包含著,所以众生法也是妙法。

  你不研究它不觉得怎样,若一研究,每一种类都有它的道理。为什麽会做人?为什麽会做狗?为什麽会做猪?为什麽又会做牛做马?这里面都含藏著一个妙法。这个妙法的道理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明白就是妙法。你说我明白了,明白也是个妙法。妙法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在众生份上也是一样。

  讲到佛法妙。什麽是佛法?什麽又不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佛有一切一切的法,没有一样不是佛法。究竟有多少?总括起来有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那一个法门是最妙的呢?每一个法门都是最妙的!以前我曾经答覆过一个人,他问我:「八万四千法门那一个是第一?是最高的?」我答覆他:「你要是认为那一个法门对你最适合,那一个法门就是最高的;那一个法门对你没用处,那一个法门是最低的。」这要看你的根性,佛设八万四千法门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的毛病。你的毛病除了,那一个法门也没有用。你的毛病如果存在,那一个法门可以治你这个病,那一个法门就是第一。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第一,也有八万四千个障碍,与八万四千个最高无上。

  现在讲到佛法妙,也就有八万四千个最妙。为何如此说?因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法都是药方。你有什麽病就吃什麽药,这个药就是治你这个病。能把病治好就是良药,你要是用错了药,良药也会变成毒一药。

  今天有人问我吃肉可不可以开悟?我说:「吃肉者若能一口吞下一只猪、一只羊或一只牛,如果有这麽大的口,就可以;若没有那麽大的口,没有人保险可以开悟。六祖大师和猎人在一起十多年,他是吃肉的,可是他吃的是肉边菜。因为他和猎人在一起,猎人一天到晚都以肉为食,他若不吃肉就没东西吃。于是他自己种了点菜,也不另外炒或煮,就把菜放在肉锅一起煮,他就吃菜,这叫肉边菜。六祖大师吃肉边菜,因为他是已经开悟成佛的人了。他就是吃肉、吃什麽都可以。我们没有六祖大师那种智慧德行,还没有开悟,还是不要尽贪吃的享受。吃的东西再好,到了肚里也变成臭秽的,没有什麽大的意义!」

  「妙法莲华经」之所谓心法妙、众生法妙、佛法妙。我们人的心可以到十法界,十法界没有超出现前一念心。譬如我们生一个恶念,就会种地狱的因。再生一个恶念,就会种饿鬼的因。再生一个憎恨的恶念,就种下修罗的因。再生一个愚痴的恶念,就种畜生的因。你生一个善念,就会生到人道。若生一个守五戒修十善的心,就会生到天上。假设发心去修行苦、集、灭、道四谛的法门,就是种声闻的因。你发心修六度万行,这就是种菩萨的因。你发心修持一切的佛法,而希望成佛,这就是种佛的因。

  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是四圣法界,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六凡法界,合起来是十法界。十法界是从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所造成,所以说心法妙。如果心法不妙,众生法也不妙;众生法不妙,佛法也不妙。就因为心法妙,所以众生法也妙,佛法也妙,十方诸佛没有超出现前的一念心,十方的菩萨也没超出我们现前的一念心;乃至于十方缘觉、十方声闻也没超出我们现前的一念心。甚至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法界亦都没有超出现前的一念心。

  讲到「心」字上,古人有这样的几句话:「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做佛也由它。」做佛也是由这现前的一念心而起的。在华严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假设你想了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的一切诸佛,便应该看一看法界性这种奇妙不可思议的境界。这真是太妙了,所以说一切唯心造。你来这听经,也是因为心里想要来,心里动这一个念头,身体就跟著心跑了。如果没有想要来这个念,就不会在这里听经。心字在中国字来讲,三点好像星星那样陈列著,底下有个弯钩,这个钩像月牙,披毛戴角做畜生就从这儿生出来;可是,做畜生虽然由这一念心,成佛也是由这一念心,并没有换另外一个。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个心生成的。

  太妙的妙法人都不知道,现在讲一讲不太妙的。例如吃饭,肚子饿了就想要吃饭。怎麽会生这种思想呢?怎麽会想要吃东西而说是肚子饿呢?怎麽会肚子饿呢?这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总而言之你不分别、不思量,那就是妙法。到了不思量不分别的境界上,所谓「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永脱根尘。」六根没有了,六尘也忘了,你修到这种境界,那便真是妙法;虽然没到那种境界,也没有出乎妙法之外。所以我们现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没有一样不是妙法。妙法,往深处讲是妙法,往浅处讲也是妙法,法法皆是妙法,只看你能不能明白。你要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要是还没明白,也可以说是妙法。但只可以说是妙中之粗,是粗的部份,不是细的。妙法两字是没法子讲完的,要能讲完就不是妙法。

  现在举出一个例子来形容妙法,这形容本来不大恰当,可是以这形容或者令我们明白一小部分的妙法。在以前有一个官,这个官信佛,他会背诵法华经,而法华经有两册,他对上册一目了然,能读能诵,明白经中的道理。但下册他就格格不入,没法子懂,也没法子诵念。他觉得这件事真妙,对上册他读一次就记住了,但下册读了几千万次也无法记住,这是什麽原因呢?于是,他便到附近一个寺院,这个寺院里有一位开悟的和尚。这个官到这寺里请方丈和尚为他开示,方丈和尚就欢迎他、招待他。他对方丈和尚说:「我很信佛,我对法华经很有兴趣。但不知为什麽,上册我读一遍就能永远记住,但下册无论怎样读也记不住。这究竟是什麽道理?我不明白,所以来请和尚开示。」那个方丈和尚是个开悟得到五眼六通的人。五眼就是:(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开了五眼者,能观察过去世,一切事。和尚听他这样问,就对他说:「我告诉你可以的,不过你不要生瞋恨心。因为我所说都是真的,并不是骂你。」这个官说:「这当然,您告诉我前因後果的事情,我当然不会瞋恨。」和尚告诉他:「你前生是在寺里耕田种地的一条牛,帮庙上做工,所以有很大的功劳。而庙上每年到了六月,照例把经典搬到外面去哂,因为哂过之後这些经典就不会生虫。在晒经时你曾走到晒经的地方用鼻孔嗅过这部法华经,但只是嗅到上半部,下半部没有嗅到。因为你对寺庙有功,所以今生你做官(你不要以为做官的都是人,其实马、牛、羊、鸡、犬、豕,什麽都有的)。因为你只用鼻子嗅到上半部的法华经,所以你对上半部特别熟悉,对下半部则格格不入,就是由于这种因果。希望你以後更加一精一进拥护佛法和道场。」因为他前生只用鼻子嗅过上半部法华经,就永远也能记得,那是什麽道理呢?这就是妙法之一。

  我的一位弟子曾对我说:「楞严咒对我是一个大障碍,我怎样读也记不住。」你不要望洋兴叹。我教你一个方法,你不要一下子把全部咒文读完。你要一句一句,一行一行的读,记得上一句再读下一句。第二句记住了再往下读。如果记不住就不往下读,单念那一句,多读几遍,把眼睛闭上也能背出来,才再多加一句。如此一句一句的加下去就会背了。千万不可贪多,贪多嚼不烂。就像那位问吃肉可不可以开悟的居士,我告诉他说:「你若能一口吞一只牛,你就能开悟。若不能一口吞一只牛,那是永远不能开悟的。但他还是不懂,说他没办法。若没办法怎麽想要开悟呢?试问那一个佛是吃肉开悟的?那一个祖师或菩萨是吃肉开悟的?为什麽你要那麽特别,既要吃肉又要开悟?」这只是开吃肉的悟。因为吃肉是贪心,他将来的果报可不得了,因为他欢喜吃别人的肉,别人也欢喜吃他的肉,可惜他还不知其危险性。读楞严咒可不要贪多,虽然楞严咒很长,但你要是专心也会背诵的。

  妙法是法法皆妙,没有一法不妙。我讲妙法莲华经,单讲妙法两个字就讲了好几天,而妙法两个字也总没讲完。不过比起智者大师那相差太远了。智者大师讲妙字讲了九十天还没讲完。那麽什麽是妙法?你知道也是妙法,不知道的更是妙法!如果说不知道才是妙法,那麽,能够学吗?现在就要学不知道,学不知道打妄想;学不知道瞋恨心;学不知道生贪心;学不知道生痴心,把贪、瞋、痴丢了不要,这就是妙。你要是舍不得贪、瞋、痴,那就妙也不妙。能舍了贪、瞋、痴,那是不妙而妙。你想要知道这个原理,就须专心一致的用功修行,到了得到五眼六通时,就会知道这个原理和这个妙法。

  「妙法莲华经」,谈到妙法的妙,有众生法妙和佛法妙。现在是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妙法就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

  所谓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没增一点。在众生份上,也没减一点。在诸佛的份上,它也不净;在众生份上,也不垢。在诸佛份上不生,在众生份上也不减。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妙法的本体。我们人人本具,个个无缺;可是却没有人知道,这叫理即佛。所谓理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理,而不是说现在就是佛;只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说人人是佛,仅是指理即佛而言。

  每人来听经要明白经的道理,明白诸佛所说的道理。须知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佛所说的法是因为众生有心,若众生没有心,佛也不用说法。你知道心即佛而只有佛的名字,这叫名字即佛。

  单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不用功修行,你虽然知道理即佛,名字即佛,又有何用?那佛性就好像在金矿里的金,把矿里的金取出来就是修行。取出来後还要锻链,用火烧冶,经过锻链後才是真金。不错,人人是佛,矿里的金是理即佛;从矿里取出来的金是名字即佛;又加上一番修行锻链,用火把金链出来就叫观行即佛。

  修行用功,参禅打坐、念佛、诵经,无论用任何功都要专一。专一修行到内无六根,外无六尘的程度。内也没有六根的境界,外面六尘也空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永脱根尘。这时候,既无人相,更无我相,无众生相也无寿者相。没有过去心、现在心,也没有未来心,三心了不可得,且四相也空了。这时候就得到一点妙法的滋味。但是还没有确实、真正的知道这个滋味,这时候就叫相似即佛。

  到了相似即佛的时候,还不能停止。还要用功修行,直至能见到本来面目。在禅宗里叫本来面目,在天台宗是说得到一心三谛的境界。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缔。在净土法门里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何谓一心不乱?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上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风也吹不动,雨也打不漏,成为一个。尽三干大千世界就在这「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念里包括了。这时候没有山河大地,没有房廊屋舍,也没有人、我、众生、寿者,什麽都空了。若想要停止「南无阿弥陀佛」这念也不可能。它就像流水似的不休不停。如此念佛,念到不念自念,就是得到念佛的一心三昧。这时候是很妙的;你听见人说话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刮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流水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正是水流风动演摩诃,都是摩诃大法。当你见到七宝莲池里的四色莲花,各放著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黄色黄光这四种光明。这时候可以百界成佛;不但在这个世界成佛,你愿意到那一个地方成佛都可以,这是净土法门里的一心不乱。并不是像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他听见声音,譬如听见钟「当」的一声,他就问旁人有没有听见,还以为是一种境界。任何一个用功的人,那种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不要执著它。禅宗有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算佛来也不要动心,要修得这种定力。不可以佛来就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麽生欢喜心?须知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相都是虚妄的,你要能在有相上就看见是空的,这就是真空。而在空的份上又能看见是有,这是妙有。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你说这妙不妙?到了这个时候就叫分证即佛。

  虽然到了分证即佛,可是还没究竟。必须要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明星而悟道,究竟证果,这就叫究竟即佛。以上所说的是以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到了这个时候才亲证妙法的本体而真正成佛。

  妙法的境界是不思量、不分别。正如某人要学楞严咒,他就落到思量和分别上。须知你越思量就越学不会,越分别就越不明白。你若要去想为什麽,就不能记住楞严咒。什麽也不想,而只知道念楞严咒是我的本份才对。要想记住楞严咒就不要用分别和思量心去念,分别就是第六意识,思量就是第七意识。我们要用不分别、不思量的妙法,要用真心去学佛法。

  妙法虽妙,但会用的人很少。从前,有一位庞居士,这位庞居士开悟之後回想起从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直到现在才开悟,觉得这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他想说明了悟妙法的法门,真是:「难、难、难!」怎麽难呢?如「十担芝麻树上摊。」芝麻粒是很小的,要把它摊在树上,不是很困难吗?树上根本是不平坦的,摊放每一粒芝麻都会掉落地上,而十担芝麻要用多少时间呢?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修行时,要想改除一习一 气毛病但却偏偏会犯毛病,你想不发脾气,却又偏偏有事情来惹你动怒,好像考验你似的。譬如:想要不喝酒,而偏偏有朋友请你去喝酒。你对他说你戒酒了,他会说:喝了这最後一次再戒吧!然後又有另一个朋友请你,这样下去想要戒酒也不容易。甚至于一切的坏行一习一 气,想要消除是很不容易的。

  庞居士认为开悟是很难的,但他开悟的太太却认为不难。她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所有一切草木都是佛的心印法门,祖师西来的妙意处处在百草头上。「翠竹黄花,无非般若。」一切青竹黄花都是般若智慧的说法表现。苏东坡曾经说过:「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流的声音就如弥陀经上说的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而山岭的颜色无非是清净法身。你说那个不是妙法?一草一木妙法本然。这究竟有什麽难的呢?因为庞居土一家都是开悟的人,而他开悟的女儿庞灵昭也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就表示妙法是在日用平常之中。吃饭、穿衣、睡觉...都是妙法,就看我们的领悟了。修道的人终日吃饭谓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谓未穿一缕纱。这并非打妄语,而是心不在焉;于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是到了无心的境界上。这时候虽然睡觉但和醒时一样,因为并不糊涂,不像常人作梦,老打妄想。

  在中国有位玉琳国师,他很聪明。他师父要他和他师兄在一天一夜 里把法华经背熟,谁若能背诵就把法传给谁。他这位师兄一天到晚睡觉,玉琳国师以为他自己一定能比他师兄先背熟这部经。谁知道他去见师父时他师父告诉他说,他师兄昨晚已经能背了。为什麽他师兄能这样快背出来呢?因为他的境界已到了睡而非睡,可能是人了定。会用功的人,无论行、住、坐、卧都一样可以入定。不会用功的人会嫌这儿吵,那儿不清净,其实假若你心里清净到处都是清净之地。

  上面讲的是第六和第七意识。在楞严经上佛陀曾告诉阿难:「成佛是由这六根,堕落也是由于这六根。」六根、六识、十法界都是妙法,都是古来讲心的表现。可是要你不思量不分别,一旦思量和分别就落在意识的巢穴里。因此一般人不能专一其心,转识成智。智是识的变化;智也是妙法。在众生份上是转智成识,是把本有的智慧变成意识,所以由妙变粗,而粗即不妙。在诸佛份上是转识成智;所以在意讥的巢穴里能得到真正的智慧而证得妙法。

  妙法,说起来是无穷无尽的。按释迦牟尼佛的本门里有十种妙,迹门又有十种妙。本就是佛即妙觉;迹是垂迹,显示种种的痕迹。因妙太广太多了,所以天台智者大师曾九十天谈妙。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虽知是妙,可是还在不明白处。以下再讲一些公案给大家听,来证明妙法的妙处: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的写完全部法华经。当他写完这部经时正是冬天,就在他把笔放到水里泡洗的时候,水里忽然冒出一朵冰莲花,这朵冰莲花越长越高,越长越大。于是他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冰莲和尚,这件事情当时很多人看见。

  还有一则公案也是证明妙法莲华经的妙。从前有一个和尚,他很有地位,在朝廷里参政。每次他从寺庙到皇宫去都不坐轿,他骑马。每当他坐在马上他就背诵法华经第一卷,到达皇宫时刚好把第一卷背诵完。天天如此,有一天他的马忽然死了;而他寺庙对面的一位居士家里生下一个男孩。婴儿出生前,他的母亲曾梦见对面那位和尚所骑的那匹马撞到她怀里去,不久婴儿就出世了。她觉得奇怪就叫人到庙里去询问,才知那匹马刚死去了。她知道这个男婴便是那匹马来投生的,于是就将这男孩送到庙里。可是男孩很愚痴,无论教他认字或写字他都不会,所以一个字也不认识。但是,有一个和尚教他念法华经时,他却很快的把第一卷记住,往後他就记不住了。什麽原因呢?因为他做马的时候,和尚每天在牠背上背诵第一卷,所以他能记注。牠因为听到法华经而得以投生做人,可想而知这部法华经的功德是多麽的不可思议了。

妙法莲华经浅译

  在晋朝时代,云南有一位叫陈东院的居士,他深信观世音菩萨。他曾到南海普陀山去朝拜观世音菩萨道场。在他朝拜完毕,见到一位和尚在念法华经。便请这位和尚替他念经超度亡母,使她离苦得乐,早登天界。在功德圆满时,他家里的一只力气很大的牛,忽然间死去了。当晚这只牛托梦给他,告诉他说:「我是你的母亲,因为口业太重,罪孽太深,所以投生做牛。现在你请法师念经超度我,使我能离开牛身,但还未能离开地狱之苦,你再请法师为我念经超度吧!」陈东院得了这个梦之後,便再到普陀山去见那位和尚,请再次超度他的母亲。这位和尚念经时固然很诚心,可是酒瘾未断,偶尔会喝一两杯酒。当他知道陈东院母亲的情形後,就很诚心的跪在佛前念法华经,在念到第四卷的时候,他的口很渴,想喝茶,茶壶里没有茶;但见平时喝酒的酒杯里有酒,便把那酒喝完了又继续把整部法华经念完。

  陈东院又作了一个梦,梦见他的牛妈妈对他说:「我本来可以离开地狱的。当法师念第一到第四卷法华经的时候,地狱里遍满金光,且有金莲花生出来,正当我要投生时,忽然间有一股酒气充满整个地狱,第五到第七三卷的法华经就没有那麽大的功效了。你再请这位法师为我重念吧!」陈居士又把情形告诉这位法师。过去这位法师以为喝一两杯酒没有什麽关系,而经过这件事之後,他便坚守酒戒了。由这些事看来,法华经的妙处真是不可思议。

  学佛的人须知法华经有多种妙处,如做畜生的听经闻法就可投生做人,在地狱里受苦的听经闻法就可以生到天上。因为有这种的意义,所以有些人就去念诵经典,并依照经典上的方法去修行。不过修行时千万不能自满,不要以为念经就有功德。你若生出自满的心,不但没有功德甚至可说是白费的。仅仅种下一点善根,修道的人切记不要自大,不要贡高我慢,处处须要谦恭和蔼。

  六祖坛经里,有一段说:有一个和尚名叫法达,他诵念法华经已经念了三千多部,因此他就生了一种贡高心。当他到曹溪南华寺去见六祖惠能大师时,本来一切僧人,见著住持、方丈和尚都应该搭衣持具,恭恭敬敬的叩头顶礼。就因为法达心里生出一种障碍,以为诵了三千多卷法华经功德一定不少,于是当他见到六祖大师的时候只弯一弯腰,连头也没有叩到地上。

  六祖大师便问他:「你现在心里有一个什麽东西?你平时修一习一 什麽?」法达很坦白的说:「我念法华经三千多部了。」六祖大师说:「我不管你诵经多少部,但须明白经意。」又说:「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正是:「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解,与义作仇家。」意思是说:你心迷的时候就被法华所转,你心里明白的时候就能转法华。转法华才是妙法。被法华转是妙而不妙,转法华才是不妙而妙。你念法华经三千多部,但不明白经中意思,你和这部经的意义像生了一种冤仇似的。本来这部经和你是一体;但是你以为诵了三千多部经,便有功德,有了一种障碍,所以变成两个。你只因为没有明白经中的道理,故未能把贡高我慢除去。

  由这一个故事,以後希望无论那一位,有什麽功德都不要生骄傲和自满心。切记学佛法的人一定要谦恭和蔼,对任何人都不要骄傲,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别把我所说的话当作耳边风。

  妙法莲华经是本经的经题,妙法是非常宽广,无法说得尽的。以上的已经大概地解释,现在续讲莲华两字。

  莲华是最稀有的一种花。这种花是属于花果同时;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莲华的根在泥土里,茎在水里,而它的花是既不在水,也不在泥,而在水上。在泥土里的根表示凡夫,在水里的茎表示二乘。凡夫著于有,在泥土是譬喻有;二乘的人著于空,水中花茎表示空。莲华在水上是超出空、有,而表示中道与了义。既不落于空,又不偏于有。空、有称两边,两边不著是为中道、了义。

  为何说莲华表示中道、了义、圆顿大教呢?因为建华一开就有莲子,这表示因果不二;因是果,果也是因;如种的是佛因,所成的就是佛果。而花果同时也表示开权显实。莲华开了就表示开权,权巧方便的法。显出的莲子是表实法;是真实不虚,以实相为体的法。

  在本经上说,佛以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什麽大事呢?是众生的生死问题。佛教我们一切众生觉悟,了生脱死。有的人说:生死是人人都有的,不算什麽大事?不错,人人有生,人人有死。但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究竟为什麽呢?有什麽了期呢?庄子说过几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而已矣。」意思是说,生命有边际、有终了的时候,可是知识是没有终极的。我们以有终点的生命来学习 没有终止的知识,这是没法子追得上的!但他只知道一半,还未知道全体,为什麽这样说呢?因为他只知道生命有一个终点,而不知道终点之後又有一个开始,虽然这个生命结束了,而另一个生命却又开始。

  我们的生命,并不是出去了就不回来。你要是知道怎麽生,死的问题也就会解决一半;若不知道怎麽生,死的问题也就不明白。正所谓:来也糊涂,去也糊涂。对于生死问题,子路曾问过孔子:「老师,我要用什麽方法来侍奉鬼神?」孔子答:「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意思是说:「你要怎样侍奉人都还未明白,怎麽就想侍奉鬼呢?」子路又问:「敢问死?」我大胆问一问怎样叫做死法呢?死是什麽滋味?死是怎样情形呢?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你也不知道怎样活著,又怎样知道死呢?也就是说,你是怎麽生的?就是怎麽死。究竟是怎麽生的呢?这就讲到根本的问题上,人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生死是一件大事。

  人是由情欲而生,所以就由情欲而死。若没有情欲也就没有生,更没有死。生死的问题是因为贪欲之心,要是贪欲的心断了,生死也就能了知。佛是为了众生生死的问题才到这个世间来的,所以这生死的问题是很重要。

  有一个生死问题的公案:从前,有一个大富翁,他娶了一个很漂亮的太太,生了三个儿子。这个有钱人除了钱之外他什麽也不认识。钱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犹如骨肉至亲,所以他把圣人所著的「中庸」一段改了。改为「天命之谓钱,率性之谓钱,修道之谓钱。钱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钱是很少时间可以离得开的。因此,这有钱人把大儿子叫金子,二儿子叫银子。因为金子、银子都有了;第三个儿子就取了一个很古怪的名字,叫业障。

  当有钱人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他年纪也老了,而且得了瘫痪病。得了这个病之後他也不能走路,整天躺在床 上。病久了,家里虽然富有,可是并没人侍候他。他那漂亮的太太也远离他了;那聪明的儿子也不来看他。这时,他把牙一咬,想快点死去。但他又想到:一个人到了陰间会很寂寞,于是跟太太商量,说:「病了这麽久,我看也不能好了,不如快点死去,免得受罪。你可不可以陪我去死呢?」他那漂亮的太太说:「你怎麽可以叫我跟你去死?死是谁也不能替谁的。你是不是病疯了?」他见太太不肯跟他去死,就转移目标,把大儿子叫来,他说:「金子,你一生出来,我就最爱你,你知道吗?」大儿子回答:「当然知道。」他又说:「现在我快死了,你能不能陪我去呢?」大儿子一听,答道:「你真老糊涂!你年纪这麽老,是应该死的,我还年轻怎麽可以死?你如爱我就不应该叫我去死。」于是,大儿子跑了。他又把二儿子叫来问道:「银子,我现在快死了,你能不能陪我死?」二儿子答道:「你这老混蛋!要死怎麽可以叫我陪呢?」他的太太、大儿子、二儿子都不肯陪他死。最後他再把三儿子业障叫来,试探的说:「业障啊!你年纪最小,我也最爱你,我要死了,可是又舍不得离开你,你说怎麽办?」他的小儿子很聪明伶俐,便说:「这不要紧,你最爱我,我就跟著你死吧!」老年人听了很高兴,因为只有小儿子业障肯跟他到地狱去。所以他说:「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所有的金、银、珠宝都带不去,只有你造的善业或恶业才跟著你形影不离。「但念阿弥陀,往生极乐国。」既然业随身,就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便能往生极乐国土,不会堕人六道轮回的苦海。在阿弥陀经上说的极乐国土是黄金为地,那个地方的黄金像泥土这麽多,可说是富贵到了极点。

  我们人生在世,要及时行善,有一口气,有一点力量就要行善积德,不要仅借著前生所种下来的善根,享尽今生的福报。

妙法莲华经浅译

  花有种种的不同,有的是谎花无果,只开花不结果。是譬喻一些人尽管撒谎,尽打妄语,只说不做,也是譬喻外道,因为一些旁门外道表面看来很神圣,于是很多人趋之若骛。他们也很用功修行,修种种的苦行,可是却结不了果,到头来一事无成,这就等于谎花无果。

  有的是一花多果,一种花却有多种的果。这是譬喻凡夫供养父母、师长等的种种孝顺行为。因为供养父母的这种关系,所以立了很多功;这些功将来也结成很多的果,或者生到天上,或者生到人间做富贵的人,这就是一花多果。

  也有的是多花一果,多种的花,可是只结一个果。这就是比喻声闻乘,声闻乘的人修种种的苦行,可是得到的仅是有余涅盘。这就是多花一果。

  更有的是一花一果,这是代表缘觉。缘觉是修远离行,修这种法门是住到深山穹谷里,他也只能得到缘觉的果位。

  有的是先果後花,像须陀洹。他在前面,可是随後他还需要继续修行。

  又有先花後果,这代表菩萨乘,菩萨是先修行,然後得到菩萨的果位,可是以上所说种种的花都不能比喻妙法,都不能和妙法相比,唯有莲华才真正可以比喻妙法。因为莲华是花果同时,表示即权即实。

  上面讲的花果同时乃表示开权显实,既有花又有果;权是花,实是果。可是为实施权,怎麽有花呢?花是为著果而有的。佛说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的时候,都是为著要说法华经才说那些经典。以前所说的法是权法而不是实法,到法华会上才说出实法、实教。把权教都展开而显示出一乘实法,这就是花开莲现,也叫开权显实。花落莲成就叫废权利实,把权法舍弃,宣畅流出真实的妙法。上乘实教,即圆顿一乘。

  佛所说法有本迹二门。什麽是本门?本是根本,迹是垂迹。什麽叫本,现在举出一个譬喻:在虚空中的月就比方是本,在水中的月属于迹,本来是一个。迹又有无量无边那麽多。唯本垂迹,唯有这个本才有迹的显实。开迹显本。迹是踪迹,像影子,有一个痕迹或事迹。这都跟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利实等是同样的道理。

  在经文里边所说的十六王子发心出家修道是本,而在那之前,不知道多久远,所以十六王子出家也不算本。现在释迦牟尼佛示现佛身到这个世界为众生说法是迹。其实,释迦牟尼佛不是在这个世界修道成佛的,在久远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在梵网经上说:「我来这个娑婆世界到现在已八千次。」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是一个新的娑婆世界,是年轻的娑婆世界,还有一个老的、本来的,那个世界就叫本。现在的世界叫迹。佛法若以我们众生知见,是没有法子测量的,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所以称做妙法。

  莲华是表示妙法。妙法莲华是这部经的比喻,是这部经的别名。别即特别之意,为什麽说特别呢?因经典的名字有通、别之分。经字是通名,所有的经都叫经;就好像所有的人都叫人一样。可是,每个人还有他自己的名字。妙法莲华是它的别名,经是通名。这是以通、别两法来判断这部经的名字。

  妙法,是演说无尽的。要是广义的说,真是穷劫难尽,花很多时间也讲不完。如智者大师,曾九旬谈妙,传为美谈。因此,现在就把妙法莲华经经题的演释,暂告一个段落。

  经,大家都对这个经字很熟悉。但究竟是否真的认识它呢?原来经具有五种奥妙的解释,故称五重玄义,就是:(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此外,经字尚含有其他多种意思。

妙法莲华经浅译

  经之为义,径也道也。径就是路,是由凡夫到佛果的路,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是叫法本,就是法的根本;能将返本还原的方法,明显地指示出来。第三是涌泉,滔滔不绝的意思。另一个意义是绳墨,即是一种规矩。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说需要有一个圆规、一把矩尺,才能画出图样来。还有一个意思是结鬘。结:是绑在一起;鬘:是花鬘。意思是贯串一切诸法,系于一处。故说经乃贯摄常法。将所有的道理前後连贯起来,使它不致断章脱节。就像作文章一样,要有开、承、转、结。经文就像用一条线把意义贯串起来似的。摄乃摄持所化之机,即所化的一切众生;无论你适合于那一种法门,在经里面都包含著。例如参禅、静坐、说法讲经、一习一 律;或称念佛号,潜修净土;或持咒学密...等,任何一个法门,在经典里都尽皆妙藏,一切具足。有时在显宗里也有涉及密宗的,不过并没有专注于该法。

  经,又含有长的意思。长即是永远不变,从佛所说,以至结集的经典,到了现在都不曾改变。一字不可去,也一字不可添;所谓不增不减,就是经意,恒常如是也。而经中所演的诸多方便法门,皆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所说的;三世众生,也都须要循著这些方法去学,故称做法。

  梵语修多罗,华言乃契经。契者,契合之义。即上通诸佛心,下及众生心;均心心互契,念念相如。正如华严经所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知经是心法,是众生法,即是佛法。此三种法了无分别,这是「释名」中申解经的含义。

  辨体,是认识此经的本体。那麽,这部经云何为体呢?本经是以实相为体。「实相无相,无所不相。」一切相皆从实相而来,不但诸相均由实相所生,即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缘觉、声闻,都是从实相幻生出来。

  那麽,实相是谁造的呢?并没有人造,是本来具有的。怎麽会有呢?实相本诸十方诸佛菩萨之先,是一切法的母体;故所有的万事万物,皆由实相而生。

  由于这部经是以实相为体,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以至一切的众生,也都自本经生出。由于我们经历太久的时间,已将本来的家给忘了,将本来的母体都忘了,所以对这部经也就陌生起来。现在,大家发心听闻这一部经,可以说是找到回家的路径。

  本经的名、体知道了。那麽,究竟它又以甚麽为宗呢?是以一乘:实际之因果为宗。一乘,是唯一佛乘,更无余乘。修学的人曾分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乘与天乘;而这部经只有向上的一乘,即是佛乘。

  佛乘不属五乘之内。此乘以真实的因果为宗。本经引莲华为喻,以示即因即果,即果即因之意。莲华开放即乃佛因;同时结成的莲子,即是佛果。故说是以一乘因果,为经之宗趣。

  此经的宗趣认识了。我们须研究它的用途。这部经的用途是要我们众生断疑起信;把疑惑心断了,而生起坚固的信心来。中国高僧智者大师是读诵法华经而开悟的,得到一旋陀罗尼,并创出了天台宗。我们千万不要把这部经看的太简单。须知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祖师,都是从这部妙法经中华果生出来的。

  宗、用都交代过了。现在谈到本经的教相是甚麽?本经教相,乃是醍醐。在五时八教里,法华经与涅盘经的教相,同属醍酬。而醍酬的来由,是从牛出乳,由乳生酪,由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酬。故醍酬是最一精一最美的第一上味,这只是一个妙比。大家能听到这部经,就等于嚐到最妙、最上、最佳的法味了,因为全经字字包含妙义无穷,要一心受持为主,获益无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